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崔文桃 李艳娜 李伟云
1东莞康华医院护理部,东莞 523000;2东莞康华医院中医科,东莞 523000;3东莞康华医院消化内科,东莞 523000
护士作为现阶段医疗机构组成人员之一,其对于医疗机构的发展则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1〕。而在现阶段医疗技术提升、疾病种类繁多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工作、学习能力,是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一大问题〔2〕。护理岗位职责需求与护士能力匹配,同样是现阶段我国护理领域面临的难题,即以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医疗机构岗位需求作为培训考核的基础,持续改进培训过程,以获得更为良好的护理质量〔3〕。相关研究表明,以岗位胜任力作为考核标准能够将该岗位中较为突出或较为适宜的人员进行区分,对于该人员的发展及大环境的稳定均可产生积极影响〔4〕。新入职护士作为护理团队的新鲜血液,其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护士常因未能及时适应角色转变导致其对于知识、护患关系、护理责任等产生误区,无法有效明确自身定位,对于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则产生负面影响。以往对于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多为系统化培训,较少关注到岗位需求培训对于护士的影响〔5〕。岗位需求作为护理部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不仅需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愿意,还需参考科室内的工作情况、护士前期考察情况等。本次研究旨在应用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针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观察对其护士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新入职的34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新入职34人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为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工作年限≤1年;具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及注册护士证书;经该院公开招聘考试录用,入职时间≤7 d;未定岗。排除标准:具有正式护理工作经历;因自身缘故中途退出研究。其中对照组护士男4名,女30名;年龄在21~26岁,平均年龄为(23.41±1.84)岁;文化程度大专13名,本科21名。观察组护士男5名,女29名,年龄20~26岁,平均年龄为(23.25±1.74)岁;文化水平为大专15名,本科19名。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准则内容,新入职护士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伦理号:2020BN13214。
1.2.1对照组 组织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及试用期培训,即入职后组织其接受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文化、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方面的院内培训;后对护士进行小规模的护理理论及操作培训,即应用集中课程、操作示范等方式,引导护士学习护理基础操作、急救操作等;同时由护理部组织理论培训,即以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礼仪、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及其他护理要点的培训。待护士分配至科室后,再结合科室的工作内容,为其安排试用期专科化培训,培训围绕该科室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
1.2.2观察组 观察组护士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并行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具体如下。①建立培训领导小组。由护理部主任1名、护理部副主任1名、理部干事2名、临床科室护士长2名共同组成本次研究的培训领导小组。培训小组人员资质如下:其中护理部主任为护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具有主任护师职称及25年以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护理部副主任为护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及15年以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而护理部干事则均为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并具有5年以上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临床科室护士长则均为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并具有10年以上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经验。由护理部主任及护理部副主任对国内外的护理培训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后进行专家函询,结合函询内容整理意见,组织其他成员进行讨论,最终拟定培训方案。②岗位需求培训目标。掌握我院各科室的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医疗及护理知识,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式,熟悉各医疗物品的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等;熟悉各科室的工作流程,规范自身护行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③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结合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网络平台,由各科室护士长安排课程,以视频形式进行护理课程讲解、经典病例剖析,视频应设置无法跳过,在视频结束后安排问题、设置题目分值,护士应在规定时间内观看视频并对问题进行作答;领导小组应及时对作答情况进行核查,并统计护士间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引导护士们就错题进行讨论,对于成绩不合格者则适时安排补考。选择内、外、儿、妇、重症等科室的典型案例为模拟情景,为护士们设置模拟场景进行教学,由护士长结合相应案例进行操作示范,引导护士们练习;练习过程中由护理部干事为护士进行视频拍摄,后上传至钉钉群内,由护理部主任及护理部副主任进行点评,指正该护士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护士在各临床科室时应尽可能上手操作,感受最真实的护理操作过程。由护理部组织护士每3个月接受一次案例考核,在考核时为护士发放案例信息,后由护士口头叙述该案例的救治措施,回答完毕后由其对假人模型进行操作,期间由护士长模拟口头医嘱,护士则执行医嘱内容,同时叙述应用的药物情况;后由护士书写护理文书及抢救记录等相关内容,完成后由护理部统一评分。④培养临床思维。以17名护士为一组,为其发放临床常见案例或典型病例的相关资料,引导护士们自主讨论,选择其中一名为代表,由其汇报讨论的相关内容,并回答对应的问题,由另一名护士作为记录员,记录该护士的汇报内容及回答情况,并上交作为备案;讨论过程以护士小组全体成员为主导。通过前期科室轮转,以情感体验法、六部爱心沟通法等方式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要求护士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在完成后发送至护理交流微信群内,由领导小组评选优秀总结,后进行线上表扬及线下实物奖励。⑤挖掘个人特质。由护理部安排各护士进行科室轮转,在每次即将开启下个科室轮转前,护士应制作幻灯片对文献阅读、临床问题、解决方法、工作感悟等进行汇报;领导小组则根据护士的汇报情况对护士进行特质分析,以此作为后期定岗的依据。⑥心理支持。在开始轮转时应组织护士们进行心理团体辅导,鼓励护士们进行自我介绍,并指导其做团体小游戏,增进团队间信任感,明确团体协作精神;组织护士们进行自画像描述游戏,即明确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劣势,增强自身信心;引导护士们分享自身的压力事件,并进行光谱测量、画压力圈等方式疏泄压力、面对压力;引导护士们回忆以往发生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将该事件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为护士们播放生命轴视频,引导其思考并制作未来的规划。
