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麟白 李北伟,2
1(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长春 130012)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最新质态,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新时代东北振兴实现新突破提出的针对性破解方案。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仅明确指出新时代东北振兴应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源,也阐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于东北振兴的现实意义。东北振兴要想实现新突破,就需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东北高质量发展,赢得发展主动权。
作为中国较早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区域,东北地区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大量经营业绩优异的国有企业,诸多集群发展、技术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以及丰富完善的科教布局体系,在传统生产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扎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明显滞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东北地区在将传统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过渡到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体系过程中,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生产力仍是传统的,未能完成数字化升级与改造。因此,新时代东北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东北振兴新突破。
在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数据要素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引发了传统生产函数的根本性调整与变化。数字科技作为一种创造性破坏的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生产活动而言,数字科技创新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一轮生产技术条件的重大变化,互联网成为新的生产载体,“任意对象和信息的数字化”、“任意信息的普遍连接”和“海量信息的存储和计算”成为一般性的生产技术条件。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之中,引发了生产要素的虚拟化和生产组织模式的网络化。知识、创新、数字等要素成为新生产函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变革已成为当前的共识。东北地区如何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掌握数字时代发展主动权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尝试阐述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现实表征,论证新质生产力培育对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模式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传承与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1],并强调“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换言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国综合国力之基。随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考察的不断深入,其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马克思提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并强调“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4],“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5]。随后,马克思更是将科学纳入生产力要素的范畴,指出“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与“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结合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行了丰富与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首次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全党上下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1958年初,毛泽东提出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并强调要将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①。1963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 时,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的重要论断,指出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将科技进步与创新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致力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化科学技术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将党对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提升到新的高度与水平,还为我国如何系统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路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9];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时指出,“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0];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之利器”,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1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我国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但与此同时,在推进科技整体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与痛点,因此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数字技术革命引致生产力跃升,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根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其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是在技术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新形态,其代表着生产力的跃升发展。要对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深厚意蕴进行系统剖析,有必要对其落脚点——“生产力”进行阐释与考察。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其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组合而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如在农业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则增加了资本与技术;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作用凸显。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并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与进步。换言之,生产要素的发展与演变意味着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生产力的延续与突破,并最终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动力。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4]。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而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正反映了数字技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趋势。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是与数字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力跃迁。由于数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因此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具体而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这种模式在短时间内能够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资源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剧,传统生产方式会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效率低下,并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与之不同的是,新质生产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尤其是数字技术创新来推动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的升级,通过引进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研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条,最终实现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的新形式与新质态,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经济跃升的新起点与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具有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新产业培育为关键着力点、以交叉融合为重要趋势的鲜明特征。
