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飞(杭州市富阳区上官乡中心小学 浙江 杭州 311415)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体育教学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且强调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建设配备,以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学体育训练中体育器材的使用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体育器材,提升学生的体能和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帮助和支撑。同时,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紧张的学习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良心理问题,通过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释放学习压力,摆脱压抑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此外,体育器材使用还可以让学生们学会互相支持、合作和竞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所以,在小学体育中,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通过遵循灵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使体育器材的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益,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球类器材是小学体育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器材之一,并且是使用最多的器材,包含篮球、足球、排球等,通过使用球类器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控制和运用力量,掌握投掷和接球等相关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提高投掷和接球的准确性和技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和反应能力。此外,球类运动通常是多人合作开展,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体育训练中体操器材包含单杠、双杆、平衡木等,通过使用这些器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协调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力量和肌肉控制能力。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各种技巧和动作,提高体操技能水平。同时帮助学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全面发展。
体育训练中田径器材有跳高杆、跳球、跳远板等,通过使用田径器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力量和速度,强化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并且在运动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在器材使用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并不断调整自身动作,以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在小学体育中健身器材的运用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包括哑铃、仰卧起坐板、弹力带等,具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身体形态等作用。通过使用器材,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锻炼乐趣的同时,逐渐感受到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并且这种使用需要长期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律、有毅力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进而课堂上出现不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并且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和领悟能力还在发展当中,对一些复杂化的知识存在不理解的情况。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动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器材的使用是非常少的,主要是教师缺乏使用器材的意识,担心学生在使用器材中出现意外,所以能不使用器材就不使用。在上课时通常采用放羊式教学,先讲解体育内容,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和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动作的技巧和要领。并且器材使用效率低,也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降低学生体育训练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器材是辅助学生完成体育动作的工具,其使用标准的规范性,是保障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方法。目前,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科学使用标准指导和示范,使得学生在器材使用中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如:篮球投篮的姿势不正确,导致肌肉损伤、跳绳技巧不正确导致扭伤或摔倒等。另外,不规范的器材使用还会让学生对这种器材出现畏惧心理,当学生在器材使用中频繁受到伤害,会对器材产生恐惧或不信任的情绪,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训练,阻碍体育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完成体育训练后学生没有及时将器材放在指定位置,而是随意丢弃在一旁,很容易导致一些器材出现损坏,如球被踩破,这种不负责任的习惯导致大量的器材损坏,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虽然体育器材有专门的地方进行存放,并由指定人员进行保管。但是保管人员只是对器材进行简单的回收、存放、核对等工作,导致一些损坏的器材没有及时进行维修,无法正常使用,长期被搁置不用的器材,造成了大量浪费。同时器材的损坏和维修不及时,也给教学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受伤的风险。例如:一个破损的球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爆裂,给学生带来伤害。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体育器材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和跳绳等几种常见的运动上,对于跳杆、铅球、标枪、铁饼等器材的使用比较少,主要是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安全因素放在首位,因此不愿意组织学生进行较为危险或复杂的器械运动。器材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选择性较少,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导致体育课程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1)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应用体育器材。
小学生具备活泼、好动的特性,喜欢探索和挑战新事物。所以在小学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合理使用体育器材,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欲望,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例如:针对低年级段的学生,教师训练中利用呼啦圈、跳绳、毽子、沙包等器材进行辅助,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跳跃、投掷、接球等动作,同时也可以增加训练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训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性和凝聚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身体特点选取适当的体育器材,对于一些力量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器材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动作,帮助学生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学生通过绑着弹力带做深蹲、俯卧撑、划船等动作,有效地锻炼大部分肌肉群,包括腿部、胸部、背部等。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合不同力量水平的学生。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对于一些身体协调性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健身轮、平衡球等器材,帮助学生培养协调性和平衡感。例如,平衡球是一种充气球体,学生可以在上面尝试站立、蹲下、坐下、抬腿等动作,通过保持平衡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因此,教师使用个性化的体育器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以此不断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2)增强教师器材使用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器材使用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教师器材使用意识的提升,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种器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使用器材发生的风险,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器材,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培训教师还可以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认识到器材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性,进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每种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包括足球、球门以及锥桶、障碍物训练用具,并设计一系列的足球训练活动,如传球练习、射门练习、穿越障碍物、绕过锥桶等,使得学生可以有目标地开展训练,避免将体育课当做自由活动课,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足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体育训练中,学校应该编制一份详细的器材使用手册,包括各种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要求等,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器材,并要求教师在体育训练中严格落实器材使用标准。训练中教师需要充当良好示范的角色,通过规范、标准的器材使用方法为学生展示动作训练,使得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体育器材使用方法。例如,在投篮训练中,教师应示范正确的手臂运动轨迹和力量控制,从身体的一侧上升到头顶附近,然后向前推出,通过手腕的控制来掌握力量的释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模仿正确的投篮姿势,还可以减少因错误姿势而导致的肌肉损伤。另外,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应强调一些关键细节,如身体姿势的调整、肌肉的运动协调、呼吸的控制等,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些要点和细节是重要的,以及它们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减少受伤风险的作用,使得学生可以在使用体育器材时根据标准进行训练。同时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其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当发现学生使用器材不当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减少受伤风险,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
在小学体育训练中应该加强体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损坏、磨损等问题,使得器材出现浪费。因此,通过加强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器材的浪费,同时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完善器材检查计划,定期评估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查器材结构的完好性、检查器材的损坏程度、检查器材零部件的牢固性,一旦发现器材存在问题,应根据器材实际情况进行维修和更换,并记录维修情况,确保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其次,完善器材保管制度,虽然学校制定了体育器材的保管制度,但为了更好地保管器材,还需要鼓励学生参与保管,通过制定班级内部的轮换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有机会承担起保管器材的责任。并在管理当中意识到器材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增强自身保护意识,减少器材的浪费和损坏,提高器材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然后,还需要建立一个器材使用档案,详细登记器材的取用和返还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器材进行统计和核对,发现器材的损坏或遗失情况,要及时修复或补充,保证器材的安全和完好;最后,教师在训练中要强调器材的正确存放方式,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设置一些使用规则,如禁止踩踏球等,以减少器材的磨损和损坏,确保器材的长期有效使用。
在小学体育中器材资源直接影响着训练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训练中应该积极扩展体育器材资源,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新鲜感。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扩展器材进行定期轮换,使得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不同的挑战和刺激,增加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和动力。同时除了现有的课堂体育器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将生活中不用的废旧物品制作成体育器材,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将塑料瓶制作成“保龄球”,在塑料瓶中填充一定的水或沙子,然后进行投掷,并击倒一定距离的瓶子,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将一些废弃的轮胎摆放成不同的形状,充当障碍跑的路障,学生在跨越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将桌椅、钢管、线绳等物品制作成比赛积分架或者将塑料盒、木条、钉子制作成器材摆放盒等等。这种自制器具可以在弥补器材不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体育器材,学校应结合自身实力和体育训练需求引入先进的器材,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热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需求。例如,在学生训练中通过智能手环实时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如步数、心率、消耗的卡路里等,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进而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调整和优化训练计划,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中使用体育器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资源,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还可以锻炼的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中体育器材使用训练应该通过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应用体育器材、加强教师器材使用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规范的体育器材使用标准,提高训练安全性、加强体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器材的浪费、扩展体育器材的资源,充分发挥器材作用、挖掘器材的隐性功能,营造良好训练氛围等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体育器材开展体育训练,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训练中感受体育乐趣,养成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