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准工厂化”实训共享平台建设探索

2024-04-08 11:50:11毛会丽闫清华刘晨井长勤关建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6期
关键词:工厂化实训实验教学

毛会丽 闫清华 刘晨 井长勤 关建义

[摘           要]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构建“准工厂化”人才培养实训共享平台,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及企业四者共赢的路径。建立“准工厂化”医学生物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训项目,专创融合教学资源,使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实训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对社会开放,开展科技服务,增加平台的教育附加值。形成学生+教师+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的“准工厂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6-0089-04

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3]。河南省也鼓励高校全面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支持高校建设50个具有示范性的校内“准工厂化”综合型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4-8]。因此,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结合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三个专业现阶段建设情况,为了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创业、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共享平台。探索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生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医学生物的高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

一、“准工厂化”实训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本专业特点和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实施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创融合)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构建“准工厂化”人才培养实训共享平台(见图1)。完善实验室建设、管理、运行、评价统筹等机制,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采用“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发实训项目,开设设计型、应用型综合自主实验项目;遵循学院的导师制,以指导大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为主,指导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全国生命科学联赛等活动为辅,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构建医学生物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系统的调研与论证,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准工厂化”医学生物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从中小型企业、基层(社区、乡镇)医学生物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按照企业各职业岗位的特点,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知识面的掌握程度,搭建基础技能训练中心、创业中心、培训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实训信息交流中心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路、创业过程管理及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资源整合。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根据社会企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知识与能力课程模块、专业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体现医学生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专创融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发酵工程设备、化工原理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相关课程群实践教学线上线下资源。

(三)开发创新实验教学项目

与校内外实验室、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开发创新实验教学项目,将企业需求、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项目转换为实训项目,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创新教学平台,形成校企合作特色育人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基于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使理论专业知识、企业生产需求和实践教学融通,形成综合性、设计型、自主实验项目,项目的设计既体现学生能力的循序渐进,又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一是解决目前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陈旧的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及实验技术,使实训项目与社会企业岗位内容形成无缝对接,实现工作过程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工作环境与学习场所结合、工作标准与学习考核结合,使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各行业技能要求之间实现有机统一。二是解决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关键问题,在实训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研发、中试,成为学校众创空间、开放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共享的中间纽带。

(四)建设实训平台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

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实验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形成与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优化整合实训平台各种资源配置,提高平台仪器设备、耗材等资源的利用率;使平台具有预约、资产管理、实训排课、设备维修管理等多种功能,逐步实现实验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

(五)建设实训平台,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建设平台营造特色文化氛围,首先就是“准工厂化”环境建设。从相关实训项目图片展览、获得的創新创业竞赛荣誉证书展示、国家相关实践教学政策宣传、标语口号、生活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营造特色文化氛围,体现实训平台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健全培训机构、奖惩机制等,增强每一位教师、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获得感、幸福感、创新创业和奉献精神。

二、以实训共享平台高效运行为目标,推行实训平台科学管理机制

(一)构建校内实训平台组织管理体系

实训平台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集教学实训、生产、研发和社会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因此,实训平台的管理运行打破原有组织管理模式,建立由学院领导、创业学院负责人、共建企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 “准工厂化”人才培养团队独立运转架构,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实行企业化管理。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实现市场化运作、“准工厂化”管理模式在平台运行。建设对接中试车间的综合实训共享平台,成立共建协调机构,使教师的科技成果可以在该平台完成前期的中试阶段;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对外科技服务,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横向协议,使得学生全程参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制备和推广应用。促进实验教学项目的更新和发展,同时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开发实训项目机制

开发综合实训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特征,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根本目的。实训项目一是来源于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来源于合作单位需求项目;三是专创融合课程改革设计的综合型项目。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流程要依据项目的代表性、技术的先进性、工艺流程完整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制定筛选依据,构建开发实训项目遴选指标体系。

(三)制定相关奖励机制

对在平台建设中业绩突出的学科、系、教学团队及先进个人,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表彰,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力大的项目、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奖项和取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或科技成果时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外派培训、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同时年终绩效考核中予以考虑。

三、以促进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实施为目标,探索和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

以促进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实施为目标,建立由学校、行业、同行等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评估机构,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度及实施进行評价考核,把实验室开放情况纳入学院和教师业绩考核中,成立实训平台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师生在线预约仪器使用、有问题及时沟通联系、在线测评试验成绩等功能;同时,平台对社会开放,开展科技服务和横向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制定统一的合作评价指标,从合作内容、提供的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项目成效等方面逐一考评,形成长期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实训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四、“准工厂化”实训共享平台建设的成效

实训共享平台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主要承担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经过连续多年的建设,拥有实验室面积约600 m2 ,实验设备50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万元,承担19门课内实验及独立创新实验课程,其中实验项目136个,年接纳学生460名,完成实验人时数1500928,满足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以基础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整合学院合成生物学医药研究中心、干细胞与转化研究中心、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和应用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资源,结合教师科研成果优化实训项目,调整实训内容,增加与现代企业生产联系紧密项目,增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性、综合性自主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设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从近年来指导的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生命科学联赛等竞赛活动获奖情况来看,实训平台的建设给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5年来学院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省级奖4项、“挑战杯”省级奖5项等多项荣誉证书。以2020年学院参加生命科学竞赛为例,获得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特等奖1个,国家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见文末表1)。由此可表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形成学生+教师+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的“准工厂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切实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三个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和肯定,合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及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其中,近5年来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比例也较高,就业率5年来均能到60%以上。(详细见表2)显著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五、结束语

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更贴近社会需求,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出学校完成实习,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把专业知识转变为实战经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内容互相通融,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效对接;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用特色打造实训平台,形成专业品牌,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社会服务的功能;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更新大学生的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使其毕业就能就业,对接工作岗位,培养社会满意的人才,继续完善平台建设,助力学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峰,许红龙,张占英,等.基础与临床整合医学人工智能实训案例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3):52-54,65.

[2]季益龙,梁晨,周跃良.智慧教师教育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6(3):274-280.

[3]宗树斌.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资源开发建设研究:以植物种苗工厂化繁育实训平台资源开发建设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28(1):71-75.

[4]齐芯,王建林.基于实训教学平台的“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4):96-97.

[5]杨正民,陈芳芳,王旭,等.“智慧、融合、双创: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推介[J].职教通讯,2022(4):F0003.

[6]胡博.高校创业技能实训精准化的路径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27-28.

[7]陈星宇,王颖,李海翔,等.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实训平台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4):227-228.

[8]姚钢,谭赞武,许孔联,等.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33-39.

猜你喜欢
工厂化实训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中国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