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昌 李东青
2023年11月3-5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历史学会、聊城大学主办,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院承办的“变动格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第四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在聊城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泰山学院等省内兄弟院校的近百位学者参加论坛。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校长王昭风、副书记房增福出席开幕式。
4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教授主持。在致辞中,聊城大学校长王昭风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聊城大学的办学情况和历史学专业“服务于国之大者”的办学特色,感谢中国史学会、山东省社科联对聊城大学的信任和厚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唐洲雁为青年史学家努力的方向提出建议: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方向。二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齐鲁风格史学体系,突出历史研究的创新性。三要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历史研究的咨政性。四要向世界推介展示齐鲁文化和山东史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秉持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性。五要做好史学研究的普及工作,抓住哲学社会科学的群众性。
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教授表示齐鲁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立足厚重的齐鲁大地,青年史学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的高度,在研究、阐释、回答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现代文明如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适应、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李增洪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毛锐教授主持,共计八位学者发言,其中五位学者从具体研究领域出发,对学术研究与国家建构、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华中师范大学邢来顺教授通过呈现19世纪德国地区史研究和书写从服务于邦国领地意识构建到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地区意识培育的功能转向,凸显出历史研究和书写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取向,表明传统地区史研究通过调整其研究目标和功能获得了持续发展的活力。河北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从原始契约、庄园习惯法和庄园法庭三个角度出发,认为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的法律习俗和传统习惯,赋予了英国农民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原始个人权利”,这种对于农民权利的保障,为了解英国乃至西欧国家崛起的底层逻辑提供了新的角度。复旦大学高晓林教授梳理了海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的现状、特点,提出应该加强海外中共学研究,有针对性地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塑造好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北京师范大学李帆教授从清季历史教科书的书写出发,指出在教科书中同时存在中国王朝天下与西方民族国家走向的两种叙事逻辑,但两种叙事在解释中国清末民初的变革中实际上存在困境,单一的西方民族国家叙事并不能很好的阐释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因此存在书写“复线历史”的可能。曲阜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探讨了孔府的研究价值并对孔府研究的文献系统进行了宏观梳理,强调推进孔府研究对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有三位学者聚焦历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历史研究方法与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成长问题,为青年学者的学术之路指点迷津。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议题贯通古今中外,指出无论是东西方历史上传统的“六艺”、“七艺”的标准,还是当下区域国别学研究对学者跨学科、综合素养的要求,均凸显出历史学者打破学科化思维,建立广博而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必要性。山东师范大学杜立晖教授结合个人治学经历,强调提高学者的辨识度,处理好个人专业研究、地方史研究与国家战略的关系等问题,对广大青年学者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聊城大学李先明教授从何为过度阐述、何以过度阐述以及如何避免过度阐述三个角度论述了历史研究中的过度阐释问题,提出要用微观宏观结合、多种史料比勘互证、兼采中西理论方法、坚持历史标准与学理道德标准相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有效避免过度阐释的问题。
