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璐粼
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怕写作文,特别是后进生的畏惧心理尤其突出。教育部出台了“双减”政策,号召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学校享受高质量的教育。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本文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对改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快乐习作,实现减负增效展开积极探讨。
一、运用多元智能效应带动语言智能发展,提高习作实效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孩子对某些领域有特殊的偏好,因而常常把他们的兴趣和智能强项带入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一个人在完成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任务时,往往需要多种智能的相互配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为了做好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往往能克服自己在弱势智能领域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说,优势智能的发展能够带动弱势领域的进步。比如,一个用语言智能学不会的内容,可能用视觉空间智能就能掌握;一个用数理逻辑智能理解不了的知识,可能用身体运动智能就能解决。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设计符合其智能发展的活动,为学生取得成功提供多种选择,提高他们学习的成功率。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可以由一元或多元优势智能为切入点,提高课堂实效,引导学生快乐习作。
(一)激发身体运动智能,巧妙充实习作内容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喜欢通过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记忆事物是他们的特点。比如学生要学习某种知识技能,往往需要伴以手部动作甚至身体活动等方式才能牢固掌握,尤其是身体运动智能突出的学生,他们心灵手巧,做各种体育运动或技巧都能马上记住,而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如轮滑、游泳、骑自行车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时,如果加上肢体动作会完成得更好。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多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巩固知识。
习作指导措施:一次在指导学生根据漫画《假文盲》进行习作时,结合学生以往说不生动、讲不具体的问题,笔者打破说意图——谈想象——编故事这种只运用单方面智能的教学形式,变单一智能为多元智能,让学生通过说——演——编——改的方式来构思故事。第一步——说,学生根据图上画的人物、物件、环境特点理解图画的大致意思,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出故事大致内容以及脉络。第二步——演,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演,通过有形有声的表演再现故事中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即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丰富了故事内容。第三步——编。当学生面向全班演出故事时,教师根据学生容易漏掉的内容,提醒学生对故事进行再创作,将自己的想象演出来,如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这些排队等候的人心态是怎样的?抱着小孩的妇女可能会说些什么?第四步——改,在学生写出习作第一稿后,教师进行提示:对作文进行修改时也可以边演边改。通过动起来的方式带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使修改后的内容更具体。本来在说故事时只能说出寥寥几句的学生,却通过动起来表演的过程,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变化等细节一一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接下来动笔写出的习作也做到了内容充实、语句生动,将故事的精彩之处表现了出来。这样生动有序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习作效率。
(二)借助视觉空间智能,轻松完善习作构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小学尤其是低年段的儿童有一个显著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他们正处于空间视觉的敏感期,对任何可视的事物都充满探索欲,喜欢将记忆信息视觉化,倾向于运用图像思考。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画画、“美劳”活动、搭建积木、阅读图画书等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借助图画、投影、课件等手段辅助教学,穿插“以画配文”等环节,让学生快乐习作,指导效果会更好。
习作指导措施(如表1所示):在指导学生写自然景物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帮助學生完善习作构思。这样的作文方式让学生通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理清了大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在头脑中创设了人造的图像空间,将习作内容视觉化,先一点一滴地将大自然的风景记录到记忆信息库中,再一部分一部分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将空间表征转化为文字表征的目的,避免了以往学生直接动笔时内容空洞、顺序不清、详略不当的问题。
(三)发挥人际交往智能,广泛积累习作素材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团体合作,在彼此互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因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学习者的原有经验以及对问题的理解都不相同。”在实际观察中也可以发现,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往往不喜欢独立完成学习过程,独自学习时不能专注于学习任务,但是在小组学习或管理班级事务上就表现得相当活跃,乐于与他人合作。
习作指导措施(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人际交往智能正在不断发展的特点,鼓励他们收听广播、看报纸,通过媒体广泛积累实例,通过与人交往接触大量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提供范例,启发其思维,及时积累好的习作材料。比如,从家庭开始,或者从最亲近的朋友开始,利用最容易交流的话题逐步扩大交流范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内组织“微型阅读沙龙”“小小新闻发布会”“身边事我来赞”“夸夸好朋友”等活动,使学生将个人积累的材料互相分享。还可以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参加社会调查类的课题,在实践中寻找到更多、更丰富的素材。
导学示意图
二、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改进评价方法,巩固习作成效
