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4-04-08 07:50杜帮云赵长丽
关键词:政治素质指标体系法治

杜帮云,赵长丽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精神富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题中之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是时代骄子、青年标杆,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精神焕发、生活充实。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进行引导和促进等,都需进行详细深入研究探讨用定性方法尝试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一、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教育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精神生活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马克思“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的终极人类关怀。”[1]当前,精神富有已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方向。这要求广大高校及时跟踪大学生的精神动态,掌握他们的精神生活发展现状,满足他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引导他们超越世俗功利而追求卓越和崇高。精神富有属于人的意识范畴,需从主观维度把握其内隐性和弥散性等特征。虽然精神富有具有难测性,但人的意识在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精神需要会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得到彰显。同理,大学生的精神状况也会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得以体现和反映。因此,对大学生精神富有进行测评是能够做到的。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2]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有机统一,在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是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表现。

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应有之义。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困难,即使少数大学生家庭贫困,也有完备的资助政策体系加以保障。这种物质基础为大学生追求精神富有创造了前提。但是,精神富有的弥散性特征决定了精神上达到“富有”状态需经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青年作为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尚未构建成型,易受社会环境、不良思想等影响而产生精神贫困、精神懈怠甚或精神危机。因此,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与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近期的国家决策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行动指南:“加快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估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3]探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是呼应国家决策、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在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向上、做积极有为的时代新人。

总之,精神富有是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4]大学是培育学生“精神”的重要的阶段,好比小麦的孕穗灌浆期。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适逢其时。

二、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虽是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但并非主观臆想或无根据编造,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并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本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出发,围绕“以学为本”的根本任务,遵循“以德为先”的基本要求,结合“以美为尚”的积极心态构建目标层。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审美素质等多维立体构建,共同反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熏染上。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因有共性而整合为“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法治素质体现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法治素养。审美素质则通过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来展现。这样,最终得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目标层,即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精神风貌。如下图1框架所示:

图1 新时代大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一)框架内容设计

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要着眼于真善美的统一。从“求真”“向善”“崇美”的维度把握大学生学习、道德和审美等各方面的情况,是本文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所在。

1.求真:“以学为本”的根本任务

“真”是对大学生的“职责”的尊重和全面发展规律的把握,“求真”要求大学生追求真理,勤奋学习,学好学实。“以学为本”是“求真”的根本任务,对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不可或缺。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理论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心智的成熟,“以学为本”已然成为其精神富有的要件。

大学生“以学为本”,关键在“学”。一是学专业。大学生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的直接检验目标。很难想象,一个不专心致力于学业的学生会精神充实、有成就感、心安理得。二是学文化。尽管知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知识”未必“有文化”。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并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文化”乃“以文化人”,也就是用“人文”方式教育人、感化人,用“人文”内容影响人、熏陶人、浸润人,不断提升人的人文素养,让人生命涌动,使人成为知识渊博、内心强大、精神焕发、人格完善、境界高远的“大写的人”。总之,学专业、学文化是大学生的“天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要将“以学为本”作为重要内容。

2.向善:“以德为先”的基本要求

“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向善”要求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准。“以德为先”是大学生“向善”的基本要求,是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部分。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以德为先”的主要内容,在外部环境与社会教育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为人们的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作为一种系统性、多维性的综合素质有机体,思想政治素质由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组合而成,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方向性作用。大学生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寄予厚望:“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青年一代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实干本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四要素构成。

首先,思想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与校园实践中产生的对国家、社会、个人等的基本看法。思想素质作为建立在人的自觉意识基础上的自立精神,使自我意识成为支撑人思维运行与指导实践的内生动力,对实现大学生精神富有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新的历史背景和新的时代之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大势,树立科学的价值追求与人生理想,不断提高思想素质。

其次,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发挥着标杆的引领作用。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精神富有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对坚定大学生政治立场与促进其精神世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5]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要在知、情、意、信的基础上落实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再次,道德素质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表现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个人方面的道德态度,进而调节着他们的交往关系与交往行为。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和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新时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成有着复杂的时代环境,比如文化交流碰撞、利益诉求多样、多种社会思潮并行等,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道德为大学生提供规范与引导。

最后,法治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道德素质系统提供支撑和保障。“法”是底线的“德”,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7]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法治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必须。另外,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在法治认知、法治践行与法治信仰等方面的水平都应处于社会的高位。

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四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其他素质;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发挥旗帜引领作用;道德素质支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法治素质相辅相成,调节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与校园生活。总之,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综合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

3.崇美:“以美为尚”的积极心态

“美”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高体现,“育美”要求培育大学生审美素质,展现其精神风貌。培育大学生的“完美”意识是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必然要求。精神风貌是大学生“以美为尚”积极心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外化。

精神风貌贯穿大学生的实践行为,以直观外显的方式展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衡量其精神生活的发展现状提供了依据。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塑造提出了新要求,他们要想意气风发有所作为,其创新意识和爱劳动的品质则必不可少。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政策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本领。要培养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能力,继而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大学生精神富有结构要素进行细化的结果。这个体系从真善美相统一出发,根据大学生“以学为本”的根本任务和“以德为善”的基本要求,结合培育大学生“以美为尚”的积极心态而构建。它由多个模块构成,具体来说就是:依据文化素质,设置“知识文化”模块;依据思想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共性将其整合为“思想觉悟”模块,依据道德素质、法治素质设置“道德情操”与“法治素养”模块;依据审美素质设置“精神风貌”模块。由此,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精神风貌五个目标层共同构成了立体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精神风貌作为新时代大学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遵循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标准,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精神富有的表现等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详解。如表1所示:

