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预制U形梁双层存梁施工技术研究

2024-04-07 06:56刘春达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施工技术

摘要 文章依托青岛轨道交通13线二期九工区2#梁场,进行预制U形梁的双层存梁施工技术研究,并完成双层存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该梁场的生产任务。实践证明,工程的双层存梁技术方案可行,提高了梁场设备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今后城市预制梁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轨道交通;预制梁场;双层存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4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4-0084-03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方式共有两种:①地下线路;②高架线路。前者的建造与运营成本都高于后者。因此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形式都在向着高架线路形式发展。另外,在选择高架线路桥梁上部的结构形式时,需考虑整个线路结构安全、能源损耗、外观及工艺等方面[1]。预制U形梁多采用“工厂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构件预制工厂的地址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灵活选择,并在预制工厂内安装重型专用制造、吊装设备。同时,双层存梁相比单层存梁具有占地面积少、设备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该文结合青岛轨道交通13线二期九工区2#梁场面积小、工期紧的特点,采用双层存梁技术减少征地拆迁,提高梁场的存梁能力,解决制梁速度和施工速度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避免窝工,节约了工期[2]

1 项目概况

2#梁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镇滨海大道附近,占地约为150 667 m2,承担992片U梁制安任务。场内设置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和区、办公生活区等功能区。

存梁区位于出梁通道一侧,设置30 m标准台座,25 m标准台座,30 m、25 m共用台座,以及非标准臺座。存梁区共设置204个存梁台座,静载实验台1个,单层存梁能力204片,配置1台DLM300型轮胎式提梁机用于提梁、移梁和出梁[3]

为提升用地效率,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预制U形梁采用双层存梁方案。考虑工程预制梁场所在区域地质条件的特殊、复杂性,为确保双层存梁期间箱梁结构的整体安全,对预制U形梁双层存梁工艺开展试验研究。对存梁过程中存梁台座沉降、支座反力、预制U形梁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反应进行跟踪测试,为预制U形梁的双层存梁工艺完善和安全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2 预制U形梁双层存梁方案设计及验算分析

2.1 方案设计

该项目双层存梁台座共有五种形式,分别为:30 m标准跨存梁台座,25 m标准跨存梁台座,25 m、30 m公用存梁台座,20~25 m(含25 m)共用存梁台座以及25~30 m(含30 m)共用存梁台座。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层为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下层U梁存放在基础支墩上,上层U梁存放在工字钢上。

2.1.1 底层混凝土基础

存梁台座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结构,下底宽1.5 m,高0.5 m,长5.6 m,支墩高0.6 m,基础采用PHC桩基,混凝土标号为C30,梁场建设时已建设完成。

为做双层存梁,在原基础旁挖设长2 m、宽1 m、深1 m的基坑,浇筑混凝土后作为斜撑基础。在原支墩中间浇筑1.5 m×1.2 m×0.5 m的混凝土基础(钢筋笼采用直径22 mm钢筋),预埋钢板。

2.1.2 上层钢结构

存梁台座上层钢结构由钢立柱、钢横梁、支点及斜撑组成。立柱采用325×7 mm钢管,横梁采用双拼工63a型钢,斜撑采用273×7 mm钢管,立柱分成上下两节,两节通过法兰连接;下节立柱与基础通过焊接连接,上节立柱与横梁焊接连接。如表1所示为该项目双层存梁钢结构材料数量表(单个台座)。

2.2 存梁台座结构验算

2.2.1 混凝土基础验算

该项目双层存梁混凝土基础所受荷载为(2 058+37.2)/2=1 047.6 kN,混凝土结构尺寸150 cm×50 cm,截面抵抗矩W=62 500 cm3。如表2所示为混凝土的极限强度。

经分析得知最大弯矩为340.47 kN·m,最大剪力为523.8 kN。

代入公式,则混凝土基础强度验算如式(1):

满足要求。

2.2.2 钢结构验算

双层存梁台上层钢结构包括立柱325×7 mm钢管、横梁双拼工63a型钢,斜撑273×7 mm钢管,均为A3钢材。已知A3钢材允许应力σ=140 MPa、允许剪应力τ=85 MPa、弹性模量E=2.1×105MPa、单片U梁最大重量210 t,支点竖向荷载为P=(210×9.8)÷4=514.5 kN。

横梁双拼工63a型钢截面参数如表3所示[4]

将横梁双拼工63a简化为6 m长简支梁,支点处集中荷载P=514.5 kN,自重按均布荷载加载q=122×2×9.8=2.39 kN/m。代入公式,则横梁强度验算如下式:

满足要求。

已知立柱竖向荷载为(210+0.122×6.5×4)×9.8÷4=522.3 kN。按一端固定一端铰接计算,则轴心受压计算μ=0.7,长度则是L0=0.7×2.4=1.68 m。

该项目立柱采用直径325 mm、壁厚7 mm钢管,已知立柱截面特性A=69.932 cm2、i=11.245 cm、I=8 844 cm4。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D内容,φ=0.986。

