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群
1.熟读诗歌,概括故事情节,厘清叙事要素。
2.从不同视角审视“一车炭”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在研读与思辨中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确与丰富,观照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
3.体会作者“惟歌生民病”的创作思想,品味新乐府诗歌的文学价值。
1.复述故事
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合作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讲述完整,体现细节。适时追问诗文中的细节,如“伐薪烧炭、十指黑、一尺雪、辗冰辙、充炭直”等,帮助学生疏通词句意义,厘清故事脉络。
2.概述故事
用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如伐薪烧炭—晨起运炭—泥中休息—宫使强买—被夺难惜,或烧炭—运炭—卖炭—失炭)
整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物品展开——“一车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直”为通假字,同“值”,价值之意。“一车炭”最后换来了“半匹红纱一丈绫”,有没有体现它的价值呢?确定这“一车炭”的价值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
1.“一车炭”的实际价值
炭是商品,评估“一车炭”的实际价值要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客观地考察影响商品价值的各种因素,如原料与人力成本、市场需求等。
(1)学生思考:客观评估这一车炭的市场价值,并陈述理由。
(2)学生讨论:①砍伐不易。山高、林密、量大(“南山”5 斤木柴可烧1 斤木炭,“千余斤”炭需准备木柴五千余斤)、路崎岖;②烧制不易。工序复杂(备料、截断、入窑、烧火、封存、出库),劳作辛苦,时间久长(烧出“一车炭”的时间要以月计数);③运输不易。路远(拂晓出发,日高到达)、雪厚、车重、牛困、人饥;④工作环境恶劣。满面尘灰、烟火、十指黑、一尺雪;⑤市场需求旺盛。雪大冰厚,天寒地冻(一尺雪、辗冰辙)。可见,“一车炭”具有很高的价值。
(3)小结:同学们的评估包含了原料价值和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附加值,同时兼顾市场供需关系,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一车炭”的实际价值。
(4)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句,涵泳体味。
(屏显,生读)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卖炭翁的期待值
(1)学生思考:卖炭翁对“一车炭”的期待值是多少呢?文中用一句设问来回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仅仅是身上所穿之衣和口中所吃之食。为什么卖炭翁的期待值如此之低呢?
(2)出示背景资料:
中唐时代,国家历经安史之乱,国力民生严重受损,贞观之治的盛大气象已一去不返。政治格局呈现出皇帝昏庸享乐、藩镇拥兵割据、官僚横征暴敛、宦官专政弄权的乱象,导致时局动荡,民生凋敝。民众苛捐杂税繁多,生活困苦不堪。
(3)讨论后明确:“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面对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提出了仅满足最低生存需求的愿望——能吃饱穿暖。既是源于“身上衣正单”“牛困人饥”这一缺衣少食的窘迫现实,更是对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朗读这句诗语气当沉重、哀伤又孕育着希望与憧憬的光芒。
(有感情地朗读)
(4)品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的妙处。卖炭翁衣着单薄,忍受严寒,本应埋怨天寒,可他却“愿天寒”,祈祷天更冷些!因为他知道只有天寒,炭才能卖高价钱。极度矛盾反常的心理,深刻地写出卖炭翁的生活悲苦与辛酸,突出了悲剧内核。
这样极度矛盾的心理,应该带着沉痛怜悯的心情读出来。“可怜”“单”“愿”这几个词重读,“愿天寒”应一字一顿,读出字字泣血的感觉。
(指名读、齐读)
(5)小结:生活的苦难让卖炭翁在生存线上艰难挣扎,因而他对“一车炭”的期待值远远小于商品的实际价值。
3.宫使的实付值
(1)学生思考:卖炭翁的期望如此之低,那宫使的出价满足了他的心理期待吗?
