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

2024-04-14 01:18:07黄安妮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旅图书馆空间

黄安妮,陈 雅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1 引言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1]。党的二十大也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部署,确定文旅融合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节点[2]。国家层面对公共文化发展的规划和部署为图书馆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方向。空间建设尤其是阅读空间、文化空间的建设,是近年来国家文化发展建设重点推进的方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拓展我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的商圈,鼓励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阅读+ 轻食+ 创客空间+ 文化沙龙”形式的新型“城市书房”[3]。由此可知,加强图书馆空间建设既顺应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公共馆”)空间是具有阅读推广、素养教育、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和社区融合等多元功能的场所,依托空间资源能向游客提供具有公共馆特色与丰富文化内核的旅游产品、服务或场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公共馆在空间建设中呈现出明显的“第三空间”属性、鲜明的跨界融合特征及社会力量参与度高等特点,公共馆的自身功能定位与社会价值日益丰富多元,在政策、资源、用户、服务方式、公共关系影响力等方面都在发生全方位变革。

2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理念

文旅融合要实现五大方面的融合,即机构的融合、场所的融合、业态的融合、产品的融合、管理的融合。其中,场所的融合主要考虑两个方向,一是文化场所融入旅游功能,加入观赏、体验元素,二是旅游场所融入文化元素,提供文化体验功能。

2.1 全方位整合:以人为中心

在以人为中心这一理念的驱动之下,公共馆不断强化基于用户需求的空间设计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的全方位需求,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更优质精准的服务,在空间建设与规划方面全面整合展览、音像、档案、科普、收藏、社交等多种功能。

在整合功能的基础上,公共馆不断拓展服务空间、营建新的空间风格、开拓新的展陈方式,进一步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容纳性、开放性,实现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有效拓展,提供创新服务,满足用户新型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让用户在家就能体验到“在场式”服务,进馆前就能体会到“入馆式”氛围和“入门前服务”。在文旅融合背景之下,公共馆空间建设要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进行全方位整合,向机构整合、资源聚合与功能融合的方向不断迈进。

2.2 区域协同:文化资源的聚合、传承保护与利用

文旅融合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近年来,各地陆续制定文旅融合区域发展的规划。《“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 指出,要“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重要文化资源,强化文物和非遗真实完整保护传承”[4]。2020 年,川渝两地签订了多项文化旅游合作协议,包括共建公共服务示范区、图书馆联盟等多个项目,旨在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勠力同心将巴蜀文化旅游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5]。2022 年,四川省发展改革委、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了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包括共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建文旅基础设施网络、共塑区域文化旅游精品、共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共创文旅发展保障机制[6]。2023 年,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倡议共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新格局,提出建立区域重大战略旅游协调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具体实施路径包括规划共编、线路共推、环境共创,提高区域文旅影响力[7]。

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下,公共馆应秉持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聚合与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在空间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体现地域文化形象。同时,以空间为载体,开展研学旅游、遗产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文旅活动,成为文旅线路中的目的地之一,全力打造与阅读相关的文旅品牌,充分发挥公共馆历史文脉保护与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3 跨界合作:多元主体的参与

2019 年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8 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了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质量的行动任务,指出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引入社会化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8],从政策层面提出跨界合作的发展思路,强调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公共馆与社会多元主体的跨界合作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普遍,多元主体包括其他公共文化机构、书店、出版社、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机构、企业等。公共馆以社会合作的方式,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空间建设,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在创新、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引下,与多元主体共同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2.4 全场景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

随着5G 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应用,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公共文化创新性数字资源开发、新型交互方式、精准服务等技术成为未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文旅融合也在向着智慧旅游、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的方向发展。

在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技术背景下,公共馆的空间建设正在向着虚拟化、数实融合、智慧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尤其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下,公共馆空间的智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如云读、云展、云播、云赏、云游等图书馆智慧体的云服务。目前,公共馆的空间建设已然突破了实体空间的限制,向“全场景综合”的方向发展,从智慧图书馆的全景智能到以数据为主导的新一代线上平台的建设[9],公共馆智慧空间的建设为未来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资源融合与跨界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空间样态

图书馆空间的传统定义将图书馆分为存放图书文献资料并提供借阅服务的实体空间,以及用于支持读者访问数字资源的虚拟空间。其中,实体空间包括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部分。外部空间指建筑整体以及周围的环境(如出入口、庭院、通道、广场等),内部空间包括内部多种功能空间、家具以及设备等。随着公共馆角色与功能的多样化,其空间分类也更加多元,如阅读空间、交流互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展览空间以及安全空间等。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图书馆+”建设模式的应用日益普遍,公共馆采用生态群落型、设施整合(依托)型、虚拟空间型等空间治理模式[10],打造出“图书馆+景区”“图书馆+数字文旅”等多种空间。结合图书馆空间定义以及新形势下公共馆空间的建设模式,笔者从外部空间、内部空间、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空间、虚拟空间的角度归纳公共馆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典型案例。

