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靖雯
信阳民间舞蹈是豫南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目前流行于信阳地区的民间舞种有83个,大致分为花鼓灯类、伞类、秧歌类等类别,其中包含有130多个演出形式和上千个传统节目[1]。信阳民间舞蹈兼具优美明快的南方风格和粗犷刚健的北方风格,步伐轻盈大方,动作富有弹性,腿、腰、肩的动作协调,连贯自由、轻松,极具民间舞蹈自然洒脱的审美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相继开展了各类大规模传统文化普查工作,信阳地区申报、命名工作硕果累累,目前共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43项、市级259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02人[2],其中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信阳传统舞蹈有:固始花挑舞、商城火绫子、潢川火淋子、商城扑蝴蝶、商城花伞舞、息县板凳龙。该类成果生动地展示了豫南人民丰富精彩的民间生活,为此后信阳民间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并增添了无限动力。
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离不开信阳地区政府、高校、社会团体的参与和助力,每一次的保护传承和变革创新都是信阳人民民族意识的凝聚和体现,但同时,其也面临着诸多的传承困境和生存危机。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托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等文化生态而存在,对这些文化生态有高度依赖性,文化生态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够为民间舞蹈提供多样的生存空间,滋养和孕育民间舞蹈的成长。但就目前来看,信阳民间舞蹈的形式载体较少,多集中于舞台演出,传统民间形式的呈现却寥寥可数。例如传统灯会表演、街头巷尾即兴表演、庭院演出等,正逐年被现代社会的其他艺术形式所替代。
第二,传承队伍青黄不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因创造文化的人类而衍生,这就决定了信阳民间舞蹈只能通过实践来传承。但熟知其表演形式及发展历程的老艺人均年事已高,身体力行的表演和教学已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因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间舞蹈的受众群体在逐渐减少,本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家族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导致传承主体正在流失。
第三,保护手段单一,缺乏现代技术的运用。舞蹈属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并行的艺术形式,但目前传统的信阳民间舞蹈仅有关于动作造型、服饰道具以及乐谱的图文记载,导致在传承中失去了民间舞蹈的灵动性和感染力。同时,信阳本地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没有依靠现代技术建立数字化的系统保护体系,导致保护手段较为单一,民间舞蹈特性与价值无法充分发挥,若传承脉络意外中断,就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交通便利、信息传播迅速的社会大背景下,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若信阳民间舞蹈文化不抓住机遇,借力发展,就易受到外来舞蹈文化的冲击,削弱本土舞蹈文化的发展势头。因此,从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双重发展纬度出发,分析和整理信阳民间舞蹈的非遗保护途径,尽快完善与推进其传承机制迫在眉睫。
民间舞蹈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在一个特性的民俗仪式和仪式生态环境中,和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和谐相处的舞蹈文化的生存状态[3]。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4]。而在信阳民间舞蹈文化生态的建设中,还要考虑地理、时代、民族等多种元素建构的立体、多维的生态环境,采取各类方式有效地实现静态保护途径。
1.构筑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手册》中被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5]
信阳民间舞蹈文化空间可根据民间舞蹈的聚集地划分。如表1信阳民间舞动调查表所示,在淮南地区的潢川县、光山县和商城县等地有着近80种民间舞蹈,除此之外,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种传统舞蹈也均来自于淮南地区。由此可见,淮南地区是信阳民间舞蹈的主要繁衍地,该区域聚集着民间舞蹈物质载体的非遗传承人、形式载体的民俗活动以及制作非遗服装道具的传统手艺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成为信阳民间舞蹈的人文、生态聚集场地。与此同时,在选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时也应考虑该区域内的自然气候、人群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情况、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重要因素,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的保护区域,以此稳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根基,保护传承环境。
表1 信阳民间舞蹈调查表
2.开发文化产业
将信阳舞蹈的民间生态特色与现代社会企业结合,采取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途径,借助互联网媒体,依托信阳当地文化资源为民间舞蹈广泛宣传,并开发信阳民间舞蹈系列文创产品,吸纳地方各界人才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与信阳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适当发展文化生态区域的传统文化体验游和生态旅游等,实现非遗舞蹈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良性保护,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以实现文化、经济的双向促进。
