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护士伦理素养提升研究*

2024-04-11 09:58:01黄慧红宋东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殖困境伦理

黄慧红,张 曦,宋东红,杨 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北京 100191)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医学前沿技术加速临床应用,深刻影响人类健康。1978年7月,英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标志着现代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引发了关于使用生殖技术的伦理争论[1]。1988年3月,中国大陆地区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ART相继发展出包括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冷冻保存等系列技术,给很多不孕夫妇带来福音,同时也带来伦理、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挑战。ART应用引发个体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复杂伦理问题、伦理困境和伦理风险,需要包括护士在内的各方面人员共同有效应对。应当在生命医学伦理基本准则指导下,在临床伦理学中探索护理伦理建设和提升方向,加强护士伦理教育,注重人文护理,使护士与医生共同保障ART应用符合伦理规范,让先进技术更好增进人类福祉。本文参考国内外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伦理建设和研究经验,探索我国ART应用中护士伦理素养提升策略。

1 护士在ART应用中的角色作用

ART的临床应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除承担日常护理职责外,还对促进医疗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健全医疗保健体系、倡导护理伦理等发挥着独特价值。

1.1 技术应用反馈者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医疗新技术的需求等有着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对现有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感知也更加敏锐,能反馈有关新医疗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适用性等信息。相关信息对研究开发者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探索新的系统解决方案等具有参考价值。

1.2 护理制度实施者

医疗新技术的应用需要适宜的制度环境。护士是医疗制度政策、诊疗方案等的具体实施者,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医疗保健法规政策有独到见解,她们更了解迫切需要政策调整或优化程序的领域,能有效参与患者护理指南和标准等制定,促进优化改进患者护理方案,在降低医疗资源浪费和滥用、优化医院护理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等方面能发挥独特作用。

1.3 健康宣教者

新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患者在治疗程序等方面的密切配合。为确保正确使用新技术,护士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耐心讲解,在对患者进行宣教、实施心理疏导时,可以帮助患者准确了解和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提高技术应用成功率。

1.4 护理科研参与者

新技术应用的护理面临诸多问题和难题。既有学术经验又有研究能力的护士,善于结合历史文献和病例观察,确定有价值的选题,主持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探索护理规律,可为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疗技术进步作出贡献。

1.5 护理伦理践行者

提高新技术应用的护理质量,不仅需要护士掌握与新技术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伦理道德的基础。在ART应用过程中,践行护理伦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倡导伦理精神,提高护士道德素质和伦理判断能力。护士不应局限于护理技术操作,而应善于独立思考、识别伦理问题,从伦理道德视角审视新技术应用是否给患者带来真正的福祉。二是在护理实践中更好实现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联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涉及人的健康相关研究国际伦理准则》,明确提出二十五条准则,特别强调,潜在的有益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胎儿、婴儿的研究性干预或程序,风险必须最小化,且潜在的个人受益前景高于风险。ART应用中是否实现了对特殊群体和脆弱人群的保护和人文关怀,是护士应当关心的问题。三是促进伦理规则运用,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护士全面、准确、深刻理解和执行伦理规则,并在护理宣教等过程中科学传播,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健康社会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应对和解决新技术应用中的护理道德难题,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ART应用护理实践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如,ART使用患者年龄不断增长,也引起关于年限等问题的讨论[2]。ART的应用也可能增加婴儿出生的风险,应予以科学评估[3]。护士通过对新技术应用的哲学思考与道德判断,为内心冲突和困惑寻找答案,有利于提升自身伦理素养,有利于推进护理事业在伦理护航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2 ART应用护理实践的伦理困境

正确合理应对和解决伦理困境,是提升伦理素养的重要目的。护理伦理困境,主要指护理人员在面对伦理冲突时难以准确判断,不能制定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或不知采取何种行动的情景[4]。护理实践面临的伦理困境是多样、复杂的,主要包括社会、规则、技术三个层面。

