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历程及其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2024-04-14 10:11张文洁
天津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计量学学术论文

张文洁,张 军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预防医学科学院)预防医学杂志社《职业与健康》编辑部 天津 300011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发布展示和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平台,期刊的学术质量则是决定期刊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我国科技期刊种类繁多,期刊收录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科学客观地对期刊进行评价、了解期刊真实的学术质量及影响力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这一术语最早由英国情报学家阿伦·普理查德(Alan Pritchard)于1969年提出;我国文献计量学专家邱均平教授将其定义为“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数量关系、分布结构、定量管理和变化规律,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2]。近年来,文献计量学发展迅速,不仅成为了各大图书馆和情报部门经常使用的一门学科,而且已成为期刊评价的一个重要工具,是衡量期刊学术地位、为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对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文献计量学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期刊评价与管理、期刊质量提高和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关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步传播和兴起,《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与《新颖的〈科学引文索引〉》2篇文献为当时的代表性成果[3]。之后随着一些应用性与介绍性文章的出现,文献计量学逐渐被应用到各个学科中,从此文献计量学研究在我国蓬勃发展。40多年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努力,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从传统文献计量学范式走向由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融合而成的现代文献计量学范式,实现了从学科的突破、拓展与超越走向学科的转型、融合与升级[4-5]。

关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过大量探讨。早在1987年,我国文献计量学奠基人之一邱均平教授就总结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即1979—1982年为起始阶段、1983—1987年为初级发展阶段,并指出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平衡性、偏重理论方法的研究、教育起步快的主要特点[6]。2003年,他又重新划分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阶段,在前2个阶段的基础上,延续划分出第3个阶段,即全面发展阶段(1988—2000年),此阶段在科技管理与科学评价方面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实现了理论与应用并重,如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利用美国SCI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发表论文的名次、相继出版了《文献计量学》等专著或教材等[7]。2009年,范全青等[8]以6 653篇发表于1979—2008年间的我国有关文献计量学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年来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划分为介绍推广(1979—1983年)、普及应用(1984—1989年)、全面发展(1990—2008年)3个阶段。2020年,任全娥[4]通过汇总统计历年数据,绘制出1979—2019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图,并将这40年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划分为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9年)、繁荣与全面发展阶段(1990—1999年)、拓展与应用发展阶段(2000—2009年)、突破与转型发展阶段(2010—2019年),同时采用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这4个阶段的作者群体变迁及学科演进脉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示出40年来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2 文献计量学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领域之一就是期刊评价。期刊评价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分析了文献在期刊中的集中与分散规律,提出了文献聚散定律,这一定律的确立奠定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也拉开了期刊评价研究的序幕。直至现在,该定律仍是核心期刊评价的理论基础。文献计量学通过对期刊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期刊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客观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目前常用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H指数等。

2.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Garfield)博士于1972年提出,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认可度最高的期刊评价指标。尽管其一直广受质疑,但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地位仍无可替代[9]。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是两年影响因子,指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衡量的是“论文的平均被引率”[10]。一般认为,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就越高。但要注意,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期刊质量的高低。

我国学者已开展过大量将影响因子应用于期刊评价的实践研究。李启正等[11]以《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3年版收录的纺织学科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评价结果之间的契合程度进行了分析。邱殿明等[12]以13种地球科学综合类中文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因子与其相关评价指标的关系,为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方法中权重值的确定提供了参考。此外,学者们也没有忽视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方法。臧志栋等[13]结合PageRank算法,并融入载文量、被引质量、被引数量、自引修正数量等多种期刊影响力因素,构建了基于PageRank算法的期刊影响因子——WIF_PR因子,与传统影响因子相比,新指标能够区分不同期刊被引质量和科学地考虑期刊自引数量,从而更加合理、全面地评价期刊影响力。针对部分期刊通过人为降低载文量、提高自引率来操纵影响因子的情况,俞立平等[14]于2019年提出了自然影响因子这一概念,有效防止了期刊的过度自引;2022年,其又通过惩罚函数从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剔除过度自引2个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合理影响因子这一新指标,有效降低了影响因子的人为操纵[15]。

