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锟
所谓汉字理据主要指的是汉字形体构成、读音和意义的基本依据以及道理。现代汉字的理据和古代汉字的构、形、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和文字的读音以及客观事物有着典型规律性关联,因此把握汉字理据需要整合各类要素,实现融会贯通。在初中语文文言字词教学中,有效融入汉字理据的相关内容,如汉字形体的构成原理和内在依据,可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为学生文言基础的夯实和文言字词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体系,也就是说,字的形体和内在含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汉字本身具有显著理据性特征,《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六书理论进行了充分表述,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在汉字理据探究过程中,要明确六书理论内涵,把握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初中文言字词教学中,要想确保汉字理据内容可以得到充分应用,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对教材中的文言字词的内涵及各类实词虚词等作深入分析,在明确字词音形意和深刻内涵、把握内在道理依据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的核心内涵。为了将汉字理据充分融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认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理据有深入理解,且具备探索的兴趣,把握各类理据要点,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文言字词的音形意内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对教材中的文言字词和汉字理据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例如,在《曹刿论战》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对汉字理据性内涵进行多样化呈现。如“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其中,“孚”和“服”都为使动用法,有使众人佩服、依从的意思。从汉字理据层面来看,其字音相同,但字形、字义有显著差异。服众,侧重于使人信服、顺从;孚众,侧重于使人感动、信任。服众,可以凭武力实现,使人顺从而未必敬仰;孚众,需要靠德望功业实现,无需众人顺从什么而是由内心产生敬仰信任。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字理据探究和文言字词深刻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在融会贯通中获得了多重感官激发,体现出显著的文言字词理据探究效果。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体系,其形体和意义、内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具备典型象征性、指向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汉字理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汉字的道理和根本依据,要从攻玉到穷理,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下对汉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并且要构建汉字理据应用体系和发展机制,为学生文言字词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能力的增强提供保障。在汉字理据认知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构造和形体,从而对汉字的字形及深刻意义进行有效解读,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规律的了解和认知,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下感知汉字的内在规律和道理,为其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提供保障。在初中语文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汉字理据的应用优势,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及探究体验,同时也要在实践探究中形成汉字理据应用体系,促进学生在情感和认知、理论和实践方面实现融合统一,为其文言语句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在强化学生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深刻内涵和语句特点,使其可以更灵活地应用汉字的理据特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以及探究体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然后在积极探究和有效优化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汉字理据的核心内容,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论证,让学生在汉字理据性特点方面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内在特点和真善美价值观,在明确汉字微言大义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汉字符号的智慧和深刻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语言思维和应用智慧,在明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深层次探究和理据性探索,在把握汉字的一笔一画、深刻理解其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实现融会贯通。
例如,在“墨”的理据分析中,可把“墨”拆分成“黑+土”,“黑”表示一个被火熏黑(满脸都是汗水或者污点)的人,“土”来自地面上突出的土块。因此,通过整合分析可知,“墨”是把熏的黑(色的东西)收集起来做成土块状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可以用来在纸上写字。通过这样的文言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墨”的内涵。
在初中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实践教学,通过辩论探讨或者主题演讲等形式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汉字理据的各类内容,体现汉字本身的理据性、融合性、实践性特点,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言字词的来龙去脉,了解其中所渗透的理论内涵以及理论依据,在形体构造以及内在含义融会贯通之中,深刻理解文言字词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为学生文言字词的掌握以及综合应用提供保障。同时汉字理据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形体的基本依据和构成道理,以及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在构型理据方面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明确汉字构造与字音以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联系,把握汉字独有的理据性,从而在融会贯通中强化自身的文言字词理解和应用效果,体现根本应用效能。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当前的初中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汉字理据的相关内容并没有充分重视,在实践教学引导方面往往不能实现融会贯通。对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在把握好汉字理据教学优势和深远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更深层次出发,对汉字理据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教师的实践引导中进一步优化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深入探究汉字理据特点、着重做好文言字词识记和充分领会的过程中,把握汉字的基本组成结构以及内在含义。让学生在明确汉字用法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深刻地理解汉字本身的理据来源。教师要确保学生的汉字视野得到有效拓宽,对汉字深层次知识和内在原理、依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深刻理解汉字理据的意义以及文言字词的内涵。
例如,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教师在汉字理据应用环节,要引导学生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斯”和“惟”等文言字词的古今应用方法和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可以对“斯”和“惟”正字辨字,对两者现代汉字和古代汉字的字形有充分理解,不写错别字。在《爱莲说》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蔓”的字义实现充分感知,辨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深刻理解“蔓”等关键字词的笔画和结构,在掌握核心内涵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字词的间架结构。
教师要想文言字词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在应用汉字理据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优化和充分完善,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使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来,在优化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查漏补缺,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文言字词学习和汉字理据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师的教学和实践引导过程中来。对此,教师在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融入汉字理据的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充分明确自身在文言字词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通过汉字理据性语言符号和含义特点的充分指引,让学生实现自我评价和主动探究,深层次理解文言汉字构型以及理据的内在联系,弥补自身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存在的漏洞或者不足,在理论层面为学生文言字词的充分应用提供必要保障。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在自我分析和理论感知过程中深入理解汉字音符、结构和意义等内容,在音形意充分整合和有效联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在把握汉字理据概念且实现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取得更为显著的理据研究和应用效果,为其汉字深入学习以及对文言字词的切实掌握提供必要条件。并且使学生在查漏补缺过程中理解汉字字形和字义间的内在联系和理据,在深入挖掘各类理据内涵且实现汉字理据性分析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其文言字词应用能力和理解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三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趣味”进行深入探究和评价,分析趣味所在,对“趣”这个字进行穷理和理据探究,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对整体评价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小组合作探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小组互帮互助、深度学习和优势互补的作用,使教学效果得到切实优化。此外,为了在练字选字方面实现精准有效表达,可让学生探究“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中文言字词的应用方法,明确其中的理据特性,使学生在文言字词理解认知和灵活应用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从以上探究中可以看出,在初中文言字词教学中有效融入汉字理据的相关内容,并且深入挖掘汉字的基本内涵和造字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确保学生对汉字理据有深入认知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明确汉字理据性价值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人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