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汽转型加速

2024-04-02 15:19刘青山
国资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刘青山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汽时强调,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三年来,中国一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把创新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在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造价值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从油到电

2023年12月,一汽解放向吉林市交付了300辆新能源纯电公交车;在长春等城市街头,来自一汽红旗的两万多辆新能源出租车穿梭不停。

发力新能源,被中国一汽视为换道超车的最佳赛道。

2008年,中国一汽就率先推出了自主品牌的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轿车。此后,中国一汽所属的多个子品牌陆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了布局。2016年,红旗推出了首款混动车型。

在2023年1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发布会上,红旗品牌宣布“‘All in新能源,全面、全方位、全体系向新能源汽车奋进转型”。

2023—2025年,中国一汽将累计投放全新新能源产品30款,包括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24款。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红旗品牌投放全新新能源产品8款,奔腾品牌投放全新新能源产品6款;在商用车领域,解放品牌投放新能源产品10款。

中国一汽战略与合作部副总经理牛艳滨说,之所以此前转型新能源的态度相对谨慎,一是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盈利压力较大,二是因为全面发力新能源车生产,势必要对此前内外部生态进行颠覆性重构。

“油车研发采用串联式,平均周期大约48个月。新能源车采用并联式,平均周期仅有18个月。所以我们要对研发、生产体系进行重塑,才能满足转型发展需求。”牛艳滨说。在外部,供应商、经销商等链条也需要重构。电化学产业配套基本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我们要聚集起这样一个产业集群,压力不小。

中国一汽体系数字化部副总经理、改革办主任刘俊提到,不同于油车更多需求物理人才,发展新能源车,还需要化学、互联网等领域人才,中国一汽急需引进这方面的人才。“相关顶尖人才的引入、使用,是中国一汽当前改革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刘俊说。

对此,中国一汽提出,总部各单位及分子公司要充分认识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意义,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精准高效的新能源营销服务体系;加速建立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扬长补短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全力以赴推进新能源战略落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提出,汽车行业是支撑产业,在经济中起到支撑作用,汽车产品也是最大的消费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一定要保证传统产品有序退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对待它,不要过偏更不要过激,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市场。”

近两年,中国一汽在继续稳定传统产品生产的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着力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五智”(智联、智舱、智驾、智算、智能底盘)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技术突破。

2023年,一汽红旗新能源零售销量增长势头迅猛,奔腾品牌新能源销量创出新高。

在一汽解放,除了积极布局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等业务外,还在积极推进新型内燃机车型研制。2022年,一汽解放实现了缸内直喷氢气内燃机点火成功。2023年,一汽解放再次实现氨氢融合直喷零碳内燃机成功点火。

“尽管目前这两条技术路线还无法实现市场化,只能用于技术储备。但一旦成功,中国一汽将掌握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中的战略主动权。”一汽解放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碧磊说。

“虚”实相生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的一大特征就是将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几年来,中国一汽同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推进这一工作进展,我们在考核时把20%的工资与数字化建设挂钩。”牛艳滨说。

目前,中国一汽已经建成了中国一汽云工作台。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體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说,这一平台的原理,就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把物理世界中的中国一汽研发流程、管理流程进行数字化解构之后,在虚拟世界中重构,实现所有业务上云。门欣表示:“我们自主设计了架构,代码也是我们自己人写的,这就意味着系统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对于生产者来说,这意味着效率的提升。

“之前企业的技术大厦构建在每一个个体上,一旦关键岗位的高端人才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门欣说,业务上云之后,个人能力就能很好地留在组织能力之中。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积累和AI工具的运用,云平台不仅能实现实时记录,还能及时反馈、优化,为研发、设计和生产人员提供各项支撑。

“目前看,数智化对企业提效的作用至少10%,将来有可能达到40%。”吴碧磊说,通过数智化的仿真,做很多实验就不用真车了,有效降低了成本。

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意味着决策质量的提升。

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研发进度、消费者反馈问题处置、展会引流等情况,免去了繁杂的报告流程,避免了信息扭曲失真。“许多数据是传感器收集的,改都改不了,倒逼大家以最快速度回应市场关切。”门欣说。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架构会日趋扁平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消费体验的持续改善。

刘俊表示,用户体验个性化和自动驾驶场景多样化必将加速推动“客户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形成从体验到数据再到产品的跨界融合生态圈。

牛艳滨说,“之前,营销人员从市场一线搜集到消费者反馈,比如女性喜欢在副驾驶使用化妆镜,这个信息传递到设计师环节,需要穿越层层管理壁垒。现在,通过云工作台,可以直接流转到设计师手里,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会变得更加灵敏。”

产业数字化是对原有业务的提升,而数字产业化则意味着新的增长点。

门欣认为,中国一汽开发出云平台之后,基本就掌握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逻辑。“汽车生产是制造体系中最复杂的,尤其发動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推动单体产品衍生为一套具有更广泛场景应用价值的复杂系统,为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因此,目前中国一汽开发了一套培训课程,正在编写相关的专业书籍,也有一批企业前来交流。

在另一个层面,中国一汽的数字产业化已经初见成效。比如,一汽解放先后投资了车联网领域的鱼快创领;智能驾驶领域组建了挚途科技;后市场环节,在天津组建了赋界科技;在佛山组建了迪一元素。其中,总部位于南京的鱼快创领已经发展成为商用车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车联网企业,2023年已经实现盈利。

握指成拳

“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而研发总院也就是科技创新管理部正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院长王德平说。

为强化技术创新一体化管理,提升开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中国一汽对研发总院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加挂“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管理部”名称,并负责管理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汽车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充分强化集团科技创新管理“战略引领、中枢统筹、高效推手”职能。

王德平说,科技创新管理部成立后,围绕集团总部、自主板块、合资板块、零部件板块,构建集团大研发协同创新体系,促进集团各板块的研发人才互通、研发能力互补、研发资源共享、创新成果共用和研发生态共建,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促进知识积累和创新效能的最大化。

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全新挑战,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合资成立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先进底盘和燃料电池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助力实现我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

此外,中国一汽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为、科大讯飞、维信诺等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和高校建立38个协同创新实验室,持续提升创新研发生态圈合作水平,技术创新成果陆续在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整车产品上实现搭载。

为了统筹用好全球创新人才,中国一汽以长春为全球研发总部,在北京、南京、深圳、德国慕尼黑、奥地利斯太尔等地设立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及同步开发。

为了壮大科研人才队伍,2022年起,中国一汽立足“百人接续奋斗、百年基业长青”,实施了“双百”顶尖人才计划,每年面向全球顶尖高校择优选拔100名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设计专属发展通道、倾斜配置培养资源、压缩培养锻炼周期,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加快“双百”顶尖人才快速成长。“这一计划在引进外部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牛艳滨介绍。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