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在各领域的普及,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已难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地方高校学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数字出版 地方高校出版社 数字化平台 出版模式
近年来,数字化出版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出版强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为加快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步伐,我国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12月发布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及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均提到出版单位要充分把握数字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新型阅读需求,推出更多广为读者接受、适合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出版单位应坚持社会效益导向,适应数字时代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加强全媒体融合与转化,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生产率、阅读率和影响力。
地方高校出版社有自身独特优势,其在学术与教材出版、学术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创作与创新,以及服务高校教学与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学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地方高校出版社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和发行渠道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阅读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出版社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压力和挑战。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出版社在出版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本文从地方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视角出发,探讨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路径。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出版效率与质量。大多地方高校出版社目前采用的传统出版流程烦琐且费时费力,数字化转型后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出版平台,实现稿件的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编辑,大幅缩短出版周期。此外,数字化出版模块可以通过排版和设计的优化,提升图书的质量和可读性,从而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是扩大读者群体和市场份额。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模式往往受限于空间和物流等因素,难以覆盖广大读者群体。而数字化出版平台则具有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同时,数字化出版还可借力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搜集更多读者信息,进行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阅读推荐。
三是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高校出版社的出版规模、传统的出版模式难以与大型出版集团等抗衡。而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中,地方高校出版社可充分利用自己“高知”的特性,另辟蹊径,求精求细,依托母体大学的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专家与学者、教师与学生打造与母体高校教学、科研紧密相关的数字化高质量教材和专著,以及具有启发性、易掌握的融媒体科普读物。此外,地方高校出版社还可以“借船出海”,与相关单位共建数据库和公共平台,聚合各方在专业学科方面的资源,提升自己在学术界和文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带来商业机会和收益。地方高校出版社传统的出版模式,限于发行渠道和图书种类,收入较为有限。而数字化转型后,地方高校出版社则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推广自己独特的数字化产品——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专业教材,并通过知识付费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盈利。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出版社应当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追求创新发展。只有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地方学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
资本实力有限、出版规模有限、各类资源有限的地方高校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资金投入和人才方面的挑战。地方高校出版社通常在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先进的数字技术设备和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去购买数字化设备、开发数字化平台、培训技术人才等,地方高校出版社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另外,地方高校出版社受品牌影响力较小、出版利润较低、业务增长乏力、收入待遇较低、职称晋升较难等因素影响,难以吸引并留住既熟悉出版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数字化过程版权保护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后,作品的数字化形式极易被非法复制和传播,盗版和非法分享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难题。地方高校出版社多缺乏专业的版权保护团队和技术支持,因而版权受侵犯的风险增加。
三是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的挑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出版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地方高校出版社既要面对同行竞争,又要应对互联网平台的冲击。因此,地方高校出版社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提升出版内容的质量和创新性,打造识别度高的品牌形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此外,要密切关注国家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四是读者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当下,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地方高校出版社的读者多为高校教师、学生,科研院所工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等,需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产品創新和内容更新,开发适应数字化阅读的产品和服务,如音频、视频、互动图书等,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要确保数字化内容在各种移动设备上的兼容性,以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和阅读内容。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出版社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应对资金投入和人才挑战、版权保护挑战、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挑战及读者需求多样化挑战等,这些都要求地方高校出版社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并设法化挑战为机遇;要努力克服“不敢转”“不会转”“不善转”的畏难心态,积极投身数字化出版的实践,在实践中求生存、谋发展。
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第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地方高校出版社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资源优势,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侧重点。比如,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以提高教材和学术成果数字化转化率和传播率为主要目标,与母体高校的教师和学者通力合作,精准布点“高”“精”“专”学术、教学资源井,深挖、细挖,然后通过数字编辑、数字排版等技术手段,将独特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成果进行数字化转化,并建立教材、学术数据库和数字化出版平台,提供电子教材和学术著作的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助力先进文化传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第二,提升数字化技术能力。数字化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出版社需要千方百计建立一支出版业务熟练、管理经验丰富,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数字化技术团队。同时,出版社还应该与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和专业知识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例如,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教材和学术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通过云端存储和分发,实现教材和学术成果的远程访问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便捷性。此外,地方高校出版社需要建立符合数字化要求的出版流程和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内部的出版资源和业务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第三,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一方面,地方高校出版社具有的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要深度挖掘和充分整合各项资源,以实现最大收益。除高校优质的专业出版内容外,还要深挖主题出版的资源、项目出版资源,并利用各种数字化手段,对资源进行多层次的整合,对产品形态进行多元化拓展。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出版社要实现“角色转型”,积极丰富自己在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朝着“身份融合”的方向发展,注重运用自己的优质资源,打造特色数字资源,吸引读者注意,提高读者忠诚度,抢占市场份额。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出版、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是出版数字化转型重要的推动力和执行手段。因此,地方高校出版社应制订针对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的培养计划,包括确定人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训和发展计划,同时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机制,以促进员工自觉学习,激发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提高出版社整体的组织效能。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内部培训、支持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会议,以及提供晋升的通道和机会。此外,出版社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物质奖励、提供晋升机会、股权激励等措施都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地方高校出版社可以培养出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人才队伍,提升出版社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顺利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第五,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工作。地方高校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加大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力度,提高用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通过营销活动、合作推广等方式,扩大数字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此外,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应能够利用数字化出版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行为模式,以便探索新的出版模式和业务领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地方高校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定期评估转型的效果和成果,灵活调整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及时调整转型的方向和重点,以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地方高校出版社应通过明确目标、提升技术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营销推广等方式,推动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实现出版业务的转型升级。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出版社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
结语
地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工作和资源的整合,除要明确转型目标、提升数字化技术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市场营销和推广工作外,还要在資金投入、出版流程、业务模式转型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保障制度,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数字化时代,地方高校出版社作为我国出版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应牢牢抓住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新机遇,以出版工作的守正创新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秉承大学精神,以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为驱动,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努力在教育与学术出版领域作出新成绩,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者系江苏大学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1]董傲囡.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编辑出版,2023(3):67-69.
[2]邱显清,庄红权.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数字化平台建设[J].出版广角,2022(16):11-15.
[3]王卫疆.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运用策略研究[J].数字出版,2023(5):221-223.
[4]王岚.5G时代大学出版社数字化发展展望[J].信息科技探索,2021(3):137-139.
[5]张莉,石磊.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5):610-613.
[6]张新新.基于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的“十四五”数字出版发展刍议[J].科技与出版,2021(1):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