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关节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4-04-03 20:10刘建平
养殖与饲料 2024年2期
关键词:病鸡琼脂雏鸡

刘建平

辽宁省大石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大石桥 115100

居民饮食结构日益丰富,对于禽类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肉质品控要求不断提升,因此,降低鸡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至关重要,而鸡关节性疾病就是其一。蛋鸡或肉鸡的饲养过程中鸡关节炎病屡见不鲜,该病虽造成的直接死亡率不高,却会引发病鸡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换率下降,蛋鸡产蛋量、孵化率降低,鸡只死淘率增多等现象,从而影响鸡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 细菌性关节炎病

1.1 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病

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多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各日龄鸡均易感,但以40~80 日龄的鸡群最易感。一般皮肤或黏膜损伤可诱发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因致病菌毒力强弱、感染日龄或发病诱因不同,该病的临床症状也有差异。成年鸡和肉种鸡的育成阶段感染后多发生关节炎症状[1],以跗趾、跖关节常见;病鸡跛行且受害关节肿大发生炎性肿胀,有热痛,皮下水肿,患部呈黑紫色,自然破溃后形成黑色结痂,关节腔内含有血样浆液或干酪样物。病鸡早期采食、饮水尚可,后期由于不愿行走,采食困难,最后食欲废绝而亡。

1.2 大肠杆菌性关节炎病

大肠杆菌性关节炎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1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类家禽和各日龄的鸡均易感。管理水平低下、防疫条件差的养殖场,大肠杆菌病几乎时常存在,反复发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大肠杆菌病有多种病型,关节炎型多见于雏鸡的慢性病程,临床上7~10日龄的幼鸡多发关节炎或足垫肿。患鸡一侧或两侧关节明显肿大,运动受限,甚至瘫痪,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滑膜囊内积有纤维素性或浑浊的关节液。幼鸡吃食逐渐减少,若不及时治疗,3~5 d内死亡。

1.3 实验室诊断

1)分离培养与鉴定。取病死鸡关节渗出物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后观察,大肠杆菌是短粗、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直杆菌;葡萄球菌则呈葡萄样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无菌采集病死鸡关节腔内液体,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37 ℃温箱培养24 h后观察,接种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不透明,结合染色镜检结果确定为大肠杆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无色或浅黄色,且表面光滑凸起的圆形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结合染色镜检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药敏试验。将无菌接种环挑取平板培养基中的菌落,置于无菌EP 管内,加入500 μL 生理盐水,混匀,制成细菌悬浮液。用灭菌棉签沾取悬浮液,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表面,用无菌镊夹取药敏纸片贴放在平板上,轻压紧贴于表面,将平板置于37 ℃培养24 h 观察结果,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2]。

1.4 防 治

治疗细菌性关节炎的药物需合理选择,应从病死鸡中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性高的抗菌药进行全群防治,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新型青霉素耐药性低,可列为首选治疗药物[3];还有恩诺沙星、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或卡那霉素等都可考虑联合或单独用药来治疗大肠杆菌病。值得注意的是要定期轮换用药,以便获得更好的疗效。

由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人和动物都可带菌成为传播途径,因此,防控疾病发生的关键是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具体防控措施:①鸡舍内外环境定期消毒,加强通风,保证合理饲养密度,防止因环境原因导致其抗病力降低。②消除致皮肤外伤的因素,保持圈舍、笼具光滑平整,如有皮肤损伤,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2 病毒性关节炎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可造成禽类的多种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关节炎和腱鞘炎最为常见。该病对4~8周龄的肉鸡易感,肉种鸡在开产前也可感染,发病率较高,垂直传播时有发生。粪便污染是接触该病的主要来源,污染饲料、饮水后,健康鸡群呈水平方式快速传播。病鸡表现跗关节肿胀、跛行、关节骨骼歪曲外展,慢性发病鸡主要表现腱鞘炎,跛行更明显。有时可见腓肠肌腱断裂,关节腔有淡黄色半透明渗出液。多数病鸡一侧患病严重,步态蹒跚,生长缓慢,但死亡率只有1%~2%。呼肠孤病毒是免疫抑制病原,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后,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的损伤。

