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霖
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66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作为重大传染病,血吸虫病在所有寄生虫病中分布范围最广,感染率位居经水传播疾病的首位[1]。血吸虫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18年仍流行于非洲、亚洲、南美洲和中东的7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2.39亿人感染血吸虫,8亿人面临威胁[2]。血吸虫寄生于人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死亡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3]。通过回溯血吸虫病学术史发现,既有研究成果可分为两类:一是由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通过自然科学视角研究本病,并运用医疗科技手段进行应对[4];二是由社会科学领域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探讨本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及防治手段[5]。然而,当前以社会科学视角对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学术史展开梳理、归纳及评析的文献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以此视角梳理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治史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示新中国血防历史、重大成就与可贵经验,强化血防事业的“中国方案” “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总结和宣扬,并通过回顾省思该领域存在的不足,为当下乃至未来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提供参考。
血吸虫病是指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因其皮肤或粘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而导致发病的传染性疾病[6]。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份(贵州省除外),流行县(市)有324个;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有700万病人,威胁近1亿人口[7]。随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防治实践及反复斗争。截止1992年底,全国流行县(市、区)中有166个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治愈患者1100多万人,消灭钉螺面积达114亿平方米,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下简称“血防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在此情势下,一批凸显血吸虫病研究本土化意义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著作陆续出现。
血防先驱苏德隆曾以“威胁六生”(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生趣)来形容血吸虫病的危害[8]。1920年代,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福斯特和梅莱尼赴苏州、嘉兴等地调查血吸虫病,研究其临床诊疗并于1924年发表《日本血吸虫病研究》[9],成为我国首部血吸虫病研究专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向疫区民众普及血防知识,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和专家学者陆续编著一系列关于血吸虫病预防及治疗的医学专著和资料汇编。例如邓宗禹通过分析血吸虫病的病理过程,介绍管理粪便和水源、消灭钉螺、诊治病人等血防工作举措,收集各地先进经验以供全国交流推广[10]。随后,研究血吸虫病的病理、诊疗及预防等知识技术的著作持续涌现。如毛守白从血吸虫病的临床和诊断、药物和治疗、流行病学及预防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的经验与成就[1]。赵慰先运用社会医学、管理科学的知识提出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3]。吴观陵等研讨血吸虫病免疫学,论述血防抗体技术应用、血吸虫病疫苗研制、血吸虫基因组学等最新知识[11]。任光辉等专注血吸虫病的临床诊疗并阐释本病的监测体系、行为干预、疫情处理等工作原理及流程[12]。杨坤等阐述我国及全球血吸虫病的消除规划及预警处理,认为适宜技术是我国血防取得成就的重要支撑[13]。上述医学专著多与血吸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治疗方案、防治技术等维度息息相关,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科研成果的结晶。
随着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有学者对其历程和成就展开回顾。例如钱信忠对建国后至1980年代南方12省份血防工作的历程进行概述[14]。袁鸿昌等运用现代流行病学观点总结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血防成绩和经验,重点讲解新中国血防事业的巨大成就[15]。2006年,关于纪念血吸虫病在中国发现100周年以及新中国开展血防工作50周年的文选问世,从防治历程、未来展望等维度交流防治经验[16]。此外,有学者通过影响血吸虫病分布的社会(社区)动力学及防治与干预的社会学维度,研究新中国血防工作的历程[17]。基于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引领,闻礼永等围绕国外输入血吸虫病风险,强调提高我国防控能力、推动参与全球卫生合作的重要意义[2]。杨坤等结合援助桑给巴尔的血防经历,总结和宣传中方人员在非洲推广中国血防的工作经验[18]。周晓农通过纪念建党100周年形式全景展示新中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历程、策略措施及成就经验[19]。综上所述,血吸虫病研究代表性著作及其引证的不同时期论著,表明专业人士对于新中国血防事业的历史脉络和科学发现,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事实认知。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基本脉络的理论体系,也在教学科研、医疗卫生方面有着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血防工作成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重大政治任务。1955年冬,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相继成立;流行区的省份也成立相应的组织[8]。随后关于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研究论文陆续刊发,并在问题意识、研究视角、论述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及创新,其中关于党和政府的宏观研究逐步展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血吸虫病防治的组织制度、宣传合作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例如有学者论述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中央一级血防机构的发展与流变,进而探究新中国应对血吸虫病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20]。王冠中评析1950年代中共中央整合血防领导、专业防治、卫生科研和基层群众等资源控制血吸虫病的社会实践[21]。赖静萍对1949年以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体制的变化及防治血吸虫病工作领导小组党政归属变迁进行历史分析[22]。余成普等强调宣传人民健康至上理念、实施人民为主体的防控方式是1949-1956年国家血防运动取得成功的政治内核[23]。高中伟等剖析党采用自上而下“层级运作模式”,以系统化宣传教育、灵活防治策略推进血防运动开展[24]。黄勇军等概述新中国“血防电影”通过放映机制与宣传教育调动群众参与血防运动的策略[25]。颜宜葳考察当时日本防治血吸虫病代表团访华及中日医学家的合作交流,认为小宫义孝代表团的经验建议基本被中方采纳,此次日方访华成为富有实效的国际医学交流合作[26]。
