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啟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2 月21 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1]一直以来,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以下简称“学科竞赛”)服务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让学科竞赛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科技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22 年3 月,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教监管厅函〔2022〕4 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强调竞赛活动的组织举办要做到“八个不得”[2],其中就包括了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会不再向各参赛学校、教师、学生开展培训服务。 与以往学会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相比,广西大部分学校缺乏竞赛培训的相关经验,普遍存在专职竞赛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一是大部分学校缺乏专职竞赛的师资队伍,竞赛指导教师大都兼任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日常教学任务和竞赛指导工作很难统一协调。
二是教师的竞赛指导经验不足, 开展相关竞赛培训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学生的学习规划和发展目标存在明显的引导缺失。
三是优质师资数量不足,专业知识水平达不到竞赛工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竞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学校对竞赛投入不够,为教师提供竞赛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少,且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均没有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教师对竞赛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广西培养资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大部分都集中在高中阶段。不可否认,高中阶段是学生知识储备的高峰期,是面向未来发展厚积薄发的重要阶段,很多人认为这个阶段才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最好时期。然而,随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集中培养人才暴露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对于学有余力的资优学生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不具备足够的挑战性,而学校没有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扩展课程,资优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学科的基础内容,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其知识面受限,无法为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基础。 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反思: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否是高中阶段的专属任务? 我们是否应当将人才培养计划提前到初中甚至小学阶段? 毕竟只有做好前期积累和潜能塑造的相关准备,拔尖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针对当前学科竞赛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广西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对竞赛活动的认识不够,虽然反馈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均表现出极端化的态度。主要体现为:
1.全面否定竞赛
很多学校把竞赛工作当作非教学任务,认为竞赛不属于常规教学工作, 缺乏人才培养意识。 家长则认为,竞赛会消耗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日常学习任务,从而影响中考或高考成绩。
2.全面夸大竞赛
学校认为,通过竞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潜能,竞赛所获得荣誉是学校教学工作提升的体现,实则是让学生走向另一种应试教育。家长则表示,竞赛是升学的工具和手段,“以赛代考”作为跳板进入更好的大学,而不是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近年来,凭借竞赛活动获得保送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毕竟竞赛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何有效减弱竞赛的功利性,提高学校和家长对竞赛活动的认识,让那些真正喜欢竞赛,且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这是当今竞赛活动亟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广西大部分学校在竞赛与基础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竞赛培训效果不理想。 主要体现在:
一是多数学校不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开设课程,仅局限于传统的集中培训,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竞赛培训过程中脱离兴趣发展的轨道。
二是过度关注竞赛课程,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二者脱节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缺乏多学科理论的专业支撑, 从而影响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考察评价。
三是缺少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当学生面对日常的学业压力,以及高难度的学科竞赛课程,如没有专业的竞赛指导和正确的心理疏导, 学生可能会产生“逃避”心理,甚至有可能会失去原本的兴趣和开发自身潜质的机会。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拔尖人才培养应当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而非局限于高中阶段[3]。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都是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智力发育、技能训练、品格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拔尖人才生成的关键阶段。
1.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由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才能和品格均有差异, 拔尖人才的培养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了解资优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等。 经历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转变和落差,学生都会产生心理方面的困境,家长和老师需要关注学生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及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尤其是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学业压力的递增和环境的巨大反差容易使学生进入“敏感波动期”,此时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困境显得尤为重要。
2.明确各个阶段目标任务
由于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具有差异化的成长特征,那么对其重点培养的方向自然也不同。比如小学阶段是启发兴趣的初始期,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基础学科领域启迪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创新思维的形成期,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在某个学科具有浓厚兴趣且有天赋的资优学生,尽早让他们接触更深更广的知识层面。高中阶段是实践能力的发展期,应重点激发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实操能力,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
事实上,学科竞赛主要是面向在学科上有特长并学有余力的资优学生,建议从初中甚至更早开始接触竞赛。毕竟在前期备赛过程中,无论是在知识储备或是精神磨炼上,充实的竞赛经历都会为后期学习提供很大帮助。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必须注重师资力量、培养制度、科研实践平台、学业评价体系等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几个主要因素, 其中课程与教学体系的设置与建设尤为重要[4]。
