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峰 赵亿祥
回眸过往,从1955年国家发出恢复汝瓷生产的号召至今已接近70年,汝瓷各种釉色的全面恢复也过去了30多年,但针对汝瓷恢复的相关研究却十分缺乏,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时代变迁、国企破产改制和人事更迭等造成汝瓷恢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档案、历史资料散失殆尽。彼时,汝瓷的恢復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几乎就是一次全新的创造,其中蕴含的卓越技艺以及当代汝瓷人勇担重任、科学求真、苦干苦拼等文化精神都应该传递继承。
一、艰难摸索阶段(1955—1960)
这个阶段是新中国汝瓷恢复的初始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苦苦摸索,开辟着前进的方向,最终凭经验烧造出了新中国早期汝瓷“豆绿釉试烧品”。虽然性质还不够稳定,但汝瓷恢复迈出了关键一步,为进一步的恢复工作打下了基础。
1955年底,中央和河南省都指示临汝县(今汝州市)要恢复汝瓷的生产,周恩来总理发出了“发掘祖国文化遗产”的号召。任务交给了县供销社办的严和店窑场,即复兴瓷厂。该厂的前身——民国时期开办的民生瓷厂曾进行过汝瓷的试烧,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厂只能烧低劣廉价的粗瓷。1956年2月,新中国汝瓷的恢复从漫山遍野地寻找釉料开始了。时任窑厂经理的赵金栓、烧窑工郭遂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受过教育的郭遂只能比照着从宋代窑址寻到的古瓷片,通过大量反复试烧,逐步摸索和积累经验。“那时候郭遂老师是咋试验呢?就是把釉料这一勺、那一勺、这半勺,先记着,然后这一种(拿纸)包住一团再记着,他也没有文化,都是暗地记着,慢慢地这种矿石添一点,再添加一点别的,就那股子劲儿实验的。”(YGR-1-20180118-2)厂里还专门成立了汝瓷试验组,杨桂荣(雕刻)、裴庭甫(绘画)、孟祥泰(拉坯)、杨文尧(烧窑)等各路人才先后进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首先是将复兴瓷厂由集体性质改为国营,厂名于1957年变更为地方国营临汝县汝瓷厂;其次,邀请省轻工业厅顾问、临汝县原古董商人周凤祥多次现场指导,安排郑州艺术学院的老师帮助设计造型等。
郭遂最终在严和店南面10多公里的山上找到了“药釉”原料,再“经过十个月的多次试验,试制成功一种豆绿色的瓷碗”,“这种新制的汝瓷已经具备宋代汝窑出产的豆绿色瓷碗的各种特点”。这种豆绿釉瓷碗虽属于汝瓷的民窑品,但仍然引起了广泛关注。1959年汝瓷豆绿釉透雕大花盆被送到新建成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陈列,郭遂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195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群英会并受到周恩来、朱德、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虽然汝瓷恢复的开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鼓励与好评,但历史地看当时的汝瓷配方还难以定型,成品率非常低,应属于“试烧品”。
二、学习提高和转折阶段(1961—1965)
恢复汝瓷被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61年11月,张全受县委指派就任汝瓷厂党支部书记,在充分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粗瓷养汝瓷”的办厂方针,解决了瓷厂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汝瓷试验基本经费来源问题。厂领导重新做了分工,张全负总责并亲自抓汝瓷恢复工作。针对民国年间遗留下的两座窑炉残败破旧、效率低下的情况筹款进行了改造,主要烧造粗瓷,同时另建一座小试验窑试烧汝瓷。1962年汝瓷厂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学生、郑州艺术学院的马永杰进入汝瓷试验组,从此,精确计量代替了一勺一瓢的经验配比。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结束的杨桂荣也回到了试验组雕刻岗位,更加精细传神的雕刻工艺被运用。
但整个汝瓷恢复工作仍在十分艰难地缓慢前行,直到发生了一次转机。在一次大窑代烧汝瓷碗的过程中,因为意外发生了捂火,使瓷碗出现了各种釉色。“有蓝的,有绿的,有黑的,有白的,这为啥形成这了?于是我就背着这一大包碗,到禹县神垕去见正在那里培训陶瓷人才的河南省轻工业厅工程师李志伊,李老师说从出现的颜色看有的十分接近汝瓷,原因是使用了还原火,而钧瓷烧的就是还原火,我就仔细研究了钧窑炉的结构并画了图纸,回到汝瓷厂建了一座新窑炉,果然烧出了很好的豆绿色汝瓷。”(MYJ-1-20180117-6)改氧化火为还原火,是汝瓷恢复过程中的一次转折,试验组通过反复试烧最终固定了汝瓷烧造配方,最终于1964年形成量产,虽然当时的烧成率只有10%左右,但已经比之前迈进了一大步。同一年,豆绿釉烧造工艺通过了省科委、省轻工业厅等部门组织的,省陶瓷专家徐国桢、王俞英参加的鉴定,代表了官方的正式认可。汝瓷的器型也逐步丰富,从原来只有碗盘、花盆等几个品种逐步开始仿制宋代的瓶、洗、尊、炉等。1965年汝瓷厂使用上了工业电力,除了照明,还从神垕引入了电动制碗设备,购置了球磨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三、停顿和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
