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管理在城际铁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24-04-07 11:58刘川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4期

摘要 为了提高城际铁路的建设水平,文章总结了城际铁路集成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以某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目标集成、信息集成等方面分析了城际铁路施工集成管理的要点,研究成果表明网络组织结构、成本加激励酬金合同模式、和商指数、项目集成化信息平台等集成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城际铁路管理水平,从而为类似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城际铁路;集成管理;组织集成;过程集成;目标集成;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 U2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4-0162-03

0 引言

城际铁路是带动沿线城市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里程长、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城际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鉴于此,很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集成管理”的概念,即在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其各个组成部分通过集成化思想统筹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以弥补各个子工作分开管理所造成的局限性、片面性,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集成管理所追求的并不是单一目标的最优化,而是整体目标的最优化。但是,城际铁路集成管理理论并不完善,可参考的项目不多。因此,进一步研究集成管理在城际铁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城际铁路工程集中管理基本理论

1.1 工程集成管理特征

结合工程经验,总结了工程集中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一是先进性,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集成管理运用了系统科学、动态控制的原理,使用了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二是复杂性,集成管理的对象及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且在集成体形成期间,集成管理对象及其关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三是协同性,集成管理是将管理对象按一定关系进行整合,使得各个管理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具有高度协同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2 城际铁路集成管理必要性

城际铁路工程建设需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且各个单位相互独立、利益不同。在工程建设期间,各个单位只考虑对自身有利的项目目标,对其他项目目标的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在施工阶段,普遍存在工期紧张、资金受限等问题,施工单位难以从全局出发,不能将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目标综合考虑,无法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1.3 城际铁路集成管理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建议先从组织、过程、目标、信息等方面加强城际铁路的集成管理,具体管理内容见表1。随后,对集成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2]

2 城际铁路集成管理内容

2.1 工程概况

(1)基本参数。研究对象为某城际铁路,其全线长度为185 km,设计速度为160 km/h(预留提速条件),牵引种类为电力,运营模式为国铁模式,车辆类型为城际动车组,敷设方式以高架为主,平均站间距为10~20 km,共设置10座站,轨道类型为有砟轨道。该城际铁路的建成能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连接,促进区域经济交流。

(2)建设条件。该城际铁路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路基、桥梁、隧道、铺轨等)的工程量大,施工内容繁杂、施工难度大,涉及的参建单位多,对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高。为了保证该城际铁路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目标,拟对其开展集成化管理。

2.2 组织集成管理

(1)网状集成组织结构。传统的铁路项目发包多采用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属于平行发包,即业主与多家参建单位签订合同,管理界面多、管理内容复杂、管理效率低下。如果业主管理水平不足,甚至会出现管理失控现象。鉴于此,该文基于集成管理理论,提出了一种以项目管理办公室为核心的网状组织结构用于城际铁路管理,如图1所示[3]

由图1可知:城际铁路网状组织结构中的项目管理办公室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了控制枢纽的作用,将项目的各参建单位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项目沟通方式由“纵向”向“横向”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项目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应由业主单位人员担任,并下设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支持小组、办事人员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应由各参建單位分别推举1~2名人员,总体把控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小组由若干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规范标准解释、文件编写、管理软件培训等工作;办事人员小组由若干名办事人员组成,负责落实管理任务及日常服务工作。

(2)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激励和约束。城际铁路合同模式有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和变动总价)、单价合同、成本+酬金合同(成本加固定酬金、成本加固定比例酬金、成本加激励酬金)。在不同合同模式下,各参建单位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在同一种合同模式下,业主与其他参建单位承担的风险完全相反,如图2所示。

对业主单位而言,项目管理办公室属代理管理机构,可利用成本加激励酬金合同模式(Cost Plus Bonus Contract,简称CPBC合同)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以调动项目管理积极性,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此时,合同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成本,即用于项目管理的实际费用,应全部支付。二是激励酬金,激励酬金包括项目管理办公室合理利润、税金、奖金等,其中利润和税金是固定的,奖金应根据项目管理成果确定。当项目实际费用小于目标费用、实际进度快于目标进度,应给予奖金,反之亦然。

