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锋
(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与健康伦理研究中心,上海 201318)
当前社会中医患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对健康中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分析,医患之间发生冲突,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水平不高是一个方面[1]。诚然,不能因现实中存在一些医患矛盾就否定医生职业的价值,更不能以此诋毁医务工作者群体,但是,这一矛盾的持续存在,特别是经过个别不良媒体的渲染,社会上产生了对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危机的焦虑。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红医精神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创立与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面对当前社会中的医患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红医精神中职业道德资源的梳理与发掘,深入探析其伦理根基,以此为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提供新的思路与解法。
红医精神作为党领导下的广大红医在开创医疗卫生事业中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诠释与展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构筑的一座精神丰碑。新时代,有必要对它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揭示其内蕴的价值意义。当前,学术界关于红医精神内涵的界定,呈现出多视角、多角度的特征:有研究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与专业技术四个维度,将红医精神内涵概述为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技术优良、求是创新[3];有研究从政治品质、工作作风、革命情怀和专业追求四个维度,认为红医精神内涵是坚定执着、无限忠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求实创新、精益求精[4];还有研究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对红医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将其表达为政治坚定、救死扶伤、埋头苦干、技术优良等[5]。总的来看,当前学术界的界定虽各有侧重而有所不同,但对以政治信念、优良技能、淡泊名利、攻坚克难等为基本内容的核心内涵在认知上基本一致。
作为一种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红医精神的核心内涵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道德资源,体现了红医群体在医疗卫生职业方面的道德准则:在职业理想层面要坚定政治信念,在职业态度层面要锻造优良技能,在职业作风层面要甘于淡泊名利,在职业追求层面要善于攻坚克难。同时,这种精神文化一经形成,反过来又对实践起到了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形成长久的道德约束力量。具体来说,红医职业道德的价值主要呈现在以下几方面:
医生职业是一个需要理想信念的职业。红医作为一个特定称谓,其中“红”有特定的意涵指向,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服务军民健康为根本追求,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医务工作者群体的身份特性。从精神之源来说,红医们能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下,积极从事革命的医疗救护工作,根本在于其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展现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从井冈山到江西瑞金,是红医的初步形成时期。1931年11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瑞金正式成立,这是党独立自主培养医生的开端,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学校确立了“政治坚定,培养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他强调,要注重政治教育,培养服务于革命事业的“红色医生”,而不是“白色医生”[6]。次年2月,朱德同志也提出,“我们的红色军医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人民,对伤病员要满怀阶级感情,要有艰苦奋斗、舍己救人、救死扶伤的工作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7]自此,“政治坚定”便作为红医最深层精神特质镌刻在群体的思想基因中。在革命与战争的大背景下,广大红医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时刻面临着“流血与牺牲”,身为从事革命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无论是在战场上争分夺秒地拯救伤员,还是在根据地缺医少药的环境中进行医疗救护与防疫救治,红医们所肩负的责任与压力比一般人都要大,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就无法经历上述“力与智”“血与火”的考验。井冈山小井医院遇难医生、红都瑞金的彭龙伯、王斌,以及长征途中的龙思泉等,都是典型代表。坚定政治信念,服务军民健康,诠释了红医群体的政治立场和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情感,具有一种最大的德,通过坚守“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军民健康”的宗旨,将自身的个体“小我”融入党的事业发展“大我”中,凸显了这一群体的身份符号和伦理情怀,蕴含着先进性、人民性与奋斗性的精神属性。
