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芳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阶段语文阅读课程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改变,这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提高责任感,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这不仅是对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研究热点的回应,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障,更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随着各项教育政策的推广与有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共识也逐渐达成,教师逐渐意识到语文阅读素材整合的重要性,并且善于从主题角度着手,将社会、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引进阅读课堂,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其语言、文化、思维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主题阅读成为主流的教学方法。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主题角度着手,将多篇文章关联起来,实现知识的整合与统一教学,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艺术特点,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升。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主题阅读教学在评价设计中面临着困境。对此,笔者重点分析了主题阅读课程评价设计的困境,诠释了表现性评价对于教学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关的评价设计路径。通过对主题阅读课程的表现性评价设计,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反馈教学效果。
主题阅读课程评价设计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评价在功能定位、实践方式、应用机制等方面对育人体系有重要价值。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将关键学习环节的情况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积极总结学习经验,定期汇报与展示学习成果,并引进表现性教学评价,打破原有的单一性教学评价限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课程标准为主题阅读教学的评价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既包括阅读过程与教学评价的整合,也包含评价结果对教学形式的信息反馈。
其次,在主题阅读教学中,评价设计最为关键的部分便是阅读作业的设计。结合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作业设计应当符合探究性、开放性及综合性的特征与教学要求。探究性是指作业设计应当有问题导向、研究思路,并鼓励学生发挥探索能力,提高其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开放性是指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中融入生活,获得真实的情景体验;综合性是指语文作业应当锻炼到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主题阅读课程的作业设计需要满足这些要求,并回应教育政策的“双减”倡议,实现作业功能定位从“检测巩固”到“参与建构”的转变。此外,作业的设计应与课堂教学实践相衔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再次,当前对学生知识掌握与技能运用水平的衡量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纸笔测试进行的,尽管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学生的语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文本表达能力,但在主题阅读评价中还是具有单一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学生惯用答题套路限制了其语文思维的发展。因此,主题阅读课程的评价设计需要探索更加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建构,以及对阅读过程的整体把握。
最后,主题阅读课程评价设计的价值诉求涉及评价功能定位的更新、作业设计的优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索。这些价值诉求将有助于提升主题阅读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主题阅读课程评价设计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和挑战,其中之一是评价目标可能存在偏差。主题阅读教学强调从多篇文本中聚焦学科大概念,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学评”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具体而言,即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之间可能存在严重偏差。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至爱亲情”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学目标注重于对单元文本的赏析和归纳,而评价目标仍然停留在单一文本分析的层面,就会导致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匹配。为解决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对多篇文本进行整体设计,将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互贯通,以确保评价目标能够准确反映主题阅读教学的素养目标。
另一个困境是主体被动,这导致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在主题阅读课程的评价中,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检测和巩固,而忽视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依赖记忆来完成评价任务,没有真正实现对自身学习的动态监测和调整。针对这一困境,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开放和启发式的评价方式,例如设置讨论、辩论或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高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主题阅读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一个困境是视野狭窄,这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主题阅读课程致力于构建丰富多彩的阅读生态系统,让学生拥有充实愉快的阅读体验。然而,在评价设计中,往往存在对文本的重复挖掘,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全面建设和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评价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发现乐趣、有所收获,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阅读体验的丰富度和深度。
主题阅读课程评价设计面临着目标偏差、主体被动和视野狭窄的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我们应该通过整体设计多篇文本来确保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采用开放和启发式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广泛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提升主题阅读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主题阅读以及表现性评价的教学方式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并且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采用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检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一步改良教学方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斯蒂金斯的观点可知,表现性评价应当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价其调动知识、经验以及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纸笔测试而言,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优化主题阅读教学设计,落实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首先,主题阅读教学与表现性评价在特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表现性评价重视真实情境的构建、学习过程的监测以及学习效果的反馈,这与主题阅读课程中追求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展开自我建构和团队建构的目标相一致。主题阅读课程的特点包括广泛性和进阶性,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要在广泛而多样的阅读中监控自身的阅读进度并及时调整,同时通过任务支架来提升阅读技能,并从评价中得到有效的反馈。表现性评价设计正好能够支持主题阅读课程的这些特点。
其次,在表现性评价下主题阅读课程的教学结构可以得到显著的优化与提升。主题阅读教学课程的实质结构包含文本的内容与鉴赏方法,教师需要结合主题对其进行整理,并设计可行的阅读教学思路。而在这样的课程结构中,表现性评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价值,并且有助于推动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的开展。
最后,主题阅读课程在深层结构中的评价优化可以推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主题阅读中,学生需要积攒经验与素材,获得对阅读知识的总结、归纳、概括及鉴赏等能力,从而推动自身高阶思维水平的提升,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完成表现性任务得到提升。另外,个性化的评价以及团队性的阅读协作也可以助力表现性任务的完成,进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主题阅读课程与表现性评价相互契合,共同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在主题阅读课程中,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引入和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表现性评价对于主题阅读课程的优化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主题阅读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时,首先应该根据核心素养明确表现性评价的目标。针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并展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此外,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钱荃等人的观点,针对文学类文本的表现性评价设计,需要结合这四项核心素养和语言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指导主题阅读课程的评价目标设计。
其次,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需要以情境为导向,设计能够体现真实性、链接文本、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举例来说,在一堂主题阅读课程中,可以设计具体的表现性任务,如比对不同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联系生活经历进行选择,并通过绘画、写作、演说等形式来呈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任务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入思考和情感共鸣,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设计评价规则时,应该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并且需要具体描绘预期的学习行为。评价规则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的任务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以便能够全面地反馈学生的表现。此外,在评价规则的设计中,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我阐发和文学想象,避免过度依赖粗陋的数字量表。
因此,在主题阅读课程的表现性评价设计过程中,应该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评价目标,以情境为导向设计表现性任务,并针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设计具体的评价规则。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这些设计,主题阅读课程的表现性评价将更加精准和有效。
总的来说,文章从不同角度全面探讨了主题阅读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设计路径,有助于提升主题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