(2)出示背景资料:
唐朝设置“宫市”以满足皇宫内的奢侈生活需求。唐中后期,“宫市”不按市场正常价格进行选购,而是随意给钱,用百文钱便可买到价值几千的东西,甚至要求卖主将货物送到宫内,并向其索要“门户钱”和“脚价钱”。百姓为了生计到“宫市”上卖东西,往往心怀希冀,满载而去,却满目凄凉,空手而归。
唐朝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泛指丝织品。绢帛被规定为法定货币。后因通货膨胀和财富缩水,绢帛已经不值钱,在民间流通市场被抛弃,失去了购买能力。
(3)讨论后小结:“半匹红纱一丈绫”不仅远远低于一车炭的实际价值,也远远小于卖炭翁的期待值。“宫使驱将惜不得”,这里的“惜”不仅仅是吝惜、爱惜、舍不得,更是不能惜、不敢惜,这是因为价值不对等而产生的痛苦,也是生活陷入绝望的无声悲泣。
(深情诵读)
(4)打着“宫市”的旗号,名为购买,实为抢夺,宫使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读出宫使嚣张跋扈、趾高气扬的狂妄情态,与卖炭翁的绝望、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屏显,生表演读)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学生思考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双眼睛始终默默跟随,那就是作者的视线。有人称白居易的诗歌是“无评之述”,也就是虽无评论,但褒贬自在其中。你能从诗文中体会到作者的价值立场吗?
2.讨论后小结
白居易有一句题注:“《卖炭翁》,苦宫市也。”显然作者是要透过宫使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他们所依仗的“宫市”制度,以及支撑这一制度的统治阶级。白居易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炭的本来价值,还有世间的公道与是非,流露的是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的既是公平、正义,更是正直、担当。
1.学生思考
《卖炭翁》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经典?(提示: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经典的价值与魅力,我们一般从其艺术表现价值、思想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审视。)
2.学生讨论
(1)经典的文学形象。卖炭翁白发苍颜,灰头土脸,埋首深山,伐薪烧炭,只为家人能吃饱穿暖,然而这微不足道的愿望也在跋扈暴虐的宫使的横征暴敛下化为乌有。这个在苦难年月里挣扎求活的卖炭老人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在文学的星空里熠熠生辉。
(2)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主叙事,用韵、格律、字数、篇幅和内容都很自由。语言极具特色:直——直面现实,直陈其事;质——语言质朴浅易,具有“平民化”特征;切——善用白描,精练传神;讽——讽喻现实,指斥时弊。
(3)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一直是儒家的优良传统。白居易继承儒家道统,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理念发扬光大,提出了“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诗歌主张。他的诗歌老妪能解,却寄寓了深沉的思想和深刻的力量,针砭时弊,讽喻现实,因而在诗歌史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乃至对上世纪20 年代“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为人生而写作”的文学创作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生需在课后诵读其《观刈麦》《新丰折臂翁》,多维度感受其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新乐府诗”风格,以及他的悲悯情怀和民生理念。
文有文眼,课有课眼。一节好课需要选择一个适切的聚焦点、切入点,并以之为经纬,统摄全课,将课堂攒聚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反之,若将课堂机械地切割为若干板块,课堂就缺失了气韵的贯通,再怎么异彩纷呈,也仅是碎片化的精彩。
课眼的选择有多种视角,如阅读的兴趣点、解读的疑惑点、矛盾的聚焦点等,但无论何种选择,都应与文眼契合。《卖炭翁》的文眼是“直”,“直”通“值”,价值之意。“一车炭”的价值是各种外部矛盾和内部冲突的焦点: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付出如此多物料成本与人力成本的“一车炭”应当价值不低,为何卖炭翁的期待值如此之低?是对缺衣少食的窘迫现实的无奈,更是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然而卑微苟活的愿望却被跋扈贪婪的宫使无情碾碎。“一车炭”的实际市场价值、卖炭翁的微小期望值与宫使不值一提的实付值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对立,冲突的矛头直指不公平的“宫市”制度及其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