2.1 社会关系困境

人是有序的社会关系的主体,ART技术冲击了传统的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其错用、滥用更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混乱。ART技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褒贬不一的社会舆论浪潮。ART护理实践中,护士遭遇技术应用与传统观念冲突、伦理关系认识混乱等困惑越来越多[5]。从道德角度看,辅助生殖技术易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比如,采用供精或供卵出生的子代,存在“两个父母”,一个是伦理范畴的父母,另一个是遗传学意义上的父母。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还可能扩大为“什么是父母”的争议。社会质疑ART破坏了自然法则,特别是非婚妇女的生育诉求,使生儿育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婚姻、爱情结合的体现,家庭演化成了生物学实验室,挑战人类传统的家庭观、社会观。

2.2 伦理规则困境

严谨、理性处理生殖医学伦理问题,规则是前提[6]。这方面常见问题,一是规则缺失,ART应用实践的一些新问题缺少有效规范,存在立法滞后,导致一些领域出现伦理的空白。二是规则操作性不够,有的规定过于原则,对具体实践的指导性不强。三是规则间冲突,有的伦理规定彼此衔接不顺畅,有的条款规定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缺乏统一、权威、清晰的伦理规则指导,会给护士伦理决策带来无所适从的困扰。

2.3 技术异化困境

ART技术日益先进和成熟,如滥用,更可能导致技术偏离临床医学的初衷,易导致医源性“人造”多胞胎、性别选择、最佳婴儿等技术异化弊端。ART技术及其衍生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等,在应用中也客观上存在技术安全和伦理风险。比如,在精子选择过程中,如忽视精子质量,或为了所谓“高质量”,只提供患者认为的“好精子”,这都不利于人类精子库的健康发展[7]。同时,对技术选择后的影响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评估。如果受利益驱使,相关技术被商业化滥用,技术异化的伦理风险更是难以把控。

3 影响护士应对伦理困境的瓶颈

ART应用中,护士是重要的参与者,面对客观存在的技术应用伦理困境,护士能否有效应对,直接影响护理管理效率、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患关系等。

3.1 伦理认识存在误区

护理管理特别是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伦理意识不强,有的存在认识误区。一是“高端论”,认为伦理是高位标准、伦理研究是高深学问,而护士偏重于护理服务,可以不必掌握晦涩难懂的哲学思维和伦理准则。二是“本位论”,认为护士的本职工作是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心理疏导、宣教等,护士应安于本位,对伦理问题不必关心。三是“无责论”,认为作出伦理决策、防范伦理风险是医生和管理者的职责,不属护理分内工作,不必关心,伦理方面出现差错也不必问责。受类似观念影响,有的护士往往对伦理漠不关心,更疏于深入研究。

3.2 护理伦理素养欠缺

对护理伦理的认知程度,往往与护士受教育程度相关。由于伦理规范普遍滞后于技术发展,继续教育更显必要。我国护理教育中,尽管有护理伦理的教科书,但较为欠缺临床实践急需解决的伦理问题和新技术应用伦理挑战等内容。日常教育主要针对常规护理,缺乏专门的生殖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素养和伦理能力培训。同时,一些授课老师人文学科知识不足,教育模式有待改革[8]。通过课堂内外、理论实践的有效互补,构筑起完整的护理伦理素养体系,是提升护士伦理水平、加强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

3.3 组织伦理氛围不足

护士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伦理困境的能力,除受内在因素制约外,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所在组织对辅助生殖技术伦理问题的重视程度高、相关伦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科学、管理程序透明,护士在伦理决策方面就会更多选择信任和依靠组织,从而在组织引导下,正确处理日常护理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自觉提升自身伦理素养。当前部分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对护理伦理不够重视,在结合实际建章立制、规范生殖医学行为方面投入不足,尚未形成积极健康的组织伦理氛围。

4 构建护士伦理素养体系

针对前述问题,提升护士伦理素养十分紧迫。应针对现有护理教育的短板、护理知识结构的弱项,根据护理职业特点,完整构建护理伦理素养体系,在基本伦理知识基础上,可突出以下伦理要素:

