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甲由
我们当年服役的部队是一个汽车团,到部队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分配到各个连队,然后分批次去司机训练队学开汽车。那种新鲜劲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只是没有想到,学开汽车还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先上理论课,坐在教室里听教官讲汽车的机械构成,什么是油路系统、电路系统、发动机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减震系统、转向系统等。听得我们这些学员头昏脑涨。终于等到理论学习结束,接下来是拆解、组装。就是把一台好端端的汽车上的所有零件一个个拆下来,拆成大大小小一大堆“废铁”,乱七八糟在地面上铺成一大片,学员们当时全都蒙了,满眼惊恐。没想到人家班长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吩咐学员们把拆下来的零部件一件一件用汽油清洗干净,然后安排学员们先装这一件,再安那一件,两天时间,又把散落在地上乱七八糟的铁疙瘩组装成了一辆汽车,摇把一搅,响了,一把能启动。
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金刚钻,人家班长也不敢揽那瓷器活。拆解和组装的过程,就是要让学员们学到真本领。过了这一关,终于可以开车上路了。第一步是起步、停车,这是最基础的驾驶要领,只有练习好了起步停车,才能上路行驶。学员们可以一个换一个坐进驾驶室了,大家心花怒放,满脸喜悦。
有一天,班长通知让保养车辆,学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啥是保养。班长说,保养车辆,就像是医生给人检查身体,有病治病,没病预防。平时只有把车辆保养好了,做到心里有数,才能保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出故障。有一个郭姓的战友,来自山区农村,憨厚老实,坐在驾驶室里,负责给钻在地沟下面的班长递工具。一会儿递扳子,一会儿递钳子,班长要啥他递啥。过了一会儿,班长在下面喊:“小郭,把螺丝刀递给我。”他随声答应着,手忙脚乱地在工具箱里扒拉来扒拉去,就是找不到螺丝刀。班长急了,只好爬出来自己找,狠狠训斥了他。小郭委屈地说:“在俺们家里,这东西都叫它改锥,或是起子,谁知道它是螺丝刀?”班长扑哧一声笑了。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慢慢地也就摸透了汽车的脾性。我们司训队用的教练车全部是吉斯150,也就是解放牌汽车的前身,是苏联老大哥抗美援朝时期支援我们的装备,到后来退出现役,改做教练车继续发挥作用。有一天下午,班长让一个王姓的战友给汽车打黄油,说是明天司训队有可能组织野营拉练,提前做好准备。王姓战友欢天喜地地跑到车库,把汽车开到地沟上,拿着黄油枪,挨着黄油嘴儿一个一个往里边挤黄油。他把传动轴、过桥、转向节拉杆球头、汽刹皮鼓上的黄油嘴打完,看到化油器浮子室上还有一个黄油嘴,未及多想,顶上黄油枪使满劲儿往里边挤黄油,直到打不动为止。
第二天早上,轮着我们班的汽车出库,汽车怎么也发动不着。坐在驾驶室里的班长感到奇怪,急忙跳下车排除故障。打开引擎盖,用化油器下面的手动油泵泵油,感觉一点压力也没有,拿扳子把安在化油器浮子室上面的黄油嘴卸下来,往里一瞧,化油器的浮子室里全被黄油给塞满了,汽油进不去,难怪汽车发动不着,班长气得双手打战,二话没说,飞起一脚把小王蹬倒在地上……为这事,班长挨了个处分。过后班长向小王道歉,说是当时不该发火,更不该蹬那一脚。
50年过去了,那些在我們当新兵时出的洋相,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却。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