(1)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3]。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其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型生产力。就动力来源而言,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尤其是数字技术突破,跳出传统增长路径,实现“新质”与“高质”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新质生产力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因此,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在于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2)以新产业培育为关键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力新形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技术为发展基础,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未来产业则是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形成的产业,其强调颠覆性前沿技术突破的关键作用。未来产业的培育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还能够通过技术之间、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从而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作为引领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能否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树立全球竞争新优势。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正是以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为关键着力点,通过引领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发展动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3)以交叉融合为重要趋势。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背景下,不同技术、不同要素、不同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5]。换言之,这种新生产力形态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扩散,此时,传统行业壁垒和技术壁垒被打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不同领域实现交叉融合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形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将促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市场开放,并通过技术渗透、产业联动、链条延伸、内部重组等途径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的交叉融合以及新模式新业态的育成发展。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链条的扩展、延伸和升级。这种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效率与竞争力,还能够催生众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增量空间。
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急需寻找新的发展动能,为高质量振兴发展注入活力。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东北全面振兴供给新动能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在我国经济格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与产业安全至关重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次赴东北地区考察调研,为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发展指明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振兴东北要“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16];2018年,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提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先导,以新发展理念为支撑的6 个方面的要求[17];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充分激发青年人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18]。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也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助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出台,指出东北地区要以创新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2021年,《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 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的六项重点任务,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在一系列战略部署的指引下,近年来东北地区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并作出最新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明确了当前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基本遵循。高水平的生产力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没有高技术水平、现代化的生产力,东北全面振兴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优化资源配置、重塑发展新优势的关键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构筑东北地区新竞争优势的信心与决心,是立足东北地区的优势领域与短板不足对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指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激发创新驱动潜能、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新旧动能转换表现为技术、业态、模式的转换升级,其核心在于置换新的增长动力系统,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东北地区还存在新旧动能置换不彻底、新动能培育滞后的问题。具体而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驱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动能培育不足,致使区域发展质量不高、活力不强,区域增长乏力。就数字新动力而言,由于政府科技投入不足、高技术人才短缺,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偏小、结构单一,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字生态不健全,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数字经济指数在2022年全国31 个省(区、市)中分别排名第18、25 和26,均未能进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同时,2020、2021 与2022年东北三省数字经济领域新成立企业数量增速相对偏低。就绿色新动力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东北地区应“坚持绿色发展”[16]。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东北地区以生态建设为理念,以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尽管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东北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受老工业基地转型承压较重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绿色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释放。在此背景下,以技术创新驱动为主要特点的新质生产力能够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东北地区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知识流动、技术扩散等为需求牵引,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动能的升级与创新,因而是东北地区加快动能转换的关键与支撑。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效率高度相关。只有构建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性、产销衔接的高效性、产业间的协调性与高融合性,才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东北地区呈现传统产业优势减弱、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的特点,从而导致经济循环受阻,影响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效果。在传统产业方面,由于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设备陈旧、高素质人才外流等原因,偏资源型、重化工型的传统产业优势日益减弱,面临竞争力弱化、经济效益低下的发展困境。21 世纪之初,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高达11%,但到2021年,这一比值下降至4.57%。在新兴产业方面,由于东北地区创新能力不足,致使新兴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2023年在我国31 个省(区、市)中,吉林、黑龙江与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分别排在第18、21 与23 位,均处于下游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东北地区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国内发达区域,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没有系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迟缓,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较低。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培育,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完善发展要素、拓展发展内容、优化发展结构。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能够高效聚集技术要素、人才要素、数据要素并予以优化,进一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迭代优化升级并自主开拓发展新赛道,进而构建有机互联、功能互补、融合协调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实现整体产业体系效能的释放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无障碍”一词最初由Accessibility(易访问性、可及性等)演变而来[13]。无障碍包括物理环境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两部分,其中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14]”,是在信息的搜索获取、处理和传递等方面的无障碍。
当前已进入以互联网、人工智能、5G 等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已渗透进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数字技术同传统技术有着明显区别,最为突出的差别在于数字科技的高创新性和广覆盖性。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赛道上,技术、模式与组织的变革会引致整个系统的颠覆与重组,即某项成功的创新之后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几十甚至上百个迭代升级的科技创新。加之数字技术已覆盖至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科技创新便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经济社会变革的新选择。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便是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这也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最为突出的表现。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过程实质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引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的过程。