3.1 外部空间建设

即便处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之下以及公共馆转型变革的浪潮之中,公共馆作为主馆(总馆)馆舍的实体空间仍然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空间资源,具有文化地标的作用,其建筑设计风格能够给用户带来最直观的感受。

在文旅融合以及绿色图书馆理念的指引之下,外部空间建设可以选择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尤其可以挑选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尽可能去发掘其潜在价值,坚持“利用即保护”,基于城市历史脉络、社区文化肌理和居民人口结构,将其打造成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公共馆舍建筑。例如,北京角楼图书馆位于北京外城东南角楼旧址,角楼图书馆在打造之初就以打造“最北京”的图书馆为定位,在传承、保护角楼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打造了一个代表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角楼图书馆,碧水、蓝天、红房、青砖、灰瓦、木构件构成了角楼图书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11]。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公共馆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上要主题突出,彰显文化建筑的特点和品位,可以保留或复原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公共馆室外区域时要充分利用周边人流量大的优势,发挥文化传播与展示的功能。例如,合肥市中心图书馆规划打造约4 万平方米的室外广场,串连地铁出入口和图书馆文化广场并延伸至湖畔滨水平台,成为城市地形的自然延伸,构建了一个融城市、阅读、文创、书店、轻食、艺术、展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市民文化驿站,“文旅走廊”板块位于下沉广场与地铁出入口衔接处,以合肥、安徽、长三角文化旅游资源、文创产业、科技展示为主题,坚持科技赋能的理念,实现“科技+ 文化+旅游+文创”的融合发展[12]。室外空间作为读者进出图书馆的过渡空间,其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图书馆建筑景观,还能为读者提供“入门前服务”,充分发挥公共馆文化休闲、参观展览、社区交流等场所功能。

3.2 内部空间建设

公共馆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呈现出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的特征,尤其要依托特色资源,将特色阅读场景融入馆内空间,同时通过历史、文化、艺术等元素的应用,让用户充分感受到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之美,起到文化展示与地方名片的作用。

在空间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阅读场景。太原市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以“中式风格、书宅大院”为总基调,在家具设计和选型选色时,注重彰显中国元素和山西文化元素,新中式、民国和明清风格中式家具以及如中国印一般的太原图书馆标志,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山西文化、太原文脉的崇尚。在内部空间的构建上,依托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打造了地方人文、晋版文献等专题文献空间,以三晋院落风格设计了整体的空间环境并配备古色古香的阅览座椅,让读者感受当地典雅厚重的文化氛围[13]。温州市图书馆以推介本土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旧居等文旅特色资源为主线,在馆内打造具有文化吸引力的主题阅读服务空间,在空间中融入科技元素、文献元素、文旅元素,引入了非遗古建筑模型、摄影作品等实物展示,打造了“瓯菜及典故”“走读古建筑”“走读古戏台”等融汇温州文旅元素的特色创意阅读场景[14]。

将艺术元素融入阅读场景的构建中,可以营造和谐灵动的氛围,促进人与建筑空间的交流。如上海图书馆东馆将十余件艺术品放置于图书馆各处,已成为一张张亮丽名片,公共馆将建筑空间与艺术设计、城市环境完美结合,能够促进人与艺术的互动、人与公共馆的交流、公共馆与城市发展的融合[15]。

3.3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区别于传统阅读空间的关键特征如下:一是采用政社合作的建设模式,不再仅仅依托于公共场馆服务体系;二是多种业态融合,服务功能不断创新[16]。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独立于公共馆主馆舍之外,具有小而美的空间特征,能提供舒适温馨、精致优雅、绿色生态的居家式阅读环境,城市书房就是典型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文旅融合推动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通常选址在旅游景点、酒店民宿、名人故居、大型商业街区等游客流量较大的区域附近,形成“图书馆+景区”的发展模式,与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建,以旅游景点、文化名人、城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题,进行空间风格的设计和资源配置,在空间服务上与旅游公共服务相融合。

