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哲 赖冬婷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研究
张 哲 赖冬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园地。“参与式治理”对高校学生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从参与式治理视角出发研究党建引领高校社区基层治理的现状,探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分析党建促进社区制度、硬件设施、品牌活动和师生团队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推进实现高校和学生合作共治,发挥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功能。
“一站式”学生社区;参与式治理;社区党建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具有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等多方位功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从2019年的10所到2021年31所,再到2022年推广至全国1447所。四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一站式”学生社区从无到有,实现“三步迈进”,充分证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创新。[1]
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对育人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载体。2020年 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突出学生社区的党建引领作用,从公共管理研究的视角,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模式,加强社区的“微治理”,有助于推动高校管理工作中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
参与式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2]20世纪60年代,阿诺德·考夫曼首倡“参与式民主”,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3]参与式治理强调“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其过程是给“利害相关人”赋权的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协商民主和社会自治模式。在社区治理中,参与式治理注重社区居民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实现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真正实现居民自治的功能。[4]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组织形式,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园地。参与式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模式,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也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从参与式治理视角出发,研究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探讨“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实践路径;通过研究学生和教职工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途径,推动构建资源共享、互动联通、相互信任的“一站式”社区治理体系。
参与式治理与其他治理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更加强调“参与”的价值和意义。[2]社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是社区服务的群体。高校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可以通过组建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置楼层长、网格长等实施社区自治,鼓励学生为社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实质性参与。“参与式”并不是倡导社区治理完全由学生群体完成,而是要建立学生主体、学校主导的治理模式,使学生群体与高校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因此,除了鼓励学生群体参与外,还要组织学工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师、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人员等群体多元参与,形成共建共治的工作机制,实现育人资源的有效集聚。要不断优化制度机制,使各方主体身份更平等、主体角色更明确、社区治理目标更清晰,促使各方主体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共同目标,加强互动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社区文化是“一站式”社区中重要的隐性育人资源。高校可以精准聚焦学生学习、文化、娱乐需求,举办社区文化节等活动,由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牵头,发动各学院力量打造第二课堂品牌活动。社区文化活动要打破院系和班级限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加强不同院系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共同参与。开展文化活动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面向学生征集活动形式,从学生角度设计活动内容,确保活动体现学生群体的期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的策划和执行中,避免出现活动流于形式、参与度低的情况。可以将精品活动纳入社区文化节,使社区文化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区品牌。同时要注重场域空间氛围的营造,通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美化社区环境、丰富文化载体、突显文化品牌效应等方式,紧紧围绕校史校训、主题教育、典礼仪式、劳动教育等提升社区的文化育人功能,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空间。
学生党员在社区建设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其他同学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发挥好学生党员群体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对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激发党员在社区管理、服务中的带头作用,调动学生党员的力量。然而,不少高校党员教育活动多集中在教学区域(教室、会议室等),在社区开展的党建活动并不多。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突显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有效载体。可以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建设党员之家、党员工作站等,将党员活动从教室迁移至社区,评选优秀党员宿舍,鼓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学生自治组织的负责人,实现社区建设与党建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把“一站式”学生社区拓展成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空间,实现思政育人的纵向延伸,促进社区治理制度机制创新。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为学生赋权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的关键一环。学生自律委员会、自强社、楼层长、宿舍长是高校学生社区学生自治组织的主要形式。要重视学生自治组织在楼宇管理服务和“一站式”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优化社区建设民主协商制度,提升学生在社区治理中的话语权,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要积极鼓励学生群体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激励措施为学生赋权,引导学生树立“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群体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除了常见的自治组织外,可以以宿舍楼栋为单位成立党支部,设置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显党员的模范作用,实现“网格化”的微治理。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强调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并不是放任不管,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培养和指导,确保学生组织的运行规范有序。
参与式治理是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能够为我国大学治理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和改革举措。[5]实现“一站式”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也要从参与式治理中寻求经验。
制度机制建设是高校开展“一站式”社区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要充分认识“一站式”社区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一站式”社区建设制度机制。“一站式”社区建设是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单一部门的力量能够完成的。学校党委要强化统一领导,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学生工作部、后勤部、团委、基建部、教务部等各部门统筹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各二级学院推进落实,确保教育资源下沉社区、学生群体融入社区。学校层面要加强对“一站式”社区的宣传,强化师生对“一站式”社区的认识,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多方参与、权责明确、师生共建共治的工作机制,推动完善社区的软硬件设施、品牌活动和师生队伍建设。要通过规范规章制度,明确各方主体的权限和职能,形成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促进优势资源的有效聚合,确保各方主体作用最大化。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发挥“一站式”社区育人效果的重要保证。“宿舍”向“社区”的转变意味着该场所承担的功能不再仅局限于住宿,而是集学习、交流、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空间,是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育人场域的延伸。要立足整体性规划,划拨“一站式”社区建设专项经费,建设、优化社区基础设施,如建设用于学习的书院、阅览室、自习室等,用于交流的小型会议室、谈心谈话室、心理辅导室、职业咨询室等,用于休闲娱乐的活动室、健身房等,以及用于消费购物的超市、理发店、咖啡厅等。同时,要围绕学生需求建立“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日常事务办理、信息资讯等便捷服务;建设红色走廊、党建文化墙等实体思政育人园地,引进虚拟现实技术,开设红色文化体验区,打造党建活动室、党建图书角、党员宣誓墙等红色阵地,切实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搭建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为优化日常管理工作赋能。
特色品牌活动是营造“一站式”社区建设育人氛围的重要形式。校园文化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搭建学生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要紧紧围绕党建品牌,立足学生实际需求,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化活动中。在学生社区开展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效举措。要将“一站式”社区打造成实践育人园地,营造浸润式的育人氛围并形成品牌,提升文化活动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可以举办社区文化节,发起文明宿舍评比、宿舍公约和寝室文创作品征集等优化宿舍环境;开设学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等助力学生成长;举办社区运动会、趣味小游戏、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设计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品牌文化活动,逐步构建起社区的隐性育人资源。
师生队伍是确保“一站式”社区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学生社区是一个庞大的育人体系,以学工干部、辅导员为代表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专业教师为代表的学业、科研辅导队伍,以后勤、保卫工作人员为代表的社区服务队伍,以及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群体、朋辈导师为代表的学生队伍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将这些力量有效聚合,加强各队伍间的交互协同,才能让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充分发挥。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工作制度机制,明确各方权责,从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多方联动、高效协同的社区工作团队并非易事,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力量,激发党员群体的带头作用,构建良好的工作机制,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落实“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理念,实现学生管理和服务精细化发展的必要举措。诚然,参与式治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但其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制度机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事实证明,缺乏对公众参与的行政管理会使公众同政府之间产生距离感、降低政府的合法性及公信力。[6]同样,缺少学生参与的社区治理,也不利于高校治理模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将参与式治理理念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进一步实现高校和学生合作共治的过程。通过基层党建引领,促进学生参与行为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由“被动参与者”向“治理者”转变,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两者同时同向发力,是不断突显社区育人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
[1]张亦佳.高校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5):136-141.
[2]陈剩勇,赵光勇.“参与式治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08):75-82.
[3]魏蓉蓉.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社区风险治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4]张冬冬.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逻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 86-92+108.
[5]钱亮,徐玉臣.参与式治理: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 63-65.
[6]刘佳.参与式治理理论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04):129 -132.
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N’思政育人模式构建研究”(2022BK055)
(责任编辑:杨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