首先,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为智力水平、创新潜能较高的学生开设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课程。 比如采用弹性化的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设置人才培养路径,成立“少年英才班”,对资优学生的必修课进行精华压缩, 对选修课进行丰富和拓展, 引导学生自学,从而构建“引导+探究+自学”的教学模式,同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跨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这样,既能兼顾各学科和竞赛的联通,也能同时兼顾竞赛的挑战性和突破性,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
其次,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教学体系。 建议教育部门与学校联合组建专业团队,一同探究研发编写与学科竞赛相关的教材,开发构建有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综合学科专业教学与指导体系。 教学体系可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指导学生对跨学科知识体系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拔尖人才的培养事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5],将拔尖人才的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命运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坚持立德树人,优化人才管理体系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应当鼓励学校建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 在竞赛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科学实践等方面,应当做好科学精神的价值引领,重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家精神的火种,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胸怀祖国、创新进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2.做好课程思政,筑牢思想基石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要成为真正“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理想信念支撑,正确塑造自身的德行和品质。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引起心理共鸣,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不断优化思政课程,比如举办科学家精神专题讲座,开设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思政课等,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将传授知识和思想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激励学生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和科技前沿,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斗志,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培养具有使命意识、民族情怀、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竞赛指导教师是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引路者和教练员,“强教必先强师”,加强竞赛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1.多渠道开展交流学习培训
学习和借鉴优秀省份的竞赛教学模式及教学经验,定期派竞赛指导教师赴重点院校交流学习,或邀请相关专家及各地优秀竞赛指导教师到当地进行培训指导,借鉴优势资源和成功经验给予答疑解惑,通过以强带弱、取长补短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竞赛指导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竞赛教学水平,其有利于在今后综合教学和科研工作上的改善和创新。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鼓励教师成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竞赛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竞赛指导计入日常教学工作量,并将其取得的获奖成果作为职称评定及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竞赛教练专业团队的积极性,为教师开展创新实践、实现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完善竞赛导师资源库
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学校常规学科的教师是难以长远发展的,毕竟高水平的竞赛教学课程需要优秀的专业团队进行组织教学。因此,建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具有丰富竞赛经验的专业教师、高校专业导师等优秀师资力量,进一步补充竞赛师资队伍,构建复合型的竞赛导师资源库,推动我区人才培养迈上新的高度。
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合作与支持。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深度合作,协同发挥引导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作用。
1.打造深化贯通性培养模式
面向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的课程体系,实现“基础教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教协同”的有效贯通[6]。 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的优质资源,建立适应学科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鼓励相关单位与学校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合作培养,共建共享优质课程、师资和科研平台等资源,搭建“实体+虚拟课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国内外双向交流与合作
通过高校的海外研学交流基地,或科研院所、企业的海外科研合作平台,组织拔尖人才到世界顶尖大学参观交流学习,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化课程学习与实践,从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动态,感受国际学术氛围,提升自身的学术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是否有成长规律可循,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 虽然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目前尚未形成社会公认的“金科玉律”,但可以从观察学生的成长档案中进行分析比对, 从而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胜任力。
1.采用成长期过程性评价,动态记录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成长过程
通过观察竞赛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 形成学生的成长档案,并详细记录相关内容,除了指导教师的点评,还有家长和相关人员的参评,以及竞赛学生之间的互评;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素养品性、创新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这三个维度细化成多个指标,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记录在档案。最后,每个学段结束后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仔细比较每个指标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从而判断学生的各项指标是否有所提升, 有助于给出公平透明的评价结果。
2.建立成长数据库,加强长期跟踪性评价
对于高中学段毕业的竞赛学生,继续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主要记录其后续学习和工作情况,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将后期的综合性评价成绩和成果物化情况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指标,为学生的成长寻求价值增量,以便进一步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兴趣可以让人形成志向,志向可以让人摆脱眼前的功利,而坚守才可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