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正
幼儿天生具有探索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适合幼儿的项目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以幼儿为核心,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鼓励幼儿积极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观察者与引导者,能够发现幼儿的困惑,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育项目活动。
幼儿园内有一棵石榴树,每到秋天,树上挂满果实,吸引幼儿纷纷围观。他们聚在一起,对石榴果实充满好奇。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有的认真地给同伴讲述“石榴公主”的故事,有的声称“石榴很酸,不能吃”……教师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的准备工作。
幼儿眼中的世界有其独特的样子。若不进行调查,教师很难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通过与幼儿进行交流,结合幼儿之间的对话,梳理了幼儿对石榴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还想深入了解的问题。梳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尽管幼儿的表达方式显得较为稚嫩,但在他们充满趣味的表述中,仍能感受到他们探究石榴的好奇心。据此,教师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项目活动设计。
在深入理解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后,教师需对这些主题进行整合,设计贴合幼儿学习风格和表达方式的项目内容,并制订具体的计划,确保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以“活动日”的方式展开,具体的活动内容和计划如下。
◆活动日前的准备
1.录制以“石榴问题我好奇”为题的小视频,让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
2.教师与家长分工合作,查阅相关资料,选取或制作与石榴知识相关的微课。
◆活动日中的过程
1.播放幼儿自己录制的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带领幼儿观看微课,解答幼儿的部分困惑。
3.带领幼儿经历摘石榴、看石榴、尝石榴、画石榴等过程,加深幼儿对石榴相关知识的了解。
4.开展“石榴知识我来讲”“石榴故事我来演”等活动,展示学习收获。
◆活动日后的延伸
制作项目活动视频,让幼儿与家长共享成长的喜悦。
实践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确定项目活动的内容与计划后,教师要细致地执行计划,组织幼儿展开实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1.录制采访视频
活动日开始前,教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了随机性的采访,并在不同地点(如教室、游戏区、石榴树下等)录制了采访视频,为活动日的交流奠定基础。在采访过程中,教师向幼儿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喜欢石榴吗?为什么?”“你和石榴是好朋友吗?你了解它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石榴吗?”“我看到你经常站在石榴树下,你在想什么呀?”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制作“石榴知识讲解”微课
教师充分调动家长资源,集中热心家长一起组建“石榴知识探索组”,围绕幼儿好奇的问题,挖掘各类资源。“石榴知识探索组”成员经过认真查找与筛选,最终选取了“石榴的一生”“石榴表皮的秘密”等内容作为幼儿的学习资料,并围绕“为什么石榴皮上会有裂纹?为什么石榴籽有的是软的,有的是硬的?”两个问题,制作PPT,并录制相关讲解视频,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划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价值。活动日当天,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了多项有趣、有意义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借助多视角、多维度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直观特点。
1.看视频,听讲解
教师用PPT 呈现石榴树的照片,并引导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吗?它是大家的好朋友——石榴树。前两天,围绕石榴,老师已经与小朋友们聊了很多话题,咱们一起来看看小伙伴们都是怎么说的吧!(播放采访视频)你们有差不多的问题吗?(具体问题略)老师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接着播放讲解石榴知识的相关视频。看完视频后,教师继续提问:现在你们知道了哪些与石榴有关的知识?
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学习状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学活动以幼儿的采访视频为开端,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样子,听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对后续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看教师和家长精心制作的讲解视频时非常投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经历活动过程
一是摘石榴。教师组织幼儿来到石榴树下,让幼儿讨论:石榴长在那么高的树上,有什么办法把它们摘下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经历了多次尝试(如表2),终于摘到了一颗颗石榴。
表2
二是看石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的石榴,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你的石榴长什么样?”“比一比,你的石榴和小伙伴的石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的石榴更红?”当幼儿萌发观察石榴内部结构的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回忆前面视频中看到的“剥石榴”的方法,用道具在石榴头部划出四边形或六边形,将石榴表皮下的白色隔层轻轻划开,取出石榴肉。幼儿观察后发现石榴籽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粉色的、深红色的、白色的。
三是尝石榴。教师引导幼儿先把一小颗石榴籽放进嘴里,尝一尝,说说石榴是什么味道的,再让他们吃一大口,感受满口的石榴汁水又是什么味道的,并相互交流吃石榴的感受。幼儿通过品尝,发现石榴的味道也是有区别的:有的甜,有的酸。这时,幼儿对于“石榴还可以怎么吃”有了新的思考。他们想到石榴可以榨成汁,还可以做成石榴糖、石榴冰激凌等。
四是画石榴。吃完石榴后,教师让幼儿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一画石榴,展示自己对石榴的了解,表达对石榴的喜爱。在幼儿的笔下,有的石榴穿上了花裙子,有的扎起了小辫子,有的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在笔下激荡。
经历了摘石榴、看石榴、尝石榴、画石榴等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继续展开想象:“石榴宝宝从遥远的石榴王国中跑出来了,它可能跑到哪儿去呢?它会遇到谁?在它身上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幼儿在交流中逐步构想出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带领幼儿开展“石榴知识我来讲”“石榴故事我来演”等活动,鼓励幼儿展示学习成果。
实践表明,“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好评。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本次活动可以发现,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项目活动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以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为出发点。教师在设计项目活动时,应依据对幼儿的日常观察,了解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哪些事物充满好奇,并据此展开活动设计。“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的发起,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交流。随着问题不断衍生,活动不断孵化,幼儿逐渐产生新的兴趣和话题。二是需充分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例如,考虑到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可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引领幼儿全程参与。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教育契机,及时捕捉幼儿的思维亮点。比如幼儿在品尝石榴的过程中萌发了“石榴还可以怎么吃”的问题,教师及时跟进,满足了他们的探究需求。通过“石榴奇遇记”项目活动,幼儿与石榴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体验到了发现自然、探究自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