2.3 过程集成管理

(1)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集成。在城际铁路决策阶段,业主单位需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可行性研究,对投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技术方案开展综合比较,作出决策。如果在决策阶段存在不明确的问题,会影响接下来的设计思路,导致设计缺陷。鉴于此,设计单位应提前参与城际铁路项目的决策,协助业主作出正确决策。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介入决策阶段越早,后续设计效率越高、图纸交付质量越好[4]

(2)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集成。设计单位的很多技术人员在制定城际铁路方案时主要是依据现行规范和标准、计算理论等,对具体的施工重点和难点理解较肤浅,可能导致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难以指导施工。此时,施工单位需变更图纸,从而延误工期、增加工程索赔金额,不利于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控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建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提前介入设计阶段,根据其施工经验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减少施工期间的设计变更。同时,设计单位要安排专门的设计代表介入施工阶段,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答,对需要变更的设计方案及时沟通。

2.4 目标集成管理

城际铁路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一个目标在管理时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目标的实现,从而给项目带来不利影响。在城际铁路建设期间,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如果项目的安全目标不能实现,则质量、成本、进度目标将毫无意义。因此,城际铁路目标集成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证项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质量、成本、进度的最优化。

(1)和商指数概念。假设优化指标安全与费用、质量与工期具有倒数型对立统一关系,则可用“和商指数”来表示城际铁路目标集成管理效果,可按式(1)计算[5]

式中,η——和商指数,其值越大,目标集成管理效果越好;ps、pc、pq、pt——安全指标值、成本指标值、质量指标值、进度指标值与相应理想值的比值(同一度)。

在实际项目中,安全指标和质量指标可用“百分制”评价,即通过咨询专家对城际铁路某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其安全和质量管理越好;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则可用实际值评价,值越小,说明其成本和进度管理越好。

(2)案例分析。该城际铁路的某分部分项工程拟定3个施工方案,不同方案的安全、成本、质量、进度的同一度如表2所示。

将表2数据代入式(1)中,可得到方案1、方案2、方案3的“和商指数”分别为η1=(0.96+1.005)/(0.98+1.008)=0.988、η2=(0.90+1.039)/(0.98+1.015)=0.972、η3=(0.92+0.987)/(0.95+1.038)=0.923。因此,方案一的目标集成管理效果最好,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差。

2.5 信息集成管理

(1)信息流分类。城际铁路项目在建设期间,各参建单位会通过设计图纸、视频图片、工程联系单及各种报表进行沟通,从而形成大量与项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按信息流向不同,可将城际铁路管理信息分为两类:一是横向信息流,即同一层次的不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二是纵向信息流,即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可从下而上,也可从上而下;按城际铁路建设进度,可将信息流分为决策阶段信息流、设计阶段信息流、施工准备信息流等。

(2)信息集成管理平台。信息流可为城际铁路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但由于信息流规模大且较繁杂,会使得项目各参建单位之间沟通困难,甚至出现不一致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单位应委托第三方开发项目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6]

各参加单位具有权限的人员可将项目建设信息实时上传至集成化信息平台,业主可随时查阅,以便于动态调整项目管理策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3 结束语

该文主要研究了城际铁路项目施工集成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依托某城际铁路分析了集成管理的要点,研究成果表明:

(1)城际铁路项目集成管理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复杂性、协同性,应从组织、过程、目标、信息等方面开展。

(2)城际铁路组织集成管理可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为核心的网状组織结构,并优先选择成本加激励酬金合同模式。

(3)城际铁路在决策阶段应引入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宜引入施工单位,以确保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4)城际铁路目标集成管理可以以和商指数为评价指标,以实现质量、成本、进度的最优化。

(5)为了促进城际铁路各参建单位的信息沟通,宜建立项目集成化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崔朝晖, 保鲁昆, 贺东, 等. 基于智能优化的铁路营业线施工天窗管理研究[J]. 铁道货运, 2023(12): 33-37.

[2]柴德涛. 加强铁路营业线施工人身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23(12): 194-197.

[3]罗星. 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思考[J]. 中国铁路, 2023(11): 28-32.

[4]全孝斌.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3(10): 22-26.

[5]柴海华. 铁路既有线路施工安全的风险管理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26): 152-154.

[6]王欢. 基于全面协调管理的大型工程项目信息一体化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 2015.

收稿日期:2024-01-22

作者简介:刘川(1992—),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设计时速200 km/h城际铁路总承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