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茹萍
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内涵定义为“核心素养是……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将文化自信置于核心素养的重要位置,可见其重要性。“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作为教学载体,篇幅短小,具有语言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育人功能,依托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积淀传统文化底蕴,感知、认同并传承文化自信,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助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知、认同并传承文化自信呢?笔者以《古人谈读书(一)》教学为例,谈谈做法。
一、依托内容创新,感知文化自信
文化感知是文言文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是一种初步的认知。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存在距离感,要让学生愿意走进文言文,需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接受、理解并欣赏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感知文言文模式,初步收获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
1.文白对比,猜测句意
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篇幅短小、行文简练,富含深刻含义。而白话文浅显通俗,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粗犷,富有表现力。《古人谈读书(一)》属于典籍摘录,相比有故事性的文言文来说,学起来更费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白话文引入学习,让学生猜测文中对应句子的意思,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表现上的不同。教师可通过搭建支架,降低学生的学习梯度,缩小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
2.问题导向,理清文意
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突破口。“古人到底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论语》中蕴含了哪些关于读书的观点?”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有指向性地思考并归纳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1)初读古文,读准字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最后一个“知”注释是智慧的意思,与前面四个“知”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教师可依据字意指导读音,让学生读准文言文,扫清学文言文的第一关障碍。
(2)再读古文,读出韵味。教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时,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明白“而”即就、便,“敏”即勤勉。理解关键词义,有助于正确断句,对“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生就能读出停顿,读出韵味,扫清学文言文的第二关障碍。
(3)三读古文,读懂意思。对“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先让学生圈出不懂的字“如”“及”,接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其多种意思,并小组讨论,猜测可能的意思。然后联系整句话判断出“如”即如同,“及”即赶上。最后让学生猜测句意并依据句意概括出不断学习、学而不辍的读书观点。从字到句的理解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获得,一种学习态度的培养。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借助学习方法,有步骤地学习文言文,让文言文不再晦涩难懂,而是有法可学,让学生不再害怕、排斥学习文言文,更愿意感知它的古文味及背后蕴含的文化自信。
二、依托形式创新,认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以文化认同为前提。学生从内心喜欢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人智慧,特别是要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产生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在教学《古人谈读书(一)》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理解字意、句意,获得学习方法或明白学习态度。这本就是学生学习的难关,背诵下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特征,改变学习形式,以多样诵读、微课和课堂游戏等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文言文,认同文化自信。
1.巧设诵读,激活课堂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策略。文言文字少含义深,单音而韵味长,要想进一步理解,需要放声诵读才能记得牢。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语感、美感。单一的诵读,学生会觉得无趣、乏味,因此形式新颖、充满挑战、富有乐趣的课堂活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挑战赛诵读。传统诵读的方法一般包括划节奏线读、抓重点词读等,形式上常见的有自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和齐读等形式。教学中,在传统诵读基础上融入游戏,以擂台挑战赛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当擂主,自发守擂,接受同学们的诵读挑战。全班投票评分定输赢。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积极迎接挑战,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挑战,学生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有范,越读越有趣味,课堂因赛而活。
(2)歌诀诵读。歌诀诵读是把文言文当作歌曲一样诵出来。借助意思画节奏符号改变为画下划线,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文字下有横线两拍读,没有横线一拍读,全班再一起打节拍读句子,节奏欢乐、韵律和谐,课堂因歌而活。
2.巧借媒体,充实课堂
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一句中“好古”即喜好古文化。那孔子喜爱什么古文化,这时引入微课介绍孔子及古文化。教师通过微课图文并茂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孔子是一个因喜好古文化而勤学刻苦、不断学习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教师拉近了学生与孔子的距离,让学生对孔子的敬意油然而生,更愿意学习文言文。教师以形式创新辅之文言文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理解传统知识,认同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精华。
三、依托融合创新,传承文化自信
2022年版课标适应大语文观时代趋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任务群。通过课内外学习融合、跨学科学习融合,让学生将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根植于心中,运用于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自信。
1.整本书阅读融合
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将整本书阅读放在重要位置。从课内阅读迁移至课外阅读,从阅读一篇文章到阅读一本书。《古人谈读书(一)》是《论语》节选,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而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对孔子及其弟子所推崇的古文化、古人读书方法和态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推及尊师、孝道、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学习,感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举办《论语》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诵读经典语录,分享读书收获,拓展《论语》阅读深度,让学会取《论语》之精华于学习、生活中,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文化自信的传承。
2.跨学科学习融合
《古人谈读书(一)》应如何落实跨学科学习融合?我们可以以“孔子文化”设计学习任务群,根据各学科特点设计项目任务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语文学科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博大的魅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上成长、传承。道德与法治学科追溯其历史渊源,对孔子后代、孔庙习俗深入了解后,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久远。美术学科可以设计“心中的孔子”卡通形象并展示。教师通过跨学科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孔子、孔子文化了然于心,感叹他的伟大及对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贡献,从而为传承文化出自己的一份力,这就是对文化自信的传承。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让文化自信的种子扎根于学生心中,学生在感知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这是新时代少年有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是责任感更是使命感。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