医生职业的首要职责是救死扶伤。从中国古代《大医精诚》中要求医者须有精湛医术,到西方《希波克拉底誓言》关于“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利益”的宣誓,皆体现于此。医疗救护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保障力量,其成效往往关乎战争的胜负。能否实现医疗救护的高成效,关键在于医生的专业技能。红医群体中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院校教育。虽非科班出身,但广大红医非常重视医学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四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堵下,他们能够获得外界的现代医学信息、装备等极为有限,医学专业技术的提升面临着空前的困境。红医们并没有受制于此,而是发挥能动性,通过纳新培优与在职培训双向发力,锻造工作技能。在纵向上,注重纳新培优,注重在较短的学制时间内抓实教育内容,确保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员一方面亲自拟定教学计划,编印教材讲义,设法搜集、制作各种教学标本、模型和挂图;另一方面安排学生早临床,以训练专业技能。在横向上,积极提升在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中央层面“发起组织中华苏维埃卫生研究会,广泛征求全国医药卫生人员入会,开展医药卫生研究”[8],创办了《红色卫生杂志》,开办医科函授班,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机制,为在职人员练就“本领过硬的技术”提供了支撑。可以说,红医群体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以克服所遇困苦的决心、钻研医技的用心,用优良的专业技能不仅救治伤病员,还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展现出精益求精、追求精湛的职业品格。
医生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如何对待名利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衡量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标准。红医群体也面临着这两者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身为致力军民健康的革命医疗卫生工作者,他们用“淡泊名利、倾心奉献”诠释了自己的答案,将对生命尊重与关爱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对军民生命救治、健康维护锲而不舍的追求上,展现了崇高的境界追求,显示了不同于一般医生的道德标识。中央苏区的物质极其匮乏,但为体现对医务人员的重视,苏区政府给予了他们很高的物质待遇。当时,从政府人员到红军高级将领均无津贴,但“据李资平回忆,红军医院发给其每月30 元,还配勤务员。在食盐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保证每月半斤食盐”[9]。作为掌握医疗技术、整日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享受比一般人高的生活待遇是合情合理的,得到了军民们的一致认可,但这些红医出于信仰、情感与追求,主动提出减少个人技术津贴,展现了“重义轻利,不以物惑”的道德观。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医生积极参与反“扫荡”斗争,“他在6天内医治了 120 名伤员,做了105例手术。在一次贺龙指挥的冀中齐会战中,他连续工作 69 个小时,为 115 名伤员做了手术”[10],体现出了他对受伤将士生命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可以说,红医们“淡泊名利,倾心奉献”的职业价值取向,折射了这一群体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伦理情怀。
医生职业是一个需要克服挑战、担当使命的职业。在物质条件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广大红医如不善于攻坚克难,就不可能在看似绝境中取得一次次成功,解决了一个个医疗难题,救治了大批伤病员,从而切实担负起了维护军民健康的职责使命。就工作环境与任务要求来看,他们要么身处炮火连天的战场,要么奔波在缺医少药的乡村,而面对的是急需抢救的伤员和深受疾病困扰的民众,医疗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与医疗救治成效最大化要求之间的矛盾,致使需要破解的医疗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在缺医少药情况下如何提高危急伤员救治率。在战场上危急伤员的救治,事关革命有生力量的保存与延续,在药品与器械受限的条件下,红医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性地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如广泛采集中药,弥补西药的短缺;制作简易的手术器械,在战地里成功实施各类手术;建立流动的药驮子,方便战士换药等,有效提升了危急伤员的救治率。二是在疫病横行的乡村如何降低因疫致死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根据地,其军民始终面临着疫病频发的困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11]面对这一危害巨大的“仇敌”,红医们在防病治病过程中,遭遇了药品奇缺、经验不足等困难,但他们没有气馁,在博采众家研制药物的同时,还从“治本”出发,广泛发动群众性防疫卫生运动,以环境整治和陋习革除从源头上遏制疫病的发生,取得了防疫工作的重大成效。正是红医们不断地攻坚克难,创造出非同寻常的方法解决各种难题,承担起时代赋予其的职责使命。
