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华平 张忠国 邹燕珍
(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骨科,江西 兴国 342400)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流行病学[1]统计,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其中60%~70%的患者表现为神经根病变症状。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肢体疼痛、麻木,甚至造成肌肉萎缩,另外还会出现头晕、发僵以及背部有重物压迫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有效治疗十分必要。西医主要采用药物镇痛、理疗、牵引等方式进行对症干预,治疗效果有一定局限性,且容易复发。中医治疗该病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痛”“骨痹”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筋脉闭阻、精髓不充、气滞血瘀而致气血运行不畅[2]。中医康复疗法主要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热敷等方式结合病因展开治疗,在延缓病情和提高总体疗效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基于此,文章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7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例,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和复发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从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77 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21 年1月—2022 年1 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 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36~78 岁,平均(56.65±5.45)岁;病程最短2 个月,最长9年,平均(2.44±0.94)年。观察组男19 例,女20 例;年龄35~77 岁,平均(56.32±5.75)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9 年,平均(2.51±1.01)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兴国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同意开展本研究。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参考《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3]中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查体、关节活动度检查、X 线检查、中医辨证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2)签署知情同意书;(3)神志正常、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病变局部皮肤或针灸穴位局部皮肤感染或溃烂;(2)存在既往颈椎手术史;(3)凝血功能异常;(4)合并其他颈椎病变。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具体如下:(1)超声波治疗:于患者病变颈部和肢体放置超短波治疗仪(长春艾尔医用电器有限公司,吉械注准2020090436,型号:CD-1A-A)电极贴,功率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节,每次20 min,每日1 次。(2)药物治疗:肌肉注射8 mg 注射用氯诺昔康(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85,规格:8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针灸治疗。选取肩贞、手三里、天宗、曲池、风市、三阴交、昆仑,采用平补平泻法施针,留针20 min,每日1 次。(2)推拿疗法。患者取舒适平卧位,医生用右手拇指轻轻按揉其两侧胸锁乳突肌,每次15 min;按揉结束后,体位转换为俯卧位,医生用右手拇指轻轻按揉其颈肩两侧肌肉,每次15 min,每日1 次。(3)牵引治疗。患者取舒适坐位,采用颈椎牵引椅(衡水滨湖新区永惠医疗器械厂,冀械注准20172260050,型号:QY-Ⅱ)牵引其颈部,治疗时按由少至多原则设置牵引力,注意牵引力应≤5 kg,每次30 min,每日1次。(4)中药热敷治疗。组方:当归、川芎、桑寄生、川续断、海风藤、透骨草、秦艽、独活、羌活、没药、乳香各30 g,桂枝、红花各15 g。浸泡10 min 后,加入水中煎煮,用温度为40~55 ℃的毛巾浸药汁热敷于疼痛部位,热敷每次10~15 min,结束后将热敷部位快速擦干,避免受风、着凉,每日2 次。(5)颈椎保健操。指导患者做颈椎保健操,动作包括:①左顾右盼:头向左转90°,停留3 s,再向右转,停留3 s,重复2 个8 拍。②仰头望掌: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观察手掌,保持5 s。③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 次。④伸颈回望:双手向前平伸叠掌,努力向前伸颈到最大限度,做扩胸运动,头向一侧回望,保持2 s,换另一侧。⑤摇头晃脑:360°旋转5次,再反向旋转5次。⑥颈项争力: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3 s,再换左右手。颈椎保健操每日2 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约10 min。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复发率。(1)疗效标准[4]:①显效:局部疼痛、肿胀、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经X线检查钩椎关节增生完全消失;②有效:局部疼痛、肿胀、眩晕症状缓解,部分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经X线检查钩椎关节增生消失≥60%;③无效:未能满足上述情况。总有效率=100%-无效率。(2)颈椎关节活动度[5]:于治疗前、治疗后嘱患者取中立位并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自然完成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动作。前屈、后伸正常值为35°~45°,左右侧屈正常值为45°,左右旋转正常值为60°~80°,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均以双侧平均值为准。(3)复发率:随访6个月,患者出现颈椎病症状后,回院复诊,统计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和复发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治疗前颈椎关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关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比较 (± s,°)
表2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比较 (± 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9 38前屈治疗前25.63±3.91 25.48±4.12 0.164 0.870治疗后38.68±2.42 36.49±3.87 2.986 0.004后伸治疗前22.74±4.47 22.54±4.58 0.194 0.847治疗后37.72±2.79 36.16±2.32 2.664 0.009左右侧屈治疗前22.59±2.74 22.66±2.51 0.117 0.907治疗后38.63±2.83 35.89±3.05 4.088<0.001左右旋转治疗前53.67±6.18 54.38±6.22 0.502 0.617治疗后74.28±3.03 62.17±3.14 17.223<0.00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压,引起颈部椎间盘和钩椎关节病变,并累及神经根所致。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位在筋骨,病机为筋骨受损,气血瘀滞,病性为正虚邪实[6]。
中医康复可以结合多种康复治疗手段,达到虚实同治的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复发率比对照组低,提示相较于西医治疗,应用该方式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同时减少病情复发。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通过对肩贞、曲池、手三里等进行刺激,疏通经络气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7]。在此基础上采用推拿、牵引治疗可以进一步松解剥离粘连组织,改善局部活动功能,减轻椎动脉和神经根压迫作用。此时,给予患者中药热敷治疗可以通过药物和热力的双重作用,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效果[8]。在热力作用下药物被快速吸收,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瘀血及炎症吸收,起到舒经活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效果。应用颈椎保健操治疗可以缓解颈部疲劳,进一步加速颈部血液循环,预防疾病复发。针灸、推拿、牵引、中药热敷、颈椎保健操联合干预可以从多角度虚实共治,提高效果,同时预防病情复发[9]。
中医康复疗法可以结合患者病证,通过多种手段缓解其症状,促进脊椎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该疗法在改善患者前屈、后屈、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方面效果比西医治疗更理想。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颈部肌肉痉挛,加速血液循环,调节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有效改善颈部活动度。采用牵引、推拿、颈部保健操等干预可以有效促进颈部供血、改善颈部肌群平衡力量、增强肌力、提高颈部活动度[10]。
综上所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医康复疗法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恢复颈椎关节活动度、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