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临沭县人民医院)
提到病理检查,人们并不陌生,病理检查结果是很多疾病最终确诊的依据。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病理技术种类逐渐增多,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为您简要总结临床常用的病理技术,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病理检查属于病理形态学检查范畴,主要指检查组织器官、细胞病理变化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明确细胞、组织器官等发病的病因、机制、病情进展情况等。
病理技术属于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临床开展病理诊断的基础。伴随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病理技术种类明显增多。临床常用的病理技术如下:
常规病理技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应用广泛,并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主要操作流程如下。(1)取材。取材的质量可对切片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在取材的过程中需选用锋利的取材刀,切割操作中不得反复拖拉,保证切取组织厚度均匀,通常可将切取组织厚度控制为0.2—0.3 厘米,淋巴结、血块、甲状腺、肝脏等脆性较强的组织切取厚度应适当增加。(2)固定。固定主要指组织脱离机体后,采取有效的方法使细胞内物质保持原有状态及位置,避免组织细胞的腐败或自溶,进而保证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常用固定液为10%的福尔马林,建议选择酸性福尔马林完成固定,以获得最佳固定效果。(3)水洗。完成固定操作后需进行水洗,水洗的时间约为10—20 分钟,水洗过程中需保证操作规范,确保标本得到彻底水洗,进而为后续操作创造良好条件。(4)脱水与透明。脱水主要指利用脱水剂置换出组织中的水分,以促进有机溶剂深入。(5)浸蜡与包埋。完成组织透明操作后,利用熔化的石蜡浸渍,此过程为浸蜡。在浸蜡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56℃—58℃,第一道浸蜡时间为30 分钟,第二道与第三道浸蜡时间为90 分钟,完成浸蜡后需进行石蜡包埋处理。(6)切片及染色。切片过程中,需采用切片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割为4—6 微米的薄片,操作中需保证切片厚度均匀及结构完整。染色过程中可采用苏木素染色方案,控制染色时间为5—15 分钟。完成染色后采用酒精脱水,利用二甲苯等透明剂进行透明化,采用中性树胶实施封片处理。
免疫组化技术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病理技术,其原理并不复杂,主要通过抗原与抗体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反应诱导抗体中加入的显色剂改变颜色,进而确定细胞中是否存在病变。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实现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以获得最佳的诊断效果。
分子诊断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蛋白质、RNA、DNA 检测,进而实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需采集患者血液或组织样本,通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生物化学等技术,可测定机体肿瘤标记物水平,进而实现对肿瘤相关疾病的准确诊断。
除上述病理技术外,电镜技术、细胞制片、特殊染色等技术也属于临床常用的病理技术,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