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光的争与让

2024-04-05 09:25侯爱兵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德方睡觉时间访问学者

侯爱兵

马祖光院士在52岁时去德国汉诺威大学做公派访问学者,他选定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这个国际激光研究的难题。在做实验时,德方只允许他在早9点上班以前、晚6点下班以后使用实验设备,因为别人白天要用。于是,马祖光只有熬夜苦干,每天睡觉时间很少,一百多个夜晚过去,他终于发现了 Na2的近红外连续谱区的荧光辐射。

然而,马祖光在发表论文时,德方专家认为他干出的成果是使用德国的实验设备取得的,在论文中把他的名字写在了第三位。在国内,马祖光是出了名的从不争名争利的人,这是有口皆碑的。马祖光说:“事业重要,我的名不算什么。”可这一次在德国,马祖光却为论文排名据理力争,最终,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所所长写了这样的证明:“发现新光谱,这完全是中国的马祖光一人独立做出来的。”有人问马祖光:“你在国内从来都把名看得那么轻,怎么在国外就把名看得那么重?”马祖光说:“在国外我争的是国家的声誉、国人的尊严。这是中国人做出来的,荣誉应该属于中国。而在国内,我让的是个人的名誉。在国内我可以不要名,但在国外,国家的声誉、民族的利益是一定要争的。”

两年访问学者期满后,马祖光谢绝了汉诺威大学的高薪挽留,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回国了。他说:“人家的条件再好,也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摘自《做人與处世》)

猜你喜欢
德方睡觉时间访问学者
中方呼吁德方客观看待两国关系
宁德时代“造富”德方纳米
脑筋转啊转
想办法让孩子睡够
从睡觉时间学古人养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公派访问学者高校联盟在京成立
过劳的十大标准
短期访问学者招聘
德方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