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博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推进,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十分关键。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大致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有效开展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途径,希望能起到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开展途径
从某种角度来看,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锻炼和发展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使学生能在语文阅读理解中获得启发、实现成长,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关键。但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语文文本内容,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进步。因此,有必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开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多个角度尝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推进学生实现完美的语文阅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逐渐出现了语文教学理念陈旧的问题。虽然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部分教师并未跟上这一改革步伐,没能及时转变自身理念,更注重基础语文知识的传递与讲解。至于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开展,也只是简单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学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始终没能得到提升,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进步。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价值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了解,大部分教师也开始尝试开展阅读理解教学活动,但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所采用的阅读理解教学形式十分生硬、单一,通常只是留出时间让学生单独阅读,整体阅读氛围十分枯燥。再加上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决定了学生很容易就会在阅读中出现走神的情形,还有的学生选择应付了事,随意阅读,致使语文阅读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开展途径
(一)创设阅读理解情境
生动、有趣的情境演绎,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方式,也是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理解的有效途径,更能满足活泼好动的学生学习心理需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出语文阅读理解的演绎情境。根据具体的语文文本,教师创建相应的演绎情境,活跃语文课文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在这种情况下逐渐体会文本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开展语文阅读,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将会得到逐步加深,这也就达到了创设演绎情境的初始目标。
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一篇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的思维过程,教师可尝试创设出“田忌赛马”的演绎情境: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人物,一起演绎文中描述的情境。同时,为了增加情境的逼真性,教师还可提供相关的道具,如道具马等,这样更能提升演绎情境的吸引力。在演绎过程中,学生自然能体会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并表现得惟妙惟肖。待演绎结束之后,教师可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分析该情境,以便推动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活动前后,学生为了更好地演绎文本中的人物就会主动尝试进行课文阅读,并反复阅读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自然就能增强。
(二)精心设计语文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学生不知要阅读哪部分内容,也不清楚阅读目标,进而出现无效阅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有效指导十分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精心设计语文问题,将其作为指导学生实现有效阅读理解的途径。这也就要求教师应针对语文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联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设计出一系列的语文问题,使学生能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逐步实现高质量的语文阅读。
比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这一篇课文时,为了指导学生实现有效语文阅读理解,教师可提出以下一系列的语文问题: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解了什么?本篇课文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本篇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个大段?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了什么呢?本篇课文最终的结论是什么?你是否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呢?接下来,再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语文阅读理解。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部分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教师依旧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以此达到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初始目标。
(三)组织小组合作阅读
综上所述,形式单一的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同時,也是导致学生阅读理解兴趣低下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境况下,阅读形式的创新十分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妨采用小组合作阅读的新颖形式,以合作的形式增加语文阅读理解的吸引力。那么,教师需在保证分组合理的基础上,再布置合适的语文阅读理解任务,让小组围绕任务展开合作阅读。与以往的单独阅读相比,这种合作阅读方式明显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
比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用组织小组合作阅读的形式,具体如下:第一步,合理分组。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运用互补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展现自己。第二步,布置任务。小组一起分析课文情节,尝试总结出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并找出课文中描写对话和心理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能对老班长的形象起到什么作用。之后,再让小组围绕该任务展开合作阅读。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纷纷一改以往的被动阅读状态,转变成主动交流,并在合作阅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语文成长。
(四)传授阅读理解技巧
部分小学生之所以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导致他们经常出现低效阅读情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及时传授语文阅读理解技巧,使学生能轻松进行高效率的语文阅读理解。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文本,传授相对应的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如细读、略读等,并反复带领学生运用,使学生能实现学以致用。唯有当学生能切实掌握这些技巧,他们在阅读时才能做到轻松自如。
比如,在教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文字描述了解到作者写榕树静态之美和鸟的动态之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注重语文阅读技巧的传授。第一步,教师需向学生讲解“先略读后细读”这个技巧要领,并让学生尝试开始略读,要求学生在本次略读中能大致领悟课文内容。第二步,再让学生开始细读部分,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之美和鸟的动态之美的句子,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第三步,教师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分析该阅读技巧,使学生能牢牢掌握。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并运用“先略读后细读”阅读技巧,学生在本次阅读理解教学中的阅读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
(五)丰富阅读理解内容
众所周知,小学生普遍对新鲜、有趣的事物会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也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地丰富语文阅读理解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兴趣。那么,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结合具体的语文文本,寻找与之相关的趣味内容,提升语文文本的趣味性。如此一来,语文阅读理解的趣味性将会得到提升,相信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可以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想保证最终的阅读理解教学效果,就要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趣味性,要及时引入相关内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明园的纪录片视频,包括圆明园的辉煌及破败,使学生能直观看到这两段视频的对比,更能帮助学生后续的语文阅读理解。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形成初步感知。在学生的不断交流中,他们对圆明园的兴趣将会得到直线上升,也急切地想要参与课文阅读,对圆明园充满了兴趣。教师再让学生结合丰富的视频材料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这些视频内容既能让学生对圆明园阅读理解变得直观、具体,又能大幅度地提升本次圆明园阅读理解的趣味。
(六)开展阅读理解活动
如果单独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语文文本,那么时间久了,学生极有可能就会产生厌倦心理,進而影响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个性化语文阅读理解活动能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开展个性化的语文阅读理解活动,像读书分享会、读书记录活动、打卡活动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高效地完成语文阅读理解。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语文阅读理解范围,还能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授《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尝试组织“读书打卡活动”,如每个学生在课下都需阅读整本《鲁滨逊漂流记》,并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该活动的推动下,每一个学生都将主动阅读整本书,既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之后,可专门建立一个打卡的平台,像钉钉、微信等,供学生进行打卡。有的学生可能平时对语文阅读较懈怠,但在打卡活动的促使下也开始积极开展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打卡活动,学生主动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开展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视野的开拓等多个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及时转变语文教育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理解,使学生能切实感到语文阅读的乐趣与魅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最终促使学生能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小丽.沉浸体验与深度鉴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进阶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3):53-56.
[2]张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难点攻关[J].读写算,2023(14):80-82.
[3]朱德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22(12):41-43.
[4]易雪莲.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2(1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