2.2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某一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反映期刊被认可和使用程度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影响力大小。总被引频次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是一个存量指标,一般而言,创刊早的期刊,因其发表论文较多,总被引频次也较高,因此,用总被引频次评价期刊近期的学术水平可能不够准确[16]。俞立平[17]提出,可以用5年被引频次来代替总被引频次以提高期刊评价的时效性与公平性,且不会改变评价结果的统计特征,值得推广应用。

此外,总被引频次还与期刊载文量、所在学科性质等因素有关。王群英等[18]分析了资源学、生态学、地理学3个相近学科的8种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载文量与总被引频次密切相关,但与各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不一。郭春兰[19]对被引频次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时提出,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式、科研规模、合作程度各有特点,导致不同学科引文频次总体水平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不具有可比性。

2.3 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指期刊所发表的受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受基金资助的论文通常反映了其所在学科领域的新发展动向和趋势,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基金论文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期刊学术质量与办刊水平。

不过,我国学者对于将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还有一定争议。李晓红等[20]认为,“基金论文比”比“影响因子”更能代表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刘睿远等[21]认为,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其评价效能不如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严燕等[22]则认为,将“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其整体思路是欠科学、欠合理的,并不能真正反映期刊质量。

此外,学者们还注意到了基金项目的人为操纵情况。目前,随着各期刊评价体系对基金项目论文的重视,期刊对基金项目论文更加青睐。不少期刊都有基金论文优先录用、快速发表、免收审稿费等举措,这就导致一些作者为提高录用率、尽快发表论文而不据实标注基金项目,继而引发科研诚信问题[23-24]。白雪娜等[25]对9种期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标注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发表内容与项目研究内容不符、凭空捏造基金项目、同一项目在多篇论文中随意挂靠的现象。马英[26]和孙涛[27]均强调,学术期刊应客观看待基金论文比,避免一味地追求指标而使期刊发展偏离方向。

2.4 H指数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赫什(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一个用于评估科研人员个人研究绩效的全新学术评价方法,后匈牙利学者布劳恩(Braun)等将其扩展应用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其定义为:如果某一期刊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中有H篇文章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同时H又满足最大自然数条件,那么该值为该期刊的H指数。一般而言,H指数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

与传统期刊评价指标相比,H指数兼顾了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被引频次)两方面,克服了传统指标单一评价的缺憾,是传统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大量应用。

当然,H指数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受载文量影响较大、对高被引论文重视不足、不适用于跨学科期刊间的比较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H指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指数改进方面。俞立平等[28]于2018年提出用H指数除以载文量的对数,然后再乘以高被引论文的比例得到Htop指数,以对H指数进行综合修正;2020年,其又提出用H指数除以开平方后的载文量得到Hq2指数,解决了因载文量大而造成H指数偏高的问题[29]。熊回香等[30]提出应综合考虑学者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的Hμ指数,解决了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未考虑合著者分配等问题。这些研究优化并丰富了H指数评价体系,在提高H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文献计量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3.1 期刊评价体系众多,标准不统一

我国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期刊评价体系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于各评价体系均有自己的数据库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同一期刊在不同评价体系中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会给管理者和使用者带来困扰。

3.2 评价指标存在缺陷,无法反映期刊整体情况

前文已经提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期刊评价指标,在拥有各自优点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弱点或缺陷;而且有些指标还存在人为操纵现象,可能会引发学术诚信或学术不端问题。此外,一本期刊的质量应包括4个方面,即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而文献计量学方法主要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方面进行评价,无法科学、客观地反映期刊的整体情况。

3.3 跨学科评价存在困难

由于不同学科的学科性质、发展状况不同,很多期刊又是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各期刊评价体系的学科分类也不统一,加之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导致期刊的跨学科评价也存在一定困难。虽然近些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跨学科评价指标,如期刊引证指数(JCI)、影响因子百分位、SNIP、PR8指数、学科标准化影响因子(cnIF)等[31-33],但这些指标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 结 语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正处于突破与转型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献计量学在我国期刊评价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评价方法。当然,任何方法都有其适用前提和范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期刊文献计量学评价也不例外。不断完善期刊评价指标和体系建设,构建一个真正权威规范、科学实用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计量学学术论文
生物化学计量学原理在离散生物动力系统的应用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