因此,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需要,满足数字竞争的核心诉求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重塑东北地区经济格局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助于加快工业、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东北传统产业的数字竞争力,也有助于发挥东北地区特色优势,盘活国有经济、民营经济活力,形成东北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体系,重塑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求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角色定位,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打造东北特色新能源汽车产业、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进下,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构筑东北地区核心产业竞争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优势,是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但目前,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促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还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制度环境。但目前东北地区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深层次矛盾,没有跟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致使全面振兴发展推力不足。具体而言,(1)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导致科技创新活力不足。尽管东北地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但与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官本位思想较重,东北地区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较慢、转化不畅,致使各类市场主体公平、自由、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此时,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科技创新的活力与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2)政府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致使科技创新效能偏低。由于政府服务内容覆盖面积不全、服务质量偏低,导致科技创新的部分环节、部分领域未得到有效的支持与保障。如东北三省科教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但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明显的弱项与短板。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内在激励与动力,促使科技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并促进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然而,东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机制不够完善,执法力量不足,致使侵权行为频繁发生。这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与发展;(3)政府权责不明晰致使科技创新推进不畅。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不明晰、政府与市场之间沟通交流不顺畅,致使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协调不到位,进而限制了科技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推进。科技创新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而政府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政出多门的问题,导致科技创新缺乏必要的绿色通道,科技创新相关手续办理与材料审核等待时间漫长,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效推进。此外,政府部门间政策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如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同向性发力不充分;再如,税务部门、科技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完全一致,这些现象导致部分本该享受科技创新政策优惠的市场主体并未获得切身优惠与权益,严重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形成需要先进科技的持续创新突破。然而东北地区仍存在一些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桎梏,致使科技潜能未能充分激发,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具体而言,(1)东北地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国有企业数量较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应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然而,目前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大多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致使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成果转化缓慢。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在产业间布局不够协调、不够合理,导致科技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不强,进而制约了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产出。此外,占比较小的民营经济缺乏科学投资理念,开拓投入较大的高技术领域市场的积极性不高;(2)东北地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相对分散,激励效果不足。近年来,东北三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如吉林省出台《吉林省科技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 等政策方案,以期培育优良的科技创新生态;辽宁省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放管服”要求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通过赋予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激励科研人员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黑龙江省则出台《黑龙江省科技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通过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东北地区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决心,但由于这些政策相对分散,且各地区缺乏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协调机制,致使政策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同时,由于部分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致使资金投放并不精准有效,从而使科技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种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迫切需要产业结构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深度调整,通过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优化升级以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培育,构建现代化、高质量产业体系,提升整体价值创造能力。尽管东北地区已经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尚未根除,致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迟滞,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具体而言,农业方面,由于技术广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东北地区农业加工转化率低、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我国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收入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不足60%,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同时,除省会地区外,其他区域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现代化发展水平不高。整体来看,我国东北地区农业产业效率较低,农业生产结构、空间区域结构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工业方面,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由于缺乏创新和技术引领,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致使工业企业多处于低端产业链环节,竞争力与供给能力较差,无法与国际国内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工业产业链相对短小且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配置效率,并制约了产业间的高效协同发展。此外,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工业发展的支柱。其原因在于:(1)东北地区尚未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2)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多为同类企业的简单集聚,缺乏产业链纵向的联系与衔接,致使产业链条较短,层次不高,集聚效应不强;(3)东北地区尚未形成与新兴成长企业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产业化创新平台,致使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明显。在此背景下,东北地区规模性的新增长点还未形成,导致产业转型效率低下、步伐较慢。服务业方面,尽管近年来,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产值及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但服务业结构与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高端服务人才稀缺,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关键与原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3]。可见人才对我国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然而,我国东北地区人口萎缩问题突出,高水平人力资本流失严重,致使区域持续发展潜力不足[19]。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待遇的相对落后,东北地区优质人力资本不断流出。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较2010年减少超1000 万人,在全国的占比也由2010年的8.18%下降至6.98%;同时,2020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的流出人口分别高达241.4 万人、187.43 万人与393.24 万人。有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东北地区流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1.9年[20]。可见,东北地区已成为人口的净流出地,且流出人口中高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占比较大。高素质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导致大量科研创新成果随人才外流,造成人才与科研成果双重外流的恶性循环。