沿着课眼的逻辑延伸,构建课堂整体结构,就形成了课脉。课脉对学生的思维是基于会通的更高层次的引领、拓展与解放,它的存在让阅读教学更具整体感、审美感、生命感[1]。《卖炭翁》是双线和弦式的复合结合。从形式上梳理,其存在着一条“烧炭—运炭—卖炭—失炭”的事件发展脉络;从内质上审视,其则存在着一条“孕育希望—走向绝望”的情感变奏脉络。两条意脉在“一车炭”价值的统摄下,互相指涉,彼此融合。基于此,构建了本课的课脉:辨析“一车炭”的价值(“一车炭”的实际价值、卖炭翁的期待值、宫使的实付值)—体察作者的价值立场—领悟诗歌的文学价值,由此串联课堂上各个层面的语文知识,支撑起阅读教学的具体细节,从而让整节课纲举目张,课眼、课脉、教学细节浑然一体,气韵畅通。
语文阅读教学须坚守语文的体性,决不能上成思政课、历史课,以至“种了别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自觉开掘文本篇性,把握“这一个”的独特之处是对语文体性坚守的应然追求。
孙绍振先生认为,“文本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2]”。“深层的形式规范”即文本的篇性。从苏格拉底要求在细节的描绘中“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状态”,到黑格尔强调典型塑造中的“这一个”,再到王国维的“秘妙”、鲁迅关注的“极要紧处”,可见让作品燃烧自我性灵的花火,辉映读者审美的心灵是高明作家的一致追求[3]。而引领学生对文本篇性进行开掘,是对作家言语情趣、言语人格、言语境界的寻绎,更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本然呼应。
如何开掘《卖炭翁》的文本篇性?其一,自觉进行艺术还原。理性分析“一车炭”的生产要素,在对其生产过程的还原中,把握其实际的市场价值。其二,多重价值比较。将“一车炭”的实际市场价值与卖炭翁的期待值、宫使的实付值进行比较,感受卖炭翁由烧炭时孕育希冀到失炭时充满绝望的情志脉,体会中唐社会的黑暗与时代的冷峻。其三,体悟“双色同体”奇观。自然环境的凄寒,失炭时的绝望,宫使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贪婪、残酷、暴虐,作者讽喻的冷峻,构成了诗歌灰暗的冷色调;烧炭时的美好希冀,作者的同情、怜悯与关怀,则构成了光明的暖色调。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冷暖色交织、相融的特质,从而实现熟悉与陌生相乘、独感与共感相乘、感性与理性相乘的教学效果。其四,把握文本深层结构。体察诗人价值立场,触及诗歌的深层结构——“关注民生,讽喻时弊”的文化母题,进而深入文本的超验结构——审美层面,即新乐府诗“直”“质”“切”“讽”的美学追求。
聚焦篇性审美,既抓住了白居易言语创造的独特智慧,又触及学生阅读思维的愤悱处、浅知处乃至无知、错知处,让语文课程目标、单元及语篇教学目标得到最自然、最集约的落实,进而带动文本类性的辨识,实现对语文体性的捍卫与坚守,让浓郁的语文味氤氲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追求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的会通。好的语文课,不仅要关注言语知识、言语能力的习得,还要以语文为原点,向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做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会通,在文学审美的过程涵养言语价值、言语人格。语文审美如果缺失了“我—他”会通,那么所讲的一切内容都将是外在于学生主体生命的冷漠存在。
教师应结合作家创作的历史语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背后的言语情趣、言语人格,特别是在与作者言语人格“神交”的过程中逐渐从懵懂走向清晰、坚定,从言语人生走向诗意人生[4]。白居易作为中唐时期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倾注毕生精力推动文学创作理念的转向。他认为文学不是“嘲风雪,弄花草”,而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更是救济社会、改善人生的利器。“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用百姓之语,站百姓立场,从百姓视角写百姓事、抒百姓情,创作被百姓所懂所爱的文学作品,是其终极价值追求。他这一创作理念无间地渗透在《卖炭翁》的骨架、血肉、脉络里。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透过诗歌的表层叙事去评判白居易的价值立场,感知其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现实的有力鞭挞,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与担当;触摸其“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伟大情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白居易的言语情怀、人格、境界实现会通,心灵得到濡养,精神得到润泽,言语生命不断被牧养。
实现“我—他”会通,不应采用机械、生冷、干巴的说教方式,而应该由侧重于识记、训练、理解的“占有式”学习转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的“存在式”学习。课堂上,教师可创设妥帖的情境任务,开展齐读、诵读、演读、品读、鉴赏、思辨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进入文字内里去涵泳沉潜,去感受卖炭翁由孕育希望走向满心绝望的痛苦与凄凉,体知白居易同情百姓苦难、关怀民生疾苦、揭露人病与时阙的伟大情怀,赓续古先贤心系天下苍生的精神道统,在会通古今、会通我他的自然融合中,实现积学、明德、向善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