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即便太空里也不能“免俗”。电影《流浪地球》里为庆祝春节,联合政府还动用了地球发动机来制造烟花。那么,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外星文明来说,也会过春节吗?
等等,外星也有春节?
外星有没有春节?春节昭示着旧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而“年”从根源上来自星球的公转。地球上每逢春节,就可以大致认为地球又绕太阳转了一圈。但在其他星球上,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比如金星的自转很慢,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但它绕太阳转一圈还不到地球上的225天。换句话说,一个“金星天”比一个“金星年”还长,在那里“天天过春节”的愿望立马就能实现。再比如冥王星绕太阳转一圈需要248个地球年,参照人类的寿命,恐怕要三辈子加起来,才能过一次地地道道的“冥王星春节”。显然,不论以上哪种情况,春节都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对于卫星上的居民来说则更为复杂,单就“ 年”意味着绕恒星还是绕行星转一圈,就值得先讨论一下。
春节除了和星球的运行有关,还和文化习俗联系密切。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捕猎和采摘的需要让人类的祖先适应了群居生活,天然的亲和性镌刻在遗传基因中代代相传,为春节“阖家团圆”奠定了生物学上的基础——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对于许多凶猛的纯食肉动物而言则是一种奢望。譬如老虎,由于其捕猎对象相对分散,需要足够的领地面积才能养得活一只,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就成了独居动物。如果外星文明是从类似老虎的独居动物进化而来,这春节就没法过了。
这样看来,想在外星过个春节,还真不太容易哩!
外星也能放鞭炮吗?
鞭炮是传统春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外星也能放鞭炮吗?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外星大气不一定富含氧气,但对于鞭炮所必需的“燃烧”和“爆炸”来说,即便没有氧气一样有可能完成。燃烧本质上是一种剧烈放热的化学反应,只不过地球大气层中碰巧氧气很多,便天然地参与到反应当中。可燃物加上氧气,再加上足够的温度,使燃烧成为可能。有些化學物质的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和其他物质起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例如食盐氯化钠中的钠元素如果单独存在的话,是一种十分活泼的银白色金属,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比钠更活泼的物质,如另一种元素铯sè,放在水中甚至会发生爆炸。所以,即便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通常还是能针对性地制作出“ 外星本地鞭炮”。
此外,鞭炮声音的传递需要空气这样的“介质”。在气压降低时,由于空气密度下降,声音听起来会更低沉,就像沉闷的鼓声,声响也会变小,反之,声音听起来则会更高亢,就像尖厉的唢呐声。因而,对于大气压不同的星球来说,“鞭炮”声可能有高有低,如果空气足够稀薄,不依赖声音的“ 焰火”可能比“ 鞭炮”更受欢迎。
来,煮弯外星饺子或汤圆
除非外星智慧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然“ 吃”仍是宇宙间通行的话题。地球上,煮碗饺子或汤圆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也并非难事,但在外星上这可不简单。
单说“煮”吧,首先要有液体——地球上液体到处都是,但放眼其他星球,可就太难了。在冰冻的行星、卫星上,需要把冰从零下一两百度加热到融化,再到沸腾,听上去就好累。土卫六的液态烃海洋中倒是可以直接煮,但零下一百多度煮出来的东西,味道大概不敢恭维。如果说寒冷星球只是麻烦,液体早被蒸干了的炎热星球就必须换种思路——兴许在形如《水星播种》当中所描述的炽热液态金属湖泊里,才能安心煮点儿东西。至于飘浮在大气中的生物,大概就只能“ 喝西北风”了。
当然,这些只是“外星春节”的冰山一角,还有偌大的空间供我们想象——外星春晚有什么节目?外星也有春运吗?“外星福字”也能用墨水写吗?……什么?你说外星寒假作业?来人啊,快把学霸拖出去!
[ 责任编辑:杨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