分组研讨环节分为中国古代史组、中国近现代史组、世界史组、研究生组。
一、中国古代史组,学者云集,议题多元而特色显著,丰富了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
(一)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政治问题的辨析与考证,呈现了新思路与新视角。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代生《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与先秦“为政之道”》一文,通过对定姜与卫献公母子权力纠葛事例的分析以及史事背景的还原,得出郑武夫人是以母权干预君位,规辞体现出周代以来的朝议制度、女子不与政治的原则,对于研究先秦时代君王的为政之道有重要价值。聊城大学讲师高海云《“宣汉”:汉家政治合法性的“异例”论证》一文通过探讨“宣汉”的逻辑理路、价值取向与政治意涵,认为“宣汉”是对东汉前期理性政治回归的理论总结,并非全盘否定正统经学,也并未质疑刘氏皇权,而是借“肯定与颂扬”的方式论证汉家政治合法性。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张艳丽《司马迁评鲁仲连“不合大义”辨析》一文聚焦司马迁对鲁仲连“不合大义”的评价,探讨了鲁仲连“不合大義”的原因,指出虽以当时时局而论,鲁仲连义不帝秦与解围救赵不为无关,但太史公为其立传的原因在于他性格俊拔、独来独往,谈笑却秦军,功成不受赏等个性,因此是值得关注的、富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王勇《由〈海昏侯国除诏书〉论海昏侯刘贺所封为六县说》一文,指出海昏侯刘贺所分封实为六县之地,并非仅为海昏县,汉宣帝给予刘贺治国之权,是一种政治上的特例与优待。聊城大学讲师徐艳芹《唐代名相张镐官迹考——兼论两〈唐书·张镐传〉中的文本差异》一文,通过比对两《唐书·张镐传》所呈现的他十数年的宦迹,发现五代史官与北宋史官在叙述张镐个人行迹、塑造张镐忠臣形象中的差异,这种不同之处正是我们探求不同时期史官对同一历史人物的态度与评价媒介,并借助相关史料纠正正史文本中的部分谬误之处。
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晓敏《崇圣学以隆圣治——试论张居正的宫廷教育理路》一文认为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育贯彻“崇圣学以隆圣治”的理路,培养万历做“圣君”,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因素和皇权因素造就了张居正的历史悲剧。聊城大学副教授胡克诚、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师孟冠军《明代工部分管南旺河务考》一文对明代工部分管南旺河务的历史沿革及相关史实进行全面梳理和考察,详细考证管理南旺河道事务的官员,考证得出明代“管河通政”仍隶属于工部管河系统,而并非通政使司“外差”。泰山学院讲师张子昂《李舜臣及其水军在明鲜联军中的价值》一文通过李舜臣本人的著述和朝鲜王朝官方民间记录等史料,从两国联军指挥体系这一背景,通过明军两次援朝的史实梳理,充分发掘了李舜臣水军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的作用与历史价值。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社会习俗与民间信仰的考察,揭示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轨迹与运行特点。
山东理工大学讲师苏运蕾《先秦时期天伦观的发展演变》聚焦于秦汉以前天伦观念的发展演变,结合早期文献以及人类学、民俗学材料,指出先秦时期天伦观念由天地自然运行之理逐渐向人伦中自然天成的直系血亲关系倾斜,这与天人观从先天、敬天向重人转变有关。山东师范大学讲师宋化玉《群体自治:论〈仪礼〉中士礼的撰作》一文,以士礼的演变为线索,体现出儒家士礼的性质由早期[JP2]的乡土群体自治逐渐演变为大规模中央集权国家的地方礼治,早期儒家礼治的这一转变从《仪礼》发端,经《周礼》过渡,至汉代最终完成。
泰山学院讲师袁波文《北辛文化丧葬习俗研究》一文,从北辛文化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北辛文化时期的丧葬习俗文化特点、北辛文化时期丧葬习俗的等级差异与地域差异三方面介绍了北辛文化的丧葬习俗,从墓葬方向、葬具、葬式、随葬品等多个角度比较了北辛文化与后李文化、裴李岗文化、马家浜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山东理工大学讲师霍耀宗《论〈管子〉对先秦农时文化的整合与推进》一文表示《管子》为先秦农时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传统农时文化发展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其影响广泛,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山东理工大学讲师崔立军《出土文献所见秦代民间信仰秩序》一文,以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为分析方法,借助出土文献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构建秦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秩序,指出尽管基层官吏成为民间信仰旧秩序的破坏者,但是对广大民众而言,极低的识字率使得巫者仍在其精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滨州学院教授刘涛《吏弊防治:明代官方告示与基层吏役治理》一文,指出地方州县官员在职期间颁布的禁约告示将官方政令和意志传至基层乡里,实现了对地方社会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吏役的劝谕、告诫和惩治的作用,但是吏役将紧要告示隐匿不贴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对官员以告示方式治理社会,整饬吏役的实施效果应辩证看待。
