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及知识产权保护

2024-04-08 18:48
法制博览 2024年7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企业

王 素

郑州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河南省科技型企业面临的困境及现有机制

2021 年3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从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标杆引领、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配套实施和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三个方面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企业面临的问题

某通客车在“走出去”的时候,面临着尴尬的现实问题:第一,其商标被进口国家抢注于汽车坐垫或者汽车饰品等周边商品上,导致民族品牌不能很好地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二,将引进的他国的先进技术运用于本公司汽车生产之后,由于不清楚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公约内容,导致在他国销售和进行展览的时候出现侵犯他国知识产权并被制裁的情况。本课题致力于找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法律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能够帮助缓解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担忧,从而间接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有助于改善集聚区企业家观念的转型升级,激励其积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而达到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目的;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的奖励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和激发知识产权人才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将企业研发人员的发明认定为《专利法》中规定的职务发明,并按照“一奖两酬”的方式给予报酬,在取得专利之后,专利拥有者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缴纳相应的费用。在所访问的公司中,为授予专利所支付的溢价一般不高,大部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最低门槛,而对于与公司核心技术有关的创新项目,溢价金额则会增加。个别企业提供的激励措施,不仅超出了规定的执行条款最低限度,而且与各个企业实际执行情况严重不符。至于专利转化后对发明人的补偿,园区中的公司大多数都没有执行,更没有几个人冒着被辞退的风险要求企业保障其获得部分报酬的权利。所研究的产业集聚区中的大部分企业的内在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对职工的内在激励机制方面,因此,企业在对职工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时,应当对职工的薪酬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在改革后实行相应的薪酬体系。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企业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更大。在设计激励机制时,除了物质激励外,还需要对发明人进行肯定和奖励,在公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时,对有重要发明的发明人应给予优待。

虽然科技激励政策有其历史渊源,但其目前在知识产权激励体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们需要与知识产权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知识和创新提供激励。事实上,科技激励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前者将研发活动导向国家科技议程而非市场,后者则缺乏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指导和激励。基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可以用来推动知识的创造和创新成果的商品化,是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涵盖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激励机制,可将其视作助推市场经济主体创造性活动的一项基本制度。依托对各行为主体权责、义务的明确划分界定,科学完善的产权机制可实现理想的预期,规避创造性活动的干扰因素,保障行为主体开展研发及相关活动的行为能力。

(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流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极易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尤其是在一些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离开企业后,企业往往会面临研发项目、技术秘密等的流失,大大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如高科技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由于掌握技术秘密的关键员工的离职而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在生产和公司运营方面出现了重大损失。由此可见,保密机制应该是妥善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的一项基本管理措施。为保障该项机制的严格落实,企业应当在与新员工签订合同时,加入竞业禁止条款,规定他们在离开公司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能从事在原公司同样的工作活动内容。同时,要重视提升雇员的保密意识,在他们入职时和后续的知识产权培训中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并告诫他们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在企业研究与开发流程中融入知识产权管理。

在企业科研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其中很多是已经公开或没有公开的信息[1]。如果没有对这些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管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可能会受到侵害,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知识产权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此外,还需要降低新产品的商业风险。对于大规模、竞争激烈的研发项目,各方应在项目开始时签署保密协议,以有效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不泄露。

二、科技型企业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机制

企业创新要与知识产权策略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体系的激励功能,从源头上激发创新。而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创造就是其知识产权的源泉。通过知识创造,可以实现创新,取得技术突破,获得核心技术。知识创造,就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创造和利用。其中知识获取是“确定组织外部环境的知识,并将其转移到组织内部使之成为组织所用的知识过程;知识创新是指组织在已有知识资源基础上开发、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二)建立企业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机制

从人力资源理论视角来看,鉴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生产要素,也就是其不仅是企业开展研发、营销工作的行为主体,还是企业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的一大前提,由此决定了知识资本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以及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使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凸显,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对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行开发,并恰当调动起他们参与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为员工提供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双重激励,显然是发挥知识资本效能,助推企业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本在人力资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别于传统资本,知识资本与个体有着紧密联系,并主要体现于个体对知识技能、实践经验等的掌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企业可基于人力资本的价值作用,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发挥知识资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战略中的有效作用。但需要明确的是,仅依靠“知识”并无法成为一种生产要素,还需要把它变成一种产权,把它变成一种智力资本,从而使智力资本成为一种生产力。一些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除去涉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还涉及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以及对知识产权创造力的培养。鉴于有创造力的员工是知识产权创造的一大前提,所以,知识产权创造力的培养,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

(三)建立科学完备的企业创新制度

创新者不论是其活力,还是其潜能,均需要进行必要的激励调动。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创新。通过实践经验可了解到,国际上一些大规模企业,大多对于企业内部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工程师有相对完善的激励制度。比如,日本企业即对注册和获得专利权实施了详细的激励制度。就河南省企业发展实践而言,一些企业同样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河南郑州某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即尤为注重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多年来,企业一直秉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开发思路,并荣登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榜单,由此充分彰显了企业极强的研发实力及创新能力。在创新激励制度建设层面,一方面,企业将技术创新工作纳为企业各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企业创新计划与企业各部门绩效构建起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企业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发明奖励政策,具体表现为通过设立“企业级创新奖”“部门创新奖”“中心创新奖”等奖项,同时为获奖者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以及对获得专利的企业人员开展进一步考核,以此充分彰显了企业“以专利为中心的”的创新方针。

