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绍英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第一资源、第一支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战略性问题。面对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发展动力和合作精神、队伍结构青黄不接等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建设优化校本生态场域,引导全体教师修身修心修能,提质专业发展,培养责任担当、协同攻坚精神,整体提高发展质量。
学校既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场,也是专业成长的修炼场。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内力觉醒的自主发展,但内因需要外因诱发,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态文化场。
2023 年9 月,我接任攀枝花市南山实验学校校长,经过一个月调查了解,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1800 余人,在岗教职工120 余人,近5 年将退休37 人,且均为骨干教师。 学校中青年教师培养严重滞后,面临断代危险。 因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新知识获取渠道狭窄、资源匮乏,缺少交流的平台机会和科学的培养路径,多数中青年教师陷入盲目发展或发展疲态; 老教师靠经验吃饭,面对课程教学改革往往应付了事。面对中心城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区内多所教学质量靠后学校被撤销或并入集团学校的新态势,我校发展前景堪忧,亟待提振教师发展质量。 经充分论证,我校把促进教师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选择为优质的校本生态场建设。
影响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与教师的专业知识、经验能力、发展动力、发展能力等密切相关,也与教师所处时代背景、教育政策、制度环境,尤其是所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构、动能创造等密切关联。教师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先进的校园文化融入校本生态场建设,以培根铸魂、润泽心灵、开启智慧、激发潜能,形成核心发展力。
校本生态场是学校环境中各种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生态场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成长发展,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当下多数学校教师发展生态场建设都很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其育师价值。 实现教师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优化适宜教师发展的校本生态场。
校本生态场是各要素有机融合、 协同发力的生态系统, 实现整体育人育师价值。 通过校本生态场的整体性构建, 学校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教师全面而有差异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情境进行针对性培养。教师发展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升,还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建构运用、赋能提质,需要依托校本生态场着力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应对不同情境下的教学挑战。同时校本生态场建设需要关注教师个体特征、需求和意愿,提供个性化发展支持和服务。
随着教改深入,传统的教法和评价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校需要创造具有变革特性的校本生态场,激发、导引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教师发展需要创造开放、包容、合作的校本生态场,以引导教师接受多元文化影响,了解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积极融入多元文化环境。要求教师关注国内外最新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动向, 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立足学校实际,培育富于精神灵魂、智慧情感的校本生态场,我们展开了以“慧智南心”为主题的校本生态场建设路径。
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统领, 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建立和谐的教师关系;关注教师发展,创建内涵丰富的精神生态场与活动平台。
文化情境化。我校地处攀枝花南山一隅,经历了40 多年发展历程,面临教师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创建凝聚导引教师发展的精神文化场? 必须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和教师教育教学日常行为之中,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座谈会、谈心会等活动,将学校文化情境化,让教师对学校文化产生认知认同感,并转化为自觉的践行行为,产生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思想情感。 我们在教师发展中根植“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南山精神,鼓励全校师生秉承“一日南山人,共铸南山魂,南山精神永传承”的理想信念,共同建设美好新南山。
典范可视化。 评选感动人物,塑造道德典范。 学校用鲜活的教师形象感染教师、触及灵魂。一是创建榜样视频,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在学校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和教育展览上播放,增强榜样影响力。 二是举办榜样分享会,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成功故事。 三是建立榜样评选机制,让全校师生投票选出优秀教师榜样。四是制作榜样手册,收录优秀教师教学案例、教学心得和教学资源,供教师借鉴学习。五是在校园内设置榜样展示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教师榜样。
人物艺术化。学校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手法,展现教育者形象和精神内涵,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一是设计教师榜样海报,展示教师风采,使用高质量照片、艺术字体和图形设计元素来增加视觉吸引力。二是创作教师榜样漫画,邀请学生或专业插画师为优秀教师创作漫画形象, 以故事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三是制作教师榜样视频短片, 邀请专业摄影师和剪辑师为优秀教师拍摄短视频,展示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四是举办教师榜样艺术展,展示教师的作品、艺术品或创意作品。 五是编写教师榜样诗歌或歌曲,以朗诵、演唱、演奏的方式呈现。
如何让教师热爱教育, 关心每个学生, 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我们通过情感生态场建设,唤起教师的情感觉醒,培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情感教育能力。
师生共情。如何让老师对每个学生负责,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必须做到师生共情,尤其是做到与弱势学生共情。 基本做法是: 收集整理弱势学生转化案例,包括学习成绩提升、行为改变、自信心增强等内容;设计案例展示活动,通过演讲、视频展示、展览等, 展示学生转化过程和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教学经验和方法借鉴;组织案例研讨会,探讨弱势学生转化原因、方法,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弱势学生教育力。
师徒共学。及时发现表彰优秀师徒,提升协同育人质量和能力, 学校开展师徒典型案例培养评选展示活动,涵盖不同学科、年级和教学领域,对案例严格评审,举行颁奖仪式,邀请获奖师徒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
同行共赢。 培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教育能力;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并转化为团队具体目标;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兴趣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发挥优势;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合作交流,鼓励教师互相观摩课堂,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案例。
以教师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引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动能和能力;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和实践活动,学校以专业生态场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实践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家式课程场。组织学科骨干,邀请市区教育专家,成立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东区课堂教学改革大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参与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协同式研修场。 以学习者为中心,扎根实践场域,组建以参训者为中心、培训者为引领、管理者为支撑的专业研修共同体,实现研训效能最大化。 以双向挂职、兼职方式,建立教师教育师资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师协同机制,包括智慧共享的“教师成果—教师需求”协同、成果转化的“名师工作室—梯队教师”协同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课程建设需求。
课例式诊断场。借助课例研究活动,开展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借鉴“基于数字化视频课例的课堂教学诊断实践研究”成果,建立中小学课堂教学诊断模型,实现“把课打开”。 二是实施初诊、复诊、会诊的递进式诊断,通过“面向事实、基于证据、关注细节”的课堂教学分析法,实现“深度观课”“评课析理”。 三是制定教学能力诊断量表和教学领导力诊断量表。 四是提供一体化解决思路,针对课题选择与设计问题,邀请专家从课堂诊断的理念、策略、实践推进与行动反思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一体化解决思路。
在学校共治生态场中,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利和责任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监督执行,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构建起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生态系统。
教研共享。通过交流、讨论、观摩等方式,共探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学方法策略, 促进教师用专业发展心态协商式解决教研问题。一是评选协商式发展先进教研组,促进成员共探教学问题并共享成果, 促进教学改进创新。 二是进行先进教研组展播, 促进教师合作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专业水平。
班级共管。班级管理需以班主任为中心、学科教师协同共管,才能促进班级高质量发展。学校着力创建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密切配合、 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与研修场, 大家共同制定班级计划和教育教学方案,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诊断学情,共同解决学生发展困难和挑战。
项目共担。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制定项目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促进教师合作攻坚、开发潜能、成果共享、发展提质。
以校本生态场建设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 我校确立了总体思路和行为框架,展开了初步的实践探索,产生了良好的教师发展效应,尚有较大空间不断深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