基于建国以来的血吸虫病防治历程,李洪河回溯了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疫区的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采取的防治方法及其为国家公共卫生建设提供的经验[27]。有研究者回顾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血防事业的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28];有研究回溯党领导下的血防工作历程,用中国血防经验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9]。有学者研讨血防事业的当代启示。李楠等采用我国南方12省1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1953-1990年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对于人口增长的因果效应,评估卫生防疫政策的规律[30]。庄嘉声结合新中国初期党领导血防运动的宝贵经验,认为当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当年的血防工作相较,在决策、实施方面有一脉相承之处。回顾当年重大疫情防治的历史经验,有助于为人类战胜全球流行性传染病贡献中国方案、经验和智慧[31]。总的来说,上述成果通过宏观视野论述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党政领导、群众参与和应对策略,基本厘清了中国血防史的发展脉络;重点分析建国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群防群治的血防实践,展示新中国血防事业的光辉成就与历史经验。
1905年,在湖南省常德县发现我国首例经虫卵检查确诊的血吸虫病病人。接下来,我国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先后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进行流行情况调查[14]。一直以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其中严重疫区包括长江中游的湘鄂赣滨江滨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关于血吸虫防治的区域和地方史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地方,以微观视域持续呈现,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后血防工作的发展与变迁。
基于20世纪血吸虫病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危害,有学者研讨本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与社会、政治间的联系[32]。针对血吸虫病严重的湖北省,施亚利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省科学部署、积极防治,基本控制本病[33]。另有学者总结具有武汉特色的血防科研创新能力和成功经验,进行城市血吸虫病防控新技术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34]。对于湖南省,明勇军从自然技术史、社会文化史等视角探究1949-1965年血吸虫病在该省广泛流行与传播的原因[35]。此外,万振凡等以1900-2010年血吸虫病导致鄱阳湖区域环境变迁为出发点,考察人、虫关系演变以及“生态圈”发展规律,为当代保护鄱阳湖自然生态区提供历史借鉴[36]。刘玉山探讨了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作为全国率先树立“第一面血防红旗”符号的经验[37]。
以浙江省为例,李立军将1949-1978年该省血防历程分为初步防治、全面防治、基本停顿、再掀高潮四个时期,强调血防工作的三条经验是党的领导、群策群力、科学方法[38]。钱倩倩根据1949-1965年安徽省安庆地区建立血防领导和专业机构、实施多措并举的防治策略,总结有效控制本病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39]。面对“全国血吸虫病人最多的”江苏省,施亚利着力于新中国初期全省的血防行动,探析江苏血防科研的突破性成果及为全国防治运动提供的技术保证,充分讨论不同历史阶段的防治策略和血防实践,认为江苏党政当局因地制宜、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是该省血防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40]。总的来说,上述研究基于微观视域研究血吸虫病对于区域发展的深切影响,归纳总结了新中国血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为学界持续深化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回溯相关学术史,以社会科学视角发表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并深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成就和经验,主要涉及党和政府重视血吸虫病、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的法规和规划、运用社会运动推进群防群治等方面。经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新中国血防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成果斐然,为接下来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此种态势与现实因素息息相关:一是血吸虫病防治作为新中国初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卫生防疫体系最早创始于血防事业,数十年来围绕于此留存有海量文献和资料,使该项研究具有相当可行性和巨大吸引力;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血吸虫病斗争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振奋全国人心,而且影响全世界”[7],作为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吸虫病防治史不仅值得铭记,且应成为党史、国史研究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立足理论探索和研究现状评估,发现本研究领域仍有不足之处和提升空间,有待未来的研究进行修正、突破及深化。
截至目前,新中国血防史的研究成果多为论文,以著作形式呈现的尚不多见。这种趋向导致论述语境和模式没有太大突破,基本徘徊在血吸虫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危害、查病治疗、查螺灭螺、健康教育、群防群治、效益效果及成就经验等范畴。目前学者更多满足于从区域和地方资料中梳理血防脉络,常用资料包括各级党和政府的血防政策法规和防治规划、地方医疗卫生系统的历史档案、血防工作系统的资料汇编及地方血防志(史)等。然而因为缺乏相关研究或文献的深入研判,导致理论视野狭隘、问题意识单一,缺少对血防工作与政治体制、军队建设、经济社会、公共卫生等方面密切交互的关注,难以全面呈现我国医疗卫生现代化进程。某些学者尝试通过历史地理、环境生态等视角考察新中国血防史,但此类研究成果更多为罗列现有调查资料和刊发论著,或列举既有历史材料中的相似案例,重申学界已达成共识的论据或论点;论题内容和体例没有创新,论述话语和观点同质化,导致研究不够深入。由此看来,通过研判当前薄弱领域诸如新中国血防工作与国家和地方政治体制、国防军队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现代化等方面的逻辑关系,进一步了解我国血防事业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避免研究内容和立论观点的简单化、同质化,更能宏观把握我国血防工作的辉煌成就和重大作用,全面、深入地解读“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可贵经验。