数字化保护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对于舞蹈这种视觉艺术来说,非遗资料的储存不能仅限于史料记载、舞谱以及文件档案等书面材料,还需采用现代技术将文字的、声音的、线条的、实物的、姿态的资料,记录在照片、磁带、光盘、博物馆、图书馆、网络信息库中,这是信阳民间舞蹈得以延续的关键,将为后人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1.非遗舞蹈数据库建设
借助现代技术,建立信阳民间舞蹈专题资源库,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资料进行采集、梳理及储存。在文本记录方面,对信阳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民俗活动、舞蹈发展史、非遗传承人信息等内容都应有详细、具体的描述及归类;在图片记录方面,对舞蹈形态、服装道具样式、舞谱、乐谱、乐器等进行高精度的采集;在音视频记录方面,对舞蹈律动、舞蹈神韵、动作连接、道具使用方式、乐器伴奏、作品展演、民俗实践活动等进行标准化的影像录制……这将对研究利用非遗资料、构建传统舞蹈的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信阳民间舞蹈的教学、表演和创编提供动作素材。
2.数字博物馆等网络平台的开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已有河南博物院的数字博物馆、首个河南非遗数字馆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等相继推出,以上举措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将河南文化进行推广宣传,因此,“云展览”或将能成为信阳非遗民间舞蹈的主要展示载体。在此过程中可利用3D、AR、VR和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以信阳民间舞蹈的特定元素为主要来源,构建文化场景,最大限度还原舞蹈原貌。同时,可顺势推出相关数字产品与线上服务,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达到传播与延续传统舞蹈文化根脉的目的。
民间传承应聚焦民间生活,依托丰富的民俗活动而展开。建议相关部门定期举办非遗传统舞蹈的节庆活动,丰富信阳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例如穿街过巷、街头巷尾即兴表演、庭院演出、舞台演出等。通过特定节日的庆祝表演活动,使民间舞蹈回归民间,才能让当地人民真切地感受民间舞蹈文化的实质,理解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的传承规律,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根本来源于人。在非遗舞蹈表演和服装道具制作的手工技艺方面,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艺人传承可采取家庭教育传承模式,让老一辈艺人对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内部进行传统舞蹈的传授与修习,必要时可组建专业舞蹈文化人才队伍,在保留传统艺术风格的同时具有创新精神,激发传承人的文化主体性。与此同时,还应完善传承人的认定和更替制度,并优化传承机制和政策,增加传承人的收益、强化传承人的地位,以此提高传承人的参与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其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为非遗传承提供“守正创新”的源动力。
教育传承应是由专业教师、非遗传承人共同承担的有目的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为了培养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推波助澜。
首先,应将信阳民间舞蹈纳入地方高校的舞蹈课程中,成为高校舞蹈专业的特色性课程。教师应根据对信阳民间舞蹈的田野调研和高校教学经验,从舞蹈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等理论方面向学生剖析信阳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特征,让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舞蹈文化内涵;从体态、动律、步法、道具使用、基本动作等实践方面传授学生信阳民间舞蹈的表演技法,并从传统舞蹈资源中提取核心素材,整理、编排风格多样的教学组合教授给学生,有规划地实现非遗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教学与实践。
其次,应以信阳民间舞蹈为素材进行舞台创作。民间舞蹈创作的第一要义是走出教室、走进民间,通过原生态的第一视角观摩老艺人的亲身示范和讲述,学习、模仿出老艺人在表演过程中的舞蹈神韵,获取第一手的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深挖和研究,最后萃取舞蹈元素并运用编创技法进行作品创作。在此过程中,信阳民间舞蹈的非遗形态才能与非遗舞蹈伴生的仪式等在舞台上符号性、阐释性地呈现,让全国各地的观众能够更加了解属于豫南独有的舞蹈风情。
最后,应考虑邀请舞蹈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同师生进行零距离的经验交流与舞蹈传授,不仅能够为学生还原民间舞蹈的原生态性、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最大化把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同时也能够为艺人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助力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基于国家保护、政府支持、高校助力下,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已取得一定成效。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民间舞蹈原生态性的同时,应依附民间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建立系统的静态保护机制,并顺应当代民俗、民风的现代化、创新化发展,采取多样化的动态传承方式,使得信阳民间舞蹈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