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追本溯源”的讲述逻辑

2024-04-07 06:23郗文倩
中学语文 2024年7期
关键词:朱自清文化

郗文倩

《经典常谈》是一部系统介绍传统文化典籍的入门书,出版七十五年来滋养了无数读者,其被编入八年级语文教材顺理成章。该书内容精要,具有很高的知识信息密度,是一本“极有学术分量的书”[1]。书中十三篇讲述的都是学术史、文学史的内容,如《周易》《诗经》《尚书》等。这些内容不仅对积累尚浅的中学生有一定阅读难度,而且也给教师的阅读指导带来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阅读指导当尽量淡化这些知识信息的记忆和整理要求,以借助“知识”获得“智识”为目的,引领学生“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大模样”,感受其丰富性和生命力,感受古今的联结;“看见”经典形成的过程,体会学术研究的基本思维和研究方法;“看见”举重若轻的写作姿态,感受“秀才说家常话”的语言魅力等。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把握该书的讲述逻辑,找到“抓手”。

从整体看,朱自清基本上采取的是追本溯源的叙述方式,即从“头”说起,从经典的“身世”说起,梳理来龙去脉。这种讲述方式中肯亲切,化解了经典的“沉重”,体现出举重若轻的智慧。追本溯源本是学术研究中重要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很多现象表面上很复杂,具有迷惑性,可一旦追根究底,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书中所涉“经典”大都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讲述“身世”是从学理出发,从历史出发,理性认识其性质以及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当然,书中十三篇讲述内容不同,亦各有言说起点,具体可分五种情形加以观察。

一、从中华文化起点说起

《经典常谈》里都是古老的经典,涉及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保留了丰富的信息。书中逐一梳理了这些典籍的来龙去脉,其折射的观念是:经典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由此,文章讲述了这一过程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如经典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最初是什么样子、什么情况下才变成了经典、在历史发展中又叠加了哪些内容才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等。了解经典的起源,也是追溯中华文化的起点。这种思维方式在讲述《说文解字》《周易》《诗经》《尚书》以及“春秋三传”时表现最为突出。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经典著作,旧属“小学”,也是经学附庸。而且,文字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因此,朱自清将之列为首篇,借此讲述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文章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说起,分析传说的产生和影响以及背后的动因;接下来依次讲述周、秦、汉时期文字的使用和字典的编纂情况,让读者看到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古人也在持续不断地对文字及其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最终到东汉时才诞生《说文解字》这部集大成之作;随后,文章根据这部书介绍总结的“成果”,即相关文字学常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等古文字名称,各种书写工具和材质载体,造字法(“六书”),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书法)的类型和演变等。

《周易》是一部卜筮的工具书。古人用占卜的方式因往知来、预言吉凶,以期掌控个人乃至家国命运。这是人类早期文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心理动因。几乎所有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占卜方式,许多生存智慧和哲学思想也是在此过程中孕育而生。因此,朱自清谈《周易》,就从大家熟悉的八卦和阴阳五行说起,介绍了早期龟卜、蓍占两种占卜方式。后者根据得出的奇偶数字占卜,这也是《易》占所采用的方法。由此,文章过渡到《周易》成书的过程:先是筮人卜官把占卜的数字规律进行了推演和提炼,遂有八卦、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卦和爻都含着阴阳、吉凶等征兆,对其加以判定并记录下来,就是卦辞和爻辞,整理编辑后就是《周易》。周易比龟卜简易,而这些“简易”的总结是通过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后得出的,内含阴阳变化等宇宙观和人生观,体现了古代早期的哲学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战国以后,人们对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增加了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的内容,巫术变成哲学,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

在《〈诗经〉第四》一章,朱自清首先讲述了歌谣的诞生——先民心有所感,禁不住歌之舞之、足之蹈之,于是有了歌谣,此即“诗言志”。早先歌谣都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了文字,经收集、整理、编辑合乐后用在了典礼中,也用来讽谏颂美以及娱乐和教育,这就是周代礼乐文化和“诗三百”的诞生。因为“诗三百”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影响大,遂成了公共话语资源,于是在外交场合人们就“赋诗言志”,形成特有的委婉表达的风雅文化。后来礼崩乐坏,音乐丢了,只流行歌词,儒家就借用它来谈道理、言政治、讲教化,“诗三百”又变成“经”。如今通用的《毛诗》就是唯一保留下来的较完整的一部。最后,朱自清介绍说,《毛诗》中的《大序》《小序》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的诗学理论和主张,奠定了《诗经》学乃至古代文论的基础,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影响深远。

