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铁飞,蔡 英,袁素萍,李 敏,李冬曼,代小梅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成都 610100)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约为4.8亿,接近全球老年人口的1/4,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随着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衰老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2]。老化态度是人们对变老过程及年老的体验和评价,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3]。积极老龄化强调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要求人类在老化的过程中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4]。有研究显示,老化态度是生命质量的重要预测因素,也是使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之一[5],持积极态度的老年人能够更好地适应老龄化过程[6],可采取积极的预防性健康行为[7]。因此,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人的老化态度现状,探讨老化态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树立正确的老化观念,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根据2020年四川省各市/自治州人均GDP水平,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高经济水平区域城市(成都市、泸州市)、中经济水平区域城市(自贡市、内江市)和低经济水平区域城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2个,再于2021年4—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年龄≥60岁、能够正常沟通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KY-20220201)。
1.2.1调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学资料:自行编制,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患病情况等。(2)老化态度量表(AAQ):由LAIDLAW于2007年使用15个地区(包括爱丁堡、哥本哈根、西雅图等)的标本编制而成[8],2010年由黄一帆汉化后在我国使用[3]。包括心理社会丧失、应对身体变化、心理获得3个维度,共24个条目。按照likert5级评分(1~5),得分越高表明老化态度越积极。本次调查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9。(3)生命质量量表(SF-36):在STEWARTSE研制的MOS-20量表基础上发展、翻译而来[9],包括 8个维度(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精力、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共36个条目,对生理和心理健康进行综合测量。按照SF-36计分标准进行换算计分,即(实际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之差×100,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
1.2.2资料收集
预调查社区70名老年人,测量问卷信效度及调适语言。正式调查时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确定受试对象,经解释获得老年人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由研究者通过问询的方式进行,研究者逐题读出解释后,询问老年人的选择,如实填写。问卷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得分呈中等水平[(76.13±7.91)分],其中应对身体变化维度得分最高[(27.87±4.61)分],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得分最低[(22.25±4.99)分]。生命质量得分为(63.89±11.31)分,其中生理机能维度得分最高[(87.12±13.95)分],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最低[(49.66±15.66)分]。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患病情况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老化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生命质量分析分)
老化态度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r)
将一般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生命质量作为因变量,得到模型1,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患病情况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老化态度得到模型2。除去混杂因素后,老化态度可明显影响生命质量(P<0.05),见表3。
表3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生命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呈中等水平,结果显示应对身体变化对生命质量影响最大(r=0.378),说明老年人是否正确应对身体衰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较大,能够正确认识机体变化且积极应对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更好,而体育锻炼是有效提高老年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方式[10]。马天佩等[11]研究结果也表明,体育锻炼能够直接缓冲身体机能下降带来的失用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精神幸福感,长期运动的老年人其精神和心理更丰富,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更高[12]。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社会丧失对生命质量的作用不明显,作为社会基层治理单位,社区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了曾经嵌入在单位模块中的公共服务事项。
本研究中,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63.89±11.31)分]略高于中国老年人群生命质量得分[13],高于深圳市社区中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14]。在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业、收入、患病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机能维度得分最高[(87.12±13.95)分],精神健康维度得分最低[(49.66±15.66)分],考虑是四川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取得成效,且经过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更强,对自身健康更关注,且公共服务及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使得社区老年人躯体健康水平提高[15-16]。研究显示,我国60~69岁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3%,而身体机能退化、数字鸿沟、延迟退休、参与隔代抚养等导致老人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未与子女居住[17]、缺乏娱乐活动[18]、低强度活动[10]的老年人其精神健康状况更差,抑郁发生率更高,精神健康状况受到更大的威胁。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多样性,需要多领域、多角度、多学科共同合作进行老年人社会工作。社区不仅要关注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状况,还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情绪调节将老年人从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此外,还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卫生服务[17],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加强家庭支持,让老年人感到被关爱,激发老年人的内在动力,形成积极的自我信念,增强其抗逆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去除混杂因素后,老化态度可正向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β=0.12)。其中性别对老化态度无影响,这与吴芳等[18]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可能是生活中女性更容易得到家庭的关注,子女对其的代际支持会比对男性强,填补了性别短板。老化态度3个维度中应对身体变化(r=0.378,P<0.001)与生命质量相关性最强,且得分最高,说明我国老年人普遍注重自身身体健康,身体越健康生命质量越好,这与DESHAYES等[19]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慢病管理,建立健全“预-治-康-促”机制,增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社区。而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得分最低,与生命质量无相关性,这与既往的研究[18]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经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老年人的心理素质更强,面对疾病或生死淡化了生活中的负性情绪,弱化了某些负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关联效应,积极态度对生活的正向作用比消极态度对生活的负向作用更强,这与张智月[20]的研究结果不同。老化态度是影响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能够预测甚至决定行为方式[21],且心理健康是个人和社会健康的基石,因此,要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通过认知重建改变老年人的消极信念,鼓励老年人多参与体育活动,减缓认知衰退,增强社会融入,提高老年人的老化态度,进而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实现积极老龄化。
综上所述,我国老年人的老化态度较积极,这离不开国家重视、社会包容及社区、家庭支持的作用,使得大众及老年人对老化的刻板印象减弱。但仍然不能忽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应提高老年人及卫生服务人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认识,加强老年人心理关爱知识普及教育,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的投入力度,增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确保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服务的可持续性,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未能探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累积效应,后续将通过纵向调查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