表1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

1.“知识文化”详解

知识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基本内容,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始终。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要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升人文素养;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努力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因此,本文根据大学生主要校园实践活动将知识文化的一级指标划分为知识技能、文化活动和文化自信三部分。其中,知识技能是文化生活的理论维度,文化活动是文化生活的实践维度,文化自信是文化生活的信仰维度。

知识技能意味着大学生在学校里没有虚度年华,学到了一身真本事,有真才实学。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其成长发展的根基,个人综合素质与竞争力的提高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包括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状况在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通过博览群书、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消费等得以体现。读书使人明智,大学生要广泛阅读,博古通今,做学识渊博和内心丰富的人。除了“多读书、多好书”外,大学生还要选学各种文化素质课程、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享受精神文化生活。需注意的是,自媒体背景下,网络加速了西方不良思潮的传播,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乘虚而入,大学生一定要学“好”,要有分辨是非、控制自我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拥有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前提,是抵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不良文化思潮侵袭的思想武器。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履行时代责任的基础。大学生文化自信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传承发展。从古到今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的同时,也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撑。大学生只有摒弃“崇洋媚外”的观念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努力学习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从中不断汲取养分,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浪潮席卷下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遭遇的各种危机。

2.“思想觉悟”详解

思想觉悟在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中处于核心位置。思想觉悟具有层次性和可塑性,易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与社会价值认同等。思想觉悟具有主体性与动态性,不同人的思想觉悟有高低之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结合大学生思想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发展特点,本文将思想觉悟的一级指标拟定为国家自豪、理想追求和价值共识。

国家自豪是大学生对国家正向积极的情感,是内心对国家的尊重与自豪。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根基,主要通过理论学习与情感体悟获得。国家自豪的二级指标主要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里,从理论上一定要明白三者为什么是有机统一的。理想追求在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发挥决定作用,其二级指标是大学生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的相关程度。价值共识侧重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与“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常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形式表现。因此,价值共识的二级指标是引导大学生深刻认知、高度赞同与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坚决维护者。

3.“道德情操”详解

道德情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道德情操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操守,作为精神富有的重要构成因素,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道德调节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指引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命运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理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的其所。”[15]“明大德”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根本,“守公德”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严私德”是规范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关键。本文认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是大学生对国家、社会、个人所肩负的道德责任,主要围绕大德情怀、公德意识、私德修养三方面展开。其中,大德情怀是道德情操的国家维度,公德意识是道德情操的社会维度,私德修养是道德情操的个人维度。

大德情怀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航标。大德情怀要求大学生立意高远,将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群众,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大德情怀的二级指标是大学生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尽最大努力服务人民与奉献社会。公德意识要求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有“公心”和“爱心”,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包括网络道德)。公德意识的二级指标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私德修养潜藏于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中,与其自身的修养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私德修养的二级指标是大学生尊师敬长,诚信友善,宽厚正直,好学敬业。

4.“法治素养”详解

大学生法治素养指大学生掌握法治理论、运用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学习法治理论、法律知识,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做到遵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法治信仰。将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作为其精神富裕的重要指标,响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部署。因此,本文将法治素养的一级指标确立为法治认知、法治践行与法治信仰。法治认知是法治素养的理论维度,法治践行是法治素养的实践维度,法治信仰则是法治素养的信仰维度。

法治认知是大学生践行法治的基础与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大学生只有在掌握法治理论、法律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进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治认知的二级指标是大学生对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指导实践,法治践行是大学生学习法治理论、法律知识的目的,要求大学生自觉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践行的二级指标是大学生践行法治理念,以及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法治信仰在法治认知与法治践行的基础上形成,是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最高层次,主要体现为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与对正义的坚守。

5.“精神风貌”详解

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外在体现。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青年呈现出“一代新人”的群体特征,展现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精神风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9]精神风貌作为大学生精神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外显,是气质魅力、开创精神和劳动品质的完美结合,是个人健康、快乐、幸福、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综合体现。

气质魅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状态最重要的体现,它所凸显的是个人的自信、自强、自立。结合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与社会性要求,气质魅力的二级指标主要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交往状况。开创精神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富有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市场需求端创设的新情境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劳动品质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的重要内涵,塑造、淬炼劳动品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五育并举”视域下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将观念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与劳动能力,彰显劳动之美。因此,健康的劳动观与较强的劳动能力成了劳动品质的二级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本身是一个系统或整体,以上分析旨在明晰其成分与内在结构,在该“分析”的基础上,还需以“综合”思维加以把握。对大学生精神富有的评价,不能仅着眼于局部,而要上升到真善美相统一的高度。

三、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是有效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精神富有是大学生精神世界达到富足的状态,属于人的意识范畴,会随各种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具有动态更新、契合时代主题的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需在应用过程中紧密结合大学生精神富有特点,实时更新完善,并及时展开跟踪调查。

(一)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就是大学生精神富有要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不同时代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不同的要求,其精神富有也因此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物质条件的保障是人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而与物质生活不同的是,精神生活需求的无限性不断推动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再到新时代,大学生均受所处时代条件、生活环境、历史使命等影响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党对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大学生精神富有提出的新要求。

(二)动态性

大学生精神富有是动态更新的过程,精神世界属于人的主观意识维度,在人的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具有动态性特征。所谓动态性就是指大学生精神富有状况会随其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丰富、社会阅历的增加等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动态性要求指标体系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动态更新,以契合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新发展状况。

总之,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需围绕时代使命与历史要求进行构建,而精神富有的时代性和动态性特征则需要指标体系实时调整。目前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目标层、15个一级指标及相关二级指标构成。在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投入实际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评价对象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丰富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指标体系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