《尚书》《春秋》两章可对读。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成熟的史官文化,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的说法,两部书都是早期的官方记录,只是各有侧重。

《尚书》是记言的发端,记录了当时许多官方正式“口语”。因为口语语音不断在变化,后人读着别扭,才有“佶屈聱牙”的评价。朱自清主要梳理《尚书》学史的重要话题,包括秦汉以来如何传播这部经典,有哪些重要人物,古、今文经学怎么来的,彼此为何论争,三国末期王肃怎么制造伪《古文尚书》,这部“伪书”又是怎样一步步登顶成为官方用书的,宋元以后特别是清代学者如何“辨伪”让它“原形毕露”等等。

《春秋》是记事的发端,是最早的官修史书。朱自清从孔子见麒麟而泣下,发愿修《春秋》的传说讲起。这当然可吸引读者,但却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因为故事中,孔子之所以看重《春秋》,主要是因为《春秋》有特殊的“微言大义”。这种观念背后关涉的是《春秋》的写法和出发点。《春秋》记史和今天不同,一般“常事”不书,遇非常之事、违礼之事才速记下来,派人通报其他诸侯国,也呈到宗庙给祖先看,由此才能对当时的君王、卿大夫们形成威慑,从而发挥“劝惩”的作用。因此讲述故事之后,朱自清依次介绍《春秋》的内容、史官的记史原则以及后世对“春秋三传”的阐释发挥,如“一言褒贬”“春秋笔法”等与《春秋》记史观念和方法密切相关的说法,即是后人总结发挥的产物。

二、从文化动因说起

《经典常谈》谈传统经书大都遵循历史性思维,脉络是较为清晰的,而《三礼第五》讲解三部礼学经典时却是相对静态的介绍,大约是叙述脉络最不明显的一篇。但细读下来,朱自清是从“礼”产生的文化动因说起,这其实也是追本溯源,从根本入手。因为强调以“礼”治家治国是古人的智慧和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文章先从日常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等传统仪式说起,引出“怎么叫做礼治”的话题。古人以“礼”来解决纷争,教人节制,教人和平,以建立社会秩序甚至政治制度,这就点出“礼”的产生和意义。随后,文章依次介绍有关礼仪文化的两个基本内容:敬天奉鬼的宗教部分和日常规矩的人事部分。礼源于人情,离开人情就变成虚饰、“伪礼”,乃至成了“吃人的礼教”;“礼”“乐”密切相关,“礼”强调人的分别,难免产生距离,“乐”则教人互相和爱,故能弥补“礼”的不足,因此“乐”也是“礼”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些铺垫,文章才在最后介绍“三礼”:《仪礼》记录仪式,《周礼》记录官制,《礼记》是对礼的意义阐释和发挥,它们都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典籍。

三、从具体历史语境说起

《〈战国策〉第八》《诸子第十》所述对象大致都发生在同一历史语境下,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乱世,所以两篇文章都以“春秋末年”四字发端,交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乱世,意味着社会大洗牌,思想大震荡,社会阶层不再固化,由此出现一个新兴阶层——士,它是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士的身份自由,没有固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多人无权、无钱、无靠山,但在当时却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这其中就包括诸子之士和纵横策士。然而,两者在文化继承以及价值观、人生选择方面却有极大差异,发挥的历史作用也不同。所以,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朱自清将重点放在这方面。

文中讲诸子,先述其知识的继承和来源,将其学术渊源追溯到周代官学。因此,诸子之士与周代文化的精神气脉相通,他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收授徒弟,研究当时的文化制度。诸子都有各自的“道”,遂给乱世“开药方”,寻找重建秩序的法子。于是文章接下来用大量篇幅依次讲述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的思想学术观念、彼此的争鸣、政治影响以及言说方式。战国末期,百家争鸣进入尾声,伴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思想渐归于统一,《吕氏春秋》《淮南子》都代表了杂取各家、力求整合的努力。直至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的思想才最终确立下来。这一篇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在讲述中国早期思想史的发展和存在形态。

而纵横策士大都出身底层。当时制度崩坏,内乱不断,“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给他们提供了登上历史舞台展示才华的机会。然而他们所有的行事大都为了成就个人、改变底层身份和穷困的命运,因此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多是世俗价值观和平民趣味。朱自清一边讲苏秦等策士的故事,一边对他们进行评点:策士们有智谋和辩才,有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善于出谋划策、出使外交,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是非,没有一定之规,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地投其所好。朱自清分析时代氛围与其言行动机之间的因果关系,阐述其言行中所体现的道德伦理、职业伦理以及职业才能,更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复杂情形和深层逻辑。最后他借编订者刘向之语谈《战国策》的价值,认为该书丝丝入扣地描画了这些“高才秀士”的叱咤雄豪,他们虽不能发挥临国教化的大作用,但常有扶急持倾的奇策异智,“亦可喜,皆可观”,这就点出了该书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四、从文体源头说起

