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思
在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形势下,近年来财务人员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得到不断更新,各种新型的计算机产品层出不穷。在计算机数据运算方面,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财务相关软件得到较好开发和利用,以便为财务工作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
一、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价值与作用
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有利于调动行政事业单位内工作人员积极性,还会使相关工作人员自主降低对工作的抵触心理,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中,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相关领导实地进行相关考察带来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合理性。
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搭建数据集中处理平台,加强会计工作中不同业务的联系,使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数据处理系统,借助相关的软件平台加以运作,在原本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分析以及运用等更多有效功能,有效缩短工作人员的运算时间;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权限系统,使相关部门的有效数据得以集中记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节约部门合作时的沟通时间,可以更加快速的解决问题。
其次,搭建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有效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倘若有关部门建立相关的技术平台,可以结合项目内容需要的数据,实现资源预算功能,那么在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之后,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价值将会被充分利用。比如说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近期要开展的项目,财务部门需要在资源配置上做出计划书,这可能需要财务会计利用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资料、实地考察等,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相关技术平台的搭建,有数据可以在平台获取,会计工作人员仅仅需要的是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数据,再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那么在最初的资源分配上就会更加合理,决策者在制定相关决策时也会更加准确。
最后,相关信息化技术融合,可以提升包括财务会计等在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自身能力;信息化系统打造,既可以解决社会发展以及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相关需求,也可以解决会计人员的工作需求,可以使其工作更加便利和快捷。同时,信息化平台的搭建还可以对以往业务能力不足、综合实力较弱的工作人员进行淘汰。
二、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现状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依旧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监控体系并不完善,其中指的不仅是对于人的实际状态的监控,还包含对相关财务数据的监控。比如说最常见的便是挪用公款这一现象,而且要知道的是公款一旦被挪用,则是不可逆的,无法追回,其导致的结果一般就是相关项目被叫停,致使原定计划难以实施,而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没有被合理利用的资源导致更多的资源受到影响,极容易产生蝴蝶效应。
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偏低,这也就相当于资源不能被合理化运用,最后可能会导致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信息化技术若不利于操作,则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这可能只是简单地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其次是信息化技术操作水平低,在利用相关信息技术输出有关数据时,输出的数据错误、不准确,小数点点错位置等问题,可能影响的是整个地区的发展,这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
三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当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相关管理制度也必须紧跟其上,與时俱进的相关制度。
四是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资源的共享难以实现。在传统的财务工作过程中,部门的相关数据和相关信息都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其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保证其在不涉及财务会计信息机密的情况下,才能被展示。
三、信息化背景下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其也可能会加大工作量。从以下两方面来看,相关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为工作提供便利的利刃,也是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的负担:1.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是将所有数据统计到一个大的数据平台,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存储并加以分析,以让财务工作人员获取工作上的便利,但是行政部门的数据具有非常大的保密性,倘若工作人员因为疏忽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数据不准确,但是多方面原因并不能让其及时被证实,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损失巨大;2.若系统操作人员对计算机应用不够了解或者是操作失误,则可能造成相关的信息化技术系统被木马种植或者黑客攻击,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真实性难以保证。3.信息不对称问题随时可能出现,因为相应的信息监管技术不到位,使信息化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
(二)相应系统搭建不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我们在实际搭建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对整体信息化基础的发展而言,依旧缺乏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专业性的指导,更多的是靠相关技术人员自己摸索发展,导致效率较低,且发展较缓,进而导致共享平台的搭建和相关的信息资源共享无法被快速实现。而且就已经搭建的相关平台来看,在技术运用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虽然我们可以引进外国的相关系统,但是因为在语言和其他习惯上的差异性,加上行政部门数据的机密性等要求,其平台并不完全适用于相关工作,所以我国相关的信息系统搭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四、信息化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系统安全性,完善监管制度
对于我国相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平台的搭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确保相关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监管制度。
一是调动国内从事相关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更加完善,以此保证财务会计获得的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特别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获取数据准确与否,对工作的进行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相关信息化技术系统不仅需要对数据有好的保护,还要对系统自身有一定的风险评估和自测能力,所以研发人员在研发相关技术时,要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要在运用的基础上有防火墙、杀毒软件、行政专网系统等相关措施对数据进行初步加密和保护。二是建立完善的相关监管体系。第一,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监督,明确相关责任,比如说,在向平台输入数据时,每个人输入的数据都只能用自己的专用账号,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在输出相关数据时,财务工作人员有检查或监察义务,以保证输出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对于每个使用系统的专用账号要进行监管,同时也要对个人账号做好保护。
(二)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确保信息化技术可以对财务工作人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必须做出实际要求:首先,在招聘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时,必须要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可以采取诸如查看相关技术证书、现场展示自身技术、进行相关考试等多方面测试方式保证招聘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其次,在招聘相关工作人员之后,要对其进行集中的相关技术培训,或者开展相关技术运用讲座,针对实际情况展开培训。当然,对于原有的员工也要展开定期的培训活动,以便于原有员工可以学习相关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技术,不断提升本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从而在根本上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平台可以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
(三)完善工作流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首先要完善工作流程,其重点是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这就需要相关领导者在分配相关任务时,对各员工有明确的了解,以便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提高内部相关工作人员配合的默契程度,增强各个员工的自信心,从而营造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实现资源共享的发展目标,主要促进相关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与和科技化的发展。对此,上层政府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优化传统的发展观念,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工作模式,促进科技发展,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引进海外人才,加大对本国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让本国技术型人才蓬勃发展,最终达到信息系统的搭建,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及时发展仍有弊端,但是在各部门实际工作运行中,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特别是需要走在前沿的行政事业单位,其更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与财务工作融合这一技术运用落到实际,在保证技术合理运用的基础上,达到让财务工作人员减少工作任务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科技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