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钧瓷之用
——解析中国钧瓷文化园*

2024-04-03 17:20李文成
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孔家钧窑禹州

孔 勇 李文成

(河南省禹州市孔家窑陶瓷有限公司 河南 许昌 461682)

中国钧瓷文化园是由国家发改委大项目办确定的河南省重点文化项目,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孔家钧窑承建。园区位于禹州市区东北部,项目规划面积360亩,一期建成区面积156亩,中国钧瓷文化园天成阁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体古建,也是国家唯一的一个钧瓷文化主题园,号称中国钧瓷文化第一园。

2013年11月8日,第八届中国钧瓷文化艺术节在此隆重开幕,标志着中国钧瓷文化园正式对外界开放。2015年,中国钧瓷文化园被国家评为国家4A 旅游景区,同时这里还是国家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证明中国钧瓷文化园的总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大师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1 国家二级博物馆

中国钧瓷文化园,规模宏大,高贵典雅,殿堂、楼阁、亭台皆为精雕细琢艺术之作,也是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钧瓷文化的特色旅游平台。2015年9月,中国钧瓷文化园获批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景区对外免费开放。2020年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被定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在河南入选的32 座二级博物馆中,与洛阳龙门博物馆、许昌市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并列其中。

1.1 颍河岸,大门前

中国钧瓷文化园坐北朝南,地势优越。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为南面,这里有充分体现钧瓷文化发展史的沿河文化游道。禹州古称颍川,我们面前这条河正是禹州的母亲河、在华夏文明史上声名卓著的颍河。而随着颍河波涛起伏、奔流的则是传承千年的钧瓷文化之光!

钧瓷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的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气概。以其“神奇诡秘”“窑变无双”的唯一性,昭示了“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振兴并繁荣于当代。文化园的文化游道,划分为“唐代”瓷源景观、“宋代”钧瓷五色柱景观、“元代”钧瓷断烧景观、“明代”钧瓷码头景观、“清代”钧瓷瓷片景观墙、“民国”断烧历史地雕和“新中国”总理关怀复烧展示空间七个景观区。以时间为轴线,参照钧瓷的发展历史及代表成就划分各展示区的主题与功能。同时,沿河按时间轴复原建立了各朝代不同形式的窑洞。在叙事般的流动空间里,代表了钧瓷制作72道工序的景观小品,构成了著名的钧瓷七十二廊。以艺术化处理的瓷瓶、瓷片,构筑出的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则体现了各时期钧瓷的突出成就、发展状况和艺术特色,营造了名瓷的文化氛围。

1.2 传薪钧瓷文化广场

在中国的姓氏中,孔、孟等少数几大姓氏有其独有的地位和特征,孔氏家族绵延两千余年,家谱清晰、传承规范有序。孔氏宗族,源自孔子,下及后裔,孔家钧窑的始创者们均为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

钧瓷的传承与发展,依仗于这片土地能工巧匠的代代相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家钧窑更是始终牢记着圣人之言,神游于钧瓷之艺,传递儒学思想的大道、大德与仁爱之心。传薪广场秉承“将儒释道文化一脉相承,将非遗钧瓷薪火相传”的设计理念,建造之处皆掩映着国学大成的经典思想,处处彰显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广场制式规整,体现儒家文化方正君子思想理念;建造结合中国独有的风水文化与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集中展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脉传承源远流长。

中央两组青松,寻于鲁、鄂,形藏瑞兽,左为麒麟似青龙,右似白虎与其和。东为上,青龙在东,紫气东来——“青龙压白虎,代代出文武”;两侧汉白玉云龙柱,采用中国古代皇家制式与吉祥图样结合传统雕刻技艺,镌刻着国学经典《论语》的格言名句;三十六级阶梯,通往天成阁,取民间吉祥数字“三、六、九,往上走——步步高升”的吉祥美意。

1.3 钧天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钧天湖,取意钧瓷天成,河南为“天下之中”,钧天湖坐落于“天地之中——禹州”,眼前这一环湖水,形状上正是禹州的行政区域,寓意禹州的腾飞和兴盛。

