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程飞 吴志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耕耘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与乡村文化振兴血脉相连,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乡村文化振兴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的语境,从思想、时间及空间三个维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以文化赋能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以机制创新发挥富民利民惠民工程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功能,以多元链接强化多元主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以城乡融合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促进城乡文化要素互动,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振兴不是单一维度的概念,是着眼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多维度战略方针。就乡村振兴的进一步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土文化业态丰富发展。”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设提供了思路,确保在本土特色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有助于中国在交织激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筑牢思想之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乡村文化振兴民族性语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财富是保障乡土本色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振兴以国家制度层面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符合民族性语境。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乡土文化,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与乡土乡愁,作为之间的润滑剂与粘合剂,链接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以传统的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文化“反哺”文化,符合民族区域性发展要求,具有明确的现实导向与价值诉求,赋予文化自信建设坚实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乡村文化振兴人民性价值
乡村生活生产均打上了人民的烙印,乡村文化是人民所创造的,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依靠人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精神生活的表现形式,满足了人民群众深层次的情感认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乡村人民的生产活动史也是乡村文化的创造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乡村人民群众所创造并参与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也就没有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没有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
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文化被创造出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也具有能动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主观链接各民族情感的关键作用,激起人民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主体。乡村文化振兴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满足人民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需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符合人民主体性地位,乡村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一致性也为实现推动文化融合保留了一致底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乡村文化振兴时代性导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时代的探索下转化为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乡村现代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广大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自然包括对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也产生于现代化新文明的探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中。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这一重大命题,我国的现代化是一条需要平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道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双创”时代性地提供了新时代发展格局下,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有明确的时代导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维度
(一)从思想维度理解乡村文化工作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突出的文化特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總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五个突出属性”,[5]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以及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个突出属性,从思想层面上阐明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化振兴的理论逻辑。
第一,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遵循中华历史以及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本特征,要走属于民族自己的道路。
第二,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的精神特征,乡村文化振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创新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第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文化融为一体,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以中华文明作为共性,从基础上回答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能。
第四,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融互鉴的文化品质。
第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建设者与守护者,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为世界提供了乡村振兴新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个突出属性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了顶层设计。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充分肯定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下的继承与发展,兼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征。
(二)从时间维度把握乡村文化工作思路
首先,回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有助于巩固乡村人民的文化自信。数十年的社会发展拉大了城乡的经济差距,也使得很多人固化城乡文化定位,是城镇化发展下的集体记忆褪色。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是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窗口。
其次,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不是强行区分城镇文化与乡村文化,而是从中明确城镇文化与乡村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回归各自定位,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思想活动,健全的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带来附加价值,乡村文化振兴的机遇产生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中。
最后,展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提升文化软实力要立足本土文化,平衡好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发展难题,从中汲取营养,赋予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从空间维度认识乡村文化工作价值
从国家场域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从世界文明发展而言,每个社会的文明形态都是多元的,体现着各国的民族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在于其开放包容性,可以在多元文化中寻求共识。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立足点,兼具世界性与民族性,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地方场域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可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传统乡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导致乡村文化内容被重塑,特别是受城镇化影响,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流失严重、人才匮乏,文化衰败、文化失序等问题严重,严重降低了乡村社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7]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理性看待城乡文化差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链接城乡文化差异,推动文化下乡,满足乡村人民对于优秀文化产品的迫切需要。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1、文化赋能: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
唤起乡村记忆。乡村城镇化虽然带来了科技的普及,但是城镇社会发展中尚未发展完全的糟粕也流向了乡村,造成乡村中公序良俗失范,人际关系趋利,传统乡村不断被城镇化和现代化解构,中国传统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本身也就是由乡村生活走向城市生活的演变史。乡村地区的悠久记忆在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被激活,尤其是具有周期性与往复性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记忆的深化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参与感,需要依托一定的文化遗产,才能实现情感记忆的深层次认同感。
具象现代认同。传媒的现代化表达,让真实的乡村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弥补了城镇居民对乡村文化的刻板印象,深化了乡村文化的情感认知。毕竟,乡村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其是具有故事的地方,乡村可以讲述好、讲述清五千年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万物互联,万物介媒的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是乡村故事的记录者,以手机作为物质载体拍摄与发布的过程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深层次文化认同的过程,实现乡村文化的生活化、现代化表达。
2、机制创新:拓宽文化应用场景服务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功能
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市场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条件下,文化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具有社会财富创造功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处理好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市场中的定位,要平衡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实现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体化推进需要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特色,把握乡村文化规律,为文化传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服务产业提供途径。
拓宽文化产业应用场景。发挥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实现互联网空间下文化产业传播乡村文明。“互联网+文化”产业开发正推进文化产业创新,赋能文化产业振兴,比如“云游敦煌”线上总访问量远远超过敦煌莫高窟的年接待量等,通过全息投影等技术使得传统文化再现,打造数字化空间,通过直播方式云打卡传统景区,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3、多元链接:强化多元主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8]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功能,不断用党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导农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阐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尽力做好中华优秀传承与发展工作。
农民群众是乡村文化的创造主体、链接主体和需求主体。农民群众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态度和观点直接决定乡村文化建设的成败。一方面,要激活农民主体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强化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人公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农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意识。通过政府引导,技术平台支持等方式唤起农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鼓励农民群众运用新媒体平台拍摄短视频进行乡土文化传播,在拍摄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巩固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
4、城乡融合: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促进城乡文化要素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9]
首先,重新审视乡村文化价值。把握好乡村文化具有独特价值的基本位,是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要素交流的前提。
其次,实现城乡文化互补互鉴,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融合进国家发展大局。一方面要在乡村建设中体现乡村特色,保留农村乡土味道。另一方面,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城市的人才和资金要素向乡村流动,使得乡村既具有传统型价值又具有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
最后,打造城乡公共文化交往空间。公共空间作为文化交流载体,可以满足社会交往的政治性,经济性和文化性需求。构建公共文化交互空间提供了文化交往的现实平台,通过在城市空间内搭建乡村民俗文化小镇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场地保障,有效激活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经济附加性,吸引乡村外的人群投入进乡村文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载《人民日报》,2023-10-09(001)。
[3][5]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華民族现代文明》,载《人民日报》,2023-06-03(0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页。
[7]路新华:《新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载《农业经济》,2022(08):54-56页。
[8][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85+45页。
作者简介
项程飞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吴志敏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治理与当代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