(三)关于历史书写与文化建构问题,从新文化史角度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与区域的建构问题进行条分缕析。
泰山学院副教授亓民帅《地理坐标、文化符号与政治景观:先秦秦汉时期泰山的三重身份》一文论述了先秦秦汉时期泰山作为地理坐标、文化符号与政治景观的三重形象,是一种“历史山岳”,三重身份共同参与当时生活、政治运作、思想信仰、文学创作乃至历史书写。泰山学院教授李志刚《泰山观碑与立体历史》一文,从泰山观碑角度思考“立体的历史”,认为碑文是“多层的”、“不断叠加”的,需要借助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经由历史研究者形成动态的、立体的历史。
泰山学院讲师郑子慧《汉代经典诠释中儒家话语权建构问题研究——以〈论语〉汉注为例》一文,聚焦于经典诠释对汉代儒家话语权建构的影响,指出汉儒通过经典诠释对儒家话语权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儒学在汉代意识形态化的过程,焕发出儒家话语体系持续的生命活力。聊城大学讲师谢继帅《论朱彝尊藏书中的名家旧藏》一文,通过朱彝尊藏书中海盐郑氏、嘉兴项氏、山阴祁氏、常熟毛氏、嘉兴曹氏、泰兴季氏等不同单元进行具体考察,细化了朱彝尊藏书内容和来源,以及明末清初图书传递线索的认知。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聂信、王京传教授《“小莽苍苍斋”里的清代学者书写影像》一文关注非书家群体,对兼具私密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25通清代书札进行分析,指出清代学者的书写面貌,既由自身才学、修养与性情浸润而成,也无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滨州学院讲师张新朝《从“非复世界”到“一如内地”——清朝中原士人的东北印象》一文,考察清朝中原士人对于东北印象的动态、曲折变化过程,认为明朝中后期中原士人對东北地区认知范围逐渐缩减,导致清朝前期中原士人对东北产生“非复世界”的印象,此后随着流人大量进入东北地区该印象才逐渐淡化。
(四)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追溯,体现了学者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深入思考。
菏泽学院教授高强《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像与北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与形成》一文,认为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对胡族中原文化认同起到促进和转化作用,北魏时期佛教几乎成为北方各族人民的普遍群体信仰和认同,同时从僧人来源、僧人名号、佛教经义及遗产等方面考察佛教自身在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新转变。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德洋《辽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构建研究》一文分别从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考察辽朝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历程,认为这一形成过程体现了历史性和长时段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向心力。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刘永祥、硕士研究生于欣怡《中华民族观念之本土资源辨析》一文,认为儒家夷夏观的开放性和进步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此种凝聚力让民族融合和政治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儒家“夷夏观”与“大一统”观在近代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和建构中仍起主导作用。滨州学院讲师马晓菲《范仲淹军事生涯的民族关系思想探究》一文,认为范仲淹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基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天下王土”、“大一统”观念,侧重儒家理念的仁治与礼仪,同时范仲淹又儒、兵两家兼综,文武兼备,不拘泥于传统条框和既有政策,注重实地调研,灵活多变的特点值得肯定。泰山学院教授朱华《“忠诚于国”:清初容美土司的历史建构与展演》一文认为在明清迭代背景下,容美土司通过重构其祖先记忆和清初的历史记忆,逐步建构出容美土司“忠诚于国”的形象,这种土司的国家认同是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和体现,是一种对王朝国家的主动认同、自觉认同。