此外,以某公司为例,其同样建立了科学完备的创新激励制度。该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例如《专利创新鼓励办法》等,为企业员工开展科学研发及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激励。除此之外,企业还尤为强调对为发明创造而工作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在总部的数据中心大堂设置了“专利墙”,将发明人的专利证书挂在上面,用以激励研发人员。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企业在创新激励制度建设应用中收获了一定成效,但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开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现状调查”可了解到,大约有22.1%的企业做到了对创新收益的分配与激励,其他企业则建设有创新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在很大一部分企业看来,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激励源自对技术开发项目的财政支持。尽管此举体现了国家和地方通过刺激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政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激励,但也表明公司内部对创新的激励是不够的,致力于技术创新并不是许多公司的迫切需要。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企业内部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不够的现实[2]。

(四)调动创造者的积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确定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归属时,应当以最大程度激发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企业对于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除去可自行使用以外,还可通过许可、转让、融资、质押等方式来帮助自身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如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创新型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则可透过合约来达成对知识产权之协议。上述规定无疑有助于激励公司创新,对企业将公款用于项目公司,或者将公款用于科技创新,均可实现一定的激励效果。更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对相关知识产权的创造获取,必须做好对应的管理使用工作,进而使其能够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的实际操作中,上述“一奖两酬”的法律执行情况非常不理想。比如,企业没有明确的报酬标准,导致职务发明专利实施后,职务发明创造者无法得到充分的报酬,有的企业经营者在理解上出现了错误,甚至无法兑现法定的基本报酬。除此之外,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并未明确规定,倘若企业未能履行法定义务需要担负哪些责任,因此,职务发明创造表现出极高的自由度,进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务发明创造的激励体系的价值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于企业职务发明创造的激励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一般人员很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二是没有为研发人员提供所需的科学资源和环境;三是缺少激励职工参与创新活动的制度和措施;四是报酬太低,只有象征意义。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外部分企业通常都会针对雇员获得的岗位专利建立一整套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例如美国IBM 提出的“专利墙”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于鼓励雇员投入技术研发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此,除去要在立法层面对职务发明专利相关激励制度予以完善,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提高对职务发明人切身利益的重视度,从而切实调动起行为主体投身职务发明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要按照《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政策,对职务发明创造、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产品的发明人、设计者、育种人等进行奖励与支持。

三、知识产权机制发挥作用的积极条件

知识产权制度在西方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技术成就。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知识产权的战略,但是微环境对知识产权制度和战略认识不足,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经济集聚区和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尤为欠缺。

(一)改进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1.统筹规划,携手打击违法行为

可基于产业集聚区视角,组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实现地方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创业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同参与,携手联合开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机制

在相关法律法规中,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奖惩制度,对创造地方和谐的投融资及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员工对地方知识产权研发的积极性,增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地方知识产权部门的薪酬制度应具备引导园区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确保对园区内各类企业的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可靠的法规政策及资金支持,进而切实提升地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3.促进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机制

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使用,将切实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帮助企业了解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争端解决能力。

4.创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应侧重于专利搜索、分析、申报和交易。由于信息技术设备的高额投资,产业集群中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无法负担,信息技术的管理效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经济利润的增加,对个别公司进行计算机化的激励措施不足。[3]因此,政府应建立一个涵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的信息平台,并充分考虑到产业集群的独特性质。政府可以考虑邀请专门从事专利分析的公司为专利信息平台的开发做出贡献,然后由政府予以采购,由专门的公司进行销售,以满足园区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需求。

(二)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部分企业中,一些关键的专利技术预警机制已经建立,以监测和分析有关专利申请、主张和纠纷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技术、商业和投资发展、监管和政策变化。现阶段,我国专利审查市场仍不够完善,企业有赖于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推进专利审查工作。一些具备良好研发能力及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也需要通过园区知识产权部门的协助,对自身的知识产品相关产品及创新技术开展评估分析。建议都市圈内同行业的企业合作,建立一个分析本行业专利状况的预警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在开发自己的产品时使用其他企业的专利技术,避免重复研发[4]。同时,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和竞争对手,以便在其他公司侵犯其专利时采取适当措施。

(三)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助于产业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开发,提高人才驱动力。如果把企业当作一棵大树来看,人才是企业的根,如果把企业看作发展中的生命,人才就是其灵魂。人才是21 世纪的竞争密码,对人才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四)注重品牌建设和推广

在品牌建设上寻求突破口,把品牌的建设和推广看作当前发展的关键,通过品牌建设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各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顺应和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强化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专利的形成,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和保护,实现知识产权与资本的结合,使知识产权成为产业集聚区升级的利刀坚盾,为建设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企业
专利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