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欣烨 李 洋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汉中)
[提要]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也包括走在抗疫前沿的医药企业。近年发生的多起疫苗造假事件已警示我们重新审视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所以,本文选取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医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优化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工作的推广,开发和生产疫苗的医药公司引起公众关注。然而,2018 年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已经使公众对于医药行业有了更严格的考察,若此类疫苗造假事件频发,会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安全并降低人民对我国医药企业的信任度。经过多方研究,我们意识到想要抑制企业出现造假和信息失真现象,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内控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提升医药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它都已经成为了推动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若可以改进且规范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便可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进而实现医药企业的最大化价值。
(一)长生生物公司概况。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 年8 月18 日由长生所、长春高技术应用研究所、长生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共同发起设立。它的主要业务是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与销售。经过长年的经营,公司系列产品有甲肝减毒灭活疫苗、流感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冻干水痘活疫苗等疫苗,并且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销售额。2018 年7 月,国家药监局发现长生生物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随后勒令长生生物停止生产、立案查处,并于当年8 月份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作出处罚。在这之后,2018 年11 月16 日,深交所启动对其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退市机制。2019 年10 月8 日,深交所决定长生生物退出并终止上市。同年11 月27 日,长生生物正式退市。
(二)长生生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于2008 年共同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文件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规范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同时也要求我国企业制定起本企业的内控制度并组织实施。一方面长生生物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可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明显落实不力,公司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和监督工作均较为粗糙。
21 世纪初,长生生物研制出甲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很快就抢占了我国疫苗市场。经过多年运营,在2016 年1 月4 日长生生物借壳上市后,高俊芳及其丈夫和儿子三人成为了公司实际控制人。上市之后长生生物营收节节攀高,公司收入增速都保持两位数或更高。2015~2017 年,长生生物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6 亿元、10.18 亿元、15.53 亿元,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41.06%、44.98%、33.28%。然而,“营收节节攀高”的背后是长生生物的内控出现严重的缺失。在公司近年的经营中早已出现了疫苗造假的情况,但在长生生物披露的近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依然是“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一)内控环境薄弱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规。公司的法人代表高俊芳兼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职务,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俊芳本人持有18.18%的股份,其子张洺豪持有17.88%的股份,其丈夫张友奎持有0.68%的股份,三人合计持有36.74%的股权,同时三人又是长生生物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如图1 所示。长生生物于2016 年借壳上市并聘任董事长高俊芳担任财务总监之位,但后续公司没有任命新的董事长和财务总监,这一治理模式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符。(图1)
图1 高俊芳及其家属持股情况图
2、董事会成员缺乏行业专长。由表1 可以发现,长生生物11 名董事会成员中,9 名董事既没有医药行业教育背景,也没有同行医药公司的工作经验。公司只有1 位拥有制药学历的董事,而且这位董事还兼有高级工程师和生产总监的职务,导致其他董事难以实行生产流程上的监督。根据年度报告来看,员工本科及以上占比仅有36.6%,作为一家研制疫苗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知识储备弱,这难以支撑企业日渐复杂的疫苗生产、运营的规划与监管。(表1)
表1 长生生物董事会人员信息一览表
(二)风险管控措施不力。首先,长生生物缺少专门的风险管控职能部门。其风险管控工作是由多个职能部门一起进行的,比如采购部负责采购风险,生产部门负责药品安全风险等。其次,长生生物的风险管控意识较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7 年11 月已经责令企业查明2016 年生产的某批次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百白破疫苗的流向,属于质量和生产造假问题;但2018 年7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测中再次发现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不符合效价检测的问题。药品质量和记录造假问题长期存在,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
(三)信息沟通不畅。从公司的组织架构来看,高俊芳家族对公司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官僚作风,普通员工很少能够真正参与业务活动。公司内部未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体系,导致员工未能反映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也未能及时纠正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此外,长生生物使用的是OA 办公系统,可以帮助公司促进信息共享,但此系统存在维护成本和更新不及时会导致信息混乱的缺陷,长生生物也并没有对系统里的人力资源、会议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等板块进行二次开发,后续导致OA 系统的部分闲置,信息传递效率不高,信息交流不畅。