1.3.1护士综合能力 护士综合能力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院内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需经历较长时间的评价,并统计该护理人员的项目分数,由护理部干事完成评价及统计工作。以本院自制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2,平均CVI为0.95)作为本次研究护士综合能力的评价准则,该量表包含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2个部分,细分为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患者评估、常见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常用救治护理技能熟练情况及预防常见并发症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各具有相应的评价题目,分值为100分,量表总分为700分,护士的得分越高,表明其综合能力越强;记录并对比不同培训方式下护士的综合能力评价量表评分。
1.3.2岗位胜任力 岗位胜任力主要考察护理人员个人素质情况,即通过该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对其相关能力进行评价,由护理部干事完成评价及统计工作。以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7,平均CVI为0.96)作为本次研究岗位胜任力的评价准则,该量表包含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与人际沟通能力等5个维度,共计4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在1~5分,量表总分为210分,护士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岗位胜任力越强;记录并对比不同培训方式下护士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分。
1.3.3护理质量 由护理部干事完成评价及统计工作,以该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3,平均CVI为0.94)作为门诊护士护理质量的评价准则,该文卷包含基础护理、纠纷处理、护理规范、患者管理及药品、器械管理等5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20个题目,分值为100分,问卷总分为500分,护士得分越高,表明其护理质量越好;记录并对比不同培训方式下护士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
观察组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对比
观察组护士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对比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管理方式下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对比
岗前培训作为新入职护士上岗前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协助护士快速适应临床,并快速成长〔11〕。现阶段各级医疗机构对于护士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临床护理工作同样繁忙,致使很多医疗机构出现“重应用、轻培训”的状况,新入职护士大多仅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临床护理理念、护患沟通、各科室协作及护理基本操作等了解相对不足,由此导致整体护理质量不佳〔12〕。以往的护理培训多为单一模式的培训,无法有效衡量护士的综合能力。而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能够有效深化并巩固护士的理论、临床实践,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灵活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促使护士能够全面发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取长补短,提升护理质量,追踪培训效果,且不受时间、叫她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在接受一段时间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后,能够深刻了解并掌握自身感兴趣的病房相关专科护理知识,并产生相对迫切的学习意愿,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培训活动中。本次研究所应用的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由护理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估,讲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为生动形象,便于新入职护士能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由此说明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即提示在该培训模式的管理下,护理部及教研科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的学习结合逐层监督及指导,进而指导新入职护士练习自身操作技能,由此相应的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而针对护士进行思维培养,更有助于护士面对临床问题时进行思考,进而激发护士对于学习的热情,更乐于钻研相关问题,其综合能力得以改善,这与王梦荷等〔13〕研究结果相类似,由此观察组护士表现出更为良好的综合能力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由此说明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即提示在该培训模式的管理下,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发掘每一名护士所具有的特质,并明确其操作过程重所表现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后续的护理活动则能有序进行;而结合相关考核措施能够促进护士充分了解该岗位特性,提升其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这与王香莉等〔14〕研究结果相类似,由此观察组护士表现出更为良好的岗位胜任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由此说明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能够有效改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质量。即提示在该培训模式的管理下,相关培训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各级护士均能够在此培训模式下有所收获,而新入职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大大增强,且护理部与教研科能够结合护士的情况不断改进护理技能的培训特点,引导护士在遇见问题时进行思考,并不断发展及深化教学内涵,促使护士能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认真完成相关护理操作,这与张欣欣等〔15〕研究结果相类似,由此观察组护士表现出更为良好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针对管理新入职护士,能够对其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本次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对于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未进行深层次的评价、样本数量较少等,对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的培训效果,后续应提出更多的评价方式、扩大样本量,以提升该模式的培训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