近年来,城市书房的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文旅融合为主题建设或配置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设施,提供创新性服务。例如,扬州市在“24 小时城市书房”建设标准中,将文旅融合服务单独列出,服务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书房入口处配备“扬州城市书房旅游信息服务点”的功能牌,在书房内部配备扬州旅游的宣传折页、旅游信息服务展架及旅游投诉电话,游客可以享受书房内手机充电、雨具租借、休息区、饮用水、网络服务及书房的相关配套服务等[17];“中山书房”在建设标准中提出要规划专门空间提供特色展示服务,如开辟专架专区集中展示能体现本土特色的书籍、宣传画册、人物传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18]。城市书房空间已然成为旅游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自2020 年开始,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广东省开展了文旅融合“粤书吧”的试点工作。“粤书吧”属于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范畴,广东省在相关通知中对其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嵌入方式,按照“一吧一特色”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粤书吧”的布局,如在交通集散地、乡村旅游点、旅游度假区、酒店民宿等旅游经营单位建设书吧,并特别指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州市番禺区和江门市台山市需完成不少于一个的“粤书吧”试点建设[19]。广东省着力打造“粤书吧”品牌,政府通过出资和出台具体建设标准等方式支持新型阅读空间建设,规范了空间运行机制和品牌建设工作,依托不同的旅游资源,与客运站、企业、文旅局等多元主体展开合作共建。

3.4 美丽乡村空间建设

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热点,到乡村去感受文化、愉悦身心、留住乡愁,是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随着旅游需求由“美丽风景”向“美好生活”的转变,在乡村旅游中挖掘与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乡村之旅变成文化之旅、体验之旅、记忆之旅,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美丽乡村空间的建设是助推乡村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要让公共馆的资源和服务与各类综合业态、新业态与空间建设相融合,推动美丽乡村空间走向个性化发展道路。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位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示范村——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图书馆采用“政府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专业公司运营”的多元主体共建的方式,打造了“乡村图书馆+乡村展示馆+乡村社交地+文化艺术教育基地+ 网红打卡点”的文化共享空间。梨花读·乡村图书馆将村落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依托村落自然资源和位置优势,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茅草、麻绳、木梁等独具乡村特色的元素,既增添了村民的亲近感,又能让都市游客体会到乡村风情,其内部空间中既有以乡村记忆、特色文化展示为切入点的乡村展览馆和村民文化活动场地,也有手工刺绣工坊、烘焙工坊等文创空间,以及水吧、咖啡吧等休闲空间,图书馆的展示厅内还展示销售当地的梨汁、梨花膏、果干等农特产品,打造了多功能的场景式开放空间以及体验式消费场景,满足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形成了集展示空间、体验空间、情感空间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20]。

延安村民宿文旅书屋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图书馆以基层服务点的形式开设的乡村主题文旅融合阅读空间。该空间坐落在和龙市头道镇延安村广袤的稻田边,以“书香稻花香咖啡香,品乡村文旅新体验”为理念,把握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沉浸式乡村旅游体验的需求,充分挖掘延安村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建成美丽乡村空间[21],为年青人提供一个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无压力的交流环境,同时助力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3.5 虚拟空间建设

基于公共馆空间资源紧缺、物理空间受限的现实情况,在文化和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公共馆利用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及智能设备,以特色数字馆藏资源库、知识库等为基础,打造信息共享空间和体验型、交互型的虚拟空间。

云南省玉溪市图书馆的玉溪市文旅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文旅信息资源服务,构建了虚拟信息共享空间。平台包含政务信息、地方史志、本地报纸、视频讲座、网事典藏五个栏目。视频讲座的内容与玉溪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包含《玉溪青花瓷》《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玉溪花灯》等11部公开课[22]。此外,平台导航里集中了本市分馆以及省内其他市县馆的文旅资源共享平台链接。该平台的建设化解了区县级基层公共馆数字资源馆藏量与用户需求间的矛盾,实现了各级公共馆之间的文旅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西宁市图书馆作为青海省第一家“文旅融合”先行示范智慧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及地方特色资源自建了“文旅河湟”数据库,开发了“VR 云游西宁”“河湟名家”“非遗西宁”“河湟民俗”等多个专题数字资源库模块,并将这些数据库与资源库模块构成的虚拟空间与馆内实体空间相结合,打造“文旅河湟”数字资源展厅,到馆读者在馆内即可欣赏河湟文化、聆听河湟故事、游历西宁美景。同时,图书馆还建设了“VR云游”特色景点穿戴体验区,给读者带来“5G+VR”的全景视频文旅融合应用服务与体验,用地方文化特色的自然、人文符号等作为素材,利用数智技术建设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构建了用户深度参与的文旅融合场景[23]。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策略

4.1 挖掘整合特色资源,融入文旅、艺术等多种元素,建设高品质文化空间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馆的建筑与内部空间整体设计要与场馆历史、地方文化、当地人文环境等主题相呼应。对于外部空间,在新馆建设时,应以“凸显文化品位、塑造特色价值”为建筑目标,发挥建筑空间、室外空间的景观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与周边环境、辖区地理特色、历史背景、文化特征相融共生。内部空间建设要充分考虑场景叙事的作用,积极融合各类文化元素打造馆内阅读新场景,体现当地人文特色。