钧天湖中间平台,为儒家“辟雍”典型制式。辟雍在古时为西周大学,由天子所设,其形制为圆,四周环水,前后设便桥便于通行往来。东汉之后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成为儒学传承的象征。

1.4 铜狮

天成阁前摆放一对纯铜狮子,仿制自乾清门前是铜鎏金狮子。雕刻精美,凸显出富贵华丽之态,狮子蹲坐在石刻须弥座上,似吼非吼,似笑非笑,造型既活泼,又不失庄严,其造型独特,双耳低垂。在此,代表着孔相卿大师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烧孔家瓷,也正因为对艺术的执着和沉醉,孔相卿大师及孔家钧窑才会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

2 天成阁

数千年来,世界将孔子奉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历代帝王无不对孔子顶礼膜拜,代代加封。天成阁传承自孔庙大成殿,大成与天成,皆一脉相承。

天成阁作为中国钧瓷文化园的核心组成部分,高约50 m,整体建筑面积1.3万m2。其四周环绕以禹州市全景地图营造的颖河水系图形。

天成阁集合中国古代建筑“浑然天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其建筑制式——明七暗九共分九层。“七”在佛教表“法”,为小圆满,佛家常有“七宝”“佛行七步”“步步生莲”之说;九为天地之大数,是中国传统道教里最顶级(阳数中最大的)的数字,代表着至阳至刚,也是至尊之意。

天成阁建筑整体彩绘采用——和玺彩绘(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彩画),在彩绘等级中最高,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物的主殿,全部线条沥金沥粉。所绘龙皆为五爪龙,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神圣、吉祥、瑞气、天命等品质。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符号,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是其对自身文化的自豪与自信。

走进天成阁,映入眼帘的照壁为孔相卿大师亲自设计的龙形孔独家标志,是首个以姓氏为符号、商标的钧瓷品牌。龙是华夏文明传承的艺术载体,也象征钧瓷作为皇家艺术的极高地位。也代表孔家钧窑作为钧瓷艺术创作和工艺推进的龙头,引领着当代钧瓷传承和发展。

2.1 八十七神仙卷

天成阁正中的大型壁画依据唐代画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原作绘制而成。长26 m,高3.6 m,画中以描绘天庭众仙前去朝谒道教三位天尊的情景。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唐玄宗赐名道玄,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其所画佛像的衣褶飘举飞动,后人称为“吴带当风”。《八十七神仙卷》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宗教画,此画诞生于佛道两教蓬勃发展时期。

在原作白描基础上施以彩绘,所着之色亦多采用钧瓷窑变所呈现的色彩,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为一绝,白描与钧瓷窑变呈现的色彩是跨越时空的艺术碰撞,色彩斑澜,绚丽多姿,独具神韵,一笔一划都震撼心灵。

2.2 金玉满堂

大厅顶部装饰以蕴含佛教元素圆形金色莲花顶,其与佛道题材《八十七神仙卷》遥相呼应,整个大厅集合了儒释道三教精神与元素,三教合一,相得益彰,和谐融洽。

圆形莲花顶与四方基座相互呼应,象征天圆地方。圆顶之上九龙腾飞,地上五龙飞舞,寓意九五至尊。大厅正中一条金龙盘踞中央,天成阁,位于禹州的中心,禹州乃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国都,亦是华夏文明的中央。

这里天圆地方,真龙定鼎,天地人合一,聚华夏之气的风水宝地。“潜龙在渊,飞龙在天”,地面纹路似千般水纹云纹,象征龙居于水又翱翔于天际。地砖采用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岫玉镶嵌而成,承接“金玉满堂”吉祥寓意。

2.3 珍宝馆

珍宝馆,位于展厅一楼,依据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布局,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间展厅,分别为中厅“钧坛”、东厅“窑系”、西厅“重器”、北厅“孔家”。