代入公式,则立柱强度验算如式(6)[5]

满足要求。

实际施工时,为便于下部U梁出梁,钢立柱按照两节施工,底部长度30 cm、顶部210 cm,通过连接钢板、M20螺栓连接;钢立柱通过M20螺杆栓接固定,并使用钢管斜撑进行加固。

3 预制U形梁双层存梁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基础施工

模板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内干净无杂物,拼合平整严密。支撑结构的立面、平面安装牢固,并能抵挡振动时偶然撞击。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在可靠的地基上。模板检查合格后,刷脱模剂。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混凝土建筑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2 上层钢结构施工

3.2.1 立柱安装

在混凝土基础上将立柱位置精确放样,下节钢立柱顶端焊接法兰板,下端与基础焊接连接。上节钢立柱下端焊接法兰板,通过螺栓与下节立柱连接牢固。

3.2.2 横梁吊装

双拼工63a横梁在地面双拼焊接完成后,使用10 t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双拼工型钢横梁长6.5 m,重1.586 t,汽车吊站位于6 m宽提梁机通道上进行吊装,汽车吊支立一次可吊装其附近4根台座横梁。

3.2.3 斜撑安装

斜撑分上下两部分,在场内加工好后运输至现场拼装,下边一节长1 m,上边一节长2.3 m。先将上下节通过螺栓连接牢固,整体吊装就位,与基础通过锚栓连接好,然后进行斜撑与立柱的焊接施工。

3.2.4 安装调整

支点位置根据支座位置进行放样,使用电子水准仪進行标高控制,存梁时四点高差不大于2 mm,且任意一点与另外三点构成的平面距离不大于2 mm,高差不满足时,通过支点钢板调整。

3.3 变形监测分析

3.3.1 混凝土基础

监测存梁台座混凝土基础沉降,同一台座四个支点不均匀沉降不大于2 mm。

3.3.2 钢结构

监测立柱柱顶位移、横梁最大挠度和支点不均匀沉降,立柱柱顶位移小于l/500=5.4 mm,横梁最大挠度l/400=15 mm,任意支点与另外三个支点的相对高差不大于2 mm。

3.3.3 数据采集

在台座基础及钢结构上布设监控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采集频率如表4所示。

3.3.4 数据分析及应急措施

数据采集完成后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汇报,由技术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组织将U梁转移至其他台座临时存放。若台座不均匀沉降超标,对其进行预压处理;若钢结构变形过大,查明原因并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先进行预压,变形合格后方可继续存梁[6]

3.3.5 监测点布置

混凝土基础测点布设在相邻两片梁之间,钢结构测点布设在立柱顶及横梁跨中。

3.4 存梁施工时注意事项

下层存梁时,先将立柱接头以上部分拆除,U梁存放就位后再将其安装复原。

上层存梁时,应先检查钢结构各处连接是否牢固,出现松动及时加固,落梁时提梁机先提梁在台座正上方就位,下放至U梁距离支点约10 cm停止,待U梁停止晃动后,先将一端缓慢下落至支点上,并进行检查,无异常方可将另一端缓慢下放至支点。

提梁过程与存梁过程相反,吊具安装完成后,先将U梁一端缓慢提起,离开支点约10 cm停止,检查无异常方可缓慢提起另一端。上层U梁提走后拆除立柱节点以上部分钢结构,进行下层U梁提梁。

存梁、提梁过程提梁机精确就位,提升、下放均应缓慢进行,减少对钢结构的冲击。

定期对台座进行检查和变形监测,由现场技术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钢结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锈蚀等,监测内容包括混凝土沉降、钢结构变形、支点不均匀沉降等。

4 结束语

很多项目在预制U梁梁场建设前期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进度的影响,导致实际存梁数量远超过存梁台座负荷。预制U梁钢结构双层存梁施工技术实际应用效果显著,钢结构施工简单、工期短,优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可大大提高梁场的存梁能力,提高施工效率,且节约用地、降低成本,符合目前大力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通过该工程的应用,有力证明了其实用价值,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代中军. 京沪高速铁路制梁场双层存梁设计研究[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8(6): 29-32.

[2]娄德兰. 论《铁路箱梁预制场平面布置》通用参考图及其编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0(2): 1-4.

[3]李胜华. 梁场单双层存梁的经济性分析实例[J]. 山西建筑, 2009(12): 142-143.

[4]赵天文. 石武客专驿城制梁场双层存梁技术研究[J]. 四川建筑, 2012(3): 185-186.

[5]虞巍巍. 900 t铁路大型箱梁双层存放工艺[J]. 福建建筑, 2010(4): 117-120+116.

[6]闫晓冬, 黄伟修, 丁鹏. 40 mT梁双层存梁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5): 134-135.

收稿日期:2024-01-08

作者简介:刘春达(1990—),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路桥施工。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施工技术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国外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简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