2.1 实验室诊断

1)分离培养和鉴定。取病死鸡关节液、心脏、脾脏、肿胀腱鞘等组织,加入5倍体积PBS缓冲液和工作浓度为1 000 U/mL 的双抗溶液,使用组织研磨机研磨后,-20 ℃反复冻融,以5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过滤,吸取上清液,通过卵黄囊途径接种于7~10 日龄鸡胚,37 ℃继续孵化,观察记录鸡胚死亡情况。鉴定分离得到的病毒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或普通PCR等技术诊断。

2)血清学诊断。AGP(琼脂扩散试验)是在琼脂凝胶中进行的抗原-抗体免疫沉淀反应,即用已知标准抗原和未免疫鸡群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该血清学试验是鸡病毒性关节炎较经典的诊断方法之一,检查方便,实用性强,但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

2.2 防 治

禽呼肠孤病毒无处不在,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将感染鸡群淘汰或隔离处理后,鸡舍内外使用70%乙醇或0.5%有机碘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防止鸡群二次感染。严禁从有该病的鸡场引进种蛋和鸡雏,在空栏期应对整个鸡舍环境、用具清理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才可引进雏鸡饲养。

考虑本地流行毒株的血清型,选择合适疫苗尽早免疫,为鸡群提供早期保护。由于1 日龄雏鸡对呼肠孤病毒最易感,所以种源免疫是预防该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既可以通过母源抗体保护雏鸡,又可对垂直传播起到限制作用[3]。免疫接种时应注意,避开马立克、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接种,防止互相干扰。

病毒性关节炎无特效药治疗,若发生该病后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鸡病毒性关节炎活疫苗(S1133),肌肉注射15 d 后未达到免疫效果仍发病者再次进行免疫,以便达到控制该病的效果[4]。为了机体快速恢复,适当给予敏感的抗菌药物,配合黄芪多糖口服液,添加维生素、保肝固肾药饮水3~4 d,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代谢功能,防止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继发感染。

3 滑液囊支原体病

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后发生的1 种急性/慢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4~16周龄的鸡,急性发病后转为慢性感染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并持续终身。病鸡不愿走动,跗关节肿大变形;跗关节周围腱鞘的滑膜囊出现浅黄色渗出液,呈黄白色干酪样变化,随着病情发展,腱鞘和肌肉间也出现干酪样物渗出物。该病主要通过飞沫或形成气溶胶进入呼吸道传播,感染率可达100%。种母鸡感染后,通过生殖道排毒污染种蛋,感染雏鸡。

3.1 实验室诊断

1)分离培养和鉴定。将无菌采集的病死鸡肿胀关节腔内容物放入Frey 氏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7 ℃温箱培养,当培养液变成黄色时,继续接种传代到新的培养液内,吸取培养物进行涂片,瑞士染色,油镜观察菌体形态呈球形或球杆形[5];另外,取新的培养物接种到Frey 氏平板培养基上培养,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煎荷包蛋样”菌落,判定滑膜囊支原体阳性。

2)血清学试验。采集病鸡血液后离心析出血清,将待检血清与滑液囊支原体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取二者等量血清在平板上1:1 均匀混合,轻晃平板,待2~3 min 后观察,混合处有紫色絮状凝集块,呈凝集阳性反应[6]。

3.2 防 治

鸡一旦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很难根除病原,全群成为带菌鸡,所以及时有效预防该病至关重要。具体防控措施:①严把从无疫病鸡场购买雏鸡的原则,防止将病原引进鸡场,及时淘汰处理阳性鸡,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②规范养殖场卫生消毒制度,消灭病原体,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抗生素对该病有一定治疗效果,将发现的病鸡及时挑出隔离,治疗方案:头孢噻呋钠0.02 g/kg,阿米卡星0.02 g/kg,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胸部肌肉注射0.5 mL/次,1 次/d,连用2 d;同时,用20%泰乐菌素可溶性粉口服饮水,0.5~1.0 g/kg 兑水计量,连用5 d 或98%泰乐菌素拌料,500~1 000 g/t,酌情加量,连用7 d。建议轮换使用几种抗生素,避免耐药性发生。

4 结 语

鸡关节炎性疾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由于病原种类繁多,关节炎症状相似,给临床诊断带来不小的难度,因此,加强饲养管理,重视鸡舍环境清洁消毒,提高鸡群机体抗病力,才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同时,准确诊断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来确定病原种类,保证用药科学、经济、时效,不仅避免贻误病情,而且提高禽类的成活率和肉品质量,增加养殖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病鸡琼脂雏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优选雏鸡四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