红医职业道德是红医群体积极投身战场救治和军民健康维护的精神之源。要全面认识红医职业道德所具有的功能价值,有必要深入探讨与把握其生成的伦理根基。基于这一精神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发展历程,红医职业道德的伦理根基主要呈现在:心系家国、忠心向党是精神之魂,追求至善、成就自我是实践动力,德行兼备、知行合一是内在品格,人民至上、植根于民是价值旨归。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素有家国一体、家国圆融的情怀,将个体荣辱与国家兴衰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表达了“家”与“国”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既朴素又深层的伦理情感,家国情怀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业之本。医疗卫生事关定国安邦,其从业者如果没有家国情怀,就无法认知与理解自己职业的真正价值,也不可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红医群体“坚定政治信念,服务军民健康”职业理想的形成,与他们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密不可分。从红医的成长背景来看,他们中大多数出身贫寒,从幼年起就对外被列强欺压、内受反动统治的社会现实愤懑不平,如傅连暲出生于福建汀州的一户贫民家庭,后在英国教会的资助下学医。在教会医院从医中,眼见一些英籍医生的态度傲慢、对中国患者的鄙视与谩骂,他内心深受刺激,“为什么外国教堂要建立在中国领土上,而且有这样大的权力?为什么教会医院一切都由外国人说了算?为什么官府对洋人这样卑躬屈膝……”[12]尽管他一时还无法弄清缘由,但思考的主题显然已触及“个体—国家”关系的层面。红军入闽后,傅连暲在收治红军伤病员时,与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感到之前自己心头的迷雾解开了,“自从和毛主席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力量,这力量使我永远离不开毛主席,永远离不开共产党”[13],他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打倒内外反动势力,才能摆脱受外人欺凌。正是这一认识,傅连暲以抛“小家”为“大家”,成为一名革命的红医。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促使他们在追求国家光明未来中不断思索,随后的历史机缘中,在党的教育与引导下,深刻认识到只有党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继而生成“跟党走”的情感。于是,他们投身革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不凡的成就,付出巨大的牺牲。这既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相信跟党走方可实现自身理想的价值选择,表明了他们将伦理规范与价值选择两者的融合,家国情怀引发了崇尚民族大义的精神取向,忠心向党又提升了家国情怀的思想层次,两者的融合构建起红医群体的主体职业道德精神的灵魂,使其将自己工作价值的落脚点放在了爱人民的层面上,并把“抢救伤员”“治病救人”与爱国家与爱人民视为一体同构,从而为自己的职业道德熔铸了一种合乎民族大义和党性要求的价值基座。
“善”是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至善”则代表着对这一境界的向往。在职业发展中,追求至善既是一种道德的召唤,也是一种责任心的驱使,体现的是个体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合一。就医务工作者来看,对至善的追求需发挥其主体性,时刻检视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形成促进能力提升的内动力,进而更好发挥医疗卫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红医群体“锻造优良技能,力求精益求精”职业态度的形成,与他们对至善的追求相关联。作为医疗卫生工作者,红医们手中的“手术刀”就是“枪炮”,“拯救伤病员”就是“参加战斗”,对至善的追求必须依托于自身技术水平,全方位地发掘个人的潜能,成就不断突破的自我,在艰难的环境中完成了伤员救治和军民健康保障任务。李治系原国民党部队军医,被俘后经过教育争取后参加了红军。他医术精湛,多次参加急难险重的救治工作,治愈率极高,被誉为中央苏区的“大金刚”,但李治从不自满,不停地追寻更好的疗法,他常说,“药学不是儿戏,它关系病人的生死安危,千万不可大意。”[14]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李治认真研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伤总结》,把握战场救治的操作方法。陈义厚也是一个突出典型,他原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军医,参加宁都起义后转为红医。1933年8月,陈义厚任红军卫生学校校长,亲自编制教学规划,编写教材教案。为尽早编好教材,他经常通宵达旦,被学校师生誉为“红军卫校永不熄灭的蜡烛”。
正是对至善的追求,广大红医将“现实之需”与“理想之境”巧妙加以结合,成就了自我职业道德的主体性与超越性,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医生”到“红医”的升华。成就自我虽不排斥个人风格的彰显,但绝不会“孤芳自赏”。“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红医群体在“听谁指挥”“为谁服务”职业道路选择时,是身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这就意味着,他们最终选择跟着谁,就决定了他们是谁,追寻什么样的意义。站在革命者的立场,红医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不断求精求进,不是将个人的利害得失作为考量标准,而是将自己的旨趣与价值融汇在服务革命需要、更好维护军民健康之中。在这样的层次上,他们思考如何追求至善、如何成就自我,塑造了职业道德的动力。
传统文化中“德”字的伦理内涵,不只是内在的“德性”,还包含有外在的“德行”。古代中国文化中,德字的使用,德目的列表,常常兼德行与德性而言[16]。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其伦理思想的根本特征之一便是心中美德“仁”与行为规范“礼”的统一。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德行兼备是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其进行衡量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习德”与“履德”有机结合,才能彰显其高尚的品质。
