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民
齐长城从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的广里村北起步,沿着泰沂山脉一路向东,横跨济南、泰安、淄博、临沂、日照、潍坊、青岛所辖的十八个县市区,至青岛西海岸于家河进入黄海,全长1200余里,素有“千里长城”之称。
齐长城的雄伟,不单是靠它的伟岸身躯,还有沿线的18道关隘,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古平阴要塞(防门)、大石关、长城铺、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城子关、铜陵关、穆陵关、西峰关等,关关连长城内外。沿关隘铺展的还有16条古道,道道通南方诸国。齐长城既为齐国筑起了一道千里防线,又保证了与邻国的经济往来。
齐长城是自西向东修起的,第一道关就是位于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北面齐长城源头上的“防门”,这里也是齐长城的源头和起点。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达四百八十余次。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备边境,充要塞,谨关梁,塞路径”成了当务之急。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东方的齐国,其北、东、东南有大海作为天然屏障,基本无忧;西、北有黄河、济水作为天然防御;南面则有鲁、楚等强国,虽有泰山山脉相隔,但山间孔道众多,在山间建长城,成了齐国防鲁、楚的不二之选。尤其是济水与泰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条状平原,是齐鲁通衢,齐国的长城,必须从这里建起。
古时候,作为长城最西端的源头,东障、广里以西曾经是一大片水域,被称为“湄湖”,與西面的济水(大清河)相连。《水经注》中记载的湄湖范围大体是:南起潘庄村所坐落的山脚下,北到孝里铺西边的姚河口;西至现在河西齐河一带,东至广里、东障村。再向北还有孝里洼以及现在归德街道的董家洼、卢城洼,文昌街道的徐家洼等。这些洼地现在早已淤积成了良田,但在古代都是与济水连为一体却又相对独立的天然湖泊。这些洼地的存在,使得这一地段变得狭窄起来,缩成了一个瓶颈。在这一咽喉之地的广里村(今天的广里村由于屡遭黄河水侵害,已两次迁村到齐长城南两里外地势较高的地方),原来村南是凸而拔起的岭子头,东面就是接连不断的珠珠山、马骨油山、陡岭山、岚峪北山、大峰山等泰山伸延过来的山脉余峰,即齐长城所经之地。这里东凭连绵群山之险,西据济水并牵湄湖之障,地势平坦。因古时候多为车兵作战,这里就成为齐国最容易受到攻击之地。在此修建长城抵御外敌,得天独厚,也应该是齐王深思熟虑的结果。现存齐长城源头的土城墙,就横卧在这一瓶颈之地,正卡在南北交通要道的喉结之处,有“自古济水东岸一条官道通西南”之说。即使是现代,这里依然是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长(清)平(阴)公路、现在的220国道、济荷高速路也都途经此地。由此可见,齐长城源头缘起于此,与这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从军事角度上来讲,济水形成了天然屏障,邻国如果从南面进犯齐国,只能从陆地攻入,加上这里属于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向东数里就是山区,不便于大规模兵车作战,故这里是理想的切入点;从经济角度上看,国与国之间进行自由贸易,互通有无,自然走平原方便得多,尤其有利于大型车辆出入。
彼时,齐长城靠近水边,“水来土掩”是最初设想。这道夯土堤坝在古时候曾被称作“防”。防什么呢?“五害之属,水为最大”,广里以北的古平阴邑,每逢雨季,湄湖的水就会威胁到城邑的安全。为了保护城池,齐国在平阴城南、城西面修建了一道“L”形拦水用的堤坝,将湄湖的水挡在城外。为便于出入,堤坝的要道之处留了一道门——“防门”。在《水经注·济水》中,郦道元注道:“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曰‘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都是说的此处。
这里所记载的“城”,即春秋时的平阴城,也就是现在孝里东障一带。鲁襄公十八年——也就是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进犯齐国,齐灵公集结重兵防守,并命将士们加高、加宽了原来的堤坝,并向东延伸,同时在堤坝外侧挖掘了一道堑壕,将湄湖的水引入当作“护城河”,以阻止晋国联军的攻势。这道高大堤坝就由一般的水利工程衍变为军事防御工程,加大的“防”就被称为“巨防”。这,就是齐长城的雏形。
到了春秋晚期,晋国霸业衰落,鲁国与吴国联合以求抗衡比自己强大的齐国。齐景公死后,吴国对齐国发动了一连串的军事攻击。此时战争方式已逐渐发展为骑兵配合作战,原来以挡兵车为目的巨防已阻挡不住高大战马的铁蹄。面对鲁国和吴国的进攻,齐国在加固、加高平阴夯土长城的基础上,在泰山与沂山之间的山上又延修了连绵石砌长城,直到黄海。在长城所经险要之处,相继修建了锦阳关、青石关、黄石关、城子关、铜陵关、穆陵关等长城关隘。
当然,这已是堑“防门”几十年至一百年以后的事了。
那么这道“防门”当初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高度、宽度是多少呢?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是当时齐国的西南边陲,西面是一片汪洋,东面数里就是山区,是中原地区通向海岱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这里设立一道关卡,扼守住齐国的西南大门,既能便于和平年代交通顺畅,又能在战时保证整个国家的安全。
这里还有一点必须赘述一下:“防门”作为齐国之西南大门,不单单是用来防敌国、防奸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征收关税。其实史学界大都把目光集中在齐长城用来防御敌国入侵的功能上,却忽视了它在物产丰富、经济繁荣的齐国的重要资源——食盐的“出口”中所起的作用。虽然内陆有许多地方生产池盐、井盐和湖盐等,但无论口感还是品质都远远不及齐国的食盐,这也是齐国受到诸国觊觎的主要原因。齐国之所以强大,除了工商业和渔业较发达外,丰富的食盐资源,也是齐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众所周知,盐,历来被称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富含维持人体及许多生命体内部机能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人类得以存活和生活的重要物资。不仅人类,众多牲畜也都离不开它。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盐成为人们逐利、皇粮国赋乃至战争争夺的目标。齐国北面、东面、东南面都靠大海,属于半岛地区,先秦时期,沾化、利津、昌邑、烟台、潍坊等渤海滩涂一带就有许多盐场。食盐简直就是天赐齐国的宝藏,取之不竭,利润丰厚,实行专卖,课收盐税,因而成为“国之大宝”。自然,征收盐税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贩卖私盐,自古以来就是违法行为。加之中古时期各国皆有“关市之征”,作为国与国之间通关大道上的关卡,征收丰厚的关税,也是一项强国立本的有效措施。齐国与周边国家除了食盐贸易之外,还以本国陶瓷、漆器、丝绸等优势产品对外通商交流。这些货物输出至其他诸侯国,换取齐国所需物资。发展经济,搞活市场,都要经过关口。因此,关隘是齐国对外交往的咽喉,是聚揽财富的卡口。齐长城修建在交通要道,关隘自然也就成了齐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有力地保障了道路交通,促进了齐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起到了对外经贸的门户作用。
与此同时,长清境内的马山五道岭、万德长城铺等也都在齐长城上设立了重要关口,对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维护对外开放格局起到了很大作用。于是,出现了“天下商贾归齐者若流水”的经济繁荣景象。
据相关资料记载,齐长城从长清广里到大海,沿途共修建关隘12处、城堡和兵营50余处、烽火台12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自然,“防门”是千里长城的第一道雄关,作为齐国西南边陲举足轻重的一大关卡,当年的规模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