最后三章讲“辞赋”“诗”“文”,脉络较明朗。“诗”和“文”大体对应的是韵文和散文,而辞赋介于韵、散之间,是中国古代文体当中非常独特的一类。三类加起来,大致就将古代文学史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了。

一般认为,辞赋创作以屈原为发端,故文章首先讲述屈原的生平和创作,之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此后不同时代辞赋的发展流变。近现代以来,辞赋已经较少出现在人们的创作中,但传统文人却曾在其中投注了大量心力,开拓了汉语言在言志言情、呈现天地万物方面的表达潜力,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其中一些重要人物更是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朱自清讲述辞赋发展史也是试图让读者意识到这一点。

谈古代诗歌史,本应从《诗经》谈起,但因其为“经”,已单篇介绍,故本章就从汉乐府说起。具体介绍时也是采用追本溯源的叙述方式,从汉武帝时乐府“采诗”活动说起,依次讲述其整理方式、音乐和内容题材特点等。汉乐府的兴盛直接影响了汉代文人的诗歌创作,此后文人逐渐成为创作主体。故文章沿此线索,用大量篇幅梳理历代文人的创作和诗歌发展流变。

“文”也是由头说到尾,从古文一直说到白话文,呈现了中国古代“文”脉的流淌。文章以商代卜辞、《周易》卦爻辞、《尚书》《春秋》等为开端,接着将诸子散文、史书、辞赋等讲下来,继而介绍历代不断汇入的新“文”类,包括佛典翻译、群经义疏、语录、传奇、古文、话本、变文以及八股文等,介绍其间重要的作家作品、有关“文”的讨论等,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注意的是,朱自清所谈之“文”,用的是古代宽泛的“文”的概念——“文者,会集众采,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2],所以,辞赋、小说、注疏等都包括进去了。

五、从经典的地位说起

《四书第七》《〈史记〉〈汉书〉第九》讲的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著作。对这类书,朱自清先从其地位说起,然后谈其成书过程。其他如书的体例内容,以及包蕴其中的思想观念、情感寄托等都糅合其中。

“四书”是传统私塾、科考用书,故文章先由其重要性说起,顺势推到其内容,即“四书”由哪四书汇集而成,各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等;接下来则讲述程颐、程颢兄弟对“四书”的提倡,讲述朱熹如何接续二人阐释其价值意义,最终使得“四书”汇集成一套儒家经典。

《史记》《汉书》是经典史书,故作者先将其放在史书系统里作简单介绍,突出其开创意义以及作为古典史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力;接下来,则依次介绍司马迁的家世、著书的艰难历程,讲述体例篇章中所蕴含的史观、史笔和情感寄托,介绍班固的家世、《汉书》成书过程及突出贡献,以及后世对两部古典史书的优劣评价等。

总而言之,《经典常谈》诸篇所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精要的知识,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是朱自清对传统文化典籍研究的总结。他以其特有的散文笔法讲述这些知识,但叙述脉络和思维方式都遵从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从整体来看就是一种追本溯源的叙述逻辑。了解这一叙述脉络是把握该书的抓手,如此书中高密度的知识才得以一一串联,阅读时才不会堕入“知识记忆”的陷阱中。而掌握了这些线索,便会看到知识细节、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明晰看似散碎的知识方能彼此勾连,“高冷”的经典才有了生命活力,焕发出魅力。这样才能如朱自清所期望的——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从学科角度看,这种阅读方式也是获得“智识”的途径。把知识转化为素养、获得“智识(智慧)”本就是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的最高命题。而实现转化的秘钥之一,就是把握知识的逻辑维度,由关注“知识是什么”转为关注“知识怎么来的”,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即知识产生和获得的方法、策略、路径、过程等。《经典常谈》是一部普及读物,但其内核是学术的,是智慧和思想的凝结,教师借此引导学生由“审美”到“审智”,方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也才能充分发挥这部经典著作的价值。

此外,从教育的延续性上看,《经典常谈》和《乡土中国》都属学术经典,是“整本书阅读”中能体现研究性思维的著作。二者不仅给学生了解、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宏阔视野和方向导引,对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也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其分别纳入初高中教材,正可前后呼应,展示研究所追求的理性、智性、“智趣”,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朱自清文化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