红医群体“甘于淡泊名利,倾心为民奉献”的职业作风的形成,源自他们有着德行兼备的内在品质。从心路历程来看,红医群体中大部分人医术高明,有着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如前述的傅年暲、戴济民等,本可凭医为业,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富足而忽略国家的沉沦、民众的苦难;相反,后者往往使其更加忧心忡忡,在党的教育引领下,毅然走上革命之路。从伦理角度而言,这是一种高尚的“德性”,没有它,这些人就无法在“安逸”与“艰辛”“为我”与“为众”之间作出毅然地抉择。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曾说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7]红医将自身的完美与民众的幸福紧紧相连,体现了潜心救护、任劳任怨的德行。
德行兼备、一以贯之具有独特的伦理特质,蕴含着内在的道德心理与外在的行为规范两者的合一,不仅明确了应该“成为什么人”,而且也展示了应当“怎样去做”。广大红医超越一己私利的藩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自身职业的意义,寻求更高层次的存在价值,并将这一价值贯穿于自身实践的全过程,以人民的解放与幸福为最高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通观这一群体的成长历程,可以说,“德性”与“德行”的有机统一始终是他们职业道德中最鲜明的品质。
“为什么人服务”一直是道德的核心问题,人民至上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其明晰、直接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至高无上地位,从根本上规制了“为谁服务”的逻辑指向。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价值选择的首要位置,不仅要愿为人民服务,而且还要能为人民服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红医群体“善于攻坚克难,勇担职责使命”职业追求的形成,与其人民至上立场相承接。“一切为了人民”是党发展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目的,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18]。广大红医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医疗卫生工作,根本而言,就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要求中央红色医院“除了给红军看病,也要给老百姓看病”[19],为革命工作就是要为群众的健康服务。广大红医一边从事紧张的战场救治,一边积极为苏区群众就诊,竭力保障其就医需要,在此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既是为了群众,同时也离不开群众,时任“工农革命红色医院”院长的戴济民就曾说,“医院无论到哪里都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损坏群众一草一木一针一线的利益,还要经常解决群众中无劳动力的生活问题或疾病问题,也从群众中实习些生活经验或学习土办法治病。”[20]抗战期间,红医们在各抗日根据地群众中普及卫生知识,转变他们的卫生观念,大力训练基层的卫生人员,大大降低了根据地的疫病发生率,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健康。陕甘宁边区的阮雪华和白浪医生,风雨无阻地为患者送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其就诊需求,被誉为“陕甘宁边区的模范医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21]作为伦理原则和价值目标的人民至上,构成了红医职业精神的价值旨归,成为他们全部医疗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正因如此,广大民众第一次实现了将自身生命健康权益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的卫生健康保障水平随着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而不断提升。可以说,这也为党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殊死斗争中赢得民心提供了重要依托,达到了精神力量与群众力量有机结合,从历史逻辑与道义逻辑中彰显了红医职业道德的深刻内蕴。
上述对红医职业道德的价值呈现和伦理根基的分析,对于有效化解当前医患矛盾具有重要启示。为此,应当发挥红医职业道德的引领与启迪价值,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自身做起,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厚植家国情怀。广大红医舍小家为大家,坚定跟党走的情怀应当彰显,医务工作者要将赤诚报国、为国奉献作为自己的精神脊梁,将自己的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复兴大业之中。二是追求至善至真。广大红医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应当承续。优良医技是拯救更多患者生命的前提与基础,医务工作者要将提升医技水平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以达到“仁心仁术”的境界。三是坚持德行兼备。广大红医心有大德、行有大爱的品格应当坚持。医务工作者要看轻个人得失荣辱,对待患者要热忱与尽心,用实际成效诠释医生职业的意义。四是时刻心怀人民。广大红医全心全意为军民服务的宗旨应当恪守。医务工作者要践行为民的初心,不为各种诱惑所扰,肩负起人民健康所托之重任。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深入挖掘红医职业道德资源,可以促进广大医务工作者职业情感的转变、职业价值的形成和职业精神的升华,使其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群众需求相融合,助力实现人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