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栏目中提出“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自然单元是围绕某一历史时期的核心内容确定的,进而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并梳理某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或时代特征,因此历史单元教学能给学生搭建学习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大势的平台。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意识确立单元内容主旨、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从而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单元内容作为单元教学的重要文本,是设计单元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合理解读单元文本与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是设计单元教学的重要工作。理解单元文本的表层信息,挖掘单元文本的隐藏信息,有助于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和形成单元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提升历史思维品质。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为例,探索文本解读视阈下设计历史单元教学的路径。
一、窥破文本逻辑,提炼单元内容主旨
提炼单元内容主旨是历史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提炼单元内容主旨,必须窥破单元教学文本的内在逻辑。可重点关注单元标题、导言、课题和子目,厘清课与单元、课与课、课与目的关系。
从单元标题看,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为:文字记录之前,中国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祖先的社会生活状况。本单元共有3课,从课题及子目中可以得出3课的核心内容,如下:
结合课题及核心内容,能够得出单元下各课的逻辑关系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排列,分别讲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其中第1课是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第2课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第3课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状况。从课文子目看,课文内容大致是按照“总—分”的逻辑框架(第3课除外),第一子目都是对课文核心内容的概述,第二、三子目是选取重要的考古发现对第一子目里的历史表述进行论证。课内第二、三子目“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编排,表明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址较多、分布广泛;体现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特征,揭示了考古发现和远古传说是我们认识史前社会的关键证据。综上,提炼出本单元的内容主旨为:考古发现与远古传说揭示了史前时期中国人类生产、生活与社会状况,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二、品味文本表述,落实单元教学目标
品味文本表述需要具有对教材文本话语体系的敏感性。一般情况下,教材已经通过文本表述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历史。这种认识历史的方法需要在单元教学目标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那么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呢?提炼出单元内容主旨之后,可以确定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切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落地到单元教学中?现列举本单元课中的部分文本表述如下:
1.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这表明山顶洞人已掌握挖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4.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
上述文本表述中的“重要证据”“发现”“反映”“表明”“相传”等字眼,揭示了后人通过考古发现和远古传说了解史前社会。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认识考古发现、远古传说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结合单元内容主旨和单元内课文的具体内容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作进一步的分解和分层,如下图所示: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单元史料实证素养分解成递进的“知道”“认识”这两个层次,在单元教学中逐层推进,以便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细嚼文本差异,突破单元重点难点
在明确单元内容主旨和需要落实的单元教学目标之后,可以确定与内容主旨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单元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细嚼教材文本表述的差异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难题。在第一单元中有如下表述: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4.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
从“约”“目前”“经测定”“迄今”“传说”等词语中看到了教材文本表述的严谨性,而文本表述的差异则反映了现代科技手段获得考古信息是认识史前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考古遗址或实物的发现,以往的历史结论会发生变化。传说中炎帝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而此处正有西安半坡遗址。这种行文逻辑想告诉读者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远古传说中蕴含的较为可靠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只需引导学生细嚼出文本的差异,帮助他们理解考古发现、远古传说在认识史前社会中的作用,突破本单元的重点。
另外,我们可以从单元文本的谋篇布局中细嚼文本差异,突破单元难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从这些远古传说中,依稀可见先民生活的影子。但用传说证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显然站不住脚,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与课中文本表述的差异与联系进行解读,突破单元教学难点。在第2课和第3课中有如下表述:
1.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3.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4.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5.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第3课 肯定表述)
6.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
将3和5的文本表述联系在一起, 我们能够解读出半坡人生活的时代与传说中炎帝、黄帝生活的时间重合,考古发现半坡遗址是一处原始聚落遗址,推测半坡人生活在部落联盟时期。传说中的部分社会状况与考古发现相吻合,可见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1、2、3、4的文本表述表明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先民生活的差异,反映了区域文化有其独立发展性,即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6的文本表述体现不同区域遗址中部分文化因素的相似性,反映不同的遗址和文化区域之间存在早期的文化交流,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四、反思
通过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整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一课中示范从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中可以了解北京人的样貌特征和生产、生活情况;第二课中模仿从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考古发现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第三课中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解释传说中炎黄联盟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相似。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点拨,学生能够知道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感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认识考古发现和远古传说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但是当给予学生一个或多个考古实物时,学生还不能自如地通过对考古实物的分析得出某些历史结论。因此,对本单元重点的突破还需深入。可在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将“运用远古传说、考古实物和传世文献等多种史料互证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作为单元重点,用平行强化的方式将单元教学重点指向的教学目标多次训练,以强化学生对目標的认识,进而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