恰当的评改是学生快乐习作之火的助燃剂,但以往的习作评价由于评价角度单一、评价内容没有特色、评价流程模式化,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使原本习作能力就弱的学生无所适从。“双减”政策提出要加大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力度,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对习作的学习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习作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包括想象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多元的习作评价建立学生的信心,巩固学生的习作知识,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记录。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习作。
(一)设置新颖多元的评价角度
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对作文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对习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心理学指出: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对学生写作态度情感的肯定和激励会化作一种力量,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自信。
第一,从写作的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是否态度认真、积极;能否按时完成习作内容,书写是否工整。只要做到这些,教师在写作态度上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
第二,从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做到不说套话、空话、假话,不随意借用他人的文章;能否真正潜下心来诚实习作,是一篇习作内容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只要学生真诚写作,教师就继续鼓励,让学生感悟“我手写我心”的重要意义。
第三,从情感角度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习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不断提升,从而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二)提供角色多元的评价主体
以往的习作评价主要由教师一人进行评改,而现在除了教师,学生及家长也要共同参与评价,形成多元互补、三维联动的评价方式。
第一,自我评价。学生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累积每月的自我评价表,可以对自我作文能力进行纵向比较。
第二,互赏互评。一要“欣赏”,习作无论优劣都要找出优点,划出波浪线,高兴地称赞同学写得好的地方;二要“提醒”,用平和的字眼提醒被评价的同学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修改。通过互赏互评,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作品,增进了友谊,促进了班级良好风貌的形成。
第三,家长鼓励。例如,在以“母亲”为主题的习作评改中,很多妈妈就动情地写道:“以前一直以为你还小,处处都要我们照顾,看了你的作文,妈妈才知道,原来你是个那么细心能干的孩子。”“孩子,只要你理解了我的苦心,妈妈再苦再累也值得!”让家长主动参评,引导家长对学生的习作指出优点、提出希望,即使有些家长只写了寥寥数语,但是家长殷切的希望和真诚的鼓励给了学生极大的信心,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使家庭与学校教育更为协调、统一。
(三)创造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过程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教师以开放的姿态组织学生以各种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的物性化形态来展示自我,如“一句话赞美卡”“佳作共享角”“习作进步记录册”等。还可以組织学生制作个人作文纪念册,创编个性连环画集;小组合作成立“小小编辑部”,举办小型手抄报展,鼓励创办班报、队刊等期刊。这些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势智能特点,营造立体环境,提升习作兴趣
(一)多元优势互补,培植习作自信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类从事任何一种领域的活动都涉及不同的智能以及智能的组合。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在完成优势智能领域的任务时,需要其他多种智能的相互配合,而且学生为了做好自己喜爱的事,往往能够克服其在弱势智能领域遇到的困难。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他弱势领域中,进而增强优势智能,而且能够带给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这是因为学生在优势智能获得的成就感会使他们在面对弱势智能时增强信心、减小压力,因此他们在弱势智能领域所需要的坚持性也会相应增加。同时,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有助于其他智能领域的进步,形成多元联动、优势互补的态势。比如,某个学生比较擅长乐器,那么在学编童谣、学写诗歌的时候添加音乐元素,加上配乐进行创作,对其而言就更容易上手。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肯定学生在其优势智能领域中取得的成功来帮助其建立习作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帮助其意识到他所拥有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如积极主动的思维、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高度的注意力等,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己进行优势智能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优点和自信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扩充学习空间,激发习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营造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使教室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快乐空间。以往对教室环境的布置大多注重的是成绩展示、标语宣传、优秀评比等,而在现代教育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已经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应上升到“知识建构”层面。因此,在学习环境的布置中,也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充分利用教室前后和楼道公共区域设立“艺术展示墙”“快乐小书吧”“养殖小天地”“自信小歌台”“涂鸦板”等多个活动区,学生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自由地在各个区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区既可以让学生探索知识、展示特长,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各方面智能得到发展的新鲜环境,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发掘习作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智能是多方面发展的,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优势智能,以此为突破口,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他弱势领域中,就能更有效地带动语言智能的发展。教师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创新复合、多元、立体的习作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真正需要,让学生快乐习作、高效习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习作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