“文化大革命”使汝瓷恢复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一度停滞。“文化大革命”开始,汝瓷厂主要领导挨整下台,郭遂等人被批斗,试验组解散,大量汝瓷产品被砸烂,汝瓷恢复工作停顿。1970年张全复出,重新成立汝瓷试验组恢复试验。不久,汝瓷厂和汝瓷恢复工作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1971年秋,根据河南省革委会要求,在省外贸部门的安排下,汝瓷作为代表河南省的重点文化商品首次参加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没想到引起了轰动。“汝瓷产品第一次上广交会,被外宾抢购一空,其中有日本、新加坡,还有香港、澳门,这几个国家还有地区,把它抢购了。”(MYJ-1-20180117-15)。1973年由轻工业部拨款41万元(后来又追加了90万元),在紧临县城、交通便利的赵庄村新建汝瓷二厂。1975年新厂建成,老厂的主要骨干力量约70人随之迁移。实际上,汝瓷二厂无论以后厂名怎么变化,一直到破产前都是汝瓷生产和恢复的领军者、主导者。而位于严和店的老厂,此时改称汝瓷一厂,在未来的汝瓷发展中亦有建树,但长期居于追随者地位。新厂不再生产粗瓷,主要产品是“二细瓷”和仿古汝瓷,亦开始试验卫生瓷、瓷砖等新品。但是新厂内部因工作思路和其他复杂人事的纷争,厂领导班子被调整,张全被调离汝瓷厂,汝瓷发展陷入低潮。
四、面向市场,不断学习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77—1983)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汝瓷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濒临破产边缘的现状促使汝瓷人再一次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求新求变。同时,市场意识的觉醒使汝瓷真正步入大生产阶段,汝瓷厂开始走向崛起。
1977年3月,河南省二轻厅组织的河南陶瓷展在北京工美服务部举行,在历时3个月的展览中,汝瓷受到首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78年秋,张全再一次复出,继续担任汝瓷二厂厂长。当时企业的问题是工艺落后、产品落伍,技术工人青黄不接,质量没有保证,产品没有市场,已经连年亏损,企业曾组织员工自行销售大量积压产品以抵拖欠的工资。新的管理层首先要解决工人吃饭问题,除了面对市场别无他途。通过调研发现,白酒用高档包装瓷十分抢手,但本厂却没有技术和能力生产。积极学习龙泉瓷厂成熟的工艺,在20世纪80年代新建了65米隧道窑、灌浆车间,增添球磨机、滤泥机、滚压成型等设备,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上将没有市场的“二细瓷”彻底停掉,全部改烧汝瓷。再次,汝瓷恢复也取得了新进展,青年工人朱文立在龙泉学习期间就成功地研制出“石灰釉”配方,使豆绿色更加鲜亮晶莹且烧成稳定,成为大规模生产汝瓷的定型配方。
1983年初,不愿被误读为“二流”的二厂更名为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以下简称工美厂),不仅名字是新的,效益也在不断刷新着纪录,1983年的汝瓷产量达82.3万件(大多是宝丰、杜康、仰韶等知名白酒品牌的酒瓶),产值43.1万元,均是上一年度的1倍还多。这既是该厂主动投身市场的结果,也与工美厂发展史上第一次打破大锅饭实施经济责任制有着密切关系,虽然现在看起来这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承包方案,但却是工美厂在管理上走向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美厂增加研发资金和人员,积极研发汝瓷天蓝釉。天蓝釉在古窑遗址中是被发现最多的一个汝瓷品类,其做工精巧、釉色优美,恢复难度远高于豆绿釉。在考察大量古窑址和科学化验的基础上,先后调配出48种釉料配方,经反复试烧最终发现其呈色机理与铁的含量、烧成曲线等有密切关系。汝瓷天蓝釉于1983年8月通过省级鉴定。鉴定会议盛况空前,徐国桢、叶喆民、耿宝昌等13位国家级陶瓷专家出席并对汝瓷天蓝釉的恢复给予了肯定,专家还联名倡议“希望在此基础上对汝窑典型产品‘汝官窯做进一步的研究”。
五、汝瓷恢复和发展的鼎盛阶段(1984—1989)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工美厂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汝瓷生产和恢复都迎来了历史上的鼎盛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包装瓷市场供不应求,产值和利润节节攀升,带动地方小厂纷纷上马汝瓷项目。
白酒包装瓷销售的持续升温极大地刺激了汝瓷生产。工美厂1985年9月又增设一条15米推板窑生产线,以氧化火、一次烧成和加颜色的仿汝彩釉等工艺进行快烧,月产量新增了7万多件,即便如此,产品仍然供不应求,曾有过一天内7家客户坐等酒瓶装车的盛景。为满足市场,工美厂又通过合作、联营等方式成立了陵头、尚庄、塔寺3家分厂,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汝瓷的旺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号召和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企业都投入汝瓷生产,并专门成立了临汝县汝瓷开发总公司,负责组织新厂的建设、技术指导和市场管理等事宜。相继有马窑兴华瓷厂、骑岭陶瓷厂、803第三汝瓷厂、三寨胜利瓷厂等18家汝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时间乡乡冒烟,村村烧瓷,形成了窑炉相连、炉火连天的热烈生产景象。
