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前总统巴希尔和他的“终结者们”

2024-04-10 14:04李柏
名人传记 2024年3期
关键词:达尔富尔巴希尔苏丹

李柏

2023年4月15日,位于北非的伊斯兰国家苏丹爆发武装冲突,造成数千人伤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局势堪忧。此次武装冲突的对立双方分别是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和苏丹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达加洛。这两人的背景极其相似:他们都曾是苏丹前总统巴希尔的部下,也是他们联手发动政变将巴希尔赶下了总统宝座。

巴希尔被称为“非洲雄狮”,统治苏丹长达三十年,带领苏丹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自其于2019年下台后,苏丹似乎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强人政治压制下的矛盾开始集中释放,最终导致冲突爆发,民不聊生。

想了解苏丹形势,要从巴希尔和他的“终结者们”谈起。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曾是非洲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但2011年南苏丹独立,苏丹面积锐减四分之一,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就种族而言,苏丹是个人口多样化的国家,阿拉伯人占百分之七十,其他种族还有贝贾人、富尔人、努巴人及黑人等。就宗教而言,苏丹境内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复杂的种族和宗教矛盾,加上军人对政治的长期深度介入,使得这一国家自独立以来一直走不出内战与政变的循环。

靠发动政变上台

1944年,巴希尔出生于苏丹首都喀土穆郊区的一个村庄,在十二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他在喀土穆读完中学之后就参军了,在部队表现不凡,多次前往埃及开罗的军事学院受训,并很快受到提拔。1987年,巴希尔被短暂任命为苏丹空军司令,随后被任命为陆军王牌部队——第八步兵旅旅长。

1989年,巴希尔率领一群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在内政外交上表现软弱的马赫迪政府,走上权力巅峰。上台之后,他立即宣布取缔一切政党,解散国会,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自己担任主席,同时兼任国家元首、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部长。

为实现政权稳定,巴希尔与激进的全国伊斯兰阵线结盟,将它变成了苏丹唯一的合法政党,并任命其领导人哈桑·图拉比为国会议长。图拉比素有“非洲霍梅尼”(霍梅尼系伊朗宗教领袖)之称,主张政教合一,建立伊斯兰国家。他与巴希尔一拍即合,成为其最亲密的政治盟友,二人带领苏丹走上了宗教激进主义的道路。在图拉比的影响下,巴希尔政府宣布废除宪法,以伊斯兰法作为国家的法律,并实行了一系列保守的社会禁令:酒精、音乐和电影遭到禁止;女性若是在公共场合不穿阿拉伯传统服饰会遭受鞭刑,被指控通奸更是会招致石刑。

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帮巴希尔巩固政权的全国伊斯兰阵线渐渐成了他的麻烦。图拉比邀请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来访,并允许其在苏丹建立基地组织,这为巴希尔招来了巨大的国际压力,美国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巴希尔权衡再三,决定动手解决这一麻烦。1996年,巴希尔将本·拉登“礼送出境”,逐步撇清与基地组织的关系。三年以后,他出动军队和坦克包围苏丹国会,并监禁了议长图拉比。图拉比的支持者被逐个清洗,其组织也被巴希尔收编。

此外,巴希尔政府极其重视恢复和发展经济,不仅制定了十年经济发展规划,还大抓工农业生产,号召民众自力更生,提倡“吃我所种,穿我所织”,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申请援助,想方设法把经济搞上去。

巴希尔的政治手腕和经济政策,使苏丹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在巴希尔治下,苏丹经济迎来了为期十五年的黄金时期,苏丹因此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由此,巴希尔赢得了“非洲雄狮”的美誉。

首位被国际刑事法院发逮捕令的在任国家元首

然而巴希尔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他的头上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2009年3月,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在达尔富尔地区犯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首次向一位在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

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面积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六百多万,居住着阿拉伯人、富尔人和黑人等八十多个部族。达尔富尔地区曾经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居住在北部,而信奉基督教的土著黑人居住在南部,双方一直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膨胀、过度放牧,达尔富尔的荒漠化现象不断加剧,惯于逐水草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因争夺水草资源与当地黑人部落发生冲突。

