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婉晴 林卓妍 吴安琪 吴婉莹 曾紫诺 丁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老龄社会的日益推进,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数量规模加大、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压力加剧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提出构建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创新数字化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和交流平台建设、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支持数字化技术发展、提高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信任度和接受度的对策建议。
随着当今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剧,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式微,中国的养老体系发展面临着养老资源有限、技术欠缺、沟通受阻等诸多压力,中国的养老体系构建问题亟待解决。养老事业是实现小康社会不可缺失的一环,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需要。数字化养老方式的出现,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提出建设和优化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设想,助力养老服务的发展。
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为老年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可应用于专门的养老机构,也可应用于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使老年人切实享受到“数字红利。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数字化将在资源配置合理化,养老成本降低、一站式数据平台管理效率高效化、入住服务规范化、智能24小时监控自动化看护、家属通过移动端随时查看的方便化等方面进行提升,从让更多的老人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满足社会需求。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以公益化为基础、以市场化为辅助的智慧型养老模式;应加速数字化技术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将数字化技术融合到养老产品当中,优化传统的养老体系;应完善智慧养老的法律法规,规范智慧养老建设;应强化智能养老教育,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养老模式较传统。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以专门的营利性养老机构为主要模式,缺乏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体系,养老模式较为传统。同时,专门的养老机构存在着服务机构及设施分布不均、服务不周到等诸多问题,与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专门的养老机构数量还远远不够,服务水平也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亟待创新养老模式。(二)养老服务信息呈现碎片化。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涉及多个部门,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信息交流上较为欠缺,大部分有关养老服务的信息和数据都是碎片化存在,从而导致养老服务事项协调性和共享性差,导致养老服务领域存在信息差,降低了养老服务信息的利用率,不利于养老服务实效的提升。且我国传统的养老服务使得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长期处不平衡状态,未能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多是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供给,因此往往无法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三)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缺乏软硬件支持。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设想和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数字化养老体系已经成型的少之又少,在养老市场上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服务装备及智能养老产品做支撑,我国对于此方面依赖于外国进口也不是长久之计,除此之外信息网络的搭载与稳定、数据的挖掘与整合,我国目前还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例如针对居家监测老年人身体健康与安全的服务设备搭建与连接上存在无法联通、数据收集与及时反馈的问题。要想数字化养老体系的完善,不单单是靠着信息管理和交流平台,更是需要有关“硬件”的支撑与完善。(四)老年群体对于数字化养老体系信任度低、接受意愿不够。一代体系制度的完善与变更往往需要人们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接受,而当两者间的区别越大,其被人所接受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对比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数字化养老一方面简化了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购置所需花费的时间与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缩短了老年人与家庭间的沟通的距离。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既有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与记忆力随着年龄的衰弱,使得其对于智能产品的掌握能力较弱,以《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智慧养老体系构建研究——以天津市为例》中对全国调查数据与天津市调查数据的对比总结数据显示仅一成以上的老年人能熟练使用网络服务系统(如网购、网银等)。接近半数不愿意通过手机、电话或网络系统订购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中,其不愿订购的原因大多为不会使用电子设备或步骤太复杂。又有由于时代变化而导致的信息差,不少老年人对于“数字化养老”“信息化搭建”“网上服务平台”等不甚了解,对这项技术的信任度也就随着降低。因此,如何使得老年人对于数字化养老体系的构建信任与接受并支持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之一。
(一)积极创新数字化养老模式。建立以公益化为基础、以市场化为辅助的智慧型养老模式,大力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一方面通过构建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体系,实现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化发展,夯实养老服务供给侧供给能力,有助于养老服务体系供需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快速收集数字化养老可更好地为老人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将养老服务根据老人的年龄、疾病、自理程度等重要因素进行列表划分,让养老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提升养老服务体系服务水平。(二)推进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和交流平台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服务主体可以运用大数据资源配置机制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和交流平台。借助数据库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多方面整合养老服务需求信息资源,整合分散的养老服务和数据,打破养老服务各个环节中的信息数据壁垒,为养老服务提供信息资源,各类养老服务主体均可参与其中共享养老数据,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方案,促进整个养老服务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养老服务需求方也拥有了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更多元的获取渠道,弥补了信息差,实现养老服务供给双方精准对接养老服务的供需均衡与精准以及养老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利用,有效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三)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支持数字化技术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在数字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所需要运用物联网等技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的资本及设施投入,打破数字化技术壁垒,促进数字化养老体系的发展和升级,并将之广泛配置于各个养老服务场景,使我国的数字化养老服务有有力的技术,夯实养老数字化根基,为实现数字化养老服务各领域发展创造基础。政府还要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支持相关企业进入到数字化养老的领域,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吸引更多企业加入数字化技术的研究的当中,以此来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四)提高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信任度和接受度。可以借助社区针对社区老年居民实际需求养老服务技能的培训,培养相关人员,然后开展一些智能产品使用培训讲座等活动来指导老年人,对老人进行数字化培训,提升老人的数字技术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日常生活的使用指导来培养老年人的使用智能终端等数字产品、服务的使用习惯,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养老服务智能设备,帮助他们克服数字鸿沟。并且相关企业在数字化养老智能设备上的设计理念上应该充分考虑老年用户需求,进行适老化设计。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监管机制,提高养老服务监督水平。建立数字化养老服务行业的信用体系和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并对整体市场开展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注重老年人的人身权益,加强老年人数据隐私保护,保障老年人在数字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隐私。
养老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我国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有着重大影响。在该项目的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数字化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政府主导体系发展与提高信任度等解决措施,期望利用科技智能技术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照护,更加贴近老年人生活实际、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
引用出处
[1]刘奕、孙怀芹.社区智慧养老拥抱城市数字化转型.[N]上观新闻.2020-12-30
[2]刘也。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智慧养老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9-11-21
[3]王卓伟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居家养老发展探析[D]西部财会202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