4.1 伦理价值共识

伦理是道德规范的总和,蕴含着基本道德价值观[9]。真与善的价值融合或统一,是科技伦理最重要的特征[10]。2014年中华医学会护理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护理伦理准则》,提出了尊重、仁爱、不伤害和公正的四项伦理原则,蕴含着护理伦理的基本价值。如尊重患者或患者至上的原则,包括保护患者隐私权、患者知情同意权、患者自主权等。人的价值重于科学、技术或经济特性等任何考虑[11]。甚至,人类胚胎将来可能具有的一切人权,都应该受到尊重[12]。隐私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构建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的基础。医疗告知是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基础,患者只有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身的自主权[13]。护士不仅要了解和遵循护理伦理的基本价值,还应辩证认识、正确理解生育的自由与边界、权利与义务、个人与家庭、技术与伦理等关系,妥善处理可能的伦理冲突,在伦理困境中选择更有益于尊重患者感受、增进人类福祉的价值取向。

4.2 伦理规则意识

辅助生殖技术在进步,人们的伦理观念也在发展,但一定要以严格的规则保证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应加深对《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及相关规则的学习和理解,促进ART依法、规范应用。应重视伦理宣教,如护士应全面告知患者的各项就诊、检查的知识和知情同意的内容等[14]。近年来,医疗机构对护理伦理日益重视,但护士对伦理规则的深度理解不足,掌握规则、运用规则的能力需提高。

4.3 伦理决策能力

护理伦理决策能力通常表现为在日常护理实践中护士能正确运用伦理准则、知识和经验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这是提升护士能力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护理管理的关键措施[15]。实践中需要具体伦理问题具体分析,善于分辨哪些行为有悖社会公序良俗,哪些可以被和谐社会所宽容,必要时要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作出科学预判、主动防范,才能有效应对伦理风险。

4.4 伦理协同精神

伦理问题的处理涉及人际关系,需要换位思考、彼此协同。医生和护士应建立“并列—互补”的新型关系,在诊断与治疗中分工合作,统一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实践。如从保护患者利益出发,对ART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以及急性并发症的监视程度需要加强[16]。这就需要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坚持开放合作,相互支持、配合,面对复杂情境时应主动协商、有效协同,才能利于伦理困境的应对与伦理问题的合理解决。

5 提升护士伦理素养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护士有效应对伦理困境存在认知、素质与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与障碍,全面提升伦理素养,是护士妥善应对ART应用中的伦理困境的重要基础。

5.1 完善伦理规则与教育体系

完善国家层面生殖医学护理伦理管理体制、规则体系。同时,医院及其生殖中心要切实履行护理伦理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明晰伦理规范要求,特别要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需要,科学、合理、分级、分类制定伦理基本准则,让护理伦理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应及时将最新伦理规则纳入护理教育体系,统筹护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让护士更恰当地理解并运用伦理准则规范。

5.2 强化伦理案例教育

注重从ART临床实践中收集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教材。推广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临床应用场景开展现场教学,特别要聚焦一些伦理问题的争议焦点,在争议中找到共识和解决方案,在理性认识基础上,从临床实践中增强感性认识,在感性理性结合基础上提升知行合一能力和水平。

5.3 提升运用人工智能防范风险能力

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生殖医学护理实践,一方面可用相关技术辅助开展对患者的伦理宣教,评估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或平台等,进行患者信息比对,通过提取、辨识指纹、对比照片等,及时发现和杜绝代孕、假夫妻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行为。应引导护士掌握和运用更多新技术手段,学习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审查内容,提升现代化护理水平。

5.4 培育健康伦理文化

培育重视前沿技术的科学与社会价值、注重技术伦理研究和伦理审查的组织氛围。加强护理科研伦理的前瞻研究,提升认知能力。加强医患、医护合作交流,加强跨领域、跨区域、跨界别的生殖医学伦理学术交流,传播伦理规则,增进伦理共识,培育医学向善、造福民生的文化理念,提升护士服务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猜你喜欢
生殖困境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