全县大上汝瓷带来了汝瓷业的繁荣,也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工美厂甚至成立了多达20人的新产品开发车间,围绕包装瓷市场先后开发出新汝釉、17号豆绿釉、棕色釉、兵马俑灰陶釉、石头釉等新釉色,酒瓶市场也开拓到安徽、浙江和江苏等省。加入“酒瓶大战”的“汝瓷一厂”在造型设计上独出心裁,率先设计出“八仙酒瓶”、“乌龟酒瓶”等,一时引领包装瓷的时尚前沿而风靡全国。汝州市中国汝瓷研究所成立,增加了汝瓷研究的专门力量。1986年9月,工美厂“双龙瓶”“内花碗”“鸡心碗”等9种产品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审金杯奖,汝州牌汝瓷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批准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汝瓷的影响力也因此走向全国。有关数据显示,工美厂1983—1986年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1986年汝瓷产量223.5万件,是1983年的2.7倍;产值183.5万元,是1983年的4.3倍。全县汝瓷生产在1984年的统计数据是:产量1620万件,产值1963万元,已经成为临汝县重要的支柱产业。“那成天,那酒瓶都供应不上,那时候效益可好了。”(GLC-1-20180710-9)
通过长期实践,终于掌握了汝官瓷天青釉的烧造原理,攻克了这一陶瓷界公认最难烧造汝瓷釉色的难题。天青釉是宋代宫廷御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汝瓷代表性釉色。1988年,工美厂技术副厂长马永杰、化验室主任孟玉松分别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和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些都为汝瓷带来极大的声誉。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酒瓶市场渐趋饱和,已经颇具市场意识的工美厂未雨绸缪、主动求变,在多年为北京料器厂配套生产汝瓷花盆的基础上,大胆引进了料器(一种玻璃工艺品)全套生产线,并再一次在全县掀起了仿制和争相上马的高潮。
1989年1月,汝州市美术汝瓷厂(1988年8月,工美厂随着临汝县更名为汝州市而再一次变更厂名)积极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出台了“1989年度经济承包方案”,该方案涉及全厂12个生产管理单元,几乎覆盖了所有工种,十分细致而明确,包括各岗位的目标任务、奖罚措施等。该方案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代表着汝瓷厂的管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六、跨行业扩张和停产破产阶段(1990—1999)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陶瓷行业由日用美术瓷为主转移到建筑陶瓷为主的阶段。一大批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也没有市场需要的企业最终走向破产,汝瓷行业也不例外。
因白酒行业遭遇重挫,曾热闹一时的各乡镇汝瓷厂逐渐偃旗息鼓、窑冷烟散。深受影响的美术汝瓷厂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把汝瓷酒瓶和料器当作两大主导产品发展,而料器也确实不负众望,1990年,料器销售额已达503.2万元,创利税44.65万元,创外汇37.64万美元。料器生產解决了大量人工(鼎盛时仅仅料器一项用工就达1200人)的“吃饭”问题,但也暴露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弊端,其最终也成为企业难以背负的沉重包袱。
1992年,汝州市政府提出“发个子、长胖子”的扩大企业规模、做大企业集团的思路。美术汝瓷厂在两年间,与香港伟裕公司合资成立了河南万兴玩具有限公司、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塑胶棉制品有限公司和电脑绣花制衣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1993年4月,美术汝瓷厂在“发个子”竞赛中一跃成长为万兴企业集团公司,生产工人有2500人,年产汝瓷800万件,产值1600万元。就在企业似乎进入一个全盛时代之际,国际国内形势突变,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银行银根紧缩,企业运转出现严重困难,经济效益急转直下。已经经营不善多年的汝瓷一厂随后也宣布停产,与万兴集团一起开始进入核资清算破产等阶段。
无论是在汝瓷恢复和发展的鼎盛阶段,还是跨行业扩张和停产破产阶段,经过无数人努力恢复的汝瓷,除豆绿釉外,其他无论是月白、天蓝还是天青等釉色,都没有大批量生产的机会,直到国有汝瓷企业退出历史舞台。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汝州市另一种汝瓷发展的力量却在暗生滋长、悄然抬头。1997年,汝州市第一家民营陶瓷企业新嘉诚汝瓷开发有限公司进入市场并一鸣惊人,其研制的仿汝官瓷“凤耳尊”2件、“八卦鼎”1件被国务院办公厅收藏。此后,以民营汝瓷企业为主导的汝瓷烧造活动风起云涌,汝瓷发展的另一个全新时代到来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赵亿祥,英国利兹大学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影视与文化产业、口述史等研究;赵亚峰,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传播、口述史等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汝瓷恢复和当代传承传播研究》(ZYGTCXN2018-3),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2019“口述历史在中国”资助项目《汝瓷恢复烧造口述史》(PXY—HX—2019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