钧坛中心摆放着一件钧瓷重器——“九龙鼎”,古人将华夏分为九州,古时神话传说就有“禹王铸九鼎定九州”,九龙鼎特有的吉祥寓意与文化属性代表了中原大地和谐安宁,太平永祥。该作品制作难度极高,烧成难度极大,是当代钧窑作品顶尖制作技艺的集中展现。

钧坛四周环绕十二件作品,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三个一组,集中展示孔大师诸多优秀作品,展现孔相卿先生在钧瓷艺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为国内当代钧瓷艺术的领军人物。

中厅钧坛位于珍宝馆的中心,不仅展示孔家钧窑的诸多代表性钧瓷佳作,也对钧瓷产地神垕镇有所描绘。厅内四周墙上所彩绘图案还原了神垕山景和古镇民居房。

2.4 东厅

窑系形成于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工匠互相学习、不断创新、制瓷工艺不断传播与发展的结果。东为上,紫气东;东五行属木,木成林,祝福钧窑繁荣发展、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窑系厅的入口模拟窑炉内部结构,还原了钧瓷烧制时的场景。展厅陈设从唐代至20世纪80年代的钧瓷作品。

窑炉两侧放置着层层匣钵,在古时钧窑烧至多为煤烧和柴烧,煤烧多出现在明代以后。匣钵作为窑具之一,其功能在提高装烧量、提高成品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古代制瓷工匠智慧的结晶。

钧瓷作为陶瓷大家族的一个分支,始于唐代,唐代之前我国瓷器的色彩基本以青白为主。钧瓷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温窑变瓷,以氧化铜为发色剂,在还原焰中煅烧出鲜艳火红的钧红釉,进而改写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局面,陶瓷从此进入多彩的世界。

钧瓷产于禹州,其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有着得天独厚的卓越优势。自然因素:禹州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烧至钧瓷所需的黄长石、铜矿均在附近山林间便可挖掘。

烧窑所需大量木材,禹州群山环绕,林木茂盛,同时其煤炭资源丰富,为钧瓷的烧制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人文因素:禹州有着深厚的陶瓷底蕴,禹州市火龙镇瓦店遗址曾发掘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陶器,禹州黉学广场附近出土有汉代阳翟瓦当。

千年以来,钧瓷烧制都有着“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的说法。钧瓷以四大特色而名贯天下,即窑变为神、开片为奇、纹路为妙、景观为绝。

窑变为神。钧瓷在入窑前同施一种釉,放入窑炉经高温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每一件钧瓷都具有惟一性。

奇在开片。开片是指我们看到釉面上所呈现的看似破碎而实为一体的冰片纹饰,这些片纹看似锤击却触无痕迹,而且在开片的同时伴以似琴如铃的美妙之声,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钧瓷的开片——“玉涯金声,婆诡之谩”。

纹路为妙。纹路是指经高温窑变后,釉面上自然生成的各种形式的色彩纹理,有的似蚯蚓在泥地里走过留下的痕迹叫蚯蚓走泥纹,有的像孔雀羽毛般华丽叫孔雀羽衣,而这些不能预见的纹路效果在整个釉面上起到了非常好的装饰作用,为钧瓷审美增加了更多的情趣。

景观为绝。景观是指釉色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汇聚,形成的图案景观或人物风景或动物,各不相同,形成绝妙效果的作品都被精心收藏,由于出现的机率极小,所以珍藏价值较高。

3 守正创新

钧瓷那一抹红的出现,打破了“南青北白”单一釉色,在古时就有“家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体现钧瓷极难烧制,物以稀为贵。要想穷烧钧红,十窑九不成,是无数窑工巧匠的无奈,孔家不惜破坏性实验40窑,拿身家做赌注最终找到钧窑烧制秘密,熟练掌握其烧成升温曲线,从而一举打破了“十窑九不成”的千年魔咒。