尽管政府部门及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及引进的重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但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在数智化时代,各地都认识到拥有高科技文化素质人才的重要性,纷纷推出政策开启“人才大战”,以争夺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优质人力资本的流失与短缺直接影响了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链接,并最终阻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新视角为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路径与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应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推动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质量引才育才机制,打造支撑东北地区长周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推动东北地区加快实现生产力的迭代与升级,实现东北地区高质量振兴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构建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疏通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与痛点。东北地区应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实现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的全面提升与资源的高效循环流动。同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归属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有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利益。此外,围绕提升市场化水平这一核心目标对现有振兴发展政策进行梳理,致力于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形成政策体系,从而凝聚改革发展合力,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实现供需动态协调、良性发展,构筑宽松、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2)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东北地区应加强在产业规划引导、创新服务外包以及创新成果激励与转化等方面的政策供给,为科技创新营造优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一体化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的高效联动,强化各类主体创新要素的互动对接。在此过程中,要着重提升东北地区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协调性,通过打通信息堵点和资源壁垒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促进创新成果的高质量、高效率转化;(3)完善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内部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三省的资源合理流动与经济高效联动,不符合高质量发展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基于此,应构建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强东北各地区的交流与协作,通过消除区域壁垒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实现区域功能的合理配置,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产业振兴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东北地区应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重塑数字创新体系,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与资金链多领域、多环节的高效融合,加强核心技术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全面振兴发展引擎。具体而言,东北地区应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并聚焦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划分阶段制定战略规划,着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能力。在短期,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目标为避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在中长期则为积累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占据产业链“链主”地位。基于此,东北地区应发挥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企业的能力优势,推动其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颠覆式创新以及未来技术等方面发挥作用,最终形成面向“通用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未来技术”的多层次企业融通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与关键支柱的国有企业应在推动东北地区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关键引领与先锋表率作用。国有企业应整合内外部技术、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创新要素,突出原始创新前瞻布局,完善基础研究组织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机制,带领构建引领性、系统性、开放性科技创新平台,并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筑牢自主创新根基、优化布局结构,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军用与民用、产业与科研机构共享共建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21],促进科技创新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共享,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与文化氛围。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东北地区应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内核,着力构建新增长引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激发全面振兴发展活力。具体而言,(1)积极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构建新增长引擎。东北地区应深挖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并立足自身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等发展优势,加强对绿色能源、新材料、现代生物、先进制造、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壮大,通过促进产业集聚与优质项目落位实现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在此过程中,要依托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聚焦细分领域,前瞻布局并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细胞治疗、元宇宙产业规模增长,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2)应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农业领域,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高链接性与强渗透性,打造现代化智慧农业与现代化大农业。同时,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工业领域,应加快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技术,并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应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以及开拓网络化销售渠道推动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推动优势制造产业强链。服务业领域,应充分发挥数字化的强大赋能作用,探索不同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服务业质效升级。此外,还应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并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优化数据要素流通环境,为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赋能助力。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与支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智力来源。东北地区急需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与管理方式,夯实振兴发展根基。具体而言,(1)以东北地区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东北地区应通过加强国家实验室、综合性科学中心、研发服务基地等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聚高技术人才;通过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进程引进高尖端人才;通过推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依托高校资源积极申报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着重引进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材料化工等领域的高技术水平人才。此外,还应注重对海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使用,通过促进人才、资本的国际化与便利化,构建高能级国际化人才平台;(2)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东北地区应聚焦装备智能制造、流程工业自动化、资源高效绿色利用等专业领域,构建国有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全方位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高效衔接。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东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优质资源,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建成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和引导支持,支持东北地区同全国重点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多领域人才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交流与互动;(3)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与评价机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要加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构建与动态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制定“柔性”与“弹性”评价考核机制,并在收入分配上突出“按智分配”,通过破除阻碍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各种规制与壁垒,形成“高激励-高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选择,对于重塑东北地区经济格局、构筑核心竞争优势意义重大。未来,应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主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两翼,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资本雄厚、科技研发能力突出的战略优势,加快工业、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东北特色新能源汽车产业、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构筑东北地区核心竞争优势,助力实现东北振兴新突破。
注释:
①1958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EB/OL].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06/id/363964.shtml,200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