(四)内部控制设计不规范。(1)组织架构缺少风控部门。长生生物在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即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绩效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但并没有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对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的专门部门,在与人们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医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设计缺陷。审计委员会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仅未对该公司内部控制实际情况作出解释,相反虚假宣称公司内部控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误导了长生生物的利益相关者。(2)高层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不合理。长生生物没有树立起鲜明的企业文化,它所树立的企业经营理念是以人为本,而所谓科技创新不过是一句口号。从公司净利润来看,2015~2017 年的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39.7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见公司的发展策略是追求高利润。作为一个研发与生产疫苗为主的医药企业来说,其高层制定的发展战略是极不合理的,过分追求利润极易导致企业内控失控。
(五)内部监督形同虚设。长生生物在2018 年7 月15 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责令停产调查,是由老员工进行举报,并非是内部控制人员发现了问题,这也反映出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监督失效。在2017 年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中,公司的专职审计人员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果,而对生产过程中的造假问题却只字未提。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前提应该是公司治理上是权责分明的、信息是公开的,然而长生生物董事会基本由高俊芳家族掌控,权力过分集中使得内部人员不敢质疑决策,此时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通过分析长生生物,我们发现我国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必须加强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及责任分配。公司必须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组织架构,区分股东会、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的职责与权力。在执行内部控制时,应将权责分明纳入企业监控范围,建立完善治理结构,避免职工越权谋利和利用职权谋取利益。通过对公司组织架构的优化和责任的落实,实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并建立考核机制。人力资源的提升可以有效支撑医药企业日益复杂的生产任务,企业应该招聘更多受教育程度高的员工,这也有助于更多员工认同、接纳内部控制制度,推动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有效运行。与此同时,企业应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有利于凝聚管理团队,也可以促进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和双向监督。
(二)提高风险评估意识,并加强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就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进行风险管理,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不管有没有风险,企业都应该在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首先,医药公司应建立专业的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性的预防和管理,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使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得到充分体现。其次,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长生生物可以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按照重要性原则对风险进行识别、划分和分析。
(三)重视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医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优化和升级,就必须对内部监督予以高度重视,因此长生生物需要加快构建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积极完善内部监督管控体系,让监督落到实处。长生生物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极低,所以企业应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例如,对于生产流程的监督,可以由权力机构来直接指导和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而不再需要接受管理层的影响和制约,有助于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强化了内部监督与管控。同时,必须给监事会成员设立学历门槛,并赋予他们监督权力,使监事会能代表股东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
(四)加强企业信息沟通与交流。首先,公司可以搭建起内部信息沟通的科技平台。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在企业官方网站建立员工信箱,开通企业微信公众号,这些虚拟沟通的方式可以增强员工与核心管理层沟通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一套沟通机制来规范沟通对象、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等来增强内部沟通效率。其次,将计算机技术和风险管理相结合,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来收集与分析海量的企业信息。此方法可以发掘公司各数据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管控点,以此来加强员工与管理层、生产部门上下级之间信息交流和风险识别。
(五)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作为医药企业,其工作内容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这也要求员工必须明确自身岗位的工作责任,企业需要建立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从国务院调查组的案件调查结果看,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狂犬疫苗生产成功率,虚假标注制剂产品生产日期、编造生产和检验记录,但在这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中间环节的生产人员刻意隐瞒,董事、高管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岗位权责划分的缺失导致最终被责令停产调查。与此同时,我国药品流通法律体系应注重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立法的衔接,在立法上加强对药品流通监管主体及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的运行在我国医药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行的缺陷也极大可能危及到国民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医药企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正向价值观,且认识到实现生产高质量药品的前提是良好的内控体系建设。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的发生,无疑在警戒我们必须重视企业内控的作用,加强员工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将各项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若想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内控建设不应该流于表面,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情况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