2003年初,達尔富尔的黑人居民不堪忍受部族武装组织“金戈威德”(阿拉伯语,意为骑着马、手持机关炮的妖魔)滋扰,组成了“苏丹人民解放军”和“公正与平等运动”等武装组织,奋起反抗,并向政府要求自治。巴希尔获知消息后,并未采取有效的调停举措,反而“一边倒”地扶持金戈威德,向其提供武器和金钱,鼓励他们和黑人武装组织战斗。金戈威德臭名昭著,他们在达尔富尔地区大肆杀戮、强奸和虐待平民,导致超过三十万平民死亡,二百二十万人流离失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巴希尔因此被控犯下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行。

2004年6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苏丹会见了巴希尔,敦促他与黑人武装组织讲和,结束危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也会见了巴希尔,要求他解除金戈威德武装。

令人不解的是,巴希尔不但没有解除金戈威德武装,反而将其整编为快速支援部队,使之成为独立于正规军、完全听命于总统府的“军中之军”,而金戈威德头目达加洛也迎来了自己的阶层跃升,成了巴希尔的心腹干将。

巴希尔有自己的“小算盘”。靠政变上台的他对正规军队天生不信任,他想通过扶植快速支援部队,使之与国防军分而治之,从而确保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只忠于他个人。巴希尔没想到的是,这正是他自掘坟墓的开始。

三十年统治一朝被终结

除了达尔富尔问题,另一个困扰巴希尔的问题是南苏丹问题。

苏丹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基督文明;而以首都喀土穆为中心的苏丹北部,则属于阿拉伯世界。双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矛盾。自1956年苏丹独立以来,北方的阿拉伯人垄断着政治权力,与南方的黑人冲突不断。

20世纪70年代,南北苏丹的交界地发现了大量石油。为了争夺资源,双方更是连年内战,导致数百万的苏丹人流离失所,许多人被迫逃离家园,生活在难民营中。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苏丹南北双方于2005年1月9日正式签署《内罗毕全面和平协议》,迎来了和平的曙光。2011年7月9日,经过全民投票,苏丹南部地区独立,称为南苏丹。

南苏丹独立后,苏丹不但国土面积锐减了四分之一,经济形势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苏丹多数的油田集中在南部,南苏丹的独立让巴希尔政府损失了六七成的石油收入。2014年下半年以后,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苏丹的石油收入再次骤降,经济持续处于崩溃边缘。

虽然巴希尔政府不断尝试经济改革和转型,但始终未见成效,导致民怨渐增。为防止经济崩溃,巴希尔政府在2018年12月推出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取消对面包和燃油的补贴,上调基本商品价格等。苏丹中央银行先后两次下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苏丹镑持续贬值,全国范围内物价飞涨,食品严重短缺,燃料供应不足。

这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抗议。2018年底,苏丹东部、北部地区首先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并很快蔓延到全国,公众的愤怒逐渐从政府政策指向了巴希尔本人。在示威者看来,巴希尔手握权力三十年,却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进步与发展,苏丹人民是时候迎接真正的改变了。

巴希尔开始慌了阵脚。他先是承诺恢复对食品和燃料的补贴,并提高养老金和公共部门人员工资。在发现有限的让步无法平息抗议者对政权的怒火后,他又试图用种族议题分裂反对者。他宣称,煽动抗议的是来自达尔富尔的黑人,这些人一心只想阴谋颠覆阿拉伯人的政权。这一次,巴希尔的策略并未生效,抗议者保持团结,他们宣称自己就是达尔富尔人。

分裂、安抚等手段纷纷失败后,巴希尔开始以强硬手段面对抗议民众。他宣布宵禁和进入紧急状态,命令示威者从街头离开。遭到拒绝后,他开始动用暴力机构镇压示威者。冲突造成了数十名示威者死亡。

然而,民众抗议的势头在冲突中愈演愈烈。令巴希尔始料未及的是,他扶持准军事组织的做法早已引发了国防军的离心离德。他们拒绝为了保护巴希尔而对抗议民众使用致命武器,在认识到巴希尔大势已去后,他们决定推翻巴希尔政权。

2019年4月11日,苏丹武装部队发布重要声明,决定“推翻这个无能的政权”,巴希尔被软禁。苏丹陆军参谋长布尔汉成立过渡性质的苏丹主权委员会,自任主权委员会主席。

此时,被巴希尔寄予厚望的快速支援部队又在哪里呢?达加洛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抛弃了已经成为孤家寡人的巴希尔。就在巴希尔黯然离开共和国宫(总统府)前往软禁地的同时,达加洛正在和布尔汉推杯换盏,庆祝政变成功。