二、中国近现代史组,宏观与微观结合,揭示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复杂因素与深远影响
(一)关于近代社会治理的研究与政治史实的考证体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艰难转型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山东财经大学讲师古帅《晚清山东黄河河道管理初步研究》一文通过研究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北徙后清廷与地方針对山东黄河新河道的管理权展开的长达数十年的争论,指出无论是作为“被牺牲的局部”的山东省还是清廷都是最终的失败者,在腹地中催化的义和团运动加快了清廷垮台的历史进程。曲阜师范大学讲师苏明强《海关与近代湖北航政简述》一文,详细考证近代海关与湖北航政之间的互动,指出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使航政机构的设置成为必然,然而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建立的海关掠夺了中国航政权,使得中国航政带有半殖民地性。
泰山学院讲师唐论《庚子“宣战上谕”考辨》一文指出清廷在庚子五月并未有国际公法意义上的对外宣战,所谓“宣战上谕”初衷并非用来宣战,而是慈禧在“归政”刺激下,决意对外开战的情势下用来洗濯民心、鼓舞斗志的檄文。不过,因檄文本身体现的战争色彩,因而此谕多被时人视为“宣战”上谕。泰山学院讲师王庆帅《“第三位”:辛亥鼎革之际张謇的角色与心路》一文,聚焦于张謇“第三位”的政治角色,指出在革命风暴中,张謇虽欲以相对中立的“第三位”立场调和南北,但自始至终认为袁世凯“实主旋转之纽”,对孙中山则充满疑虑和失望,本有君宪情结的张謇,欲避免革命却不得不得赞成革命,其心曲颇为复杂而曲折。
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世慧《冲突、挑战与维系:1920年代民生伞厂案中合伙习惯的境遇》一文从1920年代民生伞厂破产案中合伙债务责任问题的争论入手,认为民国后合伙习惯面临的内外双重挑战折射出固有习惯与新商业结构、法律秩序之间的张力和摩擦,深化了对中国近代商业制度变革的解读。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贺雪《“家”与“国”——政治仪式视角下的孔德成大婚》一文,指出孔府后人在为政权服务的同时,也欲借此次大婚为家族发展谋求新出路,或革新守旧以适应社会转型,或利用仪式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重要性,重新激发民众对于儒学及孔府权威的支持和热情。
聊城市社科联调研员史晓玲《1895-1945年间日本对山东棉业的操控》一文指出日本对山东植棉业干预的预谋在甲午战争后即已开始,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进入强制种植和垄断收购阶段。整个抗战时期,日本为加速对棉花的掠夺,严重干预并操控了整个山东的棉花生产和市场体系,实际上是日本侵华手段的多重演绎。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晓宇《中原大战后奉系对晋系善后研究》一文,指出中原大战后,阎锡山离晋后张学良对晋军进行善后,最终将晋军缩编为四个军,并编入国军战斗序列。“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蒋介石无法顾及阎锡山,因此阎锡山乘势逐渐恢复在山西的合法地位。
聊城大学讲师郭伯虎《军婚、司法与基层社会——以华北平县侯仁孙破坏军婚案为中心的考察(1973-1975)》一文从微观史的角度,借助司法卷宗与档案史料,从当代中国一则破坏军婚的乡村案例生动呈现了军婚保护的司法实践状况,指出军婚家庭因夫妻两地分居叠加家务纠纷,较容易产生矛盾。破坏军婚案件审理过程中,生产大队、军人所在部队、上级法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关于近代以来学术史、思想文化史以及史学理论的梳理体现了青年学者的理论功底与现实关怀。
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田生《历史与现实:清末以来寒温之争的学派化》一文,聚焦于清末以来中医界寒温的学派化之争。建国后国家全面领导中医,寒温之争也走向符合意识形态的寒温统一论,中医界全面建构了清代寒温之争的学派化历史,进而成为今人关于温病学史的历史记忆。曲阜师范大学讲师徐婷《京师同文馆〈富国策〉译本与晚清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移植——兼议〈富国策〉译者问题》一文,通过比较由同文馆本《富国策》衍生的《富国须知》、重译《富国策》、白话《富国策》以及译自其他专著的《原富》完成跨语际实践方式的差异,考察不同翻译路径对政治经济学学科知识廓形的影响,展现华人译者在晚清翻译活动中趋于自主的态势。青岛大学讲师宋艳华《季理斐与广学会报刊发行事业之考察》一文,聚焦于季理斐主持广学会新闻局时期,通过官员代销报刊、赠刊转载、庆典联络权贵等方式,在传教士、官员、阅报者之间构建了互动关系网,拓宽了广学会报刊的发行范围,为近代中国报业的开蒙提供了多元化的样板,但广学会在华报刊发行事业的举步维艰,最终只能选择走向本色化之路。
