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完善策略分析

2024-04-08 02:08金苗
理财·收藏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资产资源

金苗

自然資源不仅属于国家财富,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审查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利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促进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利用效率。然而,实际审计工作中发现,该类审计普遍存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实物量增减变化情况反映不精确、指标评价体系不健全、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责任界定与评价难度大,审计成效难以落实。因此,必须加强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的研究,制定具体的完善策略,提升审计质量。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的重点及难点

(一)审计重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是否符合生态环保理念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遵守、环境影响评价的落实等,审计人员需要熟悉掌握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法规、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有效的审计核查手段。为避免各类环保专项资金出现挪用浪费等问题,审计人员还应关注各类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资金绩效充分发挥。此外,审计还要从环保项目的设计、运行、管护等方面入手,评估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积极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对于新环保政策的响应及决策部署情况,以便合理确定其任期内的工作成效。

(二)审计难点

自然资源数据涉及领域和部门较多,数据规模庞大,数据获取、分析评估的难度较高,审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海量数据。且资源环境问题由多种因素导致,需要审计人员准确判断具体问题与离任干部是否存在直接的责任关联以及关联的程度,具备一定学科知识和鉴别能力。然而不少审计机关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支撑,这对相关数据处理运用造成影响。此外,现阶段该类审计标准未完全统一,处于不断探索成熟阶段,审计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必须综合运用数据分析、现场勘察等形式,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如何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如何高效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审计效能与质量成为工作难点。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实物量增减变化不精确

自然资源实物量测量和估算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以土地资源为例,由于土地形状、地貌、土地利用方式的复杂性,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和质量时可能存在误差。而且不同资源要素相关统计数据更新年度不尽相同,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再比如水资源、森林资源,随着时间发展、季节变换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实物量测量和估算难度更大。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涉及土地、环境、生态等领域,数据来源和数据规模庞大,处理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且难以确保自然资源实物量增减数值的准确性。

(二)指标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审计机关中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设置不尽相同,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无法真实全面反映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状况。例如,一些指标设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这就造成评估结果不够准确。且多个指标的权重分配缺乏科学性,有些重要指标被赋予较小的权重,而一些次要指标赋予的权重却又较大,使得评估结果偏离实际。另外,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科学的数据支持,然而,由于审计人员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和水平相对有限,导致审计工作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撑,进而影响指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

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关乎审计成效,更关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清晰的责任划分对于提升整改质效十分重要。如整改期间责任划分不明确,出现整改工作无专人负责,或者多个部门之间工作内容交叉重叠,将影响整改工作推进及整改成效。同时,审计整改的关键在于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审计发现问题,部分被审计单位可能只注重形式上的整改,没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未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使得整体整改效果不佳。此外,通过审计问题整改提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是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当整改效果不明显时,则意味着整改工作推进不扎实,有关责任单位、部门局限于短期整改效果,未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容易使相似的问题反复出现。

(四)信息化程度不足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数据来源广泛复杂,这对审计机关数据采集运用构成挑战,如何做到数据收集全面准确更是难上加难。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不完全一致,也会增加数据整理难度。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要对海量的资源环境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不同的审计模型,挖掘数据价值,从而发现问题线索及风险点。然而,不少审计机关数据分析人才相对匮乏,往往依赖于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难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求。加之自然资源数据多为敏感数据和机密信息,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若缺乏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将会增加数据泄露风险,影响审计工作推进及国家信息安全。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的完善策略

(一)强化监督与实地勘察

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审计监督机制,科学统筹审计监督的资源环境要素与监督频次,通过定期审计与随机取样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验证资源利用与保护管理情况,为评价离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做好铺垫。同时,加强对审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运用,为资源环境趋势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由于该类审计涉及的资源环境因素较多,审计人员应加大“铁脚板”现场审计力度,在得到数据分析线索后结合实地勘察,科学直观地掌握被审计地方的资源环境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等。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审计机关需与其他相关部门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获取自然资源资产的信息和数据,在信息共享机制下实现资源整合。

(二)健全指标评价体系

审计应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目标、类型和范围,构建相对健全的指标评价体系,确保指标评价体系与审计目标一致。结合审计目标与自然资源禀赋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包括数量、质量、利用情况、保护措施等方面,全面反映管理者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明确各个指标的合理标准和得分范围。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可结合实地调查、监测数据、统计数据等途径获取数据信息,并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将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充分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性,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三)落实审计整改策略

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结果及发现的问题,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时间、责任人等,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情况,应依法依规采取有效的审计措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同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定期报告整改情况,及时掌握整改进展。此外,根据实际组织力量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估,通过实地查看、资料核验等方式,了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整改效果。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类似问题的发生。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

建立专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审计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该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等功能,为审计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数字化审计,以数据挖掘和分析,快速识别潜在问题和风险,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加强审计人员技术培训,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在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健全与相关资源环境部门的信息化协作机制,实现非涉密信息或限定权限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数据支撑。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于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强化监督与实地勘察、健全指标评价体系、落实审计整改策略等途径,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整体质效。同时,也需提升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引进新信息技术,保障审计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为高效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资产资源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资源回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