从1989年6月发动政变上台,到2019年4月被赶下台,巴希尔统治苏丹整整三十年时间。在苏丹军队最终倒向示威民众后,“巴希尔时代”宣告终结,而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巴希尔政权建立和终结的方式都是军人政变。

苏丹一夜之间变战场

巴希尔下台后,苏丹国内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布尔汉为首的苏丹武装部队、达加洛领导的快速支援部队以及以哈姆杜克为代表的反对派。

布尔汉是职业军人,早年毕业于苏丹军事学院,从边防部队的普通士兵做起,军阶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过边防军指挥官、苏丹陆军总参谋长等职。至巴希尔倒台时,他已升至陆军中将。

达加洛出生在达尔富尔,是当地一部落酋长的侄子,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当起了驼商。其家族早年曾遭遇盗匪,家族成员惨遭屠戮,只剩下他一人。后来他加入了金戈威德民兵组织,因勇武善战节节高升,并受到了巴希尔的賞识。在巴希尔的支持下,达加洛利用手中的军队夺取了达尔富尔大量利润丰厚的金矿,成为苏丹最大的黄金交易商。他还把商业版图扩张到采矿、运输、汽车租赁、钢铁、金融等社会各行业,成为苏丹最富有的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军阀”。

哈姆杜克在喀土穆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后,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1年,他在苏丹财政和经济规划部任高级官员,其后连续在国际劳工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任职,是反对派中执政经验较为丰富的人物。

对峙三方各有各的打算,军方不愿放弃已经到手的权力,快速支援部队想要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反对派则希望尽快建立民选政府。经多轮磋商,三方决定设立三年的过渡期,开启联合执政模式:最高权力归于主权委员会,其主席为国家元首,由布尔汉担任,副主席由达加洛出任;哈姆杜克担任政府总理。

在军民联合执政框架下,苏丹在美国的斡旋下同以色列媾和,美国将苏丹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去。苏丹也满足了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巴希尔的要求,初步摆脱了外交孤立。

然而,这种联合执政的体制是极为脆弱的。2021年,在反对派示威要求向文官政府过渡后,布尔汉在达加洛的帮助下再次发动政变,逮捕并软禁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宣布苏丹进入紧急状态。

三方鼎立变成了两军对峙。在哈姆杜克出局后,布尔汉和达加洛的矛盾逐渐由幕后转向台前。布尔汉提出把所有的武装部队全部打乱,重新整编,目的是要把达加洛的军权收回来,让达加洛变成孤家寡人。达加洛则企图维持现有的快速支援部队归自己指挥的军事权力格局。

就在双方还在讨价还价之时,达加洛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开始大规模扩军,并让自己的部队从达尔富尔地区向喀土穆和苏丹北部的麦罗维空军基地开进。然而,根据双方之前的协议,在部队整编开始之前,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都不得继续扩军,双方各自进行实力统计,以作为部队整编的依据。

面对达加洛的行动,布尔汉不甘示弱,对外公开表示无论是什么武装部队,必须听从将来的苏丹政府统一领导。这显然触碰到了达加洛的逆鳞,2023年初的武装冲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的。布尔汉领导的苏丹武装部队约有二十一万人,达加洛领导的快速支援部队约有十万人,但他们的装备更精良。双方都声称控制了首都喀土穆的机场等关键地点,但没人知道到底是哪一方打响了4月15日早上的第一枪,也没人知道战斗会在何时终结。

如今的苏丹,虽然巴希尔倒台了,但在他铁腕统治下积累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像火山般爆发出来。事实上,布尔汉与达加洛只是乱局之中最显眼的两个角色,除了他们,苏丹还有伊斯兰主义者、与前政权关系密切的商业大亨、伺机而动的反对派。这些利益集团都希望能在国家重组的过程中分得一杯羹。在一个充斥着个人野心、外国干涉和民兵贪婪的国家,暴力已经成为解决争端的唯一方式。苏丹要从当前的局势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势必将经历剧烈的阵痛期,付出惨重的转型代价。

猜你喜欢
达尔富尔巴希尔苏丹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南非突然禁止苏丹总统离境
苏丹总统访埃及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第1769号决议,苏丹政府宣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