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奇,邹晓宇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是对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集中彰显,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好生活的高度重视,而且高度概括了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从而形成了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是指引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蓝图。深入研究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领悟其思想精髓和本真要义,对于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进而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成以马克思美好生活观为理论根基,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思想,在承继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发出了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全新意蕴和内容。
马克思毕生都在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而著书立说、奔走呼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美好生活”这一概念,但其思想理论中渗透着美好生活的价值要义。他用终身奋斗诠释了何为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写就了其美好生活观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
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的萌芽可以追溯至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在文中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生活终生奋斗,初步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看法和追求。之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通过对伊壁鸠鲁“自我意识”的阐发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生活观,即人具有主宰自身命运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思想观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神圣家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则是马克思美好生活观从“应然”状态转变到“实然”状态、从逐步形成到走向成熟的重要载体和思想依托。在这些著作当中,马克思通过阐述他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逻辑下的诸多“不美好现象”,批判和解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生活”,并以美好生活观为理论指引建构了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概而言之,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即美好生活的实现场域、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马克思所构想的美好生活的实现场域是“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他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美好生活才有实现的可能,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美好生活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意味着“每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7、165页。,即人们可以依照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7、165页。。关于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他认为劳动是人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将劳动视为人的生命本质的展开和生活的体现,认为人们可以在劳动中获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代表共产党在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中的重要领导作用。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丰富深邃,并非局限于上述内容,其他相关思想或内蕴于上述观点之中、或由上述观点引申而成,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马克思已经在理论上建构了美好生活的维度及其实现路径,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指导,这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形成的理论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发展五千年而从未间断,蕴含着无数仁人志士、各种思想流派对于美好生活的思索与探寻。其中,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就阐发过十分丰富的美好生活思想。
儒家学派的美好生活思想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既有高屋建瓴的关于美好生活的宏大“理论设想”,也有对于个体生活的强调与关照;既强调物质生活是基础,也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此外,还从多角度阐释了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大同世界是儒家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论设想”和最高价值追求。“大同”这一概念出自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大同世界描绘了封建社会人们心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并指引人们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生活”而接续奋斗。当然,儒家思想不仅有高屋建瓴的生活理论,同时也关注个体的生活和生命成长,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修身养性,认为只有修己才能够真正实现内在超越性,才能达成个人的生活理想。儒家学派认为物质生活的富足是达成仁政、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4)《孟子·滕文公上》。的重要观点;同时也关注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富足,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论语·雍也》。,称赞和颂扬精神的富足感和心灵的充实感。儒家学派还从多个角度论述了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例如孔子尝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6)《论语·季氏》。,认为在财富平均分配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的安定,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和谐美好的生活。儒家还认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源于对现实的把握,强调“敬鬼神而远之”,肯定个人努力的积极意义,主张通过辛勤劳作创造美好生活;认为美好生活首先源于社会中个体道德品德的提升,重视个体道德建设,倡导人们通过加强自我道德约束、不断提升道德品德修养实现美好生活。总而言之,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美好生活理念、生活理想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实现方式的思考等都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形成发展的坚实根脉。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执政目标,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最鲜明的特征是人民性,这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党的重要理念的提出等都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为导向的。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相对应,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集中体现为渴望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翻身做主人。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奋斗目标确立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带领劳苦大众建立统一战线,积极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运动以及实行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等政策,打败了反动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从而实现了人民对于“独立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一化三改”,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八大宣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从要求政治解放进一步发展为要求物质资料和文化生活的满足。为此,党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对内深化改革和对外扩大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带领人民实现了从温饱到达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人的健康、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等为代价,体现了对于人民生活全方位的关注。总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党始终将让人民拥有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鲜明的人民性,这成为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价值旨归和形成基础,体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的一脉相承。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据实践发展、时代变化以及人民需求,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萌芽到形成发展再到趋于成熟、基于现实同时又超越现实的动态发展过程。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演进以其对于“何为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依据,以其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论阐释及实践探索为依托,形成了一条从萌芽酝酿到正式确立再到发展成熟的清晰可辨的时间进路。