孔家钧窑守正创新,所有釉色均为原矿发色窑变釉。“守正创新”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守正才能传承,守住根本,钧瓷的根在于其还原焰烧制、高温、铜元素、异相釉,创新皆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孔家1987年创立了河南省第一所民营研究所(神垕古陶瓷研究所),研究领域涉及钧窑、汝窑、官窑、磁州窑,天目建盏系列,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烧造的官瓷产品远销东南亚,占领了大片陶瓷市场,全国闻名。

3.1 禹州沙盘

展厅内沙盘还原了明清时期禹州老城区的面貌。禹州城区地势独特,位于三座山之上却看上去比较平缓(三山是指洪山、丹山、梅山)。禹州城有着“三山不显出名相,四门不照出天官”的佳话,天官是指马文升,另外一代名相吕不韦也是我们地道的禹州人。

禹州故城不仅有从巍巍嵩岳流淌而至的颍河水穿城而过三面环绕,且北依具茨山,南临箕山,形成两山一水的优美景象。

大禹治水有功封国于此,启在钧台大宴诸侯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州成了名符其实的华夏第一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韩国国都,韩王故宫就在禹州的西关颖亭。禹州故城最早的资料记载是在汉代,东汉光武年间道教盛起,阳翟城西南方奉旨修建了具有皇家气派的万寿宫;进入明代禹州故城掀起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争建牌坊、王府林立、修筑砖城)。其中争建牌坊是禹州城的一大特色,那就不得不提在朝五十余载辅佐过五位皇帝的马文升,其官至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及太师太傅,后人为他建的牌坊就不下20座,其规模形式影响都成为禹州故城之最。

3.2 孔铁山

孔家钧窑是钧瓷世家,从孔大师父辈开始就致力于钧瓷事业的发展,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孔大师的父亲孔铁山先生生前的部分作品。展厅陈列了孔老先生生前制作钧瓷所用到的工具以及亲手做的笔记;笔记中记载了孔老先生对钧瓷烧成的创新和自己宝贵的经验,为后世钧瓷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3 古代制瓷场景

古代窑炉多依山而建,便于取材,受当时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都采用柴或煤作为燃料,在小窑炉里进行烧制,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成品率低,而现代的钧瓷大多用液化气窑炉进行烧制,1993年孔相卿大师设计的液化气窑炉的成功试烧标志着钧瓷窑炉的革命性变更,孔大师将这一技术无偿向各个钧瓷厂家推广、普及,为整个钧窑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钧瓷独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制作原材料都来源于此,左侧的展示柜就展示了制作钧瓷用到的部分矿石、矿土,其中有些可以有来做泥胎而有些则适合用来做釉料。钧瓷的烧成不仅与原材料有关,更与许多外部因素有关,如温度、湿度、气候等,所以,古代钧瓷制作就有着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的说法。

钧瓷的烧制是分两个步骤完成:一次低温素烧和一次高温釉烧。低温素烧是指将制作成型的作品放入窑炉进行800~900℃的素胎烧制,增加胎体的坚固性和吸水性,利于接下来的浸釉;高温釉烧是将浸釉之后的作品放入窑炉经过1 280~1 300℃的高温烧制,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就呈现出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钧瓷五彩斑斓的效果;作坊厅的门头,为对神垕伯灵翁庙庙门的复制。伯灵翁庙又称窑神庙,是国内罕见的陶瓷文物遗址。以前窑工在开窑的时候都会到窑神庙祭拜,来祈求可以烧成绝妙的珍宝。两侧的石柱上都刻着“灵丹宝箓传千古,坤德离功利万商”对联,其中,“灵丹宝箓”是指钧瓷的配方釉料,同时也是指经验和技艺,而“坤”属地,“离”属火,是土之德、火之功才使钧瓷富了万商并名扬天下。

4 西厅

西厅,西为金,西厅均展示国之重器,这里荟萃了钧瓷国礼系列作品和代表性钧瓷器形,是中国钧瓷成就的最高代表。在古代,皇帝祭祀所用就是国之重器。进入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伟人尊。同时也被称之为《圆梦中华》,此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作,这件作品从2021年浙江嘉兴南湖博物馆入选的1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唯一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捐赠给南湖革命纪念馆和香山革命纪念馆永久收藏。这件作品主要有四面:一面为红船,代表了党的第一次会议在浙江嘉兴的一条船上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面为延安宝塔,延安在当时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一面为五星红旗,另一面为党徽。红船引领、宝塔指航、五星闪耀、万众归心、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北厅

