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杰 张 波 李新朋 何 雷
(临沂大学医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高等学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中医药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高校需要培养能力与素质一体、德育与智育一身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视,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看待[1]。因此,“课程思想政治”是高校传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高校传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2]。
临沂大学中药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专业,中药学专业2017 年开始招生。5 年来,临沂大学中药学专业结合地域特色,不断完善和挖掘专业特色,大刀阔斧,敢于创新和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药学专业紧抓教育教学改革潮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凝练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我们以中药学课程为例,阐述本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期能为今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提供经验。目前,临沂大学中药学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了一所高校的适切性;同样的,对于一门课程而言,教学大纲决定了本门课程的价值和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3]。临沂大学中药学专业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求,修订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写进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方案明确要求每门课程均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任课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定位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求,中药学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学相关知识,具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品种与质量鉴定、中药材的加工与炮制、中药成分检测、提取分离、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中药应用指导和中药新药开发等工作,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药学人才。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及素质要求,中药学课程定位了两个主要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强化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家医药事业发展奋斗的精神,这些汇总到一起就是要求学生需要具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心。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医药学的精神和基础[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中医药优秀文化的发展深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滋养,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重要需求,也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复兴与广泛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坚守文化自信,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于中医药的热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理念[5]。而且,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中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为学生上好第一堂课、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学生专业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2)建立并培育学生“仁德”精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医精诚,仁德为先。中医药类专业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领域,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职业技能,更要求具有大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中医药文化中包括“大医精诚”“仁德”“仁心”“仁术”等精神、知识、规制等在内的综合体是中医药学生开展中医药实践的源动力,也是中医药类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竭源泉[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把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中药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求首先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在保证完成基本知识与技能授课的前提下,挖掘每堂课程的思政要素,最后把思想政治要素有机结合到课程教学里。这样,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就落实到了每个章节、每个教案,真正做到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例如绪论中药学著作的发展沿革部分,主要讲述本草著作发展历史、主要成就与学术价值,在讲述过程中以中国上下5000 千年历史为坐标、以朝代更迭为刻度,将本草著作的沿革发展一一呈现。通过讲述和总结,可以发现历代中医药人薪火相传、不辍耕耘、砥砺前行,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继承先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传输给学生奉献、求真、严谨、坚忍的求索精神与职业理念[7]。
在绪论中药采集时令部分,我们从李东垣的《用药法象》“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聊到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药出州土”“采药时节”;我们由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讲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再聊到“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在中国古诗词的洗礼下,学生感悟到节气和四季的变更,虽然时代变迁,历史传承几千年,但我们和古人拥有着相同的春风、夏荷、秋霜和冬雪,感受着不一样的错位时空;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美好河山和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中药炮制部分,我们观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视频“手工切制中药饮片(1 寸白芍)数量之最”,樟树市老药工丁社如以樟帮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在3 min 内用铡刀将长1 寸的白芍切制成完整饮片360 片,饮片具有“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的特点。樟帮工艺具有“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肉桂薄肚片,黄柏骨牌片,甘草柳叶片,桂枝瓜子片,枳壳凤眼片,川芎蝴蝶双飞片,槟榔切108片,一粒马钱子切206 片”特色,被同行赞为“鬼斧神工,不类凡品”。这体现了中医药人“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工匠精神,也展现了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8]。
学习不应该单纯为了学习,教学亦是如此。中药学课程教学不仅在于教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确其所承担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价值引领方向,这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中药学人才的根本[9]。
在中药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中,我们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完善了学生对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整体感观评价途径,还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了课程考核体系中,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表面,还需要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10]。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
3.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所在班级学生,对思政改革课程的接受和认识进行评价。授课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要素和教学内容设计网络问卷,每个问题设置三个强度选项,学生采用无记名形式回答问题。通过统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点的整体感观,可以帮助教师找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不足之处,从而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
3.2 推送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中药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采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授课,课前预习阶段会给学生推送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视频或文章,加强学生对本节课思想政治点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一些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本草中国》系列、李子柒相关视频内容等;课后会及时给学生推送相关习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要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完整性,专业课不是思想政治课,不能越俎代庖。因此,专业考试还需要专业的试题,不能用思想政治试题代替。我们在课程测试里加大思想政治元素和专业试题的有机渗透,改变出题思想和策略,使学生在回答专业问题的同时,将中医药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好、更有效地传承中医药文化。比如,简述黄花蒿的功效?这个试题就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忆功效,没有思想政治元素的结合,笔者把试题改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发明了青蒿素,请回答青蒿素的植物来源及功效。
3.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点列入课程考核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列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不仅能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掌握情况,衡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态,更能督促学生完成思想政治改革相关动作和指令,建立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监督机制。课前推送预习材料,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别赋值(1~10 分);课后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习题,按完成情况分别打分。课前预习和课后习题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间接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指标纳入了考核体系。
目前,临沂大学中药学专业仍比较年轻,在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后续力量,在中药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面总结了较多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见图1)。但是对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来说,这些经验和总结仍微不足道,在今后的教学和教改中,我们会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基本原则,秉持在知识传授中引领学生理念,继续探索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培养能承担民族复兴和中医药振兴伟大责任、德才兼备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图1 中药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