在空间建设中,充分挖掘并整合本土文化、非遗民俗、文化名人、艺术文创等特色资源,融合文化、历史、艺术等元素,通过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场景打造,塑造精神空间层面的图书馆价值,实现“建筑可阅读”“内部空间可阅读”“艺术装饰品可阅读”,打造兼具文化性、体验性和艺术性的空间,给予读者全方位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在融入艺术元素时,需考虑艺术品与公共馆特质的关联性,艺术品表现形式和文化寓意既要结合公共馆资源服务特点和空间属性,也要传承和展示公共馆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品展示、色彩、楼梯等设计将公共艺术与人文空间相融合,营造独特的人文意境,在拥有鲜明的空间特色的同时体现图书馆的精神内涵,塑造场所精神。

4.2 践行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多元主体合作共建具有示范效应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融合发展的重点,如《徐汇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中提到通过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入旅游,打造“空间+内容”一体化的文旅融合“地标”[24]。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馆空间建设应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空间建设的模式,与区域文旅品牌、旅游线路等相结合共建共享,打造地域文化形象。

公共馆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理位置布局上,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会与周边其他公共文化设施相连通,共同为服务半径内的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公共馆应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美术馆等)形成合作与联动机制,如资源共融、空间共享、活动共办等,同时积极参与或构建公共馆文旅融合的省域内联动机制,与省域内不同级别公共馆展开合作,迈向协同共进的道路。

2019 年和2020 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补充通知,在全国范围遴选了172 家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围绕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支持、 增加旅游宣传功能、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服务中心等统筹建设、合作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25]。《“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抓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树立一批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25]。在相关政策背景下,各地陆续开展文旅相关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培育试点工作,以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等类型的空间建设评比活动,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试点空间建设的典型效应,打造地级图书馆的文旅融合示范馆以及基层图书馆的文旅融合试点空间,通过政策给予资金支持、提出建设要点、形成建设标准,打造阅读空间品牌。

4.3 以人为本,建设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空间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公共馆空间建设的全过程,要实现知识空间、学习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等多种功能空间的融合,使公共馆集文化地标、终身学习场所、文旅融合场所、人文景观、信息中心、邻里中心等功能于一体。

在建设中采用开放灵活的功能布局,重视社会空间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公共馆文旅融合功能的实现。例如,上海图书馆东馆的空间规划是无边界融合藏书、阅览、展览、活动的开放式区域,其七楼的城市客厅、五楼的各类型主题馆(音乐主题馆、未来阅读体验区、前沿科技馆等),以及四楼的全球城市馆、地方文献馆、家谱馆、名人手稿馆、通志馆等,都能发挥文旅功能,体现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提供展览、音像、档案、科普、收藏、社交、地方志等众多社会功能,进一步加深了公共馆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文化的融合程度,增强了图书馆社交功能的服务应用,实现了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26]。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公共馆在空间建设中还需运用跨界融合的思维,融合多种业态,如在商贸、餐饮、民宿等场所嵌入的公共阅读空间中引入非遗展览体验、科技成果展示、文创产品展示与售卖、轻食餐饮等服务,针对这类新型业务规划单独的空间或是通过灵活调整和“微改造”形成专题区域。将公共馆空间建设与当地产业环境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既能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拉动、转化和推动作用,也可以推动公共馆转型与服务创新。

4.4 应用数智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

在数智技术的创新推动之下,人们阅读的载体变得更加多样,阅读模式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模式转变为人与信息全面互动的模式,阅读行为和场景产生了从平面到立体、从一维到多维、从单觉到统觉、从功利到审美的变革。

在基于实体空间服务的同时,以数据为主导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各类资源的远程访问,并以大数据应用为主线,向一体化、集成式平台服务的方向发展,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为文旅融合提供新路径,拓宽了文旅融合的范围。此外,公共馆应不断拓展智慧应用场景,加强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创造出一批依托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11],集合声音、视觉、触觉、动作等感知,调动读者的全部感官,提供从图像视频到空间体验的“在场”式虚拟体验,逐渐实现从“部分沉浸”到“到场体验”的发展。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可以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文博场馆、剧院剧场等文化和旅游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通过虚实结合等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给用户带来全方位跨空间的体验,探索复合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

上海图书馆利用镜像孪生技术,构建了基于现实场景的数字映射虚拟场景,结合馆藏红色文献开展“红色骑行”项目,用户在穿戴好设备后选择感兴趣的骑行路线就可以骑上动感单车出发,骑行的快慢可以决定视频的播放速度。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能够观看街道实景,还可以收听景点语音导语播报或进行其他交互[27]。良好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感受能够提升游客的多维旅游体验。

猜你喜欢
文旅图书馆空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文旅照明的兴起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