鲁东大学馆员周庆许《山东省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再思考》一文指出从“港口-腹地”现代化模式的角度来看古老山东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于烟台,而从国家治理来看烟台的现代化起于厘局的设立,这是山东辛亥革命的背景源头。从革命进程看,烟台不但是山东首义和重心,最终也是整个北洋海域的首义和重心。聊城大学副教授刘春强《“殷商文化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傅斯年殷商史研究的新史学实践》一文,以傅斯年的研究为线索,指出殷商史研究是一个承载学者文化关怀的意义世界,傅斯年以科学精神探究殷商史的个案,是中国知识分子践行史学经世传统的现代典范。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朱茉丽《“从猿到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起源研究探析》一文,聚焦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起源认识的变化,从强调人和猿出于同一祖先到重在离析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劳动”,延伸为探讨中国人种和中国文化起源的问题,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类起源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关怀,其研究视角也具有随时而变的特点。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副教授王艳《推进聊城市文化“两创”工作:逻辑前提、基本遵循与实践路径》聚焦于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新的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为聊城市“两创”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共聊城市委党校讲师杨增晖《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目标指向与建构》指出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尤其是市场化的侵袭,传统乡土文化面临多重威胁,要明确乡土文化特质,破解内容选择困境、文化认同困境、价值定位困境、经济支撑困境,促进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世界史组,视野广阔,议题丰富。从学术史、经济社会史、思想文化史、
环境史等角度呼应了变动格局下的世界的主题
聊城大学副教授倪凯《西方史前史研究初探:观念、理论与叙事》一文聚焦学界较少关注的史前史研究,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史前史研究的转向,即从此前的重思辨,用单一理论回答人类起源等重大问题转向注重事实考证,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碳十四测年法、象征主义、分子遗传学等构筑史前叙事。济南大学讲师王羽飞《迦尔诃那〈王河〉的史学特质及其相关问题》一文聚焦于学术界对《王河》文本性质的争论,以分析文本的方式讨论了印度史诗《王河》的史学特质,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对于思考其他文明的史学形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泰山学院副教授张凯《关于古典时代雅典女性社会地位的争论》一文,从雅典女性的幽禁问题、女性财产权、女性与家庭关系、女性与政治关系等主题探讨了古典时代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周安《论中世纪佛兰德斯工商业的发展》聚焦于佛兰德斯的工商业发展,指出从11世纪起佛兰德斯开始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以满足纺织业的需求,对外贸易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发展。山东大学博士后彭博《破与立:文艺复兴时期帕多瓦大学古籍版本之争》一文用多语种的史料还原了15世纪后半叶帕多瓦大学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版本论争的过程与影响,阐明了不同文化交流共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王宗涛《美国对波多黎各语言同化政策及波的反抗》一文指出在美国与波多黎各的复杂关系下,作为殖民手段的语言政策与波岛人民的诉求背道而驰,不断引起波岛师生的强烈反抗,最终随着波多黎各民族意识的强化,西班牙语教育得以加强,英语始终未能在岛内普及。泰山学院讲师陈磊《18-19世纪上半期英国保险公司投资状况探究》一文,聚焦于18-19世纪上半期英国[JP2]保险公司的投资状况,探究了保险公司的投资动因、主要投资特点、投资收益状况,从投资领域揭示了近代英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
济宁学院讲师赵陆《试析19世纪美国西部治理矿业污染的法律途径——以加州水力采金尾矿纠纷为例》阐述了联邦巡回法庭依据“妨害法”成功解决了长达30年的加州尾矿纠纷,期间焦点问题的辩论推动了环境法案的确立,成文环境保护法的诞生为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岳[JP2]《驯鹿、牧民与国家——科拉半岛的环境史》一文聚焦于苏联对科拉半岛驯鹿经济的规划,指出虽然集体化引起农民广泛的不满,但国家通过推广单一的驯鹿经济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理,在北极特殊环境下牧民与自然的互动以及驯鹿自然行为均成为集体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牵制力量。
四、研究生(含本科生)组,议题既包含政治事件考证,社会变迁的思考,也有跨学科视角下区域国别学议题的拓展,呈现出史学研究的年轻力量
