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冰
(永泰县农业机械中心,350700,福建福州)
近年来福州市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和广大农机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机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68.11 万kW,拖拉机保有量达26.86 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5.47 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分别为7 225 台和4 300 台,全市农机装备和生产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二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2.1%,甘蔗、蔬菜、茶叶、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5.5%、66.8%、69.8%和67.4%,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壮大,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有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770 个,其中省级示范社2 个、市级示范社10 个、县级示范社8 个,有家庭农场2 个;全市共有农机大户422 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4 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1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 个、农机服务组织20 多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机推广工作。
目前,福州市已成立了以市农机站为主的市、县两级农机推广机构,但是相关机构的农机推广服务效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站内职工除了要承担本区域的农机推广工作,还需要参与乡镇政府工作和村级组织的其他工作,导致精力有限,难以深入开展农机推广。部分县(市、区)农机推广机构隶属关系混乱、职责不清;有的县(市、区)农机推广机构被撤销或合并,有的乡镇没有专门的农机推广机构,有的乡镇农机站被列为村级组织。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开展。
农机推广人员是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水平对于推广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据了解,福州现有农机推广人员1 498 人,其中技术推广人员695 人、专业技术人员803 人,占比分别为46%和54%。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47 人,占比仅为3.1%。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市农机试验鉴定站,专业技术人员中没有 “双师”职称人员。虽然大部分县(市、区)组建了农机推广服务组织或相关机构,但是一些地方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如福清市农机站现有8 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 人、中级职称5 人,但仅有1 人是本科学历,其余均为中专学历。此外,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但是目前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
多年来福州市农机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了全市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据了解,目前福州市每年用于农业机械推广方面的资金不到300 万元(不含省补助资金)。在新机具购置补贴方面,随着近年来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全市每年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资金已超过1 000 万元;但由于乡镇无专项经费支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没有专项经费,以及一些县(市、区)农机推广员待遇低等原因,福州市农机推广机构在实施新机具购置补贴工作时无资金来源支持,使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同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推广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难以得到保障。
福州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手段单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农机推广的效果不佳,农民对农机化的认知和接受度不高。农机推广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如宣传介绍、培训演示、技术指导等,从而提升推广工作效果。然而,在福州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依赖单一手段的情况,比如仅仅进行简单的宣传或提供农机购买渠道,缺乏系统性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这使得农民在农机使用和维护方面缺乏专业指导和支持,限制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此外,服务能力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农机推广机构由于人员编制不足、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将服务充分覆盖到每个农户,农机推广的服务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有所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连续多年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仍无法完全解决农机推广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财政投入作为公益性事业经费,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水平,必须增加该领域投入,使财政支出与农机化事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机购置补贴的标准,以鼓励更多农户购买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设备,从而带动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还需要增加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政府可以在财政预算内划拨一定资金用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并设立科技推广专项经费,以增加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增加投入并改善农机推广工作条件,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水平,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几年,国家对农机推广工作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应重视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目前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人员数量少、专业技术水平低、知识老化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是导致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前农业生产中各种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符合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要求。因此,应加强先进农机技术的培训指导,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对农机推广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确保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农机推广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机推广工作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
根据当前形势,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为纽带、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为基础的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应当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农机推广,如组织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演示和示范、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等。提高农机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农机推广在线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技术指导,方便农民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在推广方式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和培训,如通过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推广模式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如通过项目带动、专家指导等形式,将政策资金以项目的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在推广机构建设上,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并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农机推广人员通过进村入户、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制作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农村、农户,广泛宣传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对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重点讲解,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在宣传推广过程中还要抓好示范带动,加强对农机大户、农机手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引导,重点对农机大户进行现代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范、节能环保等知识的培训。同时要认真组织好跨区作业和机手现场演示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机手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业机械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进先进农机推广过程中还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围绕农民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引进示范、技术培训、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推广,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专家与推广人员相结合的农机推广体系。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为重点,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并根据不同区域生产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一批适应性强而广的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方面开展农机装备试验鉴定工作,并加快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针对主要农作物收获环节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种类和类型的机具开展试验鉴定,对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开展农艺适应性试验鉴定。在农机推广工作中需要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现场演示和现场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水平。加大对农民的农机操作使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使用农机设备的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及时将新技术、新机具推向广大农民群众。同时,还需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大农业机械 “三减”(减施农药、减施化肥、减少养殖粪污)工作力度。重点推广水稻直播、抛秧和玉米侧深施肥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农机推广工作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相关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快福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为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的协同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