入口设立一尊孔子像,代表着孔家钧窑的精神追求。孔相卿大师及孔家钧窑主要的主持人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而“孔家钧窑”四字,分别展示了孔家钧窑在四方面的突出成就:

(1)孔——孔学的丰富与完善:孔家钧窑的传人是孔子的后人;孔家钧窑对孔学文化的补充、发展和完善有着突出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夫子学说重礼仪、人性、政治、道德等,但比较轻视经济、工艺、劳作;而孔家钧窑以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产业、艺术和市场的成功,所以说为孔学做了延伸、拓展和完善。贡献甚大。

(2)家——家族的传承与提升:孔家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从事钧瓷事业的发展,自孔铁山至今,几代人执着于钧瓷艺术,家族薪火传承不绝,并日渐壮大、拓展,成为家族复兴的典范。

(3)钧——钧瓷的推动者和领军者:孔家钧窑对现当代钧瓷的发展贡献非常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钧瓷的复兴:在新中国时期,大概在20世纪50年代,孔铁山在国营瓷厂担任实验室主任,开始了钧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孔家和禹州钧瓷复兴的科学、工艺基础,为钧瓷复兴立下汗马功劳;②钧瓷理论:孔相卿大师关于“跳闹静稳”的钧瓷审美理论;造型、烧成、配釉等工艺方面的科学分析和数据支持;液化气收成技术手段的引进和改进、提升;③钧瓷的市场化、品牌化创立:孔家钧窑是钧瓷第一品牌、第一市场的占有者,也是最早进行市场化探索和品牌塑造的先行者。一系列先进的成功经验带领而且推动着禹州钧瓷产业的发展。

(4)窑——窑炉的创新与窑系的改造:孔家的钧瓷实践,深深植根于技术的创新。作为例证,我们可以来仔细看看迎面的展示柜。

这里主要陈设了铜系青蓝釉代表作品。2009 年由孔大师成功创烧的铜系青蓝釉完成了钧窑史上又一次釉质、釉色历史性、革命性的创新,甚至超越了铜红釉所创造的陶瓷美学空间。这些作品多以碳为基础燃料,用小窑炉进行烧制,每个窑炉只放置一件作品。其烧制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出现色彩的机率低于50%,烧成成品更是低于10%。一旦烧成色彩极为华丽,色调涵及松石蓝、孔雀蓝、孔雀绿还可以窑变出金斑红彩等艺术效果,色彩饱满,高贵华美。而目前这样的创新技术只有孔相卿大师可以完成,但铜系青蓝釉的成功创收不仅提升了钧瓷的艺术高度,更为后世陶瓷美学空间的发展扩宽了道路。

6 结语

中国钧瓷文化园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着力打造对钧瓷文化和非遗传承与发展,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园区内设有钧瓷文化传承宣传展示区、科研实验项目基地、非遗学术研讨区、多功能综合服务区四个区域。具有钧瓷宣传交流、科研孵化、学术交流、旅游体验开发、文化演出,钧陶瓷专题展览,钧瓷文化商贸、儒家文化传承、体验等功能为一体。文化园全力打造文化钧瓷名片,通过对钧瓷宣传推广及文化交流,不断召开国内外陶瓷专业学术论坛,扩大钧瓷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孔家钧窑禹州
蝶恋花 刘红生 钧窑 43cm x 31cm 2023年
写意泥性·黄河印迹·钧窑瓷板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昆仑寺壁画的揭取与修复
“五项举措”做好新时代禹州人大工作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共同建设美好禹州新家园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新文化运动就意味着割掉“孔家”命脉吗?
河南禹州神垕镇发现一批瓷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