文献回顾发现,一些研究以区域和地方血防史的视角切入,并聚焦于湖沼水网密布、交通运输便利、区域经济发达、文教科技领先的长江中游和长三角地区。这容易让人误以为,血吸虫病流行范围限于长江流域中段及下游等数省市,而南方其他省份并不流行。然而现实情况是,本病不仅在以“水网型”“湖沼型”流行区为主的长江中游、长三角地区蔓延,也持续流行于其他地区。例如,对于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山丘型”流行区一直鲜有关注。从建国初期血吸虫病流行的“山丘型”流行区病人数来看,四川117.3万人(占全国病人总数的10%),云南29.2万人,广东7.8万人,广西7.7万人,福建6.8万人。至1980年代末,此类流行区有185个县、市,占全国流行县、市的一半以上;钉螺面积为14亿平方米,占全国有螺面积的10%;病人为233万,占全国病人总数的22.8%[8]。可见,“山丘型”流行区的病人数量庞大,但针对该类地区的研究成果极少。客观来说,长江中游、长三角和其他地区的流行和防治既有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适度加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的血防史研究,与长江中游、长三角地区相互呼应并形成有益参照,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理解血防事业的区域特征及普遍规律,进而从国家层面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因素对于血防发展的辐射影响。总之,研究区域存在轻重不匀的问题亟待解决,重视这些缺少关注且有较大研究空间的领域,不仅能让未来研究更具理论创新性,且有助于中国医疗卫生史和疾病防治史研究的深度拓展与持续推进。
法国年鉴学派认为,历史学要与其他学科展开合作。回溯以往研究,新中国血防史研究主要采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法,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理、方法和范式鲜有涉猎。不难发现,血吸虫病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和传染性疾病,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医学、生态等方面都存在关联。这种特征决定了血吸虫病防治作为一个研究门类,必然涉及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范式,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当丰富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进一步来说,“依赖单一的生物医学方法难以可持续地、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从而感到有必要对社会文化方面有更广泛的思索”[17],即血防史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其研究方法应顾及到学科间的联系,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血吸虫病防治深切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除科学承继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外,须在新中国血防史研究中强化相关学科的融合运用,如引进公共卫生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医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范式以及防治知识和技术手段,并结合定量研究、个案分析及口述访谈等方法,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协同效应。融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本领域的各级层面,全面理解国家血防事业的流变态势与历史规律,进而拓展、深化我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研究的学术内涵,这也是新中国血防史研究既艰巨又具吸引力的根源所在。
回溯寄生虫学、传染病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发展史,以陈方之、苏德隆、毛守白、赵慰先、魏德祥等为代表的医学科学家已成为我国血防事业的先驱。建国初期,这些科学家中多人当选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主任委员、秘书长等重要职务;“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1956年治疗病人40万以上[41]。他们多在医学院校或科研院所任职,其专业知识和精湛技术在血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连续发布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成果。经过数十年开拓、启迪,对新中国血防的方针制定、防治规划、查病诊疗、医疗救护、药品研发等方面功勋卓著,对于血防事业的知识传承、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学科建设等贡献卓越。但迄今为止,关于上述先驱工作者的专题研究并不多,以个人传记形式呈现的专著寥寥可数;人物简介仅来自于相关学科的著作、纪念文章及表彰报道;科技史、医学史论著谈及某些重要发现和重大科技事件时,论其功绩则一笔带过。可以说,血防先驱所开展的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并不局限于科技本身,而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做出重大功绩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掘和搜集血防先驱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历史材料,系统整理其留存的个人日记、工作笔记、往来信函及口述资料等;通过关切其日常活动从侧面考察国家血防事业的发展片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研究的生动性和完整性,更可以全面展现新中国血防史演变与进步的恢宏图景。
综上所述,“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可以改变历史之说,证之于血吸虫病,并非言过其实”[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以及流行区群众的通力协作下,血吸虫病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新的经验”,即“加强党和政府对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领导,是消灭血吸虫病害的基本保证”[41]。回顾新中国血防史的研究成果,深切体悟到血防事业“离不开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血防工作的关怀,凝聚着我国几代血吸虫病防治、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血防工作方针所获得的丰硕成果”[16]。至2023年6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中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由此,对血吸虫病研究展开回顾与省思,为新时代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以及落实“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指示提供有益借鉴,是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回溯往昔,新中国血防史研究已迈出坚实一步,成果丰硕,深刻总结当代血防事业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随着“新史料”“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接续展现,本研究领域将实现新突破,呈现更为丰富、更具水准的成果,逐步向更高阶段迈进。总的来说,通过回顾新中国血防史研究并把握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向,不仅可为当下国家血吸虫病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提供历史借鉴,而且有益于新时代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的政策制定及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