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娟 岑丹君
探究是儿童主动发现、获取和建构知识的主要方式,最能体现科学活动的本质和儿童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需求。在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不断发现科学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抛锚式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情景教学模式的体现。学习者需要经历“提出锚—解决锚—发现新锚—解决新锚”的螺旋上升过程。同时,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也是一种家园互动、家园共建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还是一种实现从教师、家长“扶”到幼儿“立”的载体,即先由教师和家长帮扶幼儿,再由幼儿独立探究。
幼儿科学教育是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以儿童发展为本位,以“生活即学习、体验即探索、交流即发现、活动即探究”为学习理念,以家园互动、深度交流为探究形式。这类活动能提升幼儿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帮助幼儿养成“好求知、愿探究、能合作”的科学素养。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的架构思路如图1所示。
从上图中可见,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在生活情境中提炼导引锚—在体验实践中引导解决锚—在交流辨析中引发延伸锚—在家园互动中独立探究锚—在协同合作中理解深化锚—在成果展现中建构意义锚”。家长、幼儿、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基于学习需要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它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要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需要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探究的学习情境——导引锚,让幼儿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新的知识,产生学习欲望。以饲养蜗牛的活动为例,教师发现幼儿对一只小蜗牛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抛出问题“蜗牛有嘴巴吗?它喜欢吃什么?”作为活动的导引锚。
1.发酵幼儿的兴趣点
自然角里出现的一只小蜗牛引发了幼儿的积极讨论,他们对“蜗牛吃什么?”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师及时把握教育契机,组织幼儿开展关于蜗牛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观察中习得相关知识。
2.动员家长的参与点
在激发幼儿兴趣点的同时,寻求家长的帮助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教师将这次活动的安排与家长进行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帮助幼儿饲养蜗牛,并与幼儿一同观察。
3.构建家园的互动点
为了解决蜗牛的饲养问题,班级中的一个家长为每一个幼儿准备了一只大蜗牛,让幼儿在家中进行饲养。在教室里,教师安排了一个蜗牛饲养箱,方便幼儿随时随地进行观察。
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让幼儿围绕“蜗牛吃什么?”展开为期三天的喂食观察实验。在讨论“给蜗牛喂什么食物?”的过程中,有一个幼儿提出了一个小而有意义的问题:“蜗牛吃了这些东西会生病吗?”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遇到不喜欢的食物,你会愿意尝试吗?”最好的答案就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于是,幼儿积极参与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原有的导引锚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探究。经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喜欢吃植物,特别是蔬菜的叶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叶子都吃。
幼儿在三天的体验观察中与蜗牛建立了感情。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兴趣点从“蜗牛吃什么?”向“蜗牛是怎么运动的?”“蜗牛喜欢生活在哪里?”转移。这时候,教师抛出延伸锚:“给你们一周的时间,你们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这样,锚又被抛了出去。有了前面积累的信心和操作经验,幼儿很快就投入到第二阶段的探锚、解锚过程中。
在幼儿选择了自己的锚以后,教师与家长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为幼儿提供最好的探究环境和探究方法。
1.教师据锚引导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幼儿选择的锚,为其提供不同的引导,如向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包括需要搜集的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等等。
2.幼儿择锚再探
在第一次探究的基础上,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持续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选择新的锚,如从观察“蜗牛怎么进食?”慢慢向“蜗牛怎么活动?”转变。为了进一步探究,幼儿搜集了很多关于蜗牛的绘本、视频等资料,拓宽了学习视野。
3.家长借锚亲子
家长与幼儿开展亲子饲养活动,与幼儿一起查找资料,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和支持,协助幼儿做好观察记录,让幼儿的探究更加深入。在此过程中,亲子之间的情感不断加深。
对于同一个锚,不同幼儿的观察方法不尽相同,得出的结果也并不一致。教师不应急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己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与同伴相互学习。教师可以整理家长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文字、视频等材料,让幼儿进行参考。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交流,让幼儿进行反思和改进。理解深化锚阶段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强调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经过探究,幼儿不仅了解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还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体验了生命的传奇。当蜗牛吃了自己喂养的食物时,幼儿表现出极大的欣喜。这种经历不仅提升了幼儿的知识水平,还强化了幼儿与外界事物的情感连接。抛锚式探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幼儿在该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客观世界和自我的认识,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锚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教师要把握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契机,用现有材料设计符合幼儿需求的情境。然后用一根主线将锚融入情境、故事或幼儿的经历中,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幼儿带着疑问,沿着主线逐步求解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强行将自己设想的锚施加到幼儿身上,而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
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幼儿探究的开始,能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兴趣。随着探究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引入新锚,让幼儿进一步掌握特定的概念知识。在幼儿围绕一个共同的锚开展探究活动后,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把握幼儿的探究进程。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针对新的锚开展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在真实的问题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园协同构建幼儿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的环境,是探究活动成功的关键。家园合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让幼儿积极投入探究过程。抛锚式探究活动需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建立良好的家园沟通渠道。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记录幼儿的探究发现,为幼儿的学习反思、交流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要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究,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
知识和概念是在幼儿不断总结、讨论、交流、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和家长需要对幼儿的发现进行梳理总结,帮助幼儿更好地反思和调整探究方法。在交流环节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你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当幼儿思维不明确或操作不当时,教师可以采用导向式设问:“你觉得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幼儿重新思考。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幼儿深入理解学习内容,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呈现探究成果,及时肯定并给予鼓励。
抛锚式科学探究活动强调以开放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允许幼儿通过探究检验想法,在批判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当然,它也对教师在探究性科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评价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伙伴”,既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又不能越俎代庖,且课程的实施不能僵化不变,而要随着情境的变动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