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孙锐泽《清华简〈系年〉“周亡王九年”和“立二十又一年”通考》一文考证了清华简《系年》中记载的“周亡王九年”和“立二十又一年”的含义,认为此“九年”当是周幽王死后九年,此“二十一年”当是周携王二十一年,同时也是晋文侯二十一年,周携王元年和晋文侯元年当是同一年。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田昭煜、教授杜宏春《刚柔并济:甲午战后粤督谭钟麟应对中葡大小横琴岛争端》一文,通过对甲午战后时任两广总督的谭钟麟对葡萄牙在小横琴岛建房驻兵,在大横琴岛修砌小垤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体现出谭钟麟对不同外交事件的性质判断和外交大局的把握,并积极运用外交智慧捍卫领土主权。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关涛、教授罗衍军《运河停漕与近代天津的交通转型》一文,通过对运河停漕后,铁路运输与运河水运复杂而微妙关系的分析,提出交通转型的主要动力源自中国内部,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并非根源,天津的交通转型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整与战略转移的集中体现,民众反应及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影响。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邵祥杰、教授王京传《〈孔厚菴德行墓碑〉与1920-1930年的儒家境遇》一文,以墓碑所载孔厚菴的生平经历为依托,着重分析了改革曲阜林庙案和中原大战中的曲阜之战,反映了20世纪20-30年代儒家日渐式微的境况。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琪《义和团运动对差会在华发展影响探析——以圣公会平阴教区为例(1900-1906)》一文,从社会环境和平阴圣公会自身的传教策略等方面对义和团运动后圣公会平阴教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义和团运动是圣公会本色化的发端。聊城大学本科生张涵《冲击与互动:20世纪50年代黑热病在山东地区的蔓延——以山东济宁黑热病的防治举措为例》一文借助档案史料,通过对济宁地区防治黑热病的举措及其成效进行分析,认为济宁地区在防治黑热病过程中从上到下不同主体更迭参与,一定程度上可视为近代中国卫生防疫现代化的缩影。
聊城大学硕士生李东青、副教授倪凯《萨斯基亚·萨森的全球城市理论——基于信息中心性的考察》一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革命与全球经济重组这两个进程的互动,论述了全球城市信息中心性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城市功能转型以及全球城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和协调能力。聊城大学硕士生杨雨桐《独立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治治理研究》一文聚焦于巴新的政治本土化问题,认为独立后的巴新虽然实行省政府制度,将权力下放到省级政府,但是地方政府依旧发展缓慢,在现行的议会民主制框架下支持省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传统部落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治理能力或为解决之道。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安子涵《区域国别视角下所罗门群岛〈政党完善法〉的历史考察》一文梳理了所罗门群岛《政党完善法》出台背景、具体内容以及最终失败原因,提出了所罗门群岛仅仅依靠法律难以重塑政党秩序的观点。
分组讨论后的小组汇报环节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代生、聊城大学高海云、曲阜师范大学张田生、山东大学彭博、聊城大学李东青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史(两组)、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组、研究生组汇报发言。
闭幕式环节由山东史学会秘书长、山东大学代国玺教授主持,山东史学会会长赵兴胜教授表示此次论坛显示出青年学者扎实的史料功底,体现了新的治学方法与研究视野,也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切磋与交流平台,未来山东青年史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发挥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加强信息技术与史学的有益结合,拓展跨学科研究视野,加強山东史学界与国内史学界的交流,推动山东省史学研究各领域的协同共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努力推动山东史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最后,本届论坛主办方山东史学会副会长、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赵少峰教授致答谢词,第五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主办方山东史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马斗成教授致邀请辞。
此次论坛主题鲜明,成果丰硕,充分展示了齐鲁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也为未来山东史学的发展凝聚了共识。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丰富了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加深了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及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广泛探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