在地方工作时期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萌芽酝酿期。此时虽然还未明确提出美好生活的概念,但习近平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老百姓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并为让老百姓过上这种生活作了不懈的努力,从而为其美好生活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使其美好生活观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最基层躬身实践。他与老百姓同吃同住,为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想办法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成为村民都拥护的村支书。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动了正定全县经济的发展,解决了老百姓的许多生活难题。习近平非常关心正定百姓的生活,例如,在发现粮食征购额存在过高的情况时立即向上级反映并最终得以解决,缓解了当地百姓粮食征购额过高的压力;在发现人居环境落后时着手推动改造连茅圈,使百姓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在发现校舍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翻新校舍,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等等。习近平心系民生不仅体现在从小事着手,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同时也体现在从大处着眼,为正定的经济发展寻找出路,为农民找到致富的办法。习近平派农民代表到安徽凤阳学习小岗村的经验,并在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在正定全县开展大包干,从而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他带领人民走“半城郊型”经济新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九翻”与“十超”,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在1984年比1980年翻了一番。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引领和见证了福建农村脱贫致富、基本实现小康的过程。习近平在到任之初就用孙中山先生“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的名言勉励自己为民执政、执政为民。在担任厦门市副市长期间,他主动选择分管农业工作,将最为落后的同安县作为下乡调研帮扶的阵地,并在带队下乡调研的几年间走遍了同安县的每个村落,帮助“靠山”的军营村通过种茶树、造林绿化脱贫致富;帮助“靠海”的何厝村通过出口石斑鱼增加收入。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跑遍了宁德下辖的9个县,其中还包括寿宁县最为偏僻边远的下党乡。他“三进下党村”,筹措资金解决了全乡的交通问题;推动了畲乡“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项目,从而解决了百姓的居住难题。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依旧牵挂百姓,将基层老百姓的事放在心头。作为沿海开放地区,浙江的人员流动大,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习近平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城市之友”,不仅亲自到工地进行慰问,而且推动了有关农民工的管理及相关政策的改进。例如,推动浙江省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上海工作的七个多月,习近平经常到农村进行调研,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关心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敬老院和为老年人服务场所是习近平最常去的地方。他要求党政干部要特别关注经济还不富裕、生活还有困难的群众。综上所述,习近平在地方任职期间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21页。。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全新的时空背景下和在地方执政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对于“何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认识逐渐清晰立体,最终使其美好生活观得以确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人民美好生活观(8)郑金鹏:《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逻辑阐释与现实启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可以说,以党的十八大为逻辑起点,习近平美好生活观逐渐形成。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22年版,第689页。。这是他在公开场合首次提出“美好生活”的概念,标志着美好生活这一话语和命题的正式出场。习近平将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概括为“七个更”(10)“七个更”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通过对人民所期待的生活样态的描述,展现了其对“何为美好生活”的初步认识。在2017年7月26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将“七个更”扩充为“八个更”,增加了“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内容表述,体现出其对于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了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强对于美好生活的实践引领,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论证了发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好生活创造的盲目性和低效性。除此之外,习近平还从其他维度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例如,提出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措施和手段(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9页。;强调“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等等。在这一时期,美好生活这一话语正式出场,标志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正式确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使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也更加饱满、更趋成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美好生活”一词,习近平共提及12次,其中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3)《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8页。在这里,“美好生活”被赋予独立、全新的时代意涵,即美好生活不再以生存性需要为主导,而是以发展性需要为统领,涵盖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充满正义的政治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优美环保的生态环境等各领域各方面(14)杨金华、耿文秀:《论从“小康生活”到“美好生活”的逻辑演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2期。。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版,第120—121页。。由此可见,习近平从关注人民美好生活的“量”的问题转变为关注人民美好生活的“质”的问题,反映了其对于美好生活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十四条方略”,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这标志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逐渐成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9页。,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对于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的洞察,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将呈现出更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也必然随之增加更多新内容,从而更加成熟丰满。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际遇,具有独特内涵,形成了由以高质量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美好生活发展观、以多样化精神生活为支撑的美好生活富有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条件的美好生活生态观、以人民至上为内核的美好生活价值观、以劳动创造为路径的美好生活实现观、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的美好生活保障观等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内容体系的基石。“高质量发展”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力地回应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变化。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仍然强调“发展”。马克思所设想的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是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建成的,即是说,物质资料极大丰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是衡量人民生活是否美好的首要参考。而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仍需努力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跃升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更加侧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在质的提升过程中推动量的增长。之所以强调经济质量的提升,是为了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城镇化率提高十一点六个百分点”(1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缩小了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化解了不少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及“高质量发展”共13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3、24页。,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3、24页。,再次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关注和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心,也凸显出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内容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倡导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有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鲜明特色。马克思强调生活的整体性,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7页。,即人们不仅有物质生活,同时还存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多样化生活空间的存在意味着人们有多种生活需要,而为了实现美好生活,就应满足这些需要。一方面,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是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页。。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肯定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即是说,作为人们精神生活食粮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曾强调:“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可见,精神生活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实事求是地讲,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物化生活倾向”以及“精神生活碎片化”(23)顾燕峰:《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143—154页。,在精神生活领域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符,甚至对人民美好生活整体质量的提升形成了阻碍。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既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建设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场域,同时也在文化建设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新论断,有力地回应了一些人精神生活领域相对匮乏、与物质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明确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一重要论述为在新征程继续推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至臻追求。马克思恩格斯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对历史上由于人的盲目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了批判,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69页。。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并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目标的美好生活生态观。习近平认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7)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87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不仅从理论高度论证了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提出了诸多具体可行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具体来说,习近平美好生活生态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尊重自然,这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习近平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4页。,要在思想认识上明晰人与自然之间并非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其二,要顺应自然,这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习近平论证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党的建设等社会发展的诸多重要领域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页。,“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59页。。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人们形成顺应自然的自觉意识。其三,要保护自然,这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所在。习近平不仅就我国生态环境发展全局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而且针对生态环境领域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例如,不仅在宏观层面要求形成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制度改革,而且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诸如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碳排放总量超标等突出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作为一种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理论,其思想体系的基石就是以人民为中心(32)欧阳康、赵琦:《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了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并将其作为美好生活观的最高价值引领。无论是美好生活概念的首次提出,还是之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美好生活的话语出场总是与人民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内容体系中,人民至上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享有者、评判者。其一,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习近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和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地方工作期间他就扎根于人民,并真正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到中央任职后,习近平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要求党员干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3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再次彰显了人民群众作为美好生活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其二,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享有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22年版,第690页。,从而确立了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享有者的主体地位。他多次提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必须重视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强调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3页。。不仅如此,他还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36)《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86页。。这一重要论述对享有美好生活的人民群众的整体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三,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评判者。习近平强调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们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7)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311页。毋庸置疑,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以及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还是在抗击新冠疫情面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生动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保护、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要的真切回应。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性,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因而劳动是人通向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现观。习近平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现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劳动本身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赋予劳动本身以崇高而重要的地位。其二,阐释劳动与创造美好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在2013年就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阐发,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力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8)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交流座谈时,他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3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2页。。其三,通过提出有关激励劳动和创造的相关政策,促使人们将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40)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4页。的“四个尊重”,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加以贯彻落实;等等。总而言之,习近平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现观激励着全社会崇尚劳动,推动着人们将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了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浓厚氛围,为不断创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贡献力量,最终通过亿万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实现美好生活。
马克思认为,自从社会化大生产之后,人类的生产活动就需要更高的组织与协调、更有利的指挥与权威,换言之,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67页。。中国共产党既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引领者,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坚强保障者,只有将党建设成为更加强大的领导核心力量,才能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习近平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强调要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来增强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创新概念和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党要在自我革命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进而使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核心。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来增强党中央权威,从而凝聚起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习近平强调指出:“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4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25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4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6页。,这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助推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美好生活观的最新发展。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指向,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既是当前实现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又赋予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前进动力,全面诠释了美好生活的中国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