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热辣滚烫”

2024-04-05 07:12
文萃报·周二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国债

今年以来,债市仍在不断攀升走高。这些天,A股持续修复的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并未显现,债券型基金的配置价值愈发凸显,吸引资金快速涌入,不少基金公司开始主动控制规模“闭门谢客”。而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居民抢购也热情依旧。

百余只基金启动限购

近期,债市持续走牛,各路低风险偏好资金借道基金布局债市,其中,流动性较好、波动率较低的短债基金迎来规模激增,多只基金收紧申购额度,控制基金规模。

3月7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基金的平稳运作,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自3月7日起,暂停招商中债1~5年进出口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业务,限制金额为100萬元。

3月6日,博时基金也宣布,自即日起,将博时聚润纯债债券的大额申购限额设定为1万元。

3月5日,易方达基金公告,暂停易方达安瑞短债基金机构客户在全部销售机构A类基金份额、C类基金份额和D类基金份额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

据统计,近一个月以来,超300只债券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开启限购模式,百余只短债基金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申购限额从1万元到5亿元不等。

今年首批储蓄国债发行首日遭抢购

进入利率下行周期,很多人对投资理财“分秒必争”。3月10日,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居民抢购热情依旧,北京多家银行额度在上午售罄,大行额度尤为紧俏,仅1小时即被抢光。根据财政部公告,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于3月10日至3月19日发行。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

储蓄国债难抢已不新鲜,虽然利率不断走低,但相较大行定期存款利率维持小幅占优态势,不过对比中小银行定存利率不占优势,但其安全性、稳定性等特点依然对部分群体具有较大吸引力,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储蓄国债。

老百姓能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专家介绍,我们平时常听到的国债大多指储蓄国债。而今年两会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包含三个关键词——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指的是期限。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和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以时间换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介绍,超长期债券减缓了中短期还款压力,又会拉长整个资金发挥作用的周期。“财政政策的工具包在进一步丰富,对用好政策空间、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应是积极的。”

“特别”说的是资金用途。它是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这次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目标是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国债”就是字面意思,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超长期特别国债并非第一次发行。我国最早在1998年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为了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等问题。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用于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最近一次是2020年,当年发行100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那么,老百姓能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吗?这要看发行方式,如果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就可以购买;如果是定向发行,就不能购买了。后续工作还在安排中。

(综合《楚天都市报》、南方财经)

猜你喜欢
国债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国债理财窍门多
日本